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了,廿年不忘,兩地經(jīng)濟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許多攝影人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了香港近幾十年的變化,見證了香港的繁榮與發(fā)展。 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起走進攝影師的世界,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
文/小蟲 圖/源自網(wǎng)絡
首先給大家介紹香港著名的攝影家、電影導演——何藩
打開百科,搜索“何藩”你會發(fā)現(xiàn),頁面的介紹就像他的作品一樣簡潔明了,寥寥數(shù)語就介紹了他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1937年8月8日出生于上海,于2016年6月19日逝世于美國加州。攝影師,導演。
何藩于上世紀40年代起拍攝香港街頭,他以新派攝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規(guī)傳統(tǒng)尺寸,引起攝影界漣漪,成績驕人。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何藩在世界不同之攝影比賽得到超過二百八十個獎項。從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五年,連續(xù)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杰的榮銜。
何藩十三歲那年收到一份父親送的禮物,一部 Brownie 相機。從此便迷上了攝影這門藝術。十八歲那年何藩便移居到香港,自此他便醉心于這個都市的每一面,由繁華的大街至孤寂的小巷,都通過膠片表現(xiàn)出來。他對光線和瞬間的極致把握令人嘆為觀止。
何老先生的作品中,無論是光影還是構圖還是題材本身都無可挑剔了不起。用眼睛捕捉的鏡頭只能稱之為照片,用心靈捕捉的鏡頭才是真正的藝術。
▲《靠近陰影》
相信大家都見過這張照片,一半明亮一半晦暗的墻角,站著若有所思的優(yōu)雅少婦,他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光線的瞬間變化。這是因為他了解太陽在這座城市的投影規(guī)則,所以在你拍攝前,你一定要踩好點。
他拍攝最多的就是香港的市井百態(tài),他的作品在具有歷史文獻般紀實性的同時,又極富創(chuàng)意和藝術性,甚至可以和郎靜山媲美。
他了解香港的結構、港人的生活習性,所以他的作品擁有更多的故事。
▲ 賣土豆的小姑娘穿著圍兜,表情凝重
▲《姐妹》
他的部分作品比較關注底層、貧窮這些主題,鏡頭下多是苦力、市井小民,而且作品名字也很直白,有趣的是,這些以表現(xiàn)苦難為出發(fā)點的照片,在今天的觀眾心中激起的卻是美好、溫暖一類的情愫。
如果說圖片是攝影師對世界的一種解釋,何藩的解釋中,始終蘊藏著一種看到細小喜悅,看到塵土里綻放的花朵的能力。他對Art289記者闡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奮斗求存,迎難而上,不畏艱辛,有掙扎可是充滿了尊嚴。㊣
海明威有一句名言,‘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not defeated(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香港人五六十年代草根階層貧苦大眾就有這種精神?!暴I
新聞或紀實攝影方面,業(yè)界給予何藩“東方的布列松”的高度贊譽。早年何藩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掃街”:常拿著相機游走于香港的中環(huán)、西環(huán)一帶,等待那些“決定性瞬間”。㊣
1955年,何藩在堅尼地城海旁拍下了《日暮途遠》。“一切就好像上天安排,你只是在適當?shù)臅r刻按下快門便可。我的拍攝有異于電影導演工作,不能按劇本安排演出。拍照時要做一個隱形人,暗地里按下快門,那便是我的‘決定性瞬間’。”2009年在美國一場與攝影愛好者的分享會上,何藩如是說。㊣
蔡瀾說,硬照攝影師總有一個當電影導演的夢,何藩也不例外。
后來,他取得了成功,但也帶給他一些不愿回首的風月往事。他拒絕了所有邀約,直到1995年最終決定移居美國。
2014年10月,何藩個展“香港回憶錄”在AO Vertical畫廊開幕。展出他從1940年代到2012年的作品。而此時,內(nèi)陸的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開始瘋轉他的作品。人們驚異于這些黑白相片的美感,也藉此勾起了對迥異于今日石屎森林的昨日香港的溫情記憶。
身邊人說,這也可能是定居美國多年的何藩最后一次回香港。
㊣部分內(nèi)容源自“百家號”,作者Art289記者 潘麗
敬請期待下期香港攝影家,你猜會是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