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含有浙貝母的處方(一)

浙貝母(別名土貝母、浙貝、象貝、象貝母、大貝母),味苦;性寒,清熱化痰;降氣止咳;散結(jié)消腫。主風(fēng)熱或痰熱咳嗽;肺癰吐膿;瘰疬癭瘤;瘡癰腫毒,小編整理出含有浙貝母的處方共147個,本文發(fā)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個。

處方1、解肌寧嗽丸

處方紫蘇葉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陳皮80g,浙貝母80g,天花粉80g,枳殼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參80g,甘草64g。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大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小兒感冒發(fā)熱,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小兒周歲1次半丸,2-3歲1次1丸,1日2次。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處方2、羚翹解毒膏

處方銀花2兩,連翹2兩(去心),葛根2兩,大青葉2兩,花粉2兩,元參1兩6錢(去蘆),薄荷葉1兩6錢,生梔子1兩,赤芍8錢,馬勃6錢,浙貝母6錢,桑葉6錢,枳殼6錢(麩炒),黃芩6錢,炒僵蠶6錢,知母6錢,黃柏6錢,生石膏4兩。

制法上藥熬汁,去滓過濾,將汁煉至滴毛頭紙上背面不陰為標(biāo)準(zhǔn),收清膏,每清膏8兩兌蜜1斤收膏,每膏1斤8兩兌羚羊粉1分,冰片8分,攪勻裝瓶。

功能主治散風(fēng)清熱,解表退燒。主熱盛感冒初起,憎寒壯熱,四肢酸懶,頭??人?,咽喉疼痛,瘟毒發(fā)頤,兩腮赤腫。

用法用量每次服1兩,白開水沖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3、槐榆煎

處方槐花3錢,地榆3錢,金銀花4錢,茵陳蒿4錢,土茯苓5錢,甘草1錢5分,浙貝母3錢,白芷3錢,桔梗3錢。

功能主治清腸,潤便,止血。主初、中期內(nèi)痔出血,大便較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外傷科學(xué)》

處方4、羚翹解毒丸

處方銀花2兩,花粉2兩,葛根2兩,大青葉2兩,黃柏6錢,生石膏4兩,生梔子1兩,赤芍8錢,馬勃6錢,浙貝母6錢,桑葉6錢,枳殼6錢(麩炒),黃芩6錢,炒僵蠶6錢,知母6錢,薄荷葉1兩6錢,連翹(去心)2兩,元參(去蘆)1兩6錢(共為細(xì)粉),羚羊角粉1錢,冰片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3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散風(fēng)清熱,解表退燒。主熱盛感冒初起,憎寒壯熱,四肝酸懶,頭??人?,咽喉疼痛,瘟毒發(fā)頤,兩腮赤腫。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5、斂陰瀉肝湯

處方生杭芍1兩半,天花粉1兩,射干4錢,浙貝母4錢(搗碎),酸石榴1個(連皮搗泥)。

功能主治酸斂止汗,涼潤復(fù)液,宣通利咽。主咽痹。

用法用量上同煎湯1鐘半。分2次溫服下。

摘錄《衷中參西》下冊

處方6、柴胡飲

處方赤芍藥、柴胡、黃連、半夏(姜制)、桔梗、夏枯草、龍膽草、浙貝母、黃芩、甘草(生)。

功能主治小兒無辜疳。證見頸項生瘡,或項內(nèi)有核如彈,按之轉(zhuǎn)動,軟而不疼,其中有蟲如米粉,便利膿血,身體羸瘦,面黃發(fā)熱。

用法用量引用燈心,水煎服。服后需配以蘆薈肥兒丸以消其疳。

摘錄《金鑒》卷五十二

處方7、緩肝利肺化痰丸

處方次生地5錢,生杭芍3錢,麥冬3錢,金石斛4錢,川郁金4錢,苦桔梗3錢,橘紅2錢(老樹),款冬花4錢,浙貝母4錢,炒知母3錢,生桑皮3錢,生甘草1錢,云茯苓4錢,牡丹皮3錢,丹參3錢,建澤瀉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開水送下。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8、橘紅片

別名橘紅丸

處方化橘紅14.4兩,紫蘇子7.2兩,浙貝母9.6兩,紫菀7.2兩,陳皮9.6兩,法半夏7.2兩,杏仁9.6兩,桔梗7.2兩,生石膏9.6兩,款冬花4.8兩,生地黃9.6兩,甘草4.8兩,茯苓9.6兩,麥門冬9.6兩,栝樓皮9.6兩。

