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的樂趣除了一些特殊技法,很多時候在于水分的控制,這也是水彩的關(guān)鍵。拋開其他的不說,今天想來帶大家感受一下水在水彩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Sancy森:自由插畫師一只,開了一個小小的工作室,希望設(shè)計出更多溫暖人心的原創(chuàng)小物,給貧乏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關(guān)于水的妙用
為了更好的記憶,這里就用水的多少結(jié)合我的一些體驗來介紹啦。
一、少水
“少水”其實就是“飛白”效果,在筆的含水量不是很多的時候快速地掃過紙面,會留下一些無規(guī)則分布的空白。
首先把筆充分潤濕,然后蘸取顏料調(diào)勻,用筆輕蹭筆洗,去掉多余水分至筆半干狀態(tài),然后掃過紙面,就會出現(xiàn)飛白,如下圖:
▲注意不是筆尖去掃,是輕按下去橫掃。
▲左上角飛白效果不明顯,是因為水分還比較多。
這種效果常常被用在畫波光粼粼的海面,或者做一些粗糙樹紋的效果。當然啦,這種效果除了跟水量的多少有關(guān)系,還受到紙的紋路等因素的影響,紋理越粗越容易出效果。
有時候僅僅靠蹭筆洗還不能把水蹭到很少,這個時候可以用紙巾去吸,但是注意不要用筆尖去蹭,因為這樣除了會把水吸收掉,也會把顏料蹭掉,如下圖示范:
▲看,把顏料蹭掉了。
▲蹭下來的就基本是清水啦。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用筆腹去蹭,因為水都“藏”在這里面,仔細對比一下上圖就能看出來一個蹭下來的是顏料,一個是清水。
二、中水
哈哈“中水”這個詞是不是有點怪怪的,哎呀反正好記就行了。顧名思義就是中等水量,也應該是經(jīng)常用到的一個狀態(tài)了。
當然啦,“中”并不是指某一個數(shù)值的含水量,只是概括性的一個說法,在這個范圍里你可以充分感受到水彩的奇妙之處,多一分水和少一分水都是不同的狀態(tài)。如下圖:
▲三種不同含水量的筆畫出的效果。
1的含水量最多,3的最少,從筆收尾處4位置的水分多少可以看出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用水量是多了還是少了,可以嘗試看看自己收筆位置的水分。
水分越少,干得就越快,新手的話就常常會出現(xiàn)這邊沒畫完那邊就干了、再補幾筆吧就出現(xiàn)一坨坨的水痕了的情況,這也是手忙腳亂的原因。
畫水彩很多時候需要在水沒有干的情況下加入其他顏色,所以對水分的控制很重要。水多了吧,干的太慢,流動性太強,暈地太大,不好控制,水少了很多效果又出不來,個中分寸就需要自己慢慢去嘗試和探索啦。
三、多水
我說的“多水”就是水彩常用的濕畫法,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濕畫法,可以簡單理解為很多水的狀態(tài)。
首先,用沾滿清水的筆在紙上刷水,如圖:
然后在水沒干的狀態(tài)下點入你想要的顏色,顏料會隨著水暈開,如下圖:
這種畫法可以畫出過度很柔和自然的暈染效果。暈開的速度以及范圍跟紙質(zhì)、顏料的顆粒大小以及水分的多少都有關(guān)系,也需要自己摸索。
在水沒干的時候繼續(xù)點入其他顏色,兩種顏色會隨著水的流動和擴散相互融合形成很自然的過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如下圖:
▲點入綠色。
除了上述,水分的多少還可以控制顏色的深淺,同一種顏色加入不同量的水稀釋,可以畫出不同的深淺效果。拿藍色來說,從深藍到淺藍,有時候用水可以搞定。如圖:
有個誤區(qū),很多人以為上面的變化是加入白顏料來的。白顏料是不透明的,加入白顏料確實可以畫出類似上圖從深藍到淺藍的效果,但是透明度也會降低了,所以在水彩里想畫上述效果一般都是通過控制水分來實現(xiàn),而不是加白顏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