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發(fā)端
東漢后期渤海郡郡守高洪為春秋時期高姓始祖、齊國上卿高傒的25世孫,其19世祖高止由齊國投奔燕國(都于今BeiJing一帶),10世祖高量為宋國(都今河南商丘南)司城,后宋國被楚國吞并,故而成為楚國人。高洪擔任渤海郡郡守后,假寓于郡內(nèi)的蓚縣(今河北景縣)。蓚,又作修、蓧、條,音tiao。高洪后裔十分暢旺,成為郡內(nèi)最強盛的家族,也是到今天為止,景縣歷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縣城南偏西15千米處,仍保存有綿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時期的高氏墓群,原有墓冢近百座,現(xiàn)仍有封土的16座,最大的一座高30米,直徑130米。1982年定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洪然后,直至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跡在史籍中記載不詳細。只知道高洪的4世孫高褒字宣仁,為東漢太子太傅;6世高承(一作丞)字文休,為國子祭酒、東莞郡守;7世高延字慶壽,為漢中郡守;8世高納字孝才,為曹魏尚書郎、東莞郡守;9世高達字式遠,為吏部郎中、江夏郡守;10世高約、高義、高隱、高漢,其中高隱為西晉玄菟(治今遼寧撫順)郡守。高隱之子、11世高慶于后燕慕容垂時任太子詹事、司空。12世高展、高敬、高泰,其中高敬后裔事跡湮沒無聞,高展、高泰二支后裔均活躍于北朝政治舞臺2。
漢晉渤海高氏世系
1世 12世
高洪─茂─年─褒─瑞─承─延─納─達─│約
│義│展
│隱─慶─│敬
│漢│泰
一、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晉陵高氏的興起
早在東漢時期,吳郡無錫高彪、高岱父子皆為江東一代名儒。漢靈帝曾命在東不雅殿懸掛高彪的畫像,用來作為儒士的楷模。高岱則精通《左傳》,德性高潔,30歲時為避難遷居余姚(今屬浙江)3。然而高彪后嗣情況不明。三國至兩晉,是后世晉陵高氏產(chǎn)生、形成時期。晉陵高氏出自東吳丹陽(治今江蘇南京)郡守、廣陵(治今江蘇揚州)人高瑞,故而又叫作廣陵高氏。浙江《蕭山高氏家譜·原系圖》把高瑞列為高洪然后,據(jù)此,晉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世孫高悝遷居秣陵(今江蘇南京南),成為晉陵(治今江蘇常州)高氏始祖。高悝早年喪父,以孝順母親著稱。史籍中記載著“高悝匿孤”的故事。晉元帝司馬睿嘉勉他的義行,任命為參軍。高悝后來官至丹楊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字茂琰,少年時好讀青史,元帝任命他為中書郎、黃門侍郎。簡文帝輔政時,高崧任輔軍司馬。高崧后來于哀帝時官至侍中(相國),其侄高耆官至散騎常侍。隋朝時,高瑞13世孫高子長任小蜜學士4。高子長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時官居同中書門下三品(相國)5。然而南宋以后的晉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廬陵(治今安徽合肥)的晉陵令高徹(號瓊臺)6。
晉陵高氏世系
1世 4世 13世
高洪─茂─年─褒─瑞─ ……悝─│崧
│─耆─ ……子長─智周
2、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漁陽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時期,齊國貴族高氏成員、高傒7世孫高止(字子容)及高無丕先后在和政敵斗爭失利時逃往北燕。西晉末“永嘉之亂”,中原世家大姓紛紛南遷,發(fā)展成漢民族自形成以來第一次移民高潮。處于北部地域的漢族大姓因受到進入中原的“五胡”(匈奴、鮮卑等)的阻隔,距離長江又路途窎遠,故而只能滯留原地或向北方逃避。這一時期,渤海高氏就主要是大規(guī)模向幽州(治今BeiJing)一帶移民。這是自春秋末期田氏篡齊高氏外遷燕魯?shù)鹊匾詠?,又一次向北方的擴展。這次北徙的為首人士是高瞻(蕭山譜列為高約之子)和其叔父高隱。高瞻,字子前,生得英氣勃勃,身高八尺二寸。西晉光熙年代里(公元306年),高瞻補任尚書郎,“永嘉之亂”發(fā)生后,回到家鄉(xiāng)蓚縣和父老們商議說:“眼下皇室陵夷,兵荒馬亂,渤??の恢脙?yōu)越,必為爭奪之地。現(xiàn)大司馬王浚(字彭祖)占據(jù)幽薊,兵勢強盛,可以依托?!弊迦讼喾澇伞S谑?,高瞻就和高隱一起率領鄉(xiāng)親數(shù)千家北徙幽州,和當?shù)馗咝障茸∶袢玟每じ呤系葏R合,形成漁陽(治今BeiJing西南)高氏7。雍奴(屬漁陽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為西晉上谷郡守、關中侯,其五世孫高閭文采出色,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時擔任中書監(jiān)(相國),和名相高允并稱“二高”8。