制法熱浸:款冬花、紫蘇子、紫菀、麥門冬、甘草、化橘紅;提油:陳皮;滲漉:生地黃、栝樓皮以48%乙醇提?。换亓鳎盒尤?,榨油后85%以上乙醇提??;原粉:浙貝母、法半夏、桔梗、茯苓、生石膏;合并上述藥液及回收乙醇后,藥液濃縮成膏,加入原粉制粒、干燥、整粒,定膏量為處方總量的20%,顆??偭?2兩,混勻壓片,每片重0.55g,每瓶裝12片,置室內(nèi)陰涼干燥處,用后密閉保存。

功能主治清肺除濕,止嗽化痰。主脾胃濕熱引起的咳嗽痰多,呼吸氣促,胸中結(jié)滿,口苦咽干。

用法用量橘紅丸(《中藥制劑手冊》)。

摘錄《北京市中成藥規(guī)范》

處方9、參蘇理肺糖漿

處方浙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參8公斤,桔紅16公斤,厚樸(鹽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黃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蘇葉16公斤,杏仁8公斤。

制法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桔紅、前胡、厚樸、黃芩、葛根、天花粉、按浸漬法提出浸液。生半夏用水泡透心,加入生姜同煎。紫蘇葉提取揮發(fā)油,殘余藥渣略加濃縮。杏仁先加熱榨油,然后水解蒸餾,得杏仁水24升,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加入杏仁水,再加沙參等浸液,最后兌入蘇葉油,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靜置7天即得。

功能主治散風(fēng)解熱,止咳化痰。主四時感冒,風(fēng)寒咳嗽,頭痛無汗,鼻塞聲重,畏風(fēng)惡寒,鼻流清涕,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毫升(1-2湯匙)1日2次,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6毫升。

摘錄《天津市中成藥規(guī)范》(附本)

處方10、連翹敗毒膏

處方連翹16兩,桔梗12兩,甘草12兩,木通12兩,金銀花16兩,防風(fēng)12兩,玄參12兩,白蘚皮12兩,黃芩12兩,浙貝母12兩,地丁12兩,白芷12兩,天花粉8兩,赤芍12兩,蟬蛻8兩,大黃16兩,蒲公英12兩,梔子12兩。

制法上藥洗凈切碎,加水濃煎成清膏,再加煉蜜(每清膏10兩,加蜜20兩)收膏。

功能主治諸瘡初起,紅腫疼痛,瘡癤潰爛,灼熱流膿,無名腫毒,丹毒瘡疹,疥瘡癬瘡,痛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兩,日服2次,白開水送服?;蛑瞥伤?。名“連翹敗毒丸”。每服3錢,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忌食腥葷及刺激性之物,孕婦慎用。

摘錄《天津市固有成方統(tǒng)一配本》

處方11、花柳敗毒丸

處方樸硝2兩,桃仁1兩,赤芍1兩,全蝎1兩,浙貝母1兩,血蝎1兩,金銀花4兩,野大黃4兩,茯苓5錢,炮山甲5錢,車前子5錢,蜈蚣30條(去頭足)。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2錢重。

功能主治清血敗毒。主梅毒落后,大便下血;梅毒升天,咽喉腫爛,鼻爛,發(fā)脫,身發(fā)梅痘、梅疹及魚口、便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再服白水1鐘,以助藥力。

注意忌一切發(fā)物、油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處方12、荊芥販毒散

處方荊芥1錢半,防風(fēng)1錢半,桔梗1錢半,赤芍1錢半,牛蒡子2錢,金銀花2錢,浙貝母2錢,連翹2錢,薄荷1錢,生甘草8分,青果1個。

功能主治時毒喉痛,斑疹腮腫,風(fēng)痰咳嗽,頭痛發(fā)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病勢甚者,加羚羊角1錢半,萬年青1葉;腮腫,加馬屁勃1錢;咳嗽,加杏仁3錢;痰多,加橘紅1錢。

摘錄《外科醫(yī)鏡》

處方13、定痛消毒飲

處方蒲公英1錢2分,紫花地丁1錢2分,當(dāng)歸(乳房用身,乳頂用尾)1錢,白芍(醋炒)1錢,赤芍1錢,花粉1錢,浙貝母(去心,研)1錢,皂角刺7分或5分,柴胡梢8分或1錢(乳頂腫結(jié)用之,若乳房易白芷),牡丹皮8分,廣皮8分,明乳香5分,沒藥5分,生草3分。

