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有懸針篆的六面印
彰顯墓主張邁世家身份
南京鐵心橋一帶是六朝古墓較為集中的地方。2015年,在這里施工取土時發(fā)現(xiàn)一道古墓磚墻,一個隱藏千年的家族古墓就此現(xiàn)身。
據(jù)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陳大海介紹,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四座磚室墓,呈“一”字整齊排列,墓門均朝南,除了一座為長方形且長度略短以外,其余三座磚室墓形制和規(guī)模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呈“凸”字形的單室券頂墓,長約5.4米,內(nèi)部寬約1米。
在四座墓中,均發(fā)現(xiàn)了棺床和祭臺,墓后壁正中有“直楞假窗”和“凸”形壁龕,封門前都有斜坡墓道和磚砌排水溝。陳大海介紹,這是六朝磚室墓的典型結(jié)構(gòu),因此判斷這是一組六朝家族墓。
“一般來說,東晉的家族墓,同一排的幾座墓,其墓主人應該是平輩,父子的墓不可能并排設置?!标惔蠛Uf。
這四座墓,由東往西排列,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4號墓。其中1號墓主人身份最為尊貴,2號墓、3號墓均出土了女子用的首飾??脊艑<彝茢啵?號墓和2號墓同墓坑,應是夫妻合葬,而3號墓的主人,應該是1號墓男主人后娶的妻子,4號墓則為妾室之墓。
這四座墓皆未遭盜掘,每個墓室只能放下一口棺材,因年久朽爛,僅剩銅、鐵棺釘。4座墓共計出土各類遺物標本近百件,以陶制明器和青瓷器為主,其他還有銅六面印、鐵剪刀、金飾品、銀釵、胭脂、頭像磚等。根據(jù)4座墓的排列方式、相對一致的形制及出土器物,考古專家認定這是一處家族墓,且時代相近,同為東晉中期。
墓葬考古中,最令人關(guān)注的,無疑是是否能夠揭開墓主的身份。據(jù)介紹,這種能夠揭開身份的文物,在六朝墓出土文物中尤為稀缺。然而,這個家族合葬墓中,這樣的文物還真幸運地被考古人員給找到了——一枚六面銅印!
六面印是一種特殊形狀的印章,呈“凸”字形,上為印鼻,有扎可穿帶,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稱“六面印”。此次發(fā)掘的六面印分別刻有:“張邁”“張仲人”“張邁白事”“張邁白箋”“臣邁”“白記”。專家解讀稱,這面銅印是墓主人生前用過的,他的名字是“張邁”,“仲人”是他的字,“白事”則是信件行文中常用語。
“六面印本身出土數(shù)量就很少,全國范圍來看已知的出土六面印也不過十多枚?!标惔蠛1硎荆@枚印還出現(xiàn)了“懸針篆”,更是珍貴。“懸針篆”線條生動,美如工筆畫,但卻很難駕馭,特別是篆刻在六面的印章上,要一筆而成,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所以這種六面印在歷史上轉(zhuǎn)瞬即逝,幾乎只流行于風雅的六朝時期。
六面印為私印,用途多樣,只有具備一定身份地位的士族才會擁有,這也彰顯了墓主的尊貴身份。
意外發(fā)掘金步搖
張邁死后幾十年才風光厚葬
張邁是誰?據(jù)《晉書·張光傳》記載,西晉時期有個將領(lǐng)張光,早年立有戰(zhàn)功,升任梁州刺史。建興元年(313),張光在與叛軍作戰(zhàn)中激憤而死。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做張炅,一個就是張邁。
這個《晉書》中記載的張邁是否就是墓主人呢?