3、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遼東高氏的來源
高瞻率族人遷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變,難于相處,又隨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遷往遼東(治今遼寧遼陽)。崔毖想聯(lián)合高句麗和鮮卑宇文、段二部攻打鮮卑慕容鬼,高瞻盡力勸阻,結果崔毖果然大敗,僅帶數(shù)十名騎兵逃往高句麗。高瞻被慕容鬼所俘,被委任為將軍。高瞻稱病臥床不起,拒絕互助,后因憂憤而死9。高隱曾任晉玄菟(治今遼寧撫順)郡守,其6世孫中有一個就是北齊王朝高氏政權的奠基人高歡。隨高瞻、高隱徙居遼東的高氏族人成為高姓五望之一──遼東高氏的源頭。遼東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馮跋屬下任散騎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為北魏建德公,后率500余戶向北魏太武帝投誠,官居郡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郡守,假寓蓚縣。高玄子高道悅于孝文帝時歷任諫議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10。隋相高潁先祖出自渤海蓚縣,至邊塞為官,子孫留居遼東,至高潁曾祖高高,于太和年代里投奔北魏,世代為官11。
4、河南高氏的淵源
宋代韻書《廣韻》中枚舉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中,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兩晉之交均已發(fā)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過程較為龐大?!昂幽稀敝负幽峡?,治地點今河南洛陽東北。雖然今河南境內(nèi),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高克、高渠彌,衛(wèi)國有高柴;東漢時有南陽葉人高鳳,但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內(nèi)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時改為高氏的鮮卑族是婁氏和羽真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移國都至洛陽,逐漸采納漢化政策,于公元496年把內(nèi)遷的鮮卑各部姓氏一例改為漢姓,史稱“河南虜姓”12。內(nèi)遷鮮卑人均以洛陽為籍貫。“河南高氏”也是在這種配景下產(chǎn)生的?!豆沤裥帐蠒q證》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歸于河南高氏。然而后世河南一帶高氏極為興盛,尤其北宋時,高懷德、高瓊二支高家將遷至都城汴京(今開封),后裔成為河南高氏的重要構成部門。
5、其它高姓分支
除《廣韻》等古籍枚舉的上述高姓五望外,歷史上還有其它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麗高氏出自渤海高的高顧、高撫兄弟(蕭山譜列為高義之子)也是在“永嘉之亂”中逃往高句麗,北魏獻文帝時,高撫之孫高潛回來居于遼東。高顧4世孫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時熱帶北魏。高飏的女兒和一個孫女兒成為王后,高飏之子高肇、孫高猛則成為駙馬。高肇還位居尚書令(相國)的高位,一時權傾朝野13。高顧、高撫家族累世居留高句麗,與當?shù)厝送ɑ?,子孫有留在高句麗的,成為高句麗乃至今日朝鮮半島高姓的一支。此外,高句麗王族高氏則是土著。
北海高氏渤海蓚人高軌隨鮮卑南燕主慕容德遷至青州(治今山東臨淄北),今后假寓于北海(治今山東昌樂東南)劇縣,成為北海高氏開基祖。高軌4世孫高聰很有文采,又兼習武藝,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賞識扶攜提拔,歷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將軍等職14。
京兆高氏唐德宗時任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國)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縣遷衛(wèi)州(治今河南汲縣),又遷至京兆(今陜西西安)。高郢4世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質(zhì)為滄州(古渤海郡治)長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遺,始假寓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參軍15。
二、渤海高的興衰
渤海高于東漢末形成后,至西晉漸趨興盛,并形成上述多個支系。南北朝時期,渤海高已成為山東(指太行山以東)士族的代表,進入鼎盛階段。
