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得法。
——葉圣陶
現(xiàn)在的成年人,小時候有幾個沒挨過打?
可如今的小孩,如果還是簡單沿用打罵教育,很容易出現(xiàn)極端情況,先來看幾個案例:
成都一名8歲女童因為看電視與家人發(fā)生爭執(zhí),賭氣從21樓一躍而下;
一位父親在街上教訓責打15歲女兒時,遭女兒結(jié)交的社會青年毆打,十多個人拎著鐵棍追到了家門口……
這樣的例子現(xiàn)在很多,給人們的感覺是:
孩子是玻璃心,罵不得打不得,吃不得一點苦;叛逆起來連父母都不認,視生命為兒戲。
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家庭教育上。針對這些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
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
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要斗勇,長大了就要斗智。
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dǎo)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
什么是敬畏?李玫瑾教授講了一件事:
有個同事小時候很頑皮,沒少挨打,最怕的就是奶奶門后放的一根藤條。每次只要見奶奶把門關(guān)上,露出藤條,他就立刻跪下說:“奶奶我再也不敢了。”
這就是敬畏,讓孩子知道怕,他才會收斂。這也是一種保護,避免孩子日后闖出連父母都收拾不了的禍。
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對長輩都不夠尊敬,要錢不給就辱罵,不讓看電視就砸東西……
為什么會這樣?就是缺少敬畏心。“尊敬是建立在畏懼之上的,孩子若不怕你,是不會尊敬你的。”李玫瑾教授如是說。
那這“畏”怎么培養(yǎng)?自然是懲戒教育。
孩子小時候犯錯,該打還是要打,不能一味放縱。但也要有方式、方法,而不是亂揍一通,容易把孩子打壞。
首先要告知底線,讓孩子清楚父母打他的邊界在哪兒,一旦越過邊界就要受罰。
劃出邊界后,孩子就會自己掂量輕重,而父母也能避免一生氣就打孩子的沖動。
還有就是打的過程,要雷聲大,雨點小。
李玫瑾教授小時候犯了錯,她媽媽要揍她,李玫瑾撒腿就跑,媽媽在后面追了她半個操場,動靜鬧得很大,鄰居們都來圍觀。可直到回家,媽媽一下也沒打過她。
打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怕,而不是為打而打,目地達到了,就不一定要真打,“樣子”做足就行了。
如果真要打,也要避開孩子的重要部位,注意下手輕重,孩子認錯了就及時收手。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太小不懂道理,其實小孩子是最講理的,只要你提前把規(guī)則告知,孩子都是愿意遵守的。
像動畫片看多長時間、晚上幾點睡覺、吃完飯自己收拾碗筷等,都可以定下具體的規(guī)則。
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自己要說到做到,起表率作用,答應(yīng)孩子的就一定要實現(xiàn),不能哄騙孩子,否則他們也會反過來騙你。
李玫瑾教授提到了一個“脫敏教育”的概念:管教孩子要從小循序漸進,懲戒和規(guī)則都不能放松,孩子習慣這種教育方式后,遇事就不容易出現(xiàn)偏激行為。
如果不“脫敏”,小時候愛得不行,百依百順。等到初中高中了,面對升學壓力,父母突然變得異常嚴苛,孩子就很難適應(yīng),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這時候已經(jīng)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所以8歲前,對孩子適當進行懲戒,甚至打幾下都可以。讓其有敬畏心,遵守規(guī)則,也避免了“玻璃心”,這就是“斗勇”。
此時孩子小且適應(yīng)快,也不會記仇。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也要相應(yīng)地改變溝通方式,學會示弱。
進入青春期(指12-18歲)的孩子自尊心較強,一言不合就鬧離家出走,甚至做出不計后果的事。
這個時候的父母們,就不能再簡單沿用以前的老方法了,得學會“斗智”。首先就是改變溝通方式,話少說,點到即止。
李玫瑾教授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后,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孩子為什么煩父母嘮叨?因為他覺得父母講的他都懂,聽了十多年了都是些老話,自然不想再聽。
父母要學會“換位”交流,先表示能體會孩子的感受,然后再提出建議,全程不要有批評,也別強迫。
比如孩子早戀,父母先夸孩子有喜歡的人或被人喜歡是件幸福的事;接著說下自己當年也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營,然后再給出一些建議,孩子自然愿意接受。
同一個意思,換個說法,收效會大不同。
“貴在得法”,就是父母掌握好家庭教育中的“斗智斗勇”,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教育的側(cè)重點也要相應(yīng)改變。
雖然這些方法都不容易,但做父母本來就不是一件輕松事,只要基礎(chǔ)打好了,孩子將會受益一生,難道不值得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