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驚恐、害怕、躲避。這是童年時期的我,看見媽媽揚起地手的反應。那時候爸爸一個人在外面做工,媽媽帶著我跟弟弟居住在狹小的二居室內(nèi),廚房跟廁所連在一塊,臥室與它們沒有阻隔。弟弟身體差,總是三天兩頭去醫(yī)院看病,媽媽也總是精疲力盡,情緒滿得像是要爆炸的桶。
那天,媽媽買了許多餅干放在家,說是早餐。我太饞,實在沒忍住偷吃了幾包,被回來的媽媽撞個正著,于是被狠狠揍了一頓,自那以后,害怕成了第一反應,隨后便是緊縮身子盡量減少挨打空間。也是從那開始,不敢再向媽媽提出請求,即使是餓著肚子沒有飯吃。
成年后自己生了兩個孩子,也有忍不住脾氣揮手打他們的時候,總是在揚起手的一霎那,想起童年時期的自己,孩子驚恐的眼神好像那時的我,于是火氣漸漸消失,又恢復到盡量用最溫柔的聲音溝通。
面對孩子時,身為家長的我們,似乎總是很難控制住情緒,你總是回因為他打碎了花瓶、推倒了椅子、亂吐了飯菜加上不順心的工作、煩悶的生活……
而突然把情緒在孩子面前釋放,不一定是打罵,僅僅是坐在那里滔滔不絕地抱怨、發(fā)泄,都能夠讓孩子進入"防御"機制。
他們會感到害怕:為什么平日里總是和藹的父母,會突然變成一個暴躁的陌生人?同時,激烈情緒發(fā)泄的同時必然會伴隨著一定的肢體動作,孩子幼時沒有自保能力,身體的自我保護意識會讓他們選擇逃避。
01、那些父母經(jīng)常發(fā)火下長大的孩子,怎么樣了?
那些經(jīng)??吹礁改赴l(fā)火,并且還承受父母怒火的孩子,跟同齡人相比,在性格方面必然會有些許不同:
內(nèi)心膽怯,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于安定和諧的家庭氛圍,而這種家庭氛圍來源于父母的付出,他們必然需要有穩(wěn)定包容的情緒,如果父母總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無時無地無緣無故的發(fā)火,孩子因為自我保護意識,他們會感到害怕"大人的力量",從而逃避。長久以來,他們的內(nèi)心極其缺乏安全感,并且膽小不敢表達
性格內(nèi)向,極其自卑。
孩子的情緒是需要被滿足的,如果一個家庭父母沒有給予他及時的情緒安慰,而是只顧自己發(fā)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內(nèi)向自卑的個性,因為他們的任何需求很少被滿足。若家長比起孩子來說會更關注自己,那他們雖小但依然會有感覺,因此會變得越來越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感,轉(zhuǎn)而越來越傾向于與自我對話,從而變成內(nèi)向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沒有主見。
比上面兩種更可怕的是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人是社會性、群居性動物,當他們在家庭中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很少獲得父母的關注,會認為是自己不夠聽話、不夠乖,為了博得父母歡心,就會討好父母,不是以自己而是以父母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做事,到了長大就會變得越來越?jīng)]主見,這也會從父母衍生到朋友、同學身上,變成有求必應的討好型人格。
欣賞式教育,讓親子關系更融洽
經(jīng)常性的在家中發(fā)火,不僅影響孩子,也會影響自身。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先做自己,再做父母。
不是說父母的角色不重要,而是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生活中總會有顧及不到的地方,每個人都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過完美,在把自己當成孩子父母之前,先接納自己的好與壞,調(diào)整生命優(yōu)先級。因為只有在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這樣也能為孩子做榜樣。
其次,欣賞式教育,盡量減少抱怨。
生活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如果每一件事都去抱怨,那一天的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經(jīng)常發(fā)火的父母首先應該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應該去學會擁抱生活的美好,換個角度看世界減少抱怨。以及在面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告訴自己:親子關系應該是正向積極的,而不是負面消極。
接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欣賞式教育有時候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你得到一個更優(yōu)秀的孩子。
最后,事后反省,進行關系修補。
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心理專家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wěn)后,可以和孩子說明當時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時情緒過于激動,可以在事后向其解釋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學會道歉,不要認為他們小、不懂事,這些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其實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因此,在與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總是發(fā)火的父母應該多一點耐心,多一份解釋,多一個道歉。
枕邊育兒寄語:
前蘇聯(lián)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希望與諸位家長共勉!
歡迎留言評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