首先,北魏及東魏時期涌現(xiàn)出北齊皇族所自出的高湖(高泰子)家族、一代名相高允(高湖侄)家族、猛將昂揚(高展4世孫)家族,還有自高句麗熱帶的國舅高肇家族等豪門望族。隨后,相繼任大丞相的高歡(高湖孫)、高澄父子控制了東魏軍政大權,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國、齊王的身分接受東魏孝靜帝(高歡婿)的禪位,成為北齊王朝的開國君主。北齊共傳三代六主,立國28年。北齊一朝,高姓有帝號者8人、封王者53人。皇族高氏門風尚武,幾乎人盡為將,尤其文宣帝高洋、安德王高延宗、蘭陵武王高長恭,均為勇冠三軍的蓋世英雄。北齊亡后,皇族盡被北周俘虜西去,三十王幾乎全遭搏斗,高歡孫輩幸存者僅3人:汝南王高彥理,因其女被納入北周太子宮中而獲免;高平王高仁英因清狂,安樂王高仁雅因“瘖疾”(啞巴)16也獲免。這是渤海高自西晉“永嘉之亂”以來遭到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今后,渤海高的主流是高歡堂弟高岳一系。高岳為北齊一員大將,官至尚書左仆射、太保、清河王,其子高勱為北齊尚書右仆射、樂安王,后為北周儀同三司、隋洮州刺史。
隋代國祚短暫,高姓人士只有幾位北周遺臣。其中最為顯赫的是在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熲,還有高勱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再起。首先是高勱之子高儉(字士廉)作為太宗王后長孫氏的舅父,成為開國功臣,于太宗時先后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尚書右仆射(相國)。高士廉三代擔任仆射一職,成為一時佳話。高士廉為高洪18世孫、高柴33世孫、高傒42世孫、姜尚50世孫。高士廉長子高履行為太宗女東陽公主駙馬,襲爵為申國公17。然而好景不長,武則天當政時,大舉迫害太長子孫和元老重臣。高士廉子孫也不能幸免,多被貶至邊遠地域,故而渤海高又一次散向各地,如薊州(治今BeiJing西南)、河中(治今山西永濟蒲州鎮(zhèn))、衛(wèi)州(治今河南汲縣)、蘄州(治今湖北蘄春蘄州鎮(zhèn)西北)、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巫州(治今四川巫山)、渝州(治今四川重慶)等地。后世各地高氏多為高士廉然后。唐代除高士廉外,還有4位高姓相國。高季輔,高士廉族弟,曾兩度為相:太宗朝任中書令,高宗朝任侍中。高璩,高士廉8世孫,于懿宗朝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遷衛(wèi)州一支,于德宗朝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高智周,晉陵義興(今江蘇宜興)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廣陵高氏,于高宗朝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唐代渤海高文武齊飛,涌現(xiàn)6員名將,其中4人封王。高開道,滄州(渤??ぶ嗡?信陽人,隋末群雄之一,自稱燕王,一度受唐封為北平郡王。高適,渤海蓚人,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才兼文武,為唐代邊塞詩人代表。高崇文,先世自渤海遷幽州(治今BeiJing),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國)銜,先后封渤??ね酢⒛掀娇ね?。高霞寓,高崇文村夫、部下,歷任右衛(wèi)大將軍、振武節(jié)度使、司徒,受封感義郡王。高禹,渤海蓚人,歷任徐州刺史、武寧軍節(jié)度使、太子少傅、檢校右仆射等職。高駢,高崇文之孫,歷任淮南節(jié)度使、中書令、檢校太尉等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國)銜,封渤??ね酢?/p>
經(jīng)過唐代“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兩次大動亂,繼而演變?yōu)槲宕畤娜寥翀龊吓艌?,渤海高成員四處離散,并且譜牒散佚,以至五代時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士再也不稱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荒為籍貫,這也標志著渤海高已經(jīng)沒落?,F(xiàn)有河北景縣(即古蓚縣)高氏墓群下限為唐代,就是上述歷史事實的反映
三、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時期十國之一的荊南政權創(chuàng)建人高季興自稱為北齊勇將昂揚然后,故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荊南高氏和北齊相似,也是以尚武為家風。荊南國共傳4代5主,歷時57年,是渤海高氏創(chuàng)建的第二個王朝。
