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沿革
任務需求
2001年,美國海軍為了適應海軍戰(zhàn)略的調(diào)整,在近海海域有效應付各種不對稱威脅,把研制單一艦級的DD-21計劃轉(zhuǎn)變?yōu)檠兄?/span>水面艦艇系列,包括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未來驅(qū)逐艦DD(X)、擔負防空任務的新一代巡洋艦CG(X)和執(zhí)行瀕海作戰(zhàn)任務的瀕海戰(zhàn)斗艦。LCS具有瀕海制海功能,可以完成傳統(tǒng)大型水面艦只所不能完成的一些作戰(zhàn)任務,主要目的是發(fā)展一種平臺,能相對大量的部署并依靠靈活的作戰(zhàn)模塊,支持大范圍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行動,保障海軍部隊在敵方水面艦艇、潛艇和水雷的威脅下進入瀕海地區(qū),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在“瀕海”作戰(zhàn),而主要是在瀕臨大海的沿岸地區(qū),擔負著保障美軍順利進入瀕海地區(qū)的任務。根據(jù)設計要求,LCS將主要用于全球沿海水域作戰(zhàn),必須具備大洋航行能力,能抵達全球任何距海岸幾百海里的近海區(qū)域,因此其排水量也要更大一些,至少應在800-3000噸左右;能夠快速機動地提供高度精確、強大的火力打擊;艦體將采用模塊化結(jié)構(gòu),可以根據(jù)任務的需要由不同的模塊來搭建,實現(xiàn)“即插即用”。簡言之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噸位不大、性能獨到的水面艦艇。[1]
2002年7月,美國公布了LCS的任務需求說明,其任務包括瀕海反水面作戰(zhàn)(Anti-surface warfare),特別是針對敵方小型船舶;瀕海水雷對抗作戰(zhàn)(Mine Counter Measures);瀕海反潛作戰(zhàn)(Anti-Submarine Warfare);情報搜集/監(jiān)視/偵察(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本土防衛(wèi)/海上攔截(Homeland Defense/Maritime Intercept);特種作戰(zhàn)支持(Special Operation Forces support);支持人員/物資輸送(Logistic support for movement of personnel and supplies)。[1]
早在1997年,美國海軍為了驗證LCS所需的種種概念,尤其是新式高速船型,就建造啟用了“海刀鋒”號(Sea Slice)測試船。除了自行建造測試外,還很大程度參考了其他國家的非傳統(tǒng)型艦船,如挪威海軍的260噸盾牌級導彈艇、瑞典海軍1999年6月下水的600噸維斯比級巡邏艦(亦屬輕型護衛(wèi)艦)和英國海軍的800噸“海神”號三體試驗船。這三型艦艇分別采用了三種截然不同、頗具代表性的船體結(jié)構(gòu),而且具有全隱形、高航速、適航性強、自動化程度高等共同特點,因而成為了美國發(fā)展LCS的最佳參照原型。其中瑞典的維斯比級巡邏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瀕海戰(zhàn)斗艦,長72米,寬10.4米,吃水2.4米,最高航速38節(jié),最大航程2300海里/15節(jié),具有經(jīng)過精心設計、性能極佳的隱身能力,配備反艦導彈、多用途艦炮、榴彈發(fā)射器、深水炸彈和魚雷,動力系統(tǒng)和電子設備先進。 為了研究“海神”號三體結(jié)構(gòu)船體線型,美國與英國達成協(xié)議,在“海神”號海試期間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合作。2002-2003年,美國海軍還租用挪威的盾牌級導彈艇進行了13個月之久的一系列測試,包括參加對抗演練等,以研究分析其設計技術(shù)概念。當然,與挪威和瑞典“近海防御”的作戰(zhàn)思想不同,美國海軍要求LCS必須具備相對較大的排水量,可以在各大洋航行。同時,美國發(fā)展LCS的目的不僅是要像英國一樣具有遠洋型近海作戰(zhàn)能力,還要求其成為美國軍事力量網(wǎng)絡化和全球化網(wǎng)狀作戰(zhàn)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
