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芒來小姐 · 主播 | 簡寧
來源 | 有書少年(ID:qzgongdu)
前段時間森碟過12歲的生日,田亮在微博曬出照片,并配文:“今天的森碟12歲了!
看你一點點長大,老父親內(nèi)心百感交集,雖然你拆禮物拆的非常開心,體會不到老爸一邊希望你快快長大,一邊希望你永遠長不大的糾結!”
每個爸爸都是這樣,一邊盼望著孩子長大,一邊又舍不得孩子那么快長大。這些證書不是什么才藝證明,也不是獲獎證書,而是捐贈證書。原來森碟用自己的壓歲錢,還有平時做家務賺取的錢,捐贈了圖書館一角,還為基金會捐款。在生活中,森碟經(jīng)常做一些家務,有時田亮剛起床,就看見森碟帶著弟弟在陽臺掃地;有時攝影棚節(jié)目錄制結束,森碟也會幫工作人員一起打掃地上的垃圾。還記得當時上節(jié)目時,她才五歲,就能拎菜、洗菜、挖土……如今12歲的森碟,已經(jīng)長成一個大姑娘,從小做家務的習慣,一直讓她自覺保持高度自律。不但功課優(yōu)秀,還熱衷于健身、小提琴、沖浪、打網(wǎng)球等,真是多才多藝!網(wǎng)友驚呼:田亮,你到底怎么養(yǎng)的女兒?田亮之前分享過,希望孩子能夠在做家務中,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學到生活的技能,還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何樂而不為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相比不會做家務的孩子,會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27倍。同樣的學習時間,別人家的孩子僅僅因為做家務,就把你的孩子甩在身后。“不可以!
雖然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你以后人生的主要任務,是對你的家人、戀人承擔責任?!?/p>
為了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引導孩子做家務是必要的。但有調(diào)查顯示,中國小學生每天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對比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1.2小時,韓國小學生0.7小時,中國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缺乏獨立生存條件的環(huán)境里。中國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家務離他們還很遠,但沒有一個孩子,是一夜之間就變得很愛做家務的。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家務也可以是一種游戲,孩子適當做家務不但不會耽誤學習,還能挖掘更多的自我成長樂趣。他想幫媽媽做“果汁”,直接把水果丟進清水里,以為“果汁”就做好了,自信滿滿端給霍思燕。這句夸獎讓嗯哼動力十足,他繼續(xù)“做果汁”,翻來覆去的鼓搗、嘗試。直到嗯哼差不多嘗試膩了,霍思燕才引導他使用榨汁機。成功做出果汁的那一瞬間,嗯哼的表情仿佛艱難探索未知的勇士,終于發(fā)現(xiàn)了寶藏一般,充滿了驚喜和感動。吃完飯后,他自覺幫媽媽收碗、倒垃圾、擦桌子,表情十足投入,一點也沒表現(xiàn)出不樂意。“一個人不做家事,他今后怎么做天下事,他今天連碗都不洗,他怎么能知道爸媽的辛苦,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家里做家務?!?/p>
想讓孩子未來贏在起跑線上,喜歡上做家務是最好的方法。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著名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多的幸福感,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失業(yè)率、犯罪率,甚至是離婚率,都低于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一位48歲的海歸名校博士生,回國后一直不愿工作,有手有腳身體健康,卻吃住都靠母親。他的母親已經(jīng)80歲了,患有尿毒癥,每月治病都是一筆不菲的開銷,本來指望兒子學成歸來,給自己一個依靠,沒想到奔五的兒子還得靠娘生存。從小到大連碗都沒洗過的博士,怎么可能一夜之間學會獨立生存?母親好說歹說,兒子就是不肯獨立,每月指望母親給點生活費,打死都不去工作。“當初為了讓他好好學習,什么都不讓他做,沒想到養(yǎng)成這個樣子,真是后悔??!”