北宋以后,作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官位地方最顯赫的,應屬宋武烈王、名將高瓊一系。流傳至今的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寧巖門高氏家譜》中保存著下署“皇宋龍飛至道元年歸義節(jié)度使兼侍御親軍都指揮使六世孫瓊”的《渤海高氏宗支圖序》,序文說:“(唐)太宗時,高氏遍山東,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諱岳者,申公七世孫也,謫判薊門,卒于官舍。其子諱登者占籍于薊……今奉為一世祖……大父諱霸?!薄逗幾V·大傳一》中又說:“公諱登,許國文獻公七世孫、侍御公諱岳長子也?!笨梢姟吧旯本褪翘铺跁r任相國、謚號“文獻”的高士廉。據(jù)《海寧譜》,高瓊為高登6世孫,高士廉13世孫,高洪30世孫,高柴45世孫,高傒54世孫,姜尚62世孫。高瓊子嗣甚多。據(jù)宋神宗熙寧年代里(公元1068 ─1077年)相國王珪受命編撰的《二王碑》記載,當時武烈王高瓊后裔已有兒子14人(均已歸天)、女兒12人、孫遵度等63人、曾孫士先等145人、玄孫公庠等71人、來孫世祚等13人。高瓊重孫女兒為宋英宗王后、神宗生母,曾輔政三朝,史稱“女中堯舜”。自高瓊起,五世七人追封為王:高瓊為武烈王,子繼勛為康王,孫遵甫為楚王,重孫士林為普安郡王、士宏為武安郡王,玄孫公繪為咸寧郡王、公紀為新興郡王。公紀之子高世則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麾下行營副使,后“扈蹕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時,一直護從高宗趙構轉戰(zhàn)于浙東沿海,任元帥府參議,后擔任萬壽不雅使、開府儀同三司、溫州節(jié)度使、太保。高世則長子高百然后裔世居溫州,次子高千然后裔居山陰西(在今浙江蕭山)。據(jù)《越州蕭山高氏家譜》,北宋靖康年代里,高世則及同輩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帶,家族另有數(shù)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則家族散布在江南臨安、錢塘、溫州、山陰、上虞、湖州、海寧、臺州、處州、寧波、無錫、蘇州等地,成為今浙江高姓的主體。建炎年代里(公元1127 ─1130年),高宗下詔在杭州武林門內(nèi)建高氏“五王祠”,內(nèi)祀高世則五代先祖高瓊、高繼勛、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紀。紹興初(公元1131年),在山陰縣西梅花山白達灣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節(jié)公高世則18。錢塘高儀于明代官居文淵閣大學士(相國)。據(jù)廣東澄?!度A窖高氏族譜》,高世則子孫有分遷閩南漳州、粵東澄海一帶的。據(jù)廣東陸豐《高氏族譜·流源》,高瓊之子高繼倫之孫高耀祖和高繼和之重孫高重光于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陰避居福建,別離居福清、漳浦。漳浦開基祖高耀祖之孫高登(號東溪)為進士、迪功郎、古縣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飛之女銀瓶蜜斯為妻。高登長子高扶后裔有遷居粵東潮陽和惠來等地的。閩南、粵東高氏子孫又大批移居港臺和海外泰、馬、新等國。
此外,據(jù)非官方的族譜,浙、湘、鄂、川、贛、皖、閩、滇、蘇、豫等省都有明確記載為渤海高氏明星后裔的家族。
據(jù)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譜》,浙江衢縣府西高氏一世祖高儼為北齊神武帝高歡6世孫,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縣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詢,于元泰定年代里(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謀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豐城。
據(jù)渤海堂1936年修《資陽高氏六修族譜》,湖南益陽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興裔孫,于元代經(jīng)湖南寧鄉(xiāng)橫塘沖轉遷而來,后又分遷寧鄉(xiāng)、沅江、華容、湘鄉(xiāng)、桃花江、湘陰、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朝史》記載,高季興4世孫高懌飽讀經(jīng)史,曾在終南山豹林谷隱居,屢屢拒絕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懌后在京兆府學講學。
