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友新(廣東中山) 初春的一天,夜空中飄過一陣細碎的雨絲。在清晨的涼爽中,我們從廣元驅車前往升鐘湖風景區(qū)。青山之間,繚繞著鏡面一樣的綠水,煙波迷茫,這就是升鐘湖,久已聞名,卻是第一次見識它的秀美端莊。
暖暖的陽光照耀著,蔚藍的天空飄浮著幾朵白云,偶有幾只小鳥從天際飛過,劃破這份遠離塵世的寧靜。撐著傘,佇立在雄偉的大壩上,一汪翡翠,清氣入肺。黛色的青山,層層疊疊,峰巒連回,白色的薄霧輕紗般飄繞在千山之間,如夢如幻。碧綠的湖水鑲嵌在群山腳下,蜿蜒飄動,煙波浩渺,望不到頭。藍天白云倒影在水中,那是一種醉人心田的藍,有微風吹過,泛起千層粼粼波紋,折射出萬點金波,好美的一片湖光山色啊。真是“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如此美艷與清純,簡直是西湖的翻版。公路沿著水面分割的山體進退延伸,依山臨水,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綠樹夾道,禾稼遍野。水岸交錯,一會兒是突伸的小島,一會兒是寧靜的港灣,一會兒是淺草如茵的臺地,一會兒是精致的釣魚臺。路隨山轉,景色迥異,偶見三三兩兩的釣者臨水投竿,岸邊的草坪上隨意地搭著幾頂篷帳,閑適淡遠令人產生一種全新的賞心悅目。我拿起相機,不斷按動快門,生怕遺漏每一個驚艷的瞬間。
在升鐘半島的對岸,有一個叫臨江坪村的美麗村莊,被譽為“中國西部最美漁村”。全村有85戶人家,300多村民集中居住在臨湖約6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這里的房屋建筑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川北民居風格,為土木穿斗式結構,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分戶連片,外觀裝修一致。一座座農家院落干凈整潔,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間。全村人都從事漁家樂旅游產業(yè),每逢節(jié)假日,城里人紛紛到這里吃漁家飯、住漁家屋、享漁家樂,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一家漁家樂的木屋墻上題著“在水一方”的額匾,紅紅綠綠的彩旗在小院的繩索上顫抖搖曳?;h笆墻、老水井、小手磨,還有絲瓜藤、四季豆、南瓜藤糾纏著、點綴著、渲染著一派幽然見南山的閑適。臨岸的山坳里,是大片的梨樹林與桃樹林,樹上青澀的小果,歷歷在目,給人香甜的聯(lián)想。層層疊疊的原生態(tài)植被,猶如一塊巨大的綠肺,把升鐘湖水過濾得清澈湛藍,清純可飲。這里人煙稀少,民風淳樸,他們家家枕河、戶戶通舟,朝有百鳥爭鳴,夕有漁歌互答,樂呵至極。
8萬畝水域面積的升鐘湖滋養(yǎng)了大量的淡水魚類,近年來,這里依托發(fā)展垂釣業(yè)而興起了各種鄉(xiāng)村旅游。眾多的島嶼、漫長的湖岸線、優(yōu)越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著大量的釣魚愛好者前來休閑。每到假期,湖邊帳篷林立,釣竿密布,人魚博弈,縱享漁趣!當地政府充分利用升鐘湖得天獨厚的魚水資源,修建環(huán)湖公路、游步道、釣魚臺,大力發(fā)展和挖掘魚文化內涵,把釣魚、觀魚、烹魚、品魚作為旅游長效產業(yè),以舉辦國際國內重大釣魚賽事活動為推手,建立了永久性釣魚基地,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釣魚城市”。這里不愧是休閑的天堂、垂釣的樂園、體驗的勝地。
一業(yè)興而百業(yè)旺。當地漁民摒棄了網箱養(yǎng)魚,將漁業(yè)回歸自然生態(tài)。蠶絲、酒業(yè)、干果、水產、谷物、雞鴨、無公害蔬菜等紛紛做大做強,受到市場青睞。到訪升鐘湖,除了觀山玩水,滿足口腹之欲也是不能放過的。我們步入一家漁家餐館,品賞了一番魚宴。升鐘湖的魚品種繁多,鰱魚、鯉魚、草魚、鯽魚……細而不膩,白而不濁,蒸燒燉煎,每一種吃法都別有滋味。小湯鍋,每人一個,自由選擇,自調口味;呷幾口地方小酒,推杯換盞,不覺逸興遄飛;啟窗而觀,鷗鳥鶴鷺自在翩飛,或停駐于綠梢之巔凝成模糊一點,或落于船舷與人共享安寧,或成群飛過水面直入對岸隱隱青山,到處都是靈動。
在升鐘湖景區(qū)的林蔭大道上行走,不時瞥望身旁的盈盈湖水,我陷入深深沉思。當拋棄那些舊的思維模式以后,我們便會得到一種全新的認識;當水庫不僅是一座水庫時,豁然開朗的境界之門便會在眼前漸次打開。也許,這就是不虛此行的原因。
入夜,我們入住湖邊的度假村。枕著嘩嘩的水聲,望著天際翻飛的雁群,我漸漸進入夢鄉(xiāng)。波光瀲滟的升鐘湖,你在我的眼中、夢中、記憶中,時而雄壯,時而溫婉,時而清純,時而性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