項目招標
美國海軍首次提出LCS的構(gòu)想時,最初將其定位為500-600噸的小型巡邏艦,不過500至600噸的艦體規(guī)模根本不可能有像樣的搭載能力、適航性與持續(xù)作業(yè)能力,無法滿足美國海軍對LCS的眾多需求;加上美軍又開始希望LCS具備快速運輸一定兵員與車輛的能力,所以LCS的噸位遂逐漸放大。因此前來參加競標的設計大多超過2000噸,而達到輕型護衛(wèi)艦的等級,造價則介于1.5至2.2億美元之間。參與競標的六組團隊主要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雷神公司(Raytheon)、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簡稱諾格)和德事隆集團(Textron Systems)。其中洛克西德·馬丁競標方案是名為“海刃”(SeaBlade)的設計方案,采用一種被稱為“先進半滑航船體”的非傳統(tǒng)單船體設計;通用動力旗下巴斯鋼鐵聯(lián)合英國BMT公司競標方案是以英國“海神”號為原型的三體穿浪設計大甲板高速艦型,稱之為通用動力多用途艦艇(GDMMC);雷神公司則以挪威盾牌級導彈艇為基礎加以放大修改的水面效應船為競標方案;諾格集團則采用維斯比級巡邏艦為基礎放大修改的復合材料船體高度隱身化艦型設計;德事隆提出的設計案則為為混合雙船體氣墊船(Hybrid Catamaran Air Cushion,HCAC)。
2003年7月17日,美國海軍宣布洛克西德·馬丁、通用動力以及雷松等三組團隊通過初選,與之簽署價值1億美元初步設計合約,以各團隊在第一階段的概念為基礎,在七個月內(nèi)完成LCS Flight 0的設計。美國海軍打算選擇一到兩家廠商,不過通用動力表示希望美國海軍只選擇一家廠商,這樣比較節(jié)省成本。諾格集團雖然落敗,不過與雷松的LCS團隊建立了合作關系。2004年5月,美國海軍宣布競標結(jié)果,通用動力與洛克西德·馬丁兩個團隊同時獲選,顯然美國海軍面對這兩組最被看好、各有所長的設計很難完全割舍任何一方,所以先由雙方各自建造原型艦進行測試,根據(jù)結(jié)果再選擇其一。 開工建造
2004年5月27日,美國海軍與洛克西德·馬丁、通用動力簽下總值至少九億五千萬美元的發(fā)展合約,各自設計建造兩艘Flight0規(guī)格的LCS;在此合約中,洛克西德·馬丁“海刃”的單價約4650萬美元,通用動力的三體設計則為7870萬美元,于2005年完成細部設計。根據(jù)最初的計劃,美國海軍預定在2005年度編列預算購買一艘LCS,在2006年度訂購三艘,這四艘首批LCS的經(jīng)費列為研發(fā)項目,而非造艦;在確定LCS的最終構(gòu)型后,于2007開工建造2艘生產(chǎn)型LCS,2008年度建造三艘,2009至2011年度則以每年六艘的速率建造,最終預計2035年之前采購55-60艘LCS,以及90至110套各型任務模塊,總價值高達120億美元以上,使艦隊總數(shù)維持在375艘。 2005年5月,美國正式命名首艘瀕海戰(zhàn)斗艦LCS-1為“自由”號,即自由級瀕海戰(zhàn)斗艦首艦,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建造。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的三體船瀕海戰(zhàn)斗艦首艦LCS-2,于2006年1月在奧斯塔造船廠鋪設龍骨,2006年4月4日被命名為“獨立”號,2008年4月26日下水,在這次下水中,相關人員對莫比爾河水運作了協(xié)調(diào)使“獨立”號通過軌道轉(zhuǎn)移到浮船塢中,之后??吭趭W斯塔船廠附近進行艦載作戰(zhàn)系統(tǒng)的安裝和測試。2008年10月4日,在奧斯塔造船廠美國海軍正式為“獨立”號舉行了命名儀式,2008年11月中旬,“獨立”號在墨西哥灣進行接收海試,海試中“獨立”號全速航行時航速最快達到46節(jié)。海軍艦船檢驗局經(jīng)過檢測認定“獨立”號的推進裝置、適航性和本艦防御能力滿足交付的要求。[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