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李嘉誠一直立于不敗之地,商業(yè)帝國越做越大,與他一直恪守左宗棠的一句名言有莫大的關系。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一位偉人,早年讀書耕田喂豬,40歲出山,近70歲收復新疆。他不僅在戰(zhàn)場上統(tǒng)領有方,而且學富五車,在為人處世上也是備受推崇,他說的很多話被后世奉為經(jīng)典,尤其是以下幾句,能讓我們每一個人受益,從中也可以略窺左宗棠為何能大器晚成。
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幅書法,是左宗棠題于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李嘉誠視這句話為人生信條,邀人書寫成一副對聯(lián),在李嘉誠辦公室掛了五十多年,朝夕相對,深深的影響著一代首富。
對這字句中的含義,李嘉誠深有所感:“對句剛開始的四個字,發(fā)上等愿、擇高處立,連小孩都懂,也是我多年前就做到的,這不稀奇。結中等緣是太過熱心不妥,太過則熱病叢生,太冷則枯木寒巖,這不容易。至于享下等福,富貴后,能過樸素簡食,就更不易?!?/p>
李嘉誠生活中處處以此句為實踐,所以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這24個字濃縮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保褪切貞堰h大抱負、 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
“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余地。
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所以無論在多么錯綜復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chuàng)造一番事業(yè),又能守住一番事業(yè)。
“發(fā)上等愿”和“擇高處立”,就是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熬l(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
“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結中等緣:對于人生中的機遇要倍加珍惜,但不可過分強求,人生之事,小財靠勤,大財靠運;尋平處住:做人切記勿眼高手低,要立足與細節(jié),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可好高騖遠;
“享下等?!焙汀跋驅捥幮小?,就是要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時留有余地,這也正如諸葛亮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無論是“發(fā)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保€是“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其中最關鍵的思想內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進中平衡。不僅包含著個人心理的平衡,而且還包含著內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后的平衡。平衡才能協(xié)調、平衡才能和諧、平衡才能發(fā)展、平衡才能進步。
有勢用盡,有福享盡,乃未懂收藏之道。易經(jīng)言:事不做盡,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凡事在不盡處,意味最長。
可以說李嘉誠把中國的中庸之道發(fā)揮到了極致:立志做大事,但做人要低調,胸懷要遠大,但大福不要享,只有做人做事都留有余地,才能在遭遇錯綜復雜矛盾的時候,在遇到突發(fā)事情的時候,能夠處變不驚,遇險不亂,既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也能夠守住一番事業(yè)。