功能主治乳頂勞或乳房吹乳成癰,并乳結(jié)之證,發(fā)熱惡寒,冷汗自出,勢欲破而疼痛難忍。

用法用量水3鐘,加紅棗2個(去核),燈心50寸,煎8分,臨服加無灰酒小半酒杯入藥,滾數(shù)滾服之,不時用槐艾水洗。

摘錄《胎產(chǎn)心法》卷下

處方14、八寶治紅丹

處方鐵樹葉2斤,鮮荷葉10斤,側(cè)柏葉4斤,大薊2斤,生地炭4斤,荷葉炭4斤,棕櫚炭1斤,橘絡(luò)2斤8兩,石斛3斤,甘草2斤,廣陳皮4斤,丹皮4斤,生地2斤8兩,浙貝母1斤8兩,黃芩4斤,百合4斤,木通2斤,香墨2斤。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3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清熱,化瘀,止血。主吐血,咯血,衄血,唾血,痰中帶血,胸中積血,兩肋刺疼,陰虛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15、梨膏

處方秋梨100斤,蘿卜1斤,鮮藕2斤,鮮姜8兩,浙貝母1斤,麥冬1斤。

制法上熬汁濾去滓,收膏。每清膏1斤,兌蜜2斤,冰糖1斤,收膏裝瓶。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生津止渴。主咳嗽痰喘,痰中帶血,咽干口渴,聲重音啞。

用法用量每服1兩,開水沖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16、二冬二母湯

處方知母、浙貝母、天冬、麥冬、桑皮、杏仁、前胡、枳殼、竹茹、甘草、荊芥、銀花、望月砂。

功能主治小兒麻疹已退4-5日后,咳嗽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冬月不宜服。

摘錄《痘疹會通》卷五

處方17、二母安嗽片

處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麥門冬6kg,玄參6kg,罌粟殼12kg,百合6kg,浙貝母3kg。

制法將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滲漉法制成清膏;杏仁、知母、玄參、麥門冬、罌粟殼按水煮法制成浸膏;百合、浙貝母制成細(xì)粉,作賦形劑用。將浸膏、賦形劑及藥用淀粉混勻后,按水制顆粒法制成顆粒,干燥后,壓片,每片重0.6g。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主虛勞久咳,春秋舉發(fā),咳嗽痰喘,骨蒸潮熱,音啞聲重,口燥舌干,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次服2片,溫汗水送下,每日2次。

摘錄《天津市中成藥規(guī)范》

處方18、白虎解毒養(yǎng)陰湯

處方石膏24g,知母9g,浙貝母9g,板藍(lán)根9g,山豆根9g,紫花地丁18g,金銀花18g,生地18g,玄參18g,連翹15g,麥冬15g,白芍12g,丹皮12g,薄荷6g,甘草6g,鮮橄欖10枚。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養(yǎng)陰利咽。主白喉、喉痧(猩紅熱)、喉炎及一切喉痹、乳娥。

用法用量若心氣不足,加人參、玉竹各9g;心中煩躁,加黃連6g,燈心草2g;嗆咳不止,加牛蒡子、馬兜鈴各9g;鼻衄,加白茅根24g;目赤腫痛,加桑葉或赤芍9g;脘腹脹,加麥芽9g,枳殼6g;大便結(jié),加大黃9g;小便熱或痛,加木通9g,鮮車前草1株,或黃柏6g。

摘錄《古今名方》引《喉科秘傳十二方》

處方19、達(dá)原解毒湯

處方鮮生地15g,玄參12g,白芷12g,麥冬10g,浙貝母10g,金銀花10g,牛蒡子10g,山豆根10g,花檳榔10g,射干6g,丹皮6g,厚樸6g,甘草6g,草果仁6g,土牛膝30g。

功能主治疏風(fēng)透達(dá),清熱解毒,滋陰涼血,豁痰開竅。主急性喉炎,山嵐瘴氣,居伏膜原,蘊集肺胃,火動痰生,上蒸咽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劑。

