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
我國是一個多山之國,山是水之母;同時又是一個多水之國,素有“三山四水一分田”的說法。生息繁衍于山水之間的中國人在與山水共融的長期生產(chǎn)實踐之中,形成了一種刻骨銘心的山水情懷,它突出的體現(xiàn)在中國獨特的山水文化之中,那千古吟誦的山水詩、雋永秀逸的山水畫、縮微景觀的山水石,無一不表達(dá)了中國人“天人合一” 的宇宙觀。
本文擬從山水情懷的”天人合一”觀、山水景觀石的審美特征,山水景觀石的賦文之美和山水情懷的當(dāng)代意義等方面加以敘述。
一、山水情懷的“天人合一”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思想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雖然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對于“天”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總體而言,如季羨林先生所說,“天”是指的“大自然”。作為自然的“天”為何能與“人合一呢?這是因為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對于“天”有三個最基本的認(rèn)識。
1、“天”與“人”在本源上是同一的。
“天”與“人”的同一性在于“天”與“人”都是由“道”(氣)轉(zhuǎn)化而來。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又說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天”與“人”都是同一的來源,那么人與自然界的萬物就是一種平等的關(guān)系,而不是一種主宰與被主宰的關(guān)系,這就是莊子在《齊物論》中所說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現(xiàn)代科學(xué)表明,作為大自然的地球已誕生了48億年,而人類出現(xiàn)不過500萬年,人類本是從自然中產(chǎn)生的,“人”是自然之子。人對于自然要有對母親那樣的崇敬之心,要尊重自然。
2、 “天”是有意志的。
“天”的“意志”不是西方文化中那種“上帝”的意旨,而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自然規(guī)律的作用。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span>
對于“天行有常” 的自然規(guī)律,人類要有敬畏之心。這就是老子說的“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21世紀(jì)的今天,人類因為不尊重自然,違背自然規(guī)律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態(tài)危機已經(jīng)教訓(xùn)了人類:必須順應(yīng)自然!
3、天道自然。
“天道自然”是道家用以指事物原始的本來狀態(tài)。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鼻f子說“無為而才自然矣”,認(rèn)為世界萬物都有其自然狀態(tài),因而主張人要力求符合自然的狀態(tài),與自然保持一致。
因此,在對自然之物審美時,要以排除個人雜念的自然之心,才能達(dá)到一種物我相通,物我一體的審美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 的境界。
“天”是山水的放大,山水是“天”的縮小,山水景觀石則是山水的縮微,也可以說是“天”的一種象征。中國人“天人合一”宇宙觀所體現(xiàn)的山水情懷,在中國傳統(tǒng)賞石文化中表現(xiàn)為對山水景觀石的偏愛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二、山水景觀石的審美特征
“天人合一”觀念下的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景觀石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小見大求其“真”,以石比德求其“善”和以景暢神求其“美”這三個方面。
1、以小見大求其“真”。
傳統(tǒng)的山水景觀石的賞析,是文人賞石,主要是有自然山水縮微意象的造型石,也有圖紋石(如大理石屏、雨花石等),將對自然山水的游冶之情寄寓于山水景觀賞玩之中。蘇東坡的賞石詩曰:“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于盆景中,日與山海對?!?nbsp; 將百里之勢,濃縮于一石之間。蘇東坡曾見一異石,九峰玲瓏宛轉(zhuǎn),就取名為《壺中九華》。潘向安題詩云:”片石蒼山色,復(fù)如山勢奇。雖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蘇東坡的命題與潘向安的題詩,都是小中見大之意。這在歷代的詠石詩文中如杜甫《題新定八松院小石》詩中的 “故關(guān)何日到,且看小三峰”;如白居易《太湖石》詩中的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等比比皆是。