據(jù)《合肥高氏族譜》,本支出自南宋參知政事(副相)高若納,而高若納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孫(《新唐書》作6世孫)。高若納4世孫高良為避元兵之亂隱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兄弟為避陳友諒之亂由九江德化遷居江蘇勾容縣勾曲山中,不久又遷居廬州(治今合肥)城內(nèi),后散居4鄉(xiāng),現(xiàn)發(fā)展到一萬余人。
安徽績溪、宿松高氏均稱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據(jù)1934年修《績溪霞間高垂裕堂支譜》,高崇文5世孫高戩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績溪縣令,因戰(zhàn)亂不能返回原本籍貫,故留居績溪。據(jù)宿松《高氏宗譜全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簡有后裔世居成都崇慶,傳至高祖一,于元代擔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假寓安慶府治西門外,明初,高仕賢、高仕貴兄弟遷至宿松,別離居于城南和城東。另外一說是高承簡然后有繼堯、繼周自蜀遷居江西鐃州,其后有4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澤、福建建寧、廣信(治今江西上鐃)上清、宿松和黃梅(今屬湖北)。譜中還說: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慶)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國世代相傳清平官(相國)的白蠻高氏。據(jù)云南鶴陽土司村《高氏家譜》(萬斯年1942年手手本),白族高氏原本籍貫江西吉安府廬陵縣景岡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孫、唐安南都護高駢,重孫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實行父子聯(lián)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補……暗示著從這一代開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代相傳鶴慶土司之職。可見高崇文后裔廣泛分布于川贛皖閩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祜九年(公元1094年)受大理國王段正明禪位,稱“大中國表正帝”。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個王朝。高升泰歸天后,其子高泰明遵父親遺囑還位給段氏,但仍世代相傳清平官,稱“高國主”。19
《十國春秋》記載,自認為唐代曾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高駢裔孫的高諷,前蜀時即居于西川,后蜀時位居高官,隨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據(jù)河南淮陽、項城等地1990年續(xù)修《高氏族譜》、江蘇揚州清光緒三十三年《維揚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譜》,及江蘇宜興丁山丁南高氏族譜,三地高氏均出于北宋開國元勛、太祖趙匡胤妹婿、渤??ね醺邞训氯缓?。后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輾轉南遷而來。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樣崛起于幽燕地域的高懷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聯(lián)高士廉, 為12世孫。明相高拱出自和項城等地高氏同源的新鄭高氏,高榖則出自揚州興化。
至于廣大北方地域,由于歷代戰(zhàn)亂,動蕩不已,尤其金元時期,世家望族多攜譜南遷,滯留中原的或在抗戰(zhàn)中殉節(jié),或隱姓埋名,輾轉避難,譜牒自然難于全保,故今北方高姓譜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體淵源關系已難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樣,世世代代保留著出自渤海高的傳說。
誠然,譜牒和口碑未必盡屬信史,但在史料殘缺不全的情況下,譜牒和口碑就成為研究宗族史的極為貴重的材料,事實上也每每能補正史之不足,賴以揭示許多歷史迷案,故而在尚無確鑿反證材料時,不可輕率舍棄。