2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此聯(lián)是左宗棠15歲的自題聯(lián),抒發(fā)了自己的意志和抱負。45歲時重寫了一遍,并留下跋語:“三十年前作此語以自夸,至今猶時往來胸中,試為兒輩誦之,頗不免慚赧之意。然志趣因不妨高也,安得以德薄能鮮,謂子弟不可學老夫少年之狂哉。”
上聯(lián)講立志,可以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相媲美。雖然家無半畝土地,身上沒有半文錢,心里卻關心著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靶膽n天下”,借用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句意。
下聯(lián)講讀書?!白x書破萬卷”(杜甫詩句),與古代賢哲仁圣作精神上的交往,表達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齊的志趣,借鑒前人智慧,以提高自身的學問修養(yǎng)以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領。
3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難低頭,不輕言放棄;不做一個爛好人,做個有才華的,能有所作為的人,既使被周圍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當仁不讓。
4
慎交友,勤耕讀;篤根本,去浮華。
出湖南湘陰城區(qū),沿風景如畫的湘江一路南行不足20公里,便有一處規(guī)模不大但卻頗具風格的古建筑群落掩映在翠竹綠柳間,這便是左宗棠的柳莊故居。
在這座宅院一個顯眼的門樓兩側,左宗棠題撰了這樣一副楹聯(lián):“慎交友,勤耕讀;篤根本,去浮華”。短短12個字的楹聯(lián),體現(xiàn)了左宗棠謹慎交友、勤奮耕讀、安于寒素、力克浮華的家教思想。這是高度概括的人生體悟,也是左宗棠對子孫后代乃至族人的深深期許和諄諄告誡。
150多年來,左宗棠后人雖然多數(shù)已遷居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有的甚至移居海外,但楹聯(lián)所蘊含的思想已作為左氏家訓的重要內容,因循相傳,至今仍有深遠的影響。
左宗棠得子較晚,長子左孝威出生時左宗棠已35歲。兒子尚幼,他就出為幕僚,后戎馬倥傯,與家人聚少離多,甚至一連幾年不曾與家人見面。雖然如此,他對子女的教誨沒有絲毫松懈,經(jīng)常寫信告誡子女。
有一次得知長子左孝威與一紈绔子弟結交后,左宗棠立即寫信責備:“至子弟好交結淫朋逸友,今日戲場,明日酒館,甚至嫖賭鴉片無事不為,是為下流種子?!彼闹秲旱玫竭^左宗棠的書信告誡:“侄移居省城,迥不若從前鄉(xiāng)居僻靜,切宜從嚴約束,勿令與市井為伍,致惹閑事學壞樣,是為至要?!?/p>
由于家教嚴格,左家子弟“雖兩世官致通顯,又值風俗競尚繁華,謹守荊布之素,從未沾染習氣。”
左宗棠特別注重勤儉節(jié)約。自己率先垂范的同時,他還經(jīng)常告誡子女,“子弟欲其成人,總要從寒苦艱難中做起,多醞釀一代多延久一代也?!?/p>
左宗棠十分注重督促子女讀書學習。在給子女的信中,他多次告誡子女:“人生讀書得力只有數(shù)年。十六以前知識未開,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漸雜,此數(shù)年中放過,則無成矣,勉之!”
5
要大門閭,積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讀書。
要成為顯門旺族,靠祖輩歷代多做善事;要出好兒孫,靠鼓勵種地讀書。兩者都做好了,家族才能百年興旺,屹立不垮。
同治五年(1866年)太平天國最后一股力量被左宗棠在廣東梅州平定,遍及中國中國東南多省,綿延十幾年的戰(zhàn)火徹底熄滅,身為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將家眷接到福州,打算過一段安定團聚的日子。然而,朝廷三道圣旨,急如星火,將他調任陜甘總督,前去平定陜西甘肅回亂,并收復被阿古柏及俄羅斯侵占的新疆。
左宗棠無奈,只好打發(fā)家人回老家長沙。臨別之際,左宗棠經(jīng)過深思熟慮,寫了一副楹聯(lián)教育子侄后輩:“要大門閭,積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讀書”。
從這副楹聯(lián)來看,左宗棠對于積德累善,耕讀傳家的重視,躍然紙上。