臨床應(yīng)用急性喉炎:吳某某,男,16歲,學(xué)生。咽壁紅而腫脹,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身熱,脈弦數(shù),舌紅苔黃。診斷為急性喉炎(聲音嘶啞)。治療方法,外治刮瘀及藥貼,內(nèi)服“達(dá)原解毒湯”,一周后痊愈。

摘錄《言庚孚醫(yī)療經(jīng)驗集》

處方20、達(dá)原解毒湯

處方鮮生地15克,京玄參12克,麥門冬10克,浙貝母10克,香白芷10克,花檳榔10克,粉丹皮10克,連翹殼10克,金銀花10克,土牛膝30克,山豆根10克,牛蒡子10克,粉甘草6克,草果仁10克,嫩射干10克。

功能主治疏風(fēng)透達(dá),清解瘴毒,豁痰開竅。主山嵐瘴氣,居伏膜原,蘊集肺胃,火動痰生,上蒸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摘錄言庚孚方

處方21、消瘰丸

處方牡蠣(煅)300克 生黃耆120克 三棱60克 莪術(shù)60克 朱血竭30克 生明乳香30克 生明沒藥30克 龍膽草60克 玄參90克 浙貝母60克

制法上藥十味,共為細(xì)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軟堅,健脾清肝,通氣活血。治肝膽椰火與痰涎凝結(jié)而成之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海帶15克,洗凈切絲,煎湯送下,日再服。

備注此方重用牡蠣、海帶以消痰軟堅,為治瘰疬之主藥??制⑽溉跽撸梅械K,故用黃耆、三棱、莪術(shù)以開胃健脾,使脾胃強壯,自能運化藥力,以達(dá)病所。且此證之根在于肝膽,而三棱、莪術(shù)善理肝膽之郁。此證之成,堅如鐵石,三棱、莪術(shù)善開至堅之結(jié)。又佐以血竭、乳香、沒藥,以通氣活血,使氣血毫無滯礙,瘰疬自易消散也。而猶恐少陽之火熾盛,加膽草直入肝膽以瀉之,玄參、貝母清肅肺金以鎮(zhèn)之。

摘錄《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22、杏蘇飲

處方杏仁(炒,去皮、尖)紫蘇 前胡 桔梗 枳殼(麩炒)桑皮(炒)黃芩 甘草(生)麥冬(去心)浙貝母(去心)橘紅

功能主治治小兒傷風(fēng),發(fā)熱憎寒,頭痛有汗,嚏涕,鼻塞聲重,不時咳嗽,脈浮緩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三

處方23、廣筆鼠粘湯

處方生地黃 浙貝母(去心,研)各9克 元參 甘草(生)各7.5克 鼠粘子(酒炒,研)花粉 射干 連翹(去心)各6克 白僵蠶(燒,研)3克

功能主治治喉癬。咽嗌千燥,初覺時癢,次生苔蘚,色暗不紅,燥裂疼痛,時吐臭涎,妨礙飲食。

用法用量上藥加苦竹葉20片,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饑時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六

處方24、桂林西瓜霜

處方西瓜霜、硼砂(煅)、黃柏、黃連、山豆根、射干、浙貝母、青黛、冰片、無患子果(炭)、大黃、黃芩、甘草、薄荷腦

性狀為灰黃綠色的粉末;氣香,味咸、甜、微苦而辛涼。

炮制上十四味,除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薄荷腦外;其余黃柏等九味粉碎成細(xì)粉;將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和薄荷腦分別研細(xì),與上述細(xì)粉及適量的二氧化硅、甜菜苷、枸櫞酸等輔料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乳蛾口瘡,小兒鵝口瘡及輕度燙火傷與創(chuàng)傷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口腔潰瘍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外用,噴、吹或敷于患處,一次適量,一日數(shù)次;重癥者兼服,一次1~2g,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1)1g(2)2g(3)2.5g(4)3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5、消癭丸

處方昆布300g 海藻200g 蛤殼50g 浙貝母50g 桔梗100g 夏枯草50g 陳皮100g 檳榔100g

性狀為褐色的大蜜丸;味咸、澀。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散結(jié)消癭。用于癭瘤初起;單純型地方性甲狀腺腫。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飯前服用;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6、黃氏響聲丸

