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芩15克,杜仲15克,生地黃15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8克,生石決明(先煎)10克,鉤藤(后下)10克,甘菊花10克,川牛膝12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柏子仁10克。
【用法】先把藥用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20分鐘,下鉤藤,再煎1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瀉火。主治高血壓病(肝陽上亢型),癥見頭暈目眩,心煩急躁,甚則耳鳴震顫,舌質(zhì)稍紅,脈弦微數(shù)。
【方解】高血壓多是陰虛陽亢者,若見舌質(zhì)偏紅,脈微數(shù),則是欲化火之象;持物手顫是欲動風之征;如進一步發(fā)展,陽亢風動,氣血上沖,則有中風卒倒之慮。本方以鉤藤、菊花、生石決明平肝潛陽;生地黃、牡丹皮滋陰涼血;黃芩瀉火;川牛膝引血下行;柏子仁、茯苓、茯神安神除煩;杜仲、山茱萸補肝腎以固本。全方具有滋陰潛陽,平肝瀉火,補益肝腎之功效,標本兼治,防中風于未然,為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的良方。藥理試驗亦證實,方中黃芩、鉤藤、生石決明、牡丹皮、茯苓、牛膝、菊花、山茱萸、杜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
本方亦可制成蜜丸常服。服用本方應忌煙、酒、辛辣等刺激品,不宜飲濃茶,少吃雞和飛禽等動風之品。
【加減】如眩暈重者,加生牡蠣18克,天麻8~10克;頭痛者,加夏枯草、白芷各10克;胸悶痰多者,去山茱萸,加瓜蔞皮10克,枳殼6克;心悸者,加炙甘草、麥冬各10克;大便燥結(jié)者,加當歸12克,枳實6克。
【醫(yī)案】李翁,患高血壓病多年,癥情反復,用羅布麻片、復方降壓片可暫時緩解,但始終不穩(wěn)定。來診查血壓195/98毫米汞柱,頭目脹痛,心煩善怒,口中干苦,面部潮紅,目赤漫黃,常有耳脹耳鳴,大便偏干,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脈證合參,為木火素質(zhì),肝陽亢盛,夾痰上擾所致。藥用上方,前后四診,服藥漸次取效,僅作個別藥物調(diào)整以鞏固之。
【方源】引自《中國當代名醫(yī)驗方大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