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肯定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我們難免不注意說錯話,讓孩子感到受傷、困惑、內疚……
如果爸爸媽媽們,在平時的育兒學習中,多注意一些常見的“口頭失誤”,那么,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時候,就能使用更親和、對親子關系更有益的語言了。
來看看我們平時“一著急”、“忍不住”、“沒注意”的時候通常怎么說。
爸爸媽媽也是人,當然也有想休息、想自己靜靜、想專心工作一會兒的時候。所以,作為我成年人,當然很理解爸媽們說“不要吵我”時候的心情。
只是孩子不一樣。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信賴的人,自己的爸媽對自己說“不要吵我”,孩子容易理解成:
“爸媽不喜歡我說話”;
“爸爸媽媽不在意我說的話”;
“爸爸媽媽想把我甩掉”……
特別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生活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更不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了。
怎么做更好?
更明確、具體的要求,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在給孩子建議一個替代方式,就更好了。比如:
媽媽要工作,需要你安靜地坐在小墊子上(具體要求),你可以用小黑板畫畫(替代方式),媽媽工作完就來給你講故事。
當然, 我們大人也必須注意時間,過一會兒就要出來看看。一個學齡前的小孩子,無論如何都很難自娛自樂一小時的。
“貼標簽”好像很容易解釋一切,但事實上,“負面標簽”后患無窮。
“你總是愛哭”;“你就是害羞”;“你總是喜歡打架”;“你就是這么懶”……
孩子不會懷疑自己聽到的內容,于是負面標簽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怎么做更好?
就事論事,談論和解決特定的行為,比如:“你總是喜歡打架”,不如說:“你剛才和小寶搶玩具,你打了小寶的頭,小寶很痛,你看他都哭了”。
類似的還有“有啥好哭的”;“男孩子要勇敢”;“你是大姐姐要勇敢”……
有時候爸爸媽媽下意識就說:“不要哭”,也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時刻都開開心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沉浸在不好的情緒中,
但事實上,這個時候,我們說“不要”,并不能讓孩子感覺更好,反而還給孩子傳達了這樣的信息:你的感情無效,你怎么可能感到悲傷、害怕,這是不可能的。
怎么做更好?
不否認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的感受命名,比如:
“哥哥說他再也不跟你玩了,你肯定難過極了”;
“你還不熟悉海浪,覺得有點嚇人,媽媽跟你站在一起,讓海浪撓撓我們的腳指頭,媽媽保證不放開你的手”。
通過爸爸媽媽理解的話語,孩子才能慢慢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感受的詞匯,能夠順利表達自己的感受了,孩子就不用哭了。
從我們自己小時候開始,“別人家的孩子”好像永遠我們無法超越的高山。
“你看哥哥都能自己穿外套”;
“你看弟弟比你還小呢都能自己上廁所了”;
可是,孩子是他自己,不是那個哥哥和那個弟弟。
給孩子樹立一個光輝的榜樣,確實是很有幫助的,但是,不要讓孩子聽到爸爸媽媽這樣刻意地比較。
孩子有自己的氣質、個性,有自己發(fā)展的節(jié)奏,和別人比較,對改進孩子的行為并沒有幫助,反而讓孩子缺乏自信,甚至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或逆反。
怎么做更好?
鼓勵孩子當下的小成就。
與其說“你看哥哥都能自己穿外套”,不如說:“哇,你今天自己穿上了一只袖子”。
學習是一個反復試驗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通過探索,使用全身的感官來學習,比爸媽的語言講解更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記憶。
所以,孩子可能并不是“明明知道,故意搗亂”,他只是想反復試驗一下,也許能有不一樣的結果。即便沒有,他也想把剛才的結果驗證一下。
但如果爸爸媽媽說自己“你明知道你還這樣”,孩子很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只會調皮搗蛋的孩子”;“只會做錯事的孩子”。
怎么做更好?
既然孩子希望探索和實驗,我們可以給孩子提出具體的建議,比如,與其說:“你明知道你還這樣做”,不如直接提出具體的做法:“你試試那樣做呢,你那樣做,媽媽更喜歡,謝謝你”。
通常,說這句話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才忍不住發(fā)出這樣的威脅。
于是,這個威脅通常是都是隨口說的,并不是真想這樣做,也沒好好思考可行性,比如:“你再這樣我就把你丟出去,不要你了”。
結果就是,孩子如果真犯了錯,爸爸媽媽不可能真把孩子“丟出去”吧?這個時候就“兌現也不是,不兌現也不是”。反而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也沒什么力量。
怎么做更好?
威脅孩子“不要這樣做”,不如開發(fā)出建設性的策略,給孩子重新定個方向,把孩子從當下的情景中轉移出來。比如:“你再這樣做我就……”改成:“你要是那樣做就更好了”。
這其實是另一種威脅。
特別是小孩子,更需要對他的行為做出及時反饋。否則,等爸爸回家時候,即便孩子被懲罰,都忘記自己剛才到底做錯什么了。
而且,將責任推卸給另一個人,不僅會破壞自己的權威,還讓自己的另一半扮演了無辜的“黑臉”。這會讓孩子覺得:“媽媽的話不用聽”,或者“爸爸是個壞人”。
怎么做更好?
如果覺得孩子的行為不能接受,那么當下的問題一定要自己及時解決。
與其讓“爸爸回來收拾你”,不如自己提出建設性的策略,提出更明確、具體的要求。
上面提到的這些語言,如果能少說一點,那我們面對著孩子的時候,“暴脾氣”也會少發(fā)一點了。
我當然理解很多爸爸媽媽會說:
“做不到啊”!
“忍不住啊”!“
“道理我都懂,但是脾氣一來都忘了”!
這很正常,既然自己的孩子才2、3歲,那我們當父母也才2、3年,現在做得不夠好,只是因為我們也才開始練習做父母而已。
“失策”,本來就是養(yǎng)育孩子的一部分。
幸運的是,明天會有另一次機會。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