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無聊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不講,直接進入第三次。簡單的來說,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是歐洲為了對付一個新生的伊斯蘭王權(既非土耳其君主也不是阿拔斯王朝的國王,而是一位埃及的君主,雖然他的本名叫做蘇丹馬利克納西爾薩拉丁優(yōu)素福,但是我們現(xiàn)在都習慣稱他為薩拉丁)。哦對了,薩拉丁是現(xiàn)在的庫爾德人。
長話短說,當薩拉丁在埃及地區(qū)穩(wěn)固了權力之后,想要通過拿下大馬士革來擴展他的勢力,并且在最后攻打下了耶路撒冷。多虧了他了不起的軍事才能,他成功了。耶路撒冷的失陷促使了教皇格列高利八世召集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歐洲的三位國王響應了教皇的號召。分別是法國的國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據(jù)說有在和獅子肉搏的時候把獅子的心臟從喉嚨里拖出來的戰(zhàn)斗力),以及那位希特勒最崇拜的以至于入侵蘇聯(lián)的代號都是他的名字、神圣羅馬帝國國王、最后馬失前蹄淹死在水里的紅胡子腓烈特大帝巴巴羅薩。(所謂的神圣羅馬帝國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其實是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政權,皇帝還不是世襲而是選帝侯決定)三個中世紀歐洲最偉大的軍事家一起去跟伊斯蘭最杰出的軍事領袖薩拉丁懟,你就說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會不會很精彩吧。
薩拉丁
腓力二世
獅心王理查
答案有點讓人失望,1190年6月10日一個酷熱夏天的傍晚,年近7旬的腓烈特大帝在騎馬渡河時不幸心臟病發(fā)作而淹死,沒有皇帝強有力的領導加上瘟疫的侵襲,條頓騎士戰(zhàn)斗力巨減,實力最強大的神圣羅馬帝國軍隊被迫回撤,只有一小部分人參與了后來的戰(zhàn)斗。而法國的國王腓力二世也在公元1191年8月二日由于慢性病和與獅心王理查的不和的原因選擇了退出東征。這下子就剩下了獅心王理查一個人在孤軍奮戰(zhàn)了。
獅心王理查和薩拉丁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君主,他們都深受自己士兵的愛戴。整場戰(zhàn)爭我們拋去那些激烈的場面不談,歐洲人認為對于歐洲來說其實是失敗的,因為十字軍根本沒能夠奪回耶路撒冷,而將埃及設置為攻打的目標,的確徹底的改變了十字軍。獅心王理查明白,如果想要拿下耶路撒冷,就得先拿下埃及。但是他沒有辦法去說服任何的十字軍加入,因為比起耶路撒冷,埃及對于基督教的作用要小上了許多,所以理查被迫早早地結束了東征。但是如果他能夠堅持到1192年的復活節(jié),他就能看得到薩拉丁的去世,而此時的理查德就能夠去實現(xiàn)他的東征夢了。當然要真是這個樣子的話,就不會有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了。
公元1192年9月2日,雙方終于簽訂了和約。盡管圣城最后仍保留在穆斯林手里,但是基督徒可以自由出入圣地朝圣。十字軍在海岸地帶的城鎮(zhèn)、除阿斯卡隆外仍歸基督徒所有。阿斯卡隆交給薩拉丁,但不設防。雙方在巴勒斯坦休戰(zhàn)5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