綜括上文所述,形成于東漢的渤海高成為后世高姓的主流,晉唐間高姓明星和分支幾盡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時期成為山東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體,散向全國,金元時期又大規(guī)模南渡。近代以來,明確記載出自渤海高氏明星然后的高姓家族廣泛分布于中國南部幾乎所有省分和河南?,F(xiàn)實上,今天幾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譜中世系記載不全,也是眾口一辭自認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說:“天下高姓出渤?!?。宿松《高氏宗譜全編》還說高崇文為唐相高士廉5世孫。《合肥高氏族譜》則把先祖高若納列為高士廉12世孫。如以上二譜之說確有實據(jù),則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齊皇族旁系支派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瓊一支于靖康年代里南渡后成為浙江等地高姓主體外,也形成后世整個南方高姓的主干。
注釋:
1 見《世本》。
2 見《新唐書·相國世系》、浙江《蕭山高氏家譜·原系圖》。
3 見《后漢書·文苑傳》、《萬姓統(tǒng)譜》。
4 見《晉書·華軼傳》、《晉書·高崧傳》、《新唐書·相國世系》。 5 見《新唐書·高智周傳》。
6 見常州守愚堂《晉陵高氏支譜》。
7 見《晉書·高瞻傳》。
8 見《北史·高閭傳》。
9 見《晉書·高瞻傳》、《晉書·王沈傳》。
10見《魏書·高道悅傳》。
11見《隋書·高熲傳》。
12參見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3見《魏書》《高崇傳》、《高肇傳》。
14見《魏書·高聰傳》。
15見《新唐書·高郢傳》。
16見《北齊書》《幼主紀》、《武成十二王》。
17見《新唐書·高士廉傳》。
18見《蕭山譜》。
19見《元史》卷61。
原載《三、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時期十國之一的荊南政權創(chuàng)建人高季興自稱為北齊勇將昂揚然后,故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荊南高氏和北齊相似,也是以尚武為家風。荊南***傳4代5主,歷時57年,是渤海高氏創(chuàng)建的第二個王朝。北宋以后,作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官位地方最顯赫的,應屬宋武烈王、名將高瓊一系。流傳至今的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寧巖門高氏家譜》中保存著下署“皇宋龍飛至道元年歸義節(jié)度使兼侍御親軍都指揮使六世孫瓊”的《渤海高氏宗支圖序》,序文說:“(唐)太宗時,高氏遍山東,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諱岳者,申公七世孫也,謫判薊門,卒于官舍。其子諱登者占籍于薊……今奉為一世祖……大父諱霸?!薄逗幾V·大傳一》中又說:“公諱登,許國文獻公七世孫、侍御公諱岳長子也?!笨梢姟吧旯本褪翘铺跁r任相國、謚號“文獻”的高士廉。據(jù)《海寧譜》,高瓊為高登6世孫、高士廉13世孫、高洪30世孫、高柴45世孫、高54世孫、姜尚62世孫。高瓊子嗣甚多。據(jù)宋神宗熙寧年代里(公元1068—1077年)相國王王圭受命編撰的《二王碑》記載,當時武烈王高瓊后裔已有兒子14人(均已歸天)、女兒12人、孫遵度等63人、曾孫士先等145人、玄孫公庠等71人、來孫世祚等13人。高瓊重孫女兒為宋英宗王后、神宗生母,曾輔政三朝,史稱“女中堯舜”。自高瓊起,五世七人追封為王:高瓊為武烈王,子繼勛為康王,孫遵甫為楚王,重孫士林為普安郡王、士宏為武安郡王,玄孫公繪為咸寧郡王、公紀為新興郡王。公紀之子高世則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麾下行營副使,后“扈蹕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時,一直扈從高宗趙構轉戰(zhàn)于浙東沿海,任元帥府參議,后擔任萬壽不雅使、開府儀同三司、溫州節(jié)度使、太保。高世則長子高百然后裔世居溫州,次子高千然后裔居山陰西(在今浙江蕭山)。據(jù)《越州蕭山高氏家譜》,北宋靖康年代里,高世則及同輩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帶,家族另有數(shù)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則家族散布在江南臨安、錢塘、溫州、山陰、上虞、湖州、海寧、臺州、處州、寧波、無錫、蘇州等地,成為今浙江高姓的主體。
建炎年代里(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詔在杭州武林門內(nèi)建高氏“五王祠”,內(nèi)祀