積木成林,水滴石穿,小時候穿不好一件衣服,長大后也走不穩(wěn)人生的路。閨蜜的孩子8歲了,為了讓她好好學習,自己承包了所有家務。結果一次運動會長跑上,孩子頭繩斷了不會扎頭發(fā),只能披頭散發(fā)回到家,哭著說:閨蜜這才意識到,相比同年齡的孩子,自家娃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即使學習成績不錯,還是會感到自卑,甚至被其他孩子排擠、嘲笑。孩子碰壞了怎么辦?孩子傷著自己怎么辦?孩子耽誤了學習怎么辦?為了解決孩子可能遭遇危險的焦慮,干脆不讓他們做任何事情。孩子不會做飯怎么辦?孩子不會打掃房間怎么辦?孩子啥都不會做怎么辦?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下,孩子的肉體發(fā)育了,心靈卻停留在6歲,他們失去了照顧自己的念頭,成了一個需要父母一口一口喂飯的巨嬰。想一想,自己這雙推動搖籃的手,有沒有點燃孩子生命深處的技能與素質(zhì)?”
千萬別舍不得帶孩子做家務,必要的勞動鍛煉,能讓孩子的腦前額葉發(fā)育健全,成年后處理生活和人際關系更加順利。做家務和學習并不沖突,適當做家務能讓孩子動力十足,所以真正優(yōu)秀的孩子,往往是學習和勞動兩手抓、兩手都硬。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在一次訪談中,透露教育孩子的秘訣,是制定關于做家務的家規(guī),要求孩子必須完成。一定要自己鋪床;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玩具房一定要保持干凈;一定要幫父母分擔家務……即使住在白宮也不例外,每當完成家務,奧巴馬都會獎勵女兒一美元。得益于此,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從小就能很好地權衡勞動和學習,如今不但考上名校,人際關系良好,還收獲了理想的愛情。- 了解孩子成長發(fā)育情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1歲的幼兒和12歲的兒童,處在不同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階段,為了保護他們的自信和安全,必須配合孩子的發(fā)展階段,只安排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教1歲孩子關門、關燈;教2歲孩子收垃圾、拿東西;教3歲孩子疊襪子、掃地;教4歲孩子整理書架、澆花;教5歲-8歲的孩子擦桌子、拖地,嘗試簡單安全的菜譜、疊衣服、梳頭發(fā)……教9-12歲的孩子打掃房間、洗衣服、獨立寫作業(yè)......
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情況,設置合理的家務,引導孩子從小學會生活技能,再小的事,只要學會了,都能讓他們受益一生。當孩子掌握了做家務的基本能力后,再逐漸分配給孩子更有挑戰(zhàn)性的家務活。教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最難的不是教會孩子做某件事,而是在教的過程中父母始終保持耐心,控制好情緒。有時父母并非出于憤怒,而是擔心焦慮孩子做不好事,脾氣不由自主爆發(fā)了,這時候父母也不必過度自責。為了避免孩子因為害怕搞砸事情被父母責罵,對做家務敬而遠之,耐心和孩子溝通,告訴他自己生氣是因為擔心,不是責怪,孩子是能夠理解的。如果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家務,一定要及時給與孩子一些鼓勵和獎勵;比如:夸獎孩子的認真態(tài)度、買一件新的小玩具、整理一次房間準許玩一小時游戲、幫媽媽做大掃除就獎勵十塊錢……孩子不一定能看到做家務的潛在好處,如果逼著他做不樂意的事情,孩子難免會產(chǎn)生情緒;如果用金錢來刺激孩子做家務,又難以培養(yǎng)出真正的主動性。把做家務變成一種游戲,仿佛巧克力盒子,每次打開都有不同口味的驚喜,從而讓孩子從勞動中體會到樂趣,打從心底認可家務的價值。“生活即教育,家務勞動使孩子得到了真正的成長,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寶貴財富?!?/p>
對孩子來說,做家務不只是學習一門技能,更是和父母的相處點滴。如果孩子做家務的回憶是愉快而溫暖的,成年后回想起來,不但對獨立生活充滿自信,也會為自己有一對明智優(yōu)秀的父母感到自豪。
所以,別再用“學習好就行”阻止孩子成長了,在安全的范圍內(nèi),讓孩子放手去做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