處方薄荷、浙貝母、連翹、蟬蛻、胖大海、酒大黃、川芎、兒茶、桔梗、訶子肉、甘草、薄荷腦

性狀為糖衣或炭衣濃縮丸,除去包衣后顯褐色或棕褐色;味苦、清涼。

炮制上十二味,除薄荷腦外,取大黃、川芎、訶子肉、浙貝母、薄荷、兒茶粉碎成粗粉,其余連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沉淀,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與大黃等粗粉拌勻,干燥,粉碎成細(xì)粉,過篩(80目),加入薄荷腦,混勻。制成糖衣丸,或制成每丸重0.1g或每丸重0.133g的炭衣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清熱,化痰散結(jié),利咽開音。用于急、慢喉{喑},風(fēng)熱外束,痰熱內(nèi)盛,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干灼熱,咽中有痰,或寒熱頭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及聲帶小結(jié)、聲帶息肉初起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炭衣丸一次8丸(每丸重0.1g)或6丸(每丸重0.133g),糖衣丸一次20丸,一日3次,飯后服用;兒童減半。

注意胃寒便溏者慎用。

規(guī)格(1)每瓶裝400丸(糖衣丸)(2)每丸重0.1g(炭衣丸)(3)每丸重0.133g(炭衣丸)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7、橘紅丸

處方化橘紅75g 陳皮50g 半夏(制)37.5g 茯苓50g 甘草25g 桔梗37.5g 苦杏仁50g 紫蘇子(炒)37.5g 紫菀37.5g 款冬花25g 瓜蔞皮50g 浙貝母50g 地黃50g 麥冬50g 石膏50g

性狀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20~3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悶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規(guī)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8、寶咳寧顆粒

處方紫蘇葉30g 桑葉30g 前胡60g 浙貝母30g 麻黃30g 桔梗30g 天南星(制)60g 陳皮30g 苦杏仁(炒)60g 黃芩60g 青黛21g 天花粉60g 枳殼(麩炒)60g 山楂(炒)45g 甘草15g 牛黃3g

性狀為灰綠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六味,除牛黃外,取紫蘇葉、陳皮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桑葉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加入適量的蔗糖和糊精,與牛黃粉配研,制成顆粒,干燥,加入上述紫蘇葉和陳皮的揮發(fā)油,混勻,制成900g,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表,止嗽化痰。用于小兒外感風(fēng)寒、內(nèi)熱停食引起的頭痛身燒,咳嗽痰盛,氣促作喘,咽喉腫痛,煩燥不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2.5g,一日2次;周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袋裝5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9、利咽解毒顆粒

處方板藍(lán)根、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葉、僵蠶、玄參、黃芩、地黃、天花粉、大黃、浙貝母、麥冬

性狀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或味苦(無糖型)。

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渣與其余金銀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將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8~1.40(60~65℃)的清膏,加入適量的蔗糖和淀粉,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揮發(fā)油,混勻,即得;或?qū)⒑喜⒁簼饪s至相對密度為1.38~1.40(80℃)的清膏,加入適量的糊精,制成無糖顆粒,干燥,噴入揮發(fā)油,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退熱。用于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風(fēng)熱乳蛾,風(fēng)熱喉痹,痄腮,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紅腫,發(fā)熱惡寒等癥;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注意忌食辛辣及過咸食物。

規(guī)格每袋裝(1)20g(相當(dāng)于原藥材19g)(2)6g(無糖型)(相當(dāng)于原藥材1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30、兒童清肺丸

處方麻黃10g 苦杏仁(炒)20g 石膏40g 甘草10g 桑白皮(蜜炙)30g 瓜蔞皮30g 黃芩40g 板藍(lán)根40g 橘紅30g 法半夏30g 紫蘇子(炒)20g 葶藶子10g 浙貝母40g 紫蘇葉20g 細(xì)辛8g 薄荷30g 枇杷葉(蜜炙)40g 白前30g 前胡20g 石菖蒲30g 天花粉30g 青礞石(煅)10g

性狀黑色的大蜜丸;味苦、辛辣。

炮制以上二十二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用于小兒風(fēng)寒外束,肺經(jīng)痰熱,面赤身熱,咳嗽氣促,痰多黏稠,咽痛聲啞。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3歲以下一次半丸。

規(guī)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31、清肺抑火丸

處方黃芩140g 梔子80g 知母60g 浙貝母90g 黃柏40g 苦參60g 桔梗80g 前胡40g 天花粉80g 大黃120g

性狀為淡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或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32、解肌寧嗽丸

處方紫蘇葉48g 前胡80g 葛根80g 苦杏仁80g 桔梗80g 半夏(制)80g 陳皮80g 浙貝母80g 天花粉80g 枳殼80g 茯苓64g 木香24g 玄參80g 甘草64g

