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體36個死穴的功能及注意事項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穴居顛頂,聯系腦部:可見,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系,是調節(jié)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于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于調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

注意:此穴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神庭,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發(fā)際。屬督脈。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在左右額肌之交界處;有額動、靜脈分支;布有額神經分支。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衄,癲狂,癇證,角弓反張。平刺0.3~0.5寸;可灸。

注意:此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太陽穴是奇穴,位置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按摩時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緒穩(wěn)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坐或站好后將手掌搓熱,貼于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也可以將手掌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兩邊的太陽穴上,稍用力使太陽穴微感疼痛,然后,順逆各轉相同的次數。一般按摩的次數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腦疲勞的程度調整。

取此穴的時候通常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仰臥、仰靠的姿勢,以便于實施者能夠準確取穴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太陽穴位于頭部側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后一橫指凹陷處。太陽穴的主治病癥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注意:此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耳門,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和顳淺動、靜脈。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頜腫,眩暈等。張口,直刺0.5—1寸。

注意:此穴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睛明,出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干;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主治目赤腫痛、目眩、近視等目疾。

注意:此穴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人中穴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界處,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癥。

注意:此穴位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經屬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fā)際凹陷處)啞,發(fā)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后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fā)聲,故名。瘖門名意與啞門同,瘖為失語之意。

注意:此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風池穴是人體的穴位,別稱熱府穴,在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所屬經絡為足少陽膽經。其穴義是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風氣。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注意:此穴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人體人迎穴位于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取此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勢,人迎穴位于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厘米處。解剖,有頸闊肌,在胸鎖乳突肌前緣與甲狀軟骨接觸部;有甲狀腺上動脈;當頸內、外動脈分歧處,有頸前淺靜脈,外為頸內靜脈;布有頸皮神經,面神經頸支,深層頸動脈球,最深層為交感神經干,外側有舌下神經降支及迷走神經。主治咽喉腫痛,氣喘,瘰疬,癭氣,高血壓。

注意:此穴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

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

主治病癥: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過胖、過瘦、呃逆、咳嗽、氣喘、咯唾膿血;產婦缺乳癥、乳腺炎、噎嗝,收縮等。

注意:此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鳩尾穴,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巨闕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此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指壓此穴,對于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主治疾病為: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尸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臺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人體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經屬任脈。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虛脫、形體羸瘦、臟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證;水谷不化、繞臍疼痛、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腑病證;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陰挺、惡露不盡、胞衣不下等婦科病證。水腫鼓脹,脘腹脹滿,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癥、兒童發(fā)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關元穴是人體的穴位。其位于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關元穴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中極穴位于人體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將恥骨和肚臍連線五等分,由下向上1/5處即為該穴。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頻、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順、精力不濟、冷感癥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位按摩治療膀胱炎、穴道指壓法治療圓形脫發(fā)癥。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曲骨穴,中醫(y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任脈。位于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針灸此處可以用來治療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等。

注意:此穴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膺,胸也。窗,空孔也。該穴名意指胸腔內的高溫之氣由此外出胃經。本穴位處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與胸腔內部相通,如胸腔與體表間氣血物質交流的一個窗口,故名。膺中名意與膺窗義同,中與外相對,指胸腔。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乳中穴位于人體的胸部,乳頭中央。正常男性平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四寸;女性則略有差異。[1] 產后按摩產婦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且方便實用。

經屬:足陽明胃經.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乳中穴位于人體的胸部,乳頭中央。正常男性平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四寸;女性則略有差異。[1] 產后按摩產婦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且方便實用。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期門。期,期望、約會之意。門,出入的門戶。期門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本穴為肝經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門穴無物外傳而使本穴處于氣血物質的空虛狀態(tài)。但是,本穴又因其位處于人體前正中線及側正中線的中間位置,既不陰又不陽、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無熱氣在此冷降也無經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為肝經募穴,盡管其穴內氣血空虛,但卻募集不到氣血物質,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門。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

章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強勁風氣在此風停氣息。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 息,風氣如同由此進 故名。后章門名意與章門同,后是與脾經沖門穴的別稱前章門相對而言的。

章門穴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肘尖正對的地方就是。章門穴,別名長平,季肋,隸屬于足厥陰肝經。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后,此強勁風氣停氣息,風氣如同由此進入門戶一般,故名。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商曲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針灸甲乙經》,別名高曲。位于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F代常用于治療胃炎、腸炎、便秘等病癥,直刺0.5~0.8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商曲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針灸甲乙經》,別名高曲。位于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F代常用于治療胃炎、腸炎、便秘等病癥,直刺0.5~0.8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厥陰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心室外衛(wèi)心包中的陽熱之氣由此輸入膀胱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取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寬處(約二厘米左右)。外泄心包之熱。指壓該穴,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wèi)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注意:此穴位擊中后,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心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有第5、第5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經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5、第6胸神經后支外側支。主治心與神志病變,咳嗽、吐血。操作方法為斜刺0.5~0.8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按摩腎俞穴可以緩解腰疼。

取定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命門,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別稱屬累。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間。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后支及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后支內側支。主治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等。直刺0.5~1寸;可灸。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志室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2、第3腰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2、第3腰神經外側支。主治遺精、陽痿等腎虛病證;小便不利; 腰脊強痛。操作方法為斜刺0.5~0.8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氣海俞穴位于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癥、兒童發(fā)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注意:此穴擊中后,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尾閭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主治腸風下血,久痔瘺,腰脊痛,兩便難,頭重,洞泄,嘔血,驚恐,斜視。

主治遣精,陽痿等與腎精相關的病癥,腎為作強之官,長強之名也可能與此有關。治療便血、痔瘡、脫肛、泄瀉、便秘、腰脊痛、小兒驚風、尾骶骨痛、癇癥等疾病?,F多用于癔病,腰神經痛等。

注意:此穴擊中后,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F代常用于治療肩頸部軟組織疾患、乳腺炎等。直刺0.3—0.5寸,深部正當肺間,慎不可深刺。

注意:此穴擊中后,半身麻木。

2、太淵穴

太淵穴屬于手太陰肺經腧穴。肺朝百脈,脈會太淵;肺主氣、司呼吸,氣為血帥,本穴開于寅,得氣最先,故在人體穴位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腕前區(qū),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橈側腕區(qū)肌腱的外側,拇長展肌腱內側;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氣喘等肺系疾患,無脈癥,腕臂痛。操作方法為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身體的一個穴位。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故名三陰交穴。

注意:此穴擊中后,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注意:此穴擊中后,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原創(chuàng))人體穴位一人體穴位分類(2)
關于穴道的問題人體有哪些穴位符合以下幾點的?1.用手可以令到它起作用2.會讓四肢變得無力或抽出疼痛3...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每晚實時自動更新;男女性人體經絡穴位圖集;人體穴位注解圖;人體經絡;中醫(yī)...
人體穴位常識
全體男女經絡穴位圖總匯集
古人善用穴位,36個“死穴”的位置圖示和擊中后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