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考證清楚張邁殉國的具體時間。雖然《晉書》中對此沒有明確的記載,專家們卻在《資治通鑒》中找到了相關(guān)線索。建興元年,張邁在父親戰(zhàn)死后不久,也戰(zhàn)死在沙場。建興元年,也就是公元313年。張邁死于公元313年,也就是西晉滅亡的前四年。但是,后頭山東晉墓是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營造的。其墓磚制作的最晚年代是東晉中晚期,也就意味著這座墓葬統(tǒng)一營造于東晉中晚期。從張邁戰(zhàn)死的西晉末年到東晉中晚期前后差不多相隔五十多年的時光。如果涼州刺史張邁正是后頭山墓葬的主人,那么為什么要在殉國半個世紀后才在南京入土安葬呢?
從西晉到東晉,從梁州到建康,曾發(fā)生過怎樣變幻的風云往事?
專家們希望后續(xù)的考古發(fā)現(xiàn)能解開這個謎題。由于2號墓的墓主是1號墓主人的妻子,所以接下來考古隊員們重點清理了2號墓。他們在墓葬棺床頭部位置清理出了十多件精美的金飾,包括對鳥、花瓣、金墜等。這些金飾上都有小穿孔,是金步搖上面的構(gòu)件。金步搖的出土讓專家們感到十分意外。因為魏晉時期流行薄葬之風。就連魏文帝曹丕都曾要求自己的墓葬中無施葦炭,無藏金銀銅鐵,一以瓦器,合古涂車、芻靈之義。所以在魏晉的墓葬中極少會出土金銀等貴重隨葬品。為何這處位于后頭山的家族墓卻會使用如此貴重的金步搖來入葬呢?
專家們推斷,由于張邁家族一門忠烈,他的子孫很可能會受到南遷的東晉朝廷的器重,并遷徙到建康(今南京)生活??删退銖堖~的子孫移居到了建康,為何要把先輩的墳塋也一同遷來呢?
看到張邁家族墓葬中的珍貴陪葬品,專家們想到了兩晉流行的賜葬之風。賜葬是指王公大臣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品級或戰(zhàn)功賞賜給喪葬費用、墓地或隨葬品的禮儀制度。兩晉的帝王非常喜歡賜葬。專家們認為后頭山東晉家族墓就十分符合賜葬的特征。
為何東晉朝廷要在幾十年后才想起賜葬呢?翻閱史料后,專家們在東晉時期的地方志《華陽國志》中發(fā)現(xiàn)了一段重要的記載——氐、虎得州城,發(fā)光冢,焚其尸喪。文獻里明確記載,敵人把張光的墓葬給掘了,把他的尸首也給毀了。
無疑,這件事對張氏后人造成的心理影響非常大。所以,專家推斷當張光的后人在建康落穩(wěn)了腳跟,便考慮把祖先的墓都遷到建康,在自己的看護下,心里才能踏實。
父親戰(zhàn)死后,張邁代行梁州刺史的職務,但隨后也在和敵軍的戰(zhàn)斗中陣亡。在《晉書·張光傳》中有記載:南平太守應詹白都督王敦稱,光在梁州能興微繼絕,威震巴漢、經(jīng)年抗御,厲節(jié)不擾,宜應追論顯贈,以慰存亡,敦不能從。這證明在張氏父子戰(zhàn)死后,曾有朝臣提議對忠烈家族追論顯贈,被當時的大將軍王敦駁回了。當時,司馬皇族的勢力受到瑯琊王氏的掣肘,所以追論顯贈也就淹沒在了波譎云詭的斗爭中。由此不難看出,當時張光父子的功績是得到朝廷認可的,所以專家推斷直到王敦的叛亂被平復后,司馬皇族才重啟了對殉國功臣的封賞,對張邁施以了隆重的賜葬。于是,時隔幾十年之后,張邁和妻妾的靈柩被遷到了建康城南郊安葬。
陶魁勺、陶憑幾、青瓷香熏爐......