性狀為黑綠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兒感冒發(fā)熱,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兒周歲一次半丸,二歲至三歲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33、復(fù)方黃藥子酒

處方黃藥子1.2kg 海藻1.2kg 浙貝母900g 白酒7000~8000ml

炮制將藥材一起研成粗末,放入干凈的器皿內(nèi);倒入白酒,隔水加熱,不時攪拌至沸;取出,連酒帶藥倒入壇中,趁熱封閉;靜置10天,濾過裝瓶備用

功能主治有軟堅散結(jié)之功效,性寒清熱,味苦泄降,消癭解毒,化痰散結(jié),主治地方性甲狀腺腫

用法用量每次服10ml,每日3次。

摘錄《串雅內(nèi)編》

處方34、羚羊清肺丸

處方浙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麥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黃50g 玄參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葉(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欖25g 金銀花50g 大青葉25g 桅子50g 黃芩25g 板藍(lán)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黃25g 陳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狀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將羚羊角粉與浙貝母等細(xì)粉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熱盛,感受時邪,身熱頭暈,四肢酸懶,咳嗽痰盛,咽喉腫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35、柴胡飲

處方赤芍藥 柴胡 黃連 半夏(姜制)桔梗 夏枯草 龍膽草 浙貝母 黃芩 甘草(生)

功能主治清熱疏肝,化痰散結(jié)。主小兒無辜疳。其證頸項生瘡,或項內(nèi)有核如彈,按之轉(zhuǎn)動,軟而不疼者。

用法用量引用燈心,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二

處方36、疏風(fēng)清熱湯加減

處方荊芥6克,防風(fēng)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黃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參10克,浙貝母10克,板藍(lán)根10克。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清熱,解毒利咽。主風(fēng)熱在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中醫(yī)五官科學(xué)》

處方37、消癰散毒飲

處方青皮 浙貝母 天花粉各6克 蒲公英1握(搗汁)連翹 鹿角屑 當(dāng)歸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癰。治乳癰初起,惡寒發(fā)熱,焮腫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溫服。

摘錄《丹臺玉案》卷六

處方38、浙貝蛋

處方浙貝母2~3克 雞蛋1個

制法把浙貝母研為細(xì)末。取雞蛋1個,洗凈外殼后在其尖端剪一小孔,把浙貝粉由小孔內(nèi)放入,搖勻后以紙封閉小孔,放入飯鍋內(nèi),小孔一端朝上,蒸熟即可。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適用于小兒百日咳。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1個,連用5~7天。

摘錄《民間方》

處方39、奪命飲

處方川連 石膏 犀角 羚羊角 生地 牡丹皮 赤芍藥 鮮沙參 青黛 馬勃 浙貝母 人中黃 連翹 玄參

功能主治主爛喉痧。疫火極盛,津液干涸,舌絳口渴,神煩喉爛,脈象弦大,痧點密布。

用法用量水煎,金汁沖服。

摘錄《疫痧草》

處方40、益氣清金湯

處方苦桔梗9克 黃芩6克 浙貝母(去心,研)麥冬(去心)牛蒡子(炒,研)各4.5克 人參 白茯苓 陳皮 生梔子(研)薄荷 生甘草各3克 紫蘇1.5克 竹葉30片

功能主治益氣清肺。治肺經(jīng)郁熱,更兼多語損氣,致成喉瘤,形如元眼,紅絲相裹,或單或雙,生于喉旁者。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滓再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六

處方41、消癭順氣散

處方生地60克 浙貝母60克 蛤粉(煅)45克 海藻45克 昆布45克 浮海石(煅)45克 海帶45克

制法共研為細(xì)粉,過羅,每袋裝18克。

功能主治平肝順氣,化瘰消癭。治癭瘤瘰疬,結(jié)核堅硬,經(jīng)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溫開水沖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42、消癭湯

處方元參15克,生牡蠣(先煎)30克,浙貝母9克,夏枯草15克,海浮石12克,香附12克,青皮9克,當(dāng)歸18克,海藻24克,昆布24克,柴胡9克,紅花12克,半夏12克。

功能主治理氣化痰,活血散瘀。主氣滯痰凝。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服1劑,日服2次。

