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 是指體細胞經過導入特定的重編程因子而誘導為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2006年,日本科學家 Yamanaka 及其研究小組首次選用逆轉錄病毒作為載體,向鼠成纖維細胞中導入了與多功能性有關的基因(Oct4、Sox2、c-Myc 和 Klf4),之后選擇多能性標志物 Fbx15 篩選轉染后的細胞,最終獲得了具有與胚胎干細胞(ES)某些特性的多功能干細胞,并命名為誘導多能干細胞(iPS 細胞),此細胞在形態(tài)、基因和蛋白表達、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都與胚胎干細胞極為相似。次年,該研究小組又成功將人體細胞重編程為 iPS 細胞,自此,在全球范圍內拉開了 iPS 細胞研究的序幕。與 ES 細胞相比,iPS 細胞的產生解決了幾個重大問題。首先,倫理學專家認為干細胞的產生不應該破壞任何一個胚胎,而 iPS 細胞繞過了這個倫理學問題;其次,iPS 細胞可以由患者個體的成體細胞重編程得來,為個體化的疾病細胞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最后,由 iPS 細胞誘導分化而來的成體細胞,可以應用于患者疾病的臨床治療,為再生醫(yī)學提供一個嶄新的思路。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