《歷代帝王圖》,全圖共描繪了十三位帝王形象,每位帝王旁均有榜書,有的還記敘其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tài)度。(來源:鳳凰網(wǎng)歷史)前漢昭文帝劉弗陵漢昭帝劉弗(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少子,武帝崩后繼位。劉弗陵繼位時年僅八歲,遵照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在位13年,病死,終年21歲。
漢光武帝劉秀,后漢開國皇帝,史上著名的中興之主,王夫之說他“允冠百王”。新莽末年,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皇家血統(tǒng)的劉秀在家鄉(xiāng)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于河北登基稱帝,國號“漢”,史稱“后漢”或“東漢”。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稱為“三曹”。
吳主孫權,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生于下邳(治今江蘇睢寧西北)。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后裔,幼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英年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他仁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了父兄基業(yè)。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lián)盟,大敗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蜀主劉備,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
晉武帝司馬炎,字安世,河內(nèi)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朝的開國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繼承父親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shù)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國號大晉,建都洛陽。
陳文帝情
陳宣帝頊
陳廢帝伯宗,南朝陳朝的第三代皇帝,陳文帝嫡長子,字奉業(yè),小字藥王,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 。武帝永定三年立為皇太子。文帝死即位,年少,叔父陳頊專朝政,被以皇太后令廢為臨??ね?br>
陳后主叔寶,字元秀,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國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游宴,制作艷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為然。禎明三年(589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后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曰煬。
北周武帝字文邕,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公元560—578在位。代郡武川(今內(nèi)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號:保定(561-565)、天和(566—572三月)、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宣政(578年)。謚號武帝,廟號高祖。陵墓孝陵。
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nóng)郡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tǒng)一了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開創(chuàng)先進的選官制度,發(fā)展文化經(jīng)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
隋煬帝楊廣,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時謚煬皇帝,其孫皇泰帝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夏主竇建德謚閔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楊堅次子,母文獻獨孤皇后。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即位之后,對于國政有恢宏的抱負,并且戮力付諸實現(xiàn)。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推動大建設,開創(chuàng)科舉,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