高世則五代先祖高瓊、高繼勛、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紀。紹興初(公元1131年),在山陰縣西梅花山白達灣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節(jié)公高世則。錢塘高儀于明代官居文淵閣大學士(相國)。據(jù)廣東澄?!度A容高氏族譜》,高世則子孫有分遷閩南漳州、粵東澄海一帶的。據(jù)廣東陸豐《高氏族譜·流源》,高瓊之子高繼倫之孫高耀祖和高繼和之重孫高重光于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債”自山陰避居福建,別離居福清、漳浦。漳浦開基祖高耀祖之孫高登(號東溪)為進士、迪功郎、古縣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飛之女銀瓶蜜斯為妻。高登長子高扶后裔有遷居粵東潮陽和惠來等地的。閩南、粵東高氏子孫又大批移居港臺和海外泰、馬、新等國。此外,據(jù)非官方的族譜,浙、湘、鄂、川、贛、皖、閩、滇、蘇、豫等省都有明確記載為渤海高氏明星后裔的家族。
據(jù)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譜》,浙江衢縣府西高氏一世祖高儼為北齊神武帝高歡6世孫,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縣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詢,于元泰定年代里(公元1324—1328
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謀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豐城。
據(jù)1936年修《資陽高氏六修族譜》,湖南益陽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興裔孫,于元代經(jīng)湖南寧鄉(xiāng)橫塘沖轉遷而來,后又分遷寧鄉(xiāng)、沅鄉(xiāng)、華容、湘鄉(xiāng)、桃花江、湘陰、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端纬贰酚涊d,高季興4世孫高懌飽讀經(jīng)史,曾在終南山豹林谷隱居,屢屢拒絕為官,讓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懌后在京兆府學講學。
據(jù)《合肥高氏族譜》,本支出自南宋參知政事(副相)高若納,而高若納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孫(《新唐書》作6世孫)。高若納4世孫高良為避元兵之亂隱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兄弟為避陳友諒之亂由九江德化遷居江蘇勾容縣勾曲山中,不久又遷居廬州(治今合肥)城內(nèi),后散居4鄉(xiāng),現(xiàn)發(fā)展到一萬余人。
安徽績溪、宿松高氏均稱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據(jù)1934年修《績溪霞間高垂裕堂支譜》,高崇文5世孫高戩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績溪縣令,因戰(zhàn)亂不能返回原本籍貫,故留居績溪。據(jù)宿松《高氏宗譜全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簡有后裔世居成都崇慶,傳至高祖一,于元代擔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
假寓安慶府治西門外。明初,高仁賢、高仁貴兄弟遷至宿松,別離居于城南和城東。另外一說是高承簡然后有繼堯、繼周自蜀遷居江西饒州,其后有4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澤、福建建寧、廣信(治今江西上鐃)上清、宿松
和黃梅(今屬湖北)。譜中還說: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慶)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國世代相傳清平官(相國)的白蠻高氏。據(jù)云南鶴陽土司村《高氏家譜》(萬斯年1942年手手本),白族高氏原本籍貫江西吉安府廬陵縣景岡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孫,唐安南都護高駢,重孫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實行父子聯(lián)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補……暗示著從這一代開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代相傳鶴慶土司之職??梢姼叱缥暮笠釓V泛分布于川贛皖閩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公元1094年)受大理國王段正明禪位,稱“大中國表正帝”。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個王朝。高升泰歸天后,其子高泰明遵父遺囑還位給段氏,但仍世代相傳清平官,稱“高國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