摘錄王樹元方

處方43、當(dāng)歸六黃湯合消瘰丸加減

處方當(dāng)歸9克,生地15克,玄參12克,黃連6克,黃芩9克,黃柏6克,黃芪15克,浙貝母9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浮小麥30克。

功能主治滋陰瀉火,益氣散結(jié)。主陰虛火旺,痰熱郁結(jié),腠理不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周次青方

處方44、防風(fēng)散結(jié)湯加減

處方防風(fēng)8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黃芩10克,元參12克,花粉10克,陳皮8克,赤芍10克,浙貝母10克,桔梗6克。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化痰散結(jié)。主痰熱阻結(ji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中醫(yī)眼科學(xué)》

處方45、托里排膿湯

處方當(dāng)歸 白芍(酒炒)人參 白術(shù)(土炒)茯苓 連翹(去心)金銀花 浙貝母(去心)各3克 生黃耆6克 陳皮2.4克 肉桂1.8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疽瘡疔腫膿將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癰瘡等發(fā)于胸部以上,加桔梗3克;下部,加牛膝2,4克;頂上,加白芷1.5克。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

處方46、銀花湯

處方金銀花10克,山豆根10克,蚤休10克,天花粉10克,浙貝母10克,白芷10克,防風(fēng)10克,赤芍10克,制乳香3克,制沒藥3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熱毒上壅,搏結(jié)于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干祖望方

處方47、蒺藜散

別名絲三、十九號大畜方

處方白蒺藜(搗去刺)2兩,澤蘭1兩,姜黃1兩,卜子1兩,楂肉1兩,茜草1兩,土貝母(凈)1兩,玄胡索1兩5錢,五靈脂1兩5錢,檳榔7錢,金銀花8錢,烏藥6錢,青皮6錢,桃仁(去皮尖)1兩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食積瘀血,痧毒凝滯成塊,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絲三(《痧癥全書》卷下)、十九號大畜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

處方48、羚羊黑膏湯

處方羚羊角、豆豉、鮮地、桑葉、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貝母、人中黃。

功能主治喉痧,痧點逼留不化,舌色純絳鮮澤,尖上起刺。

用法用量是方減去前、桔、杏、豉、人中黃,加滁菊、霍斛、甘草、薄荷為穩(wěn);熱甚生風(fēng),加鉤藤。

摘錄《喉科家訓(xùn)》卷四

處方49、活血逐瘀湯

處方丹參5錢至1兩,烏藥2至4錢,白僵蠶2至4錢,三棱3至5錢,莪術(shù)3至5錢,白芥子3至5錢,厚樸2至4錢,橘紅3至5錢,土貝母3至5錢,沉香5分至1錢。

功能主治活血逐瘀,軟堅內(nèi)消。主腹部包塊(癥瘕),乳房纖維瘤(乳氣疽),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guān)節(jié)腫脹(鶴膝風(fēng))等。

摘錄《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處方50、滌腸丸

處方冬瓜子2兩,土貝母2兩,甘草1兩5錢,黃耆1兩,栝樓1兩,枳殼1兩,僵蠶(制)1兩,肥皂(炒)1兩,炙甲片5錢,牛黃3錢,乳香(炙)7錢。

制法上為末,水法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大小腸癰,二便下膿;兼治肺、肝、胃諸內(nèi)癰。

用法用量每服2錢,開水送下。

摘錄《雞鳴錄》

處方51、萃象方

處方甘菊、荊芥、紅花、甘草、木通、連翹、土貝母、金銀花、牛蒡子、紫花地丁各等分,胡桃肉1枚。

功能主治痧證后余毒不清,發(fā)為瘡瘍,紅腫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處方52、大畜方

處方白蒺藜2兩,澤蘭1兩,姜黃1兩,萊菔子1兩,山楂1兩,茜草1兩,土貝母1兩,延胡索1兩5錢,五靈脂1兩5錢,檳榔7錢,金銀花8錢,烏藥6錢,青皮6錢,桃仁1兩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食積瘀血,瘀毒凝滯成塊,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酒送下。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處方53、降癰散

處方薄荷(辛佳者,用葉)1握,野菊花(連根葉)1握,土貝母半握,茅根1握。

制法上干者可為末,鮮者可搗爛,同貝母研勻。

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斂毒速潰。主痛疽諸毒,陽毒熾甚而疼痛勢兇者。

用法用量將茅根煎濃湯,去滓,用調(diào)前末乘熱敷患處,仍留前剩湯頓暖,不時潤于藥上,但不可用冷湯,冷則不散不行,反能為痛。約敷半日,即宜換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54、拔毒散

