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諾貝爾獎落幕,但其帶來的討論仍在繼續(xù)。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獲獎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類科學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其權威性不言而喻。而諾獎的頒布促進了全人類的科學研究,直接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長期以來,人們將能否獲得諾貝爾獎看成能力評定的一個標準。但對于任何權威,我們都應該平視。如果我們一直匍匐在前人腳下,奉權威為圭臬,最多只能做一個應聲蟲而已??忌ㄓ邢崎_諾獎光鮮的外表,客觀地看待諾獎,才能平視諾獎,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思考和觀點。
今天, 我們就從諾貝爾獎評選備受爭議的三條規(guī)則開始,進行思考,形成觀點。
諾獎評選受爭議規(guī)則:
1、所有獎項只發(fā)給個人,但和平獎例外,和平獎可以授予機構。
2、一筆獎金,或者完全發(fā)給一個人,或者最多在兩種成果之間平分,或者由兩個或更多人?(在實際頒獎中,從未多于三人)聯(lián)合分享。
3、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思考一:諾貝爾獎該頒給個人還是團隊?
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被認為是諾貝爾科學獎。但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之初,就埋下了一個引發(fā)爭議的伏筆:只重視個人貢獻,忽視科學領域中更多的重要貢獻者。每年物理、化學和生理學或醫(yī)學等領域的諾貝爾獎頒布之后,都會有評論家指出,諾貝爾獎只頒給個人的方式是荒謬而過時的。
諾貝爾科學獎的每個獎項都是頒發(fā)給個人的——最多三個人,但現(xiàn)代科學越來越表現(xiàn)為一種團體活動。有時研究者確實可能獨立得到突破性成果,但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即便是在一個單獨的研究團隊里,一項發(fā)現(xiàn)雖然只掛一個研究者的名字,但通常情況下,研究者、學生和技術人員都會參與其中。而且,經常有多個研究團隊在同一個項目上開展合作。那么,獎項到底該頒給個人還是團隊?
案例:屠呦呦獲諾獎來源于團體力量
2011 年,屠呦呦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開啟了爭議:“不能把團隊的成果歸于一個人”“把獎頒給她一個人,對項目的其他參與者不公平”。但是拉斯克評獎委員會之所以把獎杯頒給屠呦呦,所依據(jù)的是三個“第一”:第一個把青蒿素帶到 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取出有 100% 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個做了臨床實驗。
同樣參加 523 項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結構中做出關鍵貢獻的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李英稱,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證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貢獻,但屠呦呦對其他發(fā)明環(huán)節(jié)很難出力。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經過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因為她的研究組第一個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證實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瘧作用。
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屠呦呦發(fā)表了演講《青蒿素——中醫(y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她充分介紹、肯定了中醫(yī)研究院抗瘧研究團隊的工作。此外,她也曾表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
思考二:天才總是孤獨的嗎?
什么是“孤獨天才”?這是由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總結出的一種觀點,即世界歷史不過是偉人們的傳記。在科學領域,這個觀點是沒有邏輯的。雖然并沒有明示,但除和平獎以外的諾貝爾獎只頒給個人的規(guī)定,無形中極大地肯定了個人貢獻——最終被記錄在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中的,絕大部分是個人。諾貝爾獎在潛意識中宣揚了“孤獨天才”的觀點。
這種傾向是諾貝爾獎本身的評選機制缺陷所帶來的。在這樣的機制下,有科學家為獲得諾貝爾獎夸大自身貢獻,也有科學家在諾貝爾獎結果出爐之際發(fā)文抗議。生物學家阿圖羅·卡薩德沃爾和費里克·范恩說道:“這強化了科學領域中存在缺陷的獎勵機制,勝利者獲得一切,大部分貢獻者被忽視?!?/span>
案例:落選諾貝爾獎,他選擇反抗
2003 年 10 月 6 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宣布,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勞特布爾和英國科學家曼斯菲爾德,以表彰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領域的“突破性成就”。隨后,美國科學家雷蒙德·達馬迪安在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瑞典的《每日新聞》上花費重金刊登整版廣告,稱自己在核磁共振成像領域最早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是所有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基礎,要求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 12 月正式頒獎以前把他放在獲獎者之列。
喬治·華盛頓大學近代科學史研究中心主任賈德森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評論,達馬迪安確實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領域邁出了第一步,諾貝爾獎評選歷史上有多位科學家依靠類似的先驅性發(fā)現(xiàn)獲獎,但也有不少科學發(fā)現(xiàn)的先驅人物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比如馬丁·賴爾和安東尼·休伊什 1974 年因脈沖星發(fā)現(xiàn)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這一發(fā)現(xiàn)是基于喬斯林·貝爾的射電天文學觀測結果,喬斯林·貝爾未能獲獎,但平靜地接受了現(xiàn)實。
對此爭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漢斯·瓊沃爾說:“我們保持我們的觀點,我們沒有出錯?!卑凑罩Z貝爾獎慣例,評選委員會從不解釋某人不得獎的原因,相關文件要 50 年后才公布。?
