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萬卷行萬里,十多年苦心探索的終極成果;獨家解讀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不了解君子之道,就像一個中國人無法講清楚自己是誰!”
君子之道
余秋雨耗費十幾年探索,閱遍文化,行盡千里,撼動萬億華人讀者,終成總結性成果?!澳敲炊嗄赀^去,直到今天,終于可以擱筆搓手,告訴讀者,我把事情的另一半也做了?!弊髡咭磺械难芯慷际菫榱搜芯恐腥A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余秋雨先生在新書《君子之道》中開篇講到“文化的終極成果是人格,中華文化的集體成果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復興中華文化,就是尋找和優(yōu)化中國的集體人格?!?/p>
古語常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那么君子之德呢?恐怕更加脆弱。君子用崇高的道德指引自己的言行,這些言行在崇尚君子之德的社會被記錄下來,供人民參照、學習?,F(xiàn)代社會網絡發(fā)達,人們又知道什么是“道德感”嗎?當下社會的“羞恥心”又是什么?羞愧自己窮,卻不羞愧自己不讀書;羞愧自己官位低,卻不羞愧自己不能為民請命,白當了父母官;羞愧自己沒有個好父親可以橫行霸道,卻不羞愧自己不懂禮儀廉恥讓人可笑。
君子作為一種集體人格的雛形,早已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結果就成了一種人格理想。儒家學說的最簡捷概括,即可稱之為君子之道。甚至,中國文化的精髓也在何為君子之道。這也就是說,人格在文化上,收納一切,預示一切。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中國文化的延續(xù),是君子人格的延續(xù);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說,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么,文化的最后結晶,是人的歸屬。
君子之道在外在形態(tài)上,是君子坦蕩蕩,為國家為他人;而小人常戚戚,整天捉摸人,總以為危險潛伏在四周,小人一生都會非??鄲赖?二是君子有禮,一個單位、一個人都要建立簡單易行的禮節(jié),比如孝道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禮儀,又是從小的文明訓練,懂得敬讓,從家庭放大到社會,就成為合格的公民。余秋雨談到,君子之道的閥門是有恥,要做到知恥和不恥,不恥比知恥更進一層,有羞恥之感就成君子之道了。作者認為對偽君子,要識破道義之偽、風度之偽,人人做一個真君子。 君子精神是傳統(tǒng)儒學的理想人格。它有不適合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部分,但是,也有若干道德理念和行為規(guī)范具有永恒價值和普遍價值。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曾經幻想過人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政治家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老百姓民風淳厚,相讓不爭,寧可損己,不能損人。假如人人成為君子,國家都成為君子國。君子是一個理想境界,但是對于我們現(xiàn)在這個社會來說,人人可以參與,人人可以去努力。
所謂道德感不是簡單的好與壞,是人性的外延、是人的內在自省和對(自己)人性弱點的反思與對抗。而君子的道德感必然是君子靈魂深處產生的強烈罪惡感和羞恥心,并集中火力對自己發(fā)起最無情的進攻和批判。在道德感缺失或混淆的社會中,君子之道不被頌揚甚至被驅逐,有德的君子也逐漸隱身或遠走。有點像現(xiàn)在攜款外逃的官員,只是君子帶走的是無價的美德。
正如道德感關乎內在人性,外在表現(xiàn)上卻百花齊放,每個人對自己內心審視的過程都可以稱作一次道德的自我覺醒。實施君子道德的行為可以是詩意的,有時就如一場行為藝術。因此讓我想起新舊社會交替下的一位女性,事業(yè)上她有比眾多男性更了不起的成就,養(yǎng)活嗜賭成性、游手好閑的前夫并領養(yǎng)一名女孩,她或許讀書不多,卻有顆真誠敏感的內心。這樣的她不斷地問身邊的朋友?!拔沂遣皇莻€好人?”在我看來,能這樣問的人就不會差。只是那樣的社會道德容不下她,她的自省是孤獨的,她在心中的吶喊注定不會產生回響。最終她在孤獨和無助中用生命完成了一場最后的審判,被審問的正是無良的社會道德。她是阮玲玉。
君子之道則是中華文化歷經千年洗禮,最終被中華民族選擇留下的,不斷修正完善的核心人格,是他陪伴和守護我們不斷向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