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h2>
加:這里通“假''字,給予的意思。
《易》:《易經》,又稱《周易》,是古代一部用以占筮(卜卦)的書,據說是由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了《易傳》。
孔子說:“給我增加幾年的壽命,讓我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學習《易經》,我的人生就可以沒有這么多大過錯了。”
這一章,是孔子多少歲的時候說的呢?有人根據“給我增加幾年的壽命,讓我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學習《易經》”的理解,說是四十多歲、至多四十九歲的時候說的。我不這樣認為。如果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孔子自感時日無多、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以看出:一,孔子已經開始反思自己,并且意識到自己在過去的那段時間里是有比較大的過失、過錯的;二,孔子在反思中認識到自己學習《易經》學得晚了,如果早知道、早學幾年,就可以避免很多過失;三,孔子發(fā)這通感慨的時候,已經對《易經》有了較深的認識和體會。所以,綜合來看,孔子學習《易經》的時間肯定不會早于50歲,他說這段話的時間,應該是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對《易經》有了較深切的體會之后。
據查,魯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孔子55歲,他和他的若干親近弟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魯國周邊游歷。到他68歲的時候,孔子一行才結束了“周游列國”的歷程,回到了魯國。孔子接觸《易經》的時間,或許會是在他50歲之前,但是他當時忙于政務,或者其他事務,根本沒有時間正兒八經地研學;
到他55歲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他開始周游列國。一方面,他們一行飄忽不定,生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除了疲于奔命,孔子的空閑時間相對較多了?;蛟S就是從這個時候,孔子在無聊的時候,開始用《易經》把玩(占卜預測)他們一行的命運。就像《周易.系辭上傳》中說的那樣“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靜的時候就“玩”卦象、卦辭,出行的時候就“玩”占卦,通過實際變化去驗證。在“玩”中,孔子可能發(fā)現(xiàn)“挺好玩”、有意思,所以就愛上了《易經》,“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tuo)。”睡覺的時候把《易經》放在枕邊,出行的時候就放在隨身攜帶的布袋里,隨時隨地翻閱學習,從而創(chuàng)造了“韋編三絕”的佳話。到他68歲的時候,孔子一行結束了在外飄忽不定的生活,回到了魯國,安定了下來。應該就是在這前后,孔子對《易經》已經學有小成,再加上十幾年周游列國的閱歷,他變得通透、豁達了,于是在寫總結、寫回憶錄的時候,就發(fā)出了本章的感慨:如果再多給我些時間,讓我在50歲剛接觸到《易經》這本書的時候就開始好好研習,我在從政過程中可能就不會那么沖動、在人際交往中也就不會那么迷茫,我的人生或許也就不會有那么多過錯了。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人類智慧發(fā)展得最成熟的時候,是五十歲開始,到六十歲這個階段。因此,這一章,我認為應該是孔子的“悔過辭”,悔過之后他更加珍惜時光,更加奮發(fā)有為,也才成就了這樣一位“萬世師表”的“至圣先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