思考三:諾貝爾獎也有時效性?
諾貝爾獎只頒給在世者的規(guī)定旨在為現(xiàn)存于世的科學家提供資金,鼓勵他們繼續(xù)研究。但實際上,卻存在著獎金發(fā)出,研究者卻早已因缺少經費而關閉了實驗室的情形。這說明諾貝爾獎存在滯后性,同時也牽扯出一個事實,評委會評判一個人能否獲得諾貝爾獎,并不只考慮他在過去一年內做出的貢獻。
誠然,科學貢獻的價值是需要時間來評判的,然而,再結合諾貝爾獎只頒給在世的人的規(guī)定,這就顯得矛盾了。一些為現(xiàn)世做了極大貢獻的科學家,只因逝世于諾貝爾獎揭曉前一兩個月,就不能獲得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也會因為這位杰出科學家的逝世,而不得不將目光投向貢獻次一級的科學家們。
案例:誰能獲得諾獎就看誰活得久?
1931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和 1961 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頒發(fā)給已去世的人,然而 1974 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guī)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而正是因為不能在身后被授予,從一定程度上說,誰能獲得諾獎只是看誰活得久。
高中生物課本中,記載著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發(fā)現(xiàn) DNA 的故事,兩人與莫里斯·威爾金斯共同分享1962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但是,在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背后,有一位女物理化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她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羅莎琳·富蘭克林沒能得到認可,因為她在諾貝爾獎頒給詹姆斯·沃森和弗蘭西斯·克里克的四年前就已經逝世了。
天文學家維拉·魯賓通過研究星系轉動找到了暗物質存在的證據(jù),這一成就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于宇宙的理解??茖W作家雷切爾斯·費特曼在 2016 年 10 月說:“維拉·魯賓應當獲得諾獎,但她等不及了?!币驗轸斮e在兩個月后就去世了。她所貢獻的價值還需要時間去證明,然而,魯賓沒有時間等到那一天了。?
思考總結:
諾貝爾獎不過是一個評選活動,我們應平視它
經年以來,諾貝爾獎在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心中,具有極其神圣的地位,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中國人甚至產生了一種諾獎情節(jié),對獲得諾獎的渴盼達到了一個高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屠呦呦又摘下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至此,國人似乎對諾貝爾獎的熱衷才漸漸降下溫來。近兩年,人們對諾貝爾獎關注不如以前那么強烈,心態(tài)似乎已趨平衡,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巴西奧運會,傅園慧如同一股泥石流,讓人們看到,奧運會不過是一場運動會。
客觀看待諾貝爾獎,其實就是看到,諾貝爾獎不過是一個評選活動。它會有評選活動常有的爭議,也會有各種矛盾的沖突。它本身是沒有錯的,因為幾乎所有的流程、規(guī)則,都是按照諾貝爾本人的遺囑、原則進行的。它之所以引發(fā)爭議,原因在于人們將它捧至一個世界頂級的地位,然而它的規(guī)則與這樣的地位產生了沖突。
小筆提問:
在諾貝爾獎評選的背后,可能存在著被忽略的科學家,存在著做出了更大貢獻的研究者。那么,你認為應如何看待諾貝爾獎評選與科學領域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