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事后找補(bǔ):遇到職業(yè)瓶頸了,才警覺自己沒有利用業(yè)余時間好好進(jìn)修;遇到感情問題了,才質(zhì)疑自己沒有及時察覺到伴侶的需求;遇到親人去世了,才后悔當(dāng)初沒多花時間陪伴。
這種懊惱、愧疚往往于事無補(bǔ)。于是,痛苦加倍,渴望從信仰、從書本、從先哲處尋找苦痛的出口。恰是在這種情況下,我遇到了周國平寫的《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當(dāng)然,我不是上述的三者,我是對生活迷茫:越是找不到出口,越掙扎;越是掙扎,越痛苦。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以生命為出發(fā)點,探討在面對苦難、生老病死、愛、信仰等人生重大議題時,我們應(yīng)該保持怎樣的態(tài)度。在自序里,周國平告訴我們:人生有三層覺醒,分別是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
在周國平看來,生命原本是單純的、只有自然性的,但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上,也就不得不帶上社會的氣息:財富、地位等。
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命的覺醒既有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也有更高層次的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從周國平的角度來說,生理需求是生命與自然的相處方式,安全、愛與歸屬是我們關(guān)于親情、友情、愛情等的情感體驗。
從生命原本的角度來看,這些體驗應(yīng)該是自然的、快樂的、愉悅的,而非較勁、擰巴的。在自然上,生命是遵循自然節(jié)奏的,既有逆境,也有順境。在親情上,生命是一時的陪伴與適當(dāng)?shù)姆攀帧T谟亚樯?,生命是聚散終有時,不過分苛求。在愛情上,生命是相信世界上有兩個互相吸引的靈魂、因愛而結(jié)合的。
作為一個獨立的自我,我們常常會問:什么是為自己活著?什么又才算是做自己呢?周國平提出兩點:認(rèn)識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在希臘圣城德爾斐神殿上,有這么一句話:“認(rèn)識你自己”。周國平認(rèn)為,這句話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蘇格拉底徹悟后的感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無所知——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第二個,是赫拉克利特的箴言:我探尋我自己——通過自己認(rèn)識世界,將自己當(dāng)作反省者而深刻地理解世界。第三個,是文藝復(fù)興以來的理解:自我實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性工作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成為真正的自己。
那什么又是“成為你自己”呢?一是有自己的處事原則,不人云亦云;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周國平說,成為自己,首先要明確地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只有通過獨立的思考、自主的探索,我們才能聽到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才能不隨波逐流。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志趣,只有將自己的長處和志趣結(jié)合起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才能不被世俗左右。
我們都知道,肉體總有死亡的時候,但是不思考死亡可以嗎?周國平說,思考死,是一種有意義的徒勞?!俺劦溃λ揽梢印?,是孔子的死亡觀;“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夭”,是惠開的死亡觀;“世人所難得者唯趣”、“五快活”是袁中郎的死亡觀。
正是因為把生死的道理想得明白,周國平才會發(fā)出“因為珍惜愛,所以不愿意死;因為知道死,所以更珍惜愛”,“順乎天性之自然,坦然于生死,我們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只怕這個境界并不容易達(dá)到呢?!?/p>
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僅是一粒塵埃,無法超脫生死,也無法超脫七情六欲;于是,我們洞悉生死,徹悟人生境遇,找到了靈魂覺醒的途徑——信仰和智慧。
有的人信奉宗教,將宗教當(dāng)成了自己的信仰,但更多的人,是無宗教信仰的。從周國平的角度看,所謂信仰,在于真誠地相信:相信人生有超脫于世俗之外的追求,相信人生有崇高的理想值得奮斗。
信仰是照亮人生道路的明燈。有了信仰,我們會將生命的重點由外轉(zhuǎn)向內(nèi),更在意精神生活,而非外界的物質(zhì)享受。有了信仰,我們在遭遇挫折與成功時,能更理智冷靜地保持客觀的心態(tài),用超脫的態(tài)度看待生命中的起起伏伏。
我想,周國平的《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里,這三層境界就是這本書帶給我們最大的感悟:生命總會有起伏,或是面對苦難,或是獲得巨大成功,但無論面對何種情境,我們都應(yīng)保持清醒、冷靜,尋求內(nèi)心力量的支撐與覺醒。精神世界的豐富與滿足,才是我們畢生的追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