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襄公姜諸兒是個不靠譜的君主,喜歡樓臺高筑,田狩畢弋;言行喜怒無常,殺罰不當;還卑圣侮士,虐待邊防將領(lǐng);而且寵愛石之紛如、費、孟陽等力士、俳優(yōu)(歌舞戲子)或寺人(即宦官);更要命的是與妹妹文姜私通,并因此殺死妹夫魯桓公姬軌。
文姜事件引發(fā)諸侯之間輿論嘩然,魯國一片憤慨,齊國也混亂紛紛。早在齊襄公即位之初,鮑叔牙就預言齊國將會發(fā)生禍亂,便保護著公子小白出逃到莒國;而禍亂發(fā)生之后,管仲、召忽也保護著公子糾跑到姥姥家魯國。姜小白和姜糾都是姜諸兒的弟弟。
公元前686年,齊國邊防將領(lǐng)連稱和管至父派人刺殺了齊襄公,擁立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繼位。轉(zhuǎn)年,公孫無知也因虐待渠丘大夫雍廩而被報復殺死。
姜小白之前在國內(nèi)名聲很好,與大夫雍廩、高傒也有交情,于是就相互結(jié)盟,讓小白動身回國嗣位。魯國聽到消息后,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姬同也發(fā)兵親自送姜糾回國爭位,并由管仲帶人到莒魯之間的路上去阻擊姜小白。
兩隊相遇,管仲向小白射箭,射中腰帶的掛鉤,小白裝死。管仲誤以為真,魯國軍隊護送姜糾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六天后才到齊國。不想小白以緩兵之計已提前進入齊國繼位,是為齊桓公。
于是魯莊公就攻打齊國,兩國在乾時開戰(zhàn),魯軍戰(zhàn)敗,魯莊公自己的戰(zhàn)車被毀,狼狽逃回。齊國派鮑叔牙與魯國談判,要求殺死公子糾并引渡管仲,魯莊公不得已答應了。
事情并不算完,齊國于公元前684年再次討伐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zhàn)。曹劌是魯國的平民,想求見魯莊公獻計策。他的同鄉(xiāng)勸他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吃肉的上等人謀劃此事,你又何必參合呢?)
曹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b>(吃肉的人很蠢,不能深謀遠慮。)
曹劌見到魯莊公,詢問憑借什么去戰(zhàn)斗。莊公回答:“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b>(我所有的吃穿用品,不敢獨占,一定和大家共享。)
曹劌回答:“小惠未遍,民弗從也?!?/b>(小恩小惠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百姓不會聽命的。)
莊公說:“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供品,不敢妄加增改,一定忠誠不二。)
曹劌又答:“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不完全的誠信不能遍及全天下,神靈不會賜福的。)
莊公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無論什么爭端,既使不能面面俱到,一定按情理公斷。)
曹劌答道:“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這才是忠誠于民吶,可以憑此戰(zhàn)斗,開戰(zhàn)時請帶上我。)
魯軍與齊軍在長勺開戰(zhàn),魯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輛戰(zhàn)車。魯莊公準備擂鼓令軍士沖殺,曹劌攔住了他;齊軍已三次擊鼓沖鋒了,曹劌對莊公說可以擂鼓了……齊軍被魯軍打敗,莊公要命令追擊,曹劌又攔住他,下車觀察齊兵車的印跡,再登上車欄瞭望齊軍逃跑的情況,然后才命令追擊。魯軍取得大勝。
后來莊公問曹劌原因,曹劌回答出后世大加傳頌的一段話:“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打仗拼的就是勇氣。擊鼓一次最能提氣,第二次就減弱了,第三次就全沒了。那邊擊鼓三次勇氣用盡了,而我方首次擊鼓勇氣滿盈,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象齊這樣的大國,實力強勁難以預測,我擔心中埋伏。我見他們逃跑的車印凌亂,旗幟不整,不是假敗,所以追擊。)
不久,齊軍又會合宋國的軍隊卷土重來。魯國公子偃說:“宋師不整,可敗也。宋敗,齊必還,請擊之?!?/b>(宋軍混亂不整,容易擊敗他們。如果宋軍敗,齊軍孤立,也會撤退。請下命令出擊。)莊公沒有同意。公子偃就私自帶領(lǐng)所管轄的兵,并給馬蒙上虎皮先攻擊宋軍。莊公無奈,也帶領(lǐng)大部隊跟隨出擊,在乘丘大敗宋軍。齊軍只得撤退了。齊桓公見武力不能征服魯國,就采取妥協(xié)的辦法,與魯國同盟。
曹劌論戰(zhàn)的故事家喻戶曉,尤其是一鼓作氣的成語。而認真地把整個故事讀明白后,才發(fā)現(xiàn)論政的那段“小惠小信不如忠正”更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