曾經(jīng),左宗棠為四個兒子成長困境失眠,擔憂的很大原因是,他見過太多富貴之家一夜衰敗的事情。遠的不說,湘潭岳父周衡,當年何等榮耀?,F(xiàn)在兩個外甥紈绔得厲害,書沒讀好,事不會做,又抽鴉片,數(shù)萬兩銀子,能經(jīng)得起數(shù)十口人幾年折騰?如今要靠從自己這里謀點差事,混點銀子,勉強度日。親家陶澍呢,位居兩江總督,官拜宰相,名動中國,不謂不顯。但死后驟然蕭條,雖留下幾萬兩銀子,但安化小淹陶家為爭遺產,已經(jīng)鬧得四分五裂,各,陶桄如今只能靠爵田收租維系家庭正常運轉。
看來,高官無論貪婪還是清廉,富貴還是安貧,都很難走出“富貴陷阱”。
左宗棠認為,要走出這個“富貴陷阱”,就必須積德累善 耕田讀書。
為什么不定位于“仕讀傳家”?入仕是讀書人本分,也是主業(yè),能夠實現(xiàn)固然很好,但國家官位有限,后代有才干且性格適合做官的人不會多,尤其做官的機會與平臺,百不一遇,終歸不能定為家族主業(yè)。家族要興旺,扎根于“耕讀”。也就是做鄉(xiāng)紳,民間讀書人。民間讀書人家庭,介于國家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社會地位、聲望、財富,高過普通民眾,又低于管理者。這種身份像腳跨朝廷門檻,進可做官,退可做民,即使不進不退,仍可以做社會中等階層,符合中庸之道。子孫后代不管才人輩出還是平庸守常,亂世無傾覆之禍,治世無衰退之憂,家族都是“不倒翁”。
在日常生活的具體做法上,如何“積德累善”,求家族興旺,?;鶚I(yè)長青。
說到不如做到,身教勝于言傳,左宗棠用行動闡釋。
左宗棠的身教言傳,延續(xù)了左家耕讀傳家、知行并重的家風。左宗棠子孫后代,未曾出現(xiàn)過膏粱紈绔、危害國家社會的不肖之徒。
左宗棠雖然位高權重,但后代并未沾染官場習氣。長子孝威、次子孝寬、三子孝勛、四子孝同,均受左宗棠“謹慎交友”“力克浮華”等治家理念影響,雖出身顯赫,但并無“驕嬌”二氣。
長子左孝威,跟隨左宗棠,在軍中做了一名隨軍文書。行軍中,左孝威衣食住行與普通軍士一般無二,沒有絲毫特殊。進軍新疆時,左孝威即便感染風寒也沒有要求特殊照顧,并最終病重,送回湖南老家不久后就去世了。
次子左孝寬立志學醫(yī),經(jīng)過潛心研讀醫(yī)書、經(jīng)年累月的實踐,終于成為一位頗有名望的郎中,并發(fā)揮一技之長,免費救治了不少鄉(xiāng)鄰,受到貧苦老百姓一致贊譽。四子左孝同通過勤學苦練,成為了著名的金石書法家。
左宗棠嫡系后裔人丁興旺,目前已延續(xù)至第九代,后人達數(shù)百人。“治有用之學”“成經(jīng)世之才”。這些后人秉承祖訓,左宗棠的孫輩以后很少出仕為官,大多投身于教育、科研、醫(yī)療、文化、藝術等領域,潛心研究、勤奮耕耘,卓有建樹,出了數(shù)十位知名的專家學者。
左宗棠的曾孫左景伊,是我國腐蝕與防護領域的著名科學家。他對科研有執(zhí)著的追求,常常對身邊的同事說,“努力是向科學進軍的唯一保證”。正是憑借這樣的精神,他攻克了裂縫腐蝕機理這一世界性難題,把我國對應力腐蝕的研究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曾孫左景鑒,是著名的外科手術專家,上世紀60年代與黃家駟、裘法祖、吳階平并稱中國外科“四把刀”。50年代,左景鑒放棄了上海優(yōu)越舒適的生活,響應國家號召,前往重慶艱苦創(chuàng)業(yè),籌建重慶醫(yī)學院(今重慶醫(yī)科大學)和附屬醫(yī)院,為建設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貢獻。
6
縱讀數(shù)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為識字;
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還是耕田。
左宗棠本為書生,但他并不是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強調如果沒有實際的事功,縱然讀再多的書也不能稱為識字。生逢國難,多事之秋,內憂外困,他先是入幕湖南巡撫駱秉章,為剿滅太平軍出謀獻策,然后出任浙江巡撫,親自領軍與太平軍作戰(zhàn)直至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以欽差大臣先后督辦陜甘軍務、督辦新疆軍務,又鎮(zhèn)壓了陜甘回變和收復了新疆,可謂事功卓著,勛績彪炳。書生多好坐而論道,能起而任事的少之又少。左宗棠實在是許多讀書人的楷模。