藏著千年前的魏晉風流
墓葬中,除了精美的金飾外,還出土了許多陶器,有陶憑幾、陶魁勺、陶盤等。這些陪葬品讓人穿越時空,感受到了千年前的魏晉風流。
那是一個劍與火的時代,一個詩與酒的時代,一個命運流轉(zhuǎn)、聚散無常的時代,一個詩禮傳家、世代簪纓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風云杰出的人物,又養(yǎng)息了眾多桀驁不羈放縱自由的人物,產(chǎn)生了曠世絕學的藝術(shù)作品。
“六朝時期政治紛爭社會動蕩,當時整個社會酒風很盛,墓中出土了許多與酒具相關(guān)的文物?!蹦暇┦锌脊叛芯克毖芯筐^員許志強介紹,“一套套陶制的魁勺組合便是魏晉古人的分酒器,在'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印壁畫’中,就曾出現(xiàn)過這個酒器?!?/p>
在那個時期,許多人深感生命短暫、世事無常,或飲酒消愁,或以酒放縱,或借酒避世?!昂我越鈶n,唯有杜康”成為這一時期許多文人名士的共識。魏晉之際的“竹林七賢”正是此中典型?!爸窳制哔t與榮啟期磚印壁畫”中,阮籍、山濤、王戎身前均放置帶柄盆形器盛酒,發(fā)掘者將其稱為“瓢尊”,類似實物在東晉南朝墓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考古工作者將這種帶柄的盆形器稱為“魁”,從器形特征看,“瓢尊”與“魁”應指同一類。出土的實物“魁”與“勺”通常以器物組合的形式在墓葬內(nèi)出現(xiàn),飲酒時,用“勺”將分酒器“魁”里的酒舀入耳杯,以便飲用??脊虐l(fā)現(xiàn)的六朝時期作為實用器的魁、勺多為青瓷質(zhì)地,如東晉溫嶠墓內(nèi)出土的青瓷魁,江寧博物館藏東晉墓出土的青瓷魁、勺等。此外,東晉南朝墓葬中發(fā)現(xiàn)大量專供隨葬用的陶質(zhì)魁、勺,是當時飲酒習俗的直觀反映。
憑幾,是古代供人“席坐”時的輔助家具,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憑靠類家具。早在《周禮·春官》中就有記載?!镀魑飬舱劇分薪榻B說“古者坐必設幾,所以依憑之具。然非尊者不設,所以示優(yōu)寵也。其來古矣”??梢钥闯?,當時憑幾并非任意人家都可使用,且帝王將相所使用的憑幾在材質(zhì)上也有區(qū)別,以顯示主人的地位身份。
憑幾是小巧別致的家具,在古人席地而坐的時代,放置于席、榻之上,供人憑依,以緩解腰部疲勞和膝腿負擔。它由一個扁平的圓弧形幾面和三條修長的蹄形足組成,簡潔到幾筆就能勾勒出的設計,卻宛然留存著魏晉名士“清羸示病之容”的身段和風情。
據(jù)介紹,墓葬中還出土了滑石豬、料珠、朱砂顏料、青瓷香熏爐、青瓷盤口壺等各種文物,從出土物上看,這是近年來南京六朝考古的一次重要收獲,對于研究六朝家族墓制度、六朝藝術(shù)有重要價值。此外,還有一些金飾件,這些飾件原本應是成組的,使用了掐絲、焊珠、鑲嵌等制作工藝,有鳥、魚、瓶、花瓣、提籃、方勝等各種紋樣。南京地區(qū)東晉墓中發(fā)現(xiàn)的金器極少,此次成批出土的東晉金器無疑具有重要價值。
墓中有一只褐釉青瓷香熏爐,還殘留有煙灰痕跡,想來是墓主生前用過的愛物;一個盒子里有幾塊摻雜著粉色和褐色的土塊,是當時女子用的胭脂。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處墓葬的一塊鋪地磚,還刻有一個光頭的胡人,“別小看這塊只有十幾厘米長的磚頭,它說明六朝時,南京是一個國際性大都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睂<艺f。
時隔千年后,人們?nèi)阅軓倪@些豐厚珍稀的隨葬品中品讀到傳奇的家族故事,感受到紛亂的兵戈動蕩,領(lǐng)略到風雅的世俗審美,欣賞到名士氣度的風流。
內(nèi)容來源:紫金山新聞記者邢虹 朱彥
圖片來源: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