處方芙蓉葉4兩,大黃9兩,黃柏9兩,五倍子9兩,赤芍9兩,甘草9兩,白芷9兩,土貝母9兩,赤小豆15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去毒消腫,活血止痛。主諸毒瘡瘍,無名腫毒,堅硬無頭,焮熱疼痛。

用法用量用醋調(diào)敷患處。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55、黃連解毒湯

處方黃連、桔梗、連翹、土貝母、丹皮、甘草梢、黃芩、生地、白僵蠶、玄參。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胎瘤游風(fēng)。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56、防風(fēng)散結(jié)湯

處方玄參1錢,前胡8分,赤芍藥8分,黃芩8分,桔梗8分,防風(fēng)8分,土貝母8分,蒼術(shù)8分,白芷8分,陳皮8分,天花粉8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化痰散熱。主痰火結(jié)滯,睥生痰核。睥外皮內(nèi),生顆如豆,堅而不疼。

用法用量水2鐘,煎至8分,去滓,食后熱服。

摘錄《審視瑤函》卷四

處方57、白玉膏

處方土貝母1兩,大麻子肉5錢,江子仁5錢。

制法槐、柳、桃、桑1寸長,每樣7根,先將脂麻油1斤,入鐵鍋內(nèi)熬;活鯽魚1尾,重1斤,或2尾亦可,魚去腸,入油內(nèi)煎枯,取出;隨入前藥與各枝,熬枯去滓,復(fù)熬,入炒過鉛粉1斤,攪勻,滴水不散,離火,加去油乳香、沒藥各5錢,研細(xì)末,入鍋內(nèi)攪勻,收用。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惡瘡,初起或破爛者。

摘錄《痘疹一貫》卷六

處方58、龍虎散

處方明雄黃5錢,土貝母4錢,蓖麻仁(去油)4錢,木鱉仁4錢,大蜈蚣10條,蟾酥3錢,大全蝎7個,大山甲7片,僵蠶7條,露蜂房(有子者佳)3錢,大蜘蛛(腿腳要全)3個,鳳仙子24粒,朱砂2錢,輕粉2錢,制乳香2錢,制沒藥2錢,炒鉛粉2錢,炒黃丹2錢,寒水石2錢,磁石2錢,硼砂2錢,漂銅綠2錢,牙皂2錢,母丁香2錢,樟腦2錢,黃蠟2錢,白蠟2錢,延胡2錢,白芷2錢,決明2錢,枯礬5分(研),草烏2錢,南星2錢,蟬蛻1錢,蛇蛻1錢。

制法共為末。

功能主治能消、能潰、能提、能斂。主腫毒。

用法用量摻貼。癥重,多加犀黃、麝、冰和糝;已長新肉,加桃花散,黃丹、石膏,共研末和摻,免痛。

摘錄《理瀹》

處方59、六味消風(fēng)痰散

處方川郁金3錢,五倍子3錢,土貝母2錢,姜黃1錢5分,生半夏3錢,生南星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風(fēng)痰結(jié)核。

用法用量白蜜調(diào)勻,加陳酒少許,敷患處。

摘錄《千金珍秘方選》

處方60、加味太乙膏

處方黃柏5錢,防風(fēng)5錢,元參5錢,赤芍5錢,白芷5錢,生地5錢,大黃5錢,歸身5錢,肉桂5錢,海藻5錢,昆布5錢,蒼術(shù)5錢,金銀花1兩,皂角刺5錢,山慈姑5錢,桂枝5錢,土貝母1兩,何首烏1兩,苦參1兩,連翹花粉1兩。

制法上藥用麻油5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去渣,入飛過紅丹40兩收膏,離火入血竭末5錢。

功能主治拔毒收口。主跌打損傷,風(fēng)寒濕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潰瘡瘍。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術(shù)匯集而成,僅作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貓畫虎,身體有恙應(yīng)盡早就醫(yī)。本文資料絕大部分注明了出處,但不對信息的正確性負(fù)責(zé),更不對使用本文信息導(dǎo)致的后果負(fù)責(z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羚羊清肺丸
清肺中藥方劑
蛤蚧丸 醫(yī)學(xué)百科
【醫(yī)方賞析】救命散
離骨丹
長生不老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