嘉慶十七年(1812)冬,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陰縣左家塅,祖父左人錦是窮秀才,以耕讀為本,以授徒為業(yè),父親左觀瀾也是窮秀才,長年坐館,教書育人,兩袖清風。左宗棠二十一歲中舉,此后三次赴京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他內心不服氣容或有之,但這宗苦悶終究敵不過另一宗快慰,他在京城的大小書肆淘到了一大堆農書和醫(yī)書,竟如獲至寶。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入贅湘潭周家,妻子周詒端溫潤賢德,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完全認同夫君以耕讀為本的想法。
左宗棠退隱鄉(xiāng)間,不肯出仕,周夫人并無微詞,但她深明大義,十分了解夫君的抱負和才能,因此也表明了更高的期許:“書生報國心常在,未應漁樵了此生?!?/p>
左宗棠做上門女婿,在湘潭周家生活的那段時期心情是愉快的。他依照比例,親手繪制了一幅縱橫九尺、別以五色的全國地圖。他寫信告訴次兄宗植:
日來已著手畫稿,每一稿成,則弟婦為影繪之,遇有未審,則共取架上書翻查之,十得八九,其助我殊不淺也。
從二十九歲到三十七歲,左宗棠在安化陶家坐館八年,專授一徒,此徒是已故兩江總督陶澍的兒子陶桄,也是左宗棠的東床快婿。在此期間,他將耕讀為本的想法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做到了有名有實。
“買山而隱,為茍全之計”,“但愿長為太平有道之民”,左宗棠并非口頭說說、筆頭寫寫而已。祖上只傳下幾十畝薄田,長兄宗棫去世后,他與二哥宗植不忍分割家業(yè),就將田產悉數(shù)留給了寡嫂。左宗棠在安化陶家坐館,每年束脩能得二百兩白銀,家中用度多方撙節(jié),四年的積蓄足以讓左宗棠了卻一樁心愿。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相中湘陰縣東鄉(xiāng)的柳莊,購入七十畝土地,建成小型莊園,“略以古農法之便于今者行之”,“日與庸人緣隴畝”,植桑栽茶種稻谷,還喂了豬,養(yǎng)了魚,雞鴨成群結隊,“別有一段樂意”。
咸豐二年(1852),左宗棠為左氏家廟撰寫新聯(lián):
縱讀數(shù)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為識字;
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還是耕田。
年逾不惑,他仍然以耕讀為本,認為“良農勝過貴仕”,“務實學之君子必敦實行”。
左宗棠重視農耕,他特別喜歡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中的詩句——“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耕讀者的愜意溢于言表。他有個見解與眾不同:孔子訓斥樊遲,孟子責備陳相,原意在于勸導學人立志要立大志和遠志,并非說讀書人不應當務農。由于后儒講習不明,“遂至博極群書,不知五谷,寧奔走于風塵,而怠荒于稼穡,名為學者,實等游民”。古代大賢伊尹生于畎畝,諸葛亮躬耕南陽,務農有何不妥?左宗棠不僅喜愛干農活,而且編著了一部《樸存閣農書》,只可惜未及付梓就散失了。
務農好處多,左宗棠的身板子較絕大多數(shù)書生更為硬朗,他敦勸摯友胡林翼去田間地頭親身體驗,后者心存疑惑,咨詢本家?guī)孜皇迨?,都說這不是讀書人修身齊家的良策,于是他就放棄了。日后,左公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救火隊長”,吃了不少苦頭,辦了許多大事,活到了七十四歲高齡,相比而言,胡林翼體弱多病,只活了五十歲,未盡其才,著實可惜。
左宗棠以耕讀為本,受益良深,其犖犖大端有四:
一,知稼穡之勞苦,曉民生之艱難,日后他做封疆大吏,重民命、惜民力均出于自覺;
二,以實學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實學,力戒空疏,務求切實;
三,收放自如,進退有據(jù),進則能兼濟天下,退則能獨善其身;
四,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經(jīng)世致用,有根有源。
由此可見,左宗棠大器晚成,絕非偶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