山水景觀石的以小見大求其“真”的真,指的是山水景觀石雖然小,但其氣勢與神韻要與真山水相致。
何為“氣勢”? : “氣”就是萬物本源的“道”,“勢”是指“氣”的運動所表現(xiàn)出的物體的運動與變化的態(tài)勢。這種態(tài)勢雖然表面上是靜止的,但卻給人一種“引而不發(fā)躍如也”的內(nèi)蘊的動態(tài)感。有氣勢的山水景觀石,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生命活力的躍動。
何為“神韻”? : “神韻' 原指“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詩歌的含蓄雋永之美,這里是指山水景觀石含蓄不露,余意悠然之美。怎樣才能“含蓄不露”?那石體就要有宛轉(zhuǎn)相同,嵌孔穿眼,籠終隱現(xiàn)的“漏”、“透”、“皺”之美。
就氣勢與神韻而言,山水景觀石的氣勢活力是第一位的,神韻含蓄是第二位的,是從屬于氣勢與活力的。山水景觀石之真,在于其氣勢之真,而不在于偏重于細(xì)節(jié)的瘦透漏皺。明代學(xué)者計成在《園冶》一書中對那種不顧真山水氣勢之態(tài)的'排如爐燭花瓶,列似刀山劍樹“ 的呆板布局和只重百孔千洞而不重全局的“罅堪管中之豹”的掇山之法進行了嘲諷。掇山之法如此,相石之法亦如此。
2、以石比德求其善。
以石比德緣于儒家關(guān)于在“仁”的基礎(chǔ)上道德的善”才是“美”的最高境界的論述。“盡善盡美是孔子的審美追求。對于自然之美的鑒賞,孔子以君子的道德品質(zhì)來比喻。對于自然山水的審美,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孔子這段著名的話,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精神追求不同的人對自然山水的欣賞各有所好;二是智者之所以樂水,是從水的形象中看到了與自己道德品質(zhì)相通的“動”;仁者之所以樂山,是從山的形象中看到了與自己道德品質(zhì)相通的“靜”。
在山水景觀石的審美中,人們往往喜愛這動靜結(jié)合之美。山有泉、有溪、有潭,成了一種審美的追求;就是置于沙盤中的山石,也往往在沙盤中置一小船,以彰山與水相諧之趣。
“以石比德求其善”表現(xiàn)了作為審美主體的賞析者對作為審美客體的山水景觀石的審美往往帶有主觀的選擇性,看這山水景觀石的氣勢、神韻能否符合自己的道德的“善”的觀念;如果符合,那么這山水景觀石便成了道德追求的載體。
唐代宰相李德裕有一首詠海上石筍的詩:“常愛仙都山,奇峰千仞懸。每逢海嶠石,稍慰平生憶。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崩畹略R褜⒛枪虑抑钡暮I鲜S象征為自己剛直不阿的道德追求。
同樣的道理,山水景觀石那致密的質(zhì)和滄桑的色和紋,因為象征君子堅貞的品格而受到贊頌。唐代戴叔倫在《孤石》一詩中贊曰:“早晚他山來,猶帶煙雨痕。貞堅自有分,不亂和氏鼙?!?/span>
以石比德求其善還表現(xiàn)在對山水景觀下石彩態(tài)的開合、俯仰、陰陽、向背、拱圍、孤直的寓意上以及置石的風(fēng)水上。比如喬遷新居置一山型石,喻“泰山石敢當(dāng)”,以求平安;又如在玄關(guān)處置一山水景觀石,有開門見山的吉意等等。
3、緣情暢神求其美。
山水景觀石以小見大求其真,以石比德求其善,最終是要達(dá)到真善美的合一,緣情暢神求其美。緣情暢神于山水景觀石的美感,是一個由表及里的漸進的過程。
首先是情因景生。那以小見大的山水景觀石給賞析者一種真山真水的“真”感受,又與賞析者的道德追求的“善”相諧合,自然引起了賞析者的審美興趣,情便因景而生,正是“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水則情溢于水”。
隨之便是寄情于景,個人的情感完全融入這山水景觀之中,在聯(lián)想、想象的推動下,將景觀石無限地放大,將自已無限的縮小,神思妙得,暢游于這縮微的山水之中。正如清代陳維城在《玉琳瓏石歌》中所云:“霎神游造化外,猶疑坐我縹緲峰。耳邊滾滾太淜水,洪濤激石相撞舂?!?/span>
蘇東坡在揚州任職時,獲兩枚仇池石,取名為“雙石”。置于幾案之上,遂神游其間,“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嵋。秋風(fēng)與作云煙意,曉日令畫草木姿”。在暢神的恍惚之中,東坡不禁生出了居于此山的幻覺:“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這已是人石相融的境界了!
這人石相融的境界,便是賞析山水景觀石的最高境界——意境。賞析者的思想、情感與超越了山水景觀石實景的虛景合二而一,在空靈玄妙之中,悟到宇宙人生本原的道的啟示。
清代高其倬在“題大理石十首”之八的《云山有徑》中云:“白云橫鎖碧山深,似有仙源徑可尋。擬覓漁舟問消息,且憑流水洗機心”,表達(dá)出一種拋卻世俗,向往桃園境界的道的覺悟。
編輯:一石尚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