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診( 2004-07-02):訴近兩年來常悲傷欲哭,不能控制,且心煩,失眠,自汗。曾多處求醫(yī),醫(yī)院皆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或抑郁癥,予服鎮(zhèn)靜劑等,療效不顯,且病情一步步加重。后來經(jīng)某他人介紹,前來診治。診見精神恍惚,易悲善恐,心煩,心悸,伴嘔逆,頭暈,多痰,自汗,潮熱,舌苔黃膩,脈細。
辨證:痰熱擾亂心神。
治法:清熱化痰,養(yǎng)心安神。
主方:甘麥大棗湯合黃芩溫膽湯。
甘草10g,大棗10g,炒浮小麥30g,黃芩10g,陳皮10g,法半夏10g,茯神15g,枳實10g,竹茹10g,炒棗仁30g,炙遠志10g,柏子仁10g,天麻15g。10劑,水煎服。
二診( 2004-07-14):訴前癥已減,但煩熱較顯,仍自汗,舌苔薄黃,脈細。擬原方加味再進15劑。
甘草10g,大棗10g,炒浮小麥30g,陳皮10g,法半夏10g,茯神15g,枳實10g,竹茹10g,炒棗仁30g,炙遠志10g,柏子仁10g,地骨皮20g,炒龜板20g,煅龍骨20g,煅牡蠣20g。15劑,水煎服。
三診( 2004-08-03):訴精神較前佳,且悲傷欲哭感大減,頭暈愈,潮熱、自汗亦顯減,睡眠佳,舌苔薄黃,脈細。其病已愈大半,囑服原方再進15劑,以徹底治愈。
按:《金匱要略》云:“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迸K躁多因憂思過度,心陰受損,肝氣失和所致。本案患者伴有頭暈、嘔逆、多痰、舌苔黃膩等痰熱上擾之候,故合溫膽湯治之。一清痰熱,二養(yǎng)心神,其癥自平。
郁證案
初診( 2007-02-04):患者訴2004年10月發(fā)現(xiàn)雙側卵巢囊腫,并在長沙某醫(yī)院行卵巢囊腫剝離術,術后使用雷諾德,數(shù)天后出現(xiàn)精神抑郁,默默不語,同年11~12月再次住院,醫(y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經(jīng)相關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2005年3月上旬因再次出現(xiàn)精神異常,在長沙某醫(yī)院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服用碳酸鋰治療,癥狀未見明顯緩解,經(jīng)人介紹前來就診。現(xiàn)癥:多疑多慮,失眠多夢,時欲悲傷哭泣,心悸心慌,膽怯不敢獨處,夜晚必有人陪同方敢入睡??谥卸嗵迪?,月經(jīng)先期,少腹脹痛,顏面生疹點。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辨證:心膽不寧,痰熱內(nèi)阻。
治法:寧心安神,清化痰熱。
主方:黃連溫膽湯合甘麥大棗湯。
黃連5g,陳皮10g,法半夏10g,竹茹10g,枳實10g,茯苓10g,甘草6g,石菖蒲20g,炙遠志10g,炒白芥子15g,漸貝30g,郁金15g,炙甘草10g,大棗10g,炒棗仁30g,浮小麥30g,苦參10g。10劑,水煎服。
二診( 2007-02-11):患者訴服上方后,心煩失眠、心悸膽怯等癥狀明顯減輕,現(xiàn)在可以一個人獨處,但深夜時仍有恐懼感。痛經(jīng)明顯,少腹不適,月經(jīng)多血塊,舌苔薄黃膩,脈滑。前方已中病機,守方再進,合失笑散。
黃連3g,陳皮10g,法半夏10g,竹茹10g,枳實10g,茯苓10g,甘草6g,石菖蒲20g,炙遠志10g,炒白芥子15g,浙貝30g,郁金15g,炙甘草10g,大棗10g,炒棗仁30g,浮小麥30g,柏子仁10g,五靈脂10g,蒲黃(包)10g。10劑,水煎服。
三診( 2007-02-25):患者精神明顯安寧,恐懼感亦明顯減輕,舌苔薄黃,脈滑。囑以上方再進15劑。
按:《靈樞·經(jīng)脈》云:“心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靈樞·本神》云:“肝氣虛則恐?!薄端貑枴て娌≌摗吩疲骸案握咧兄畬⒁?,取決于膽?!毙闹魃衩?,膽主決斷,故心膽有病多伴有驚、恐、悸等癥狀。本案在治療上遵《類證治裁》“臥不安,或眠多異夢,隨即驚覺……溫膽湯加棗仁”,并遵《金匱要略》“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則益氣養(yǎng)心,清化痰熱,收效甚著。
溫膽湯,中醫(yī)常用方劑,具有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之效。用于膽胃不和、痰熱內(nèi)擾證之膽怯易驚,虛煩不寧,失眠多夢,或嘔惡呃逆,或眩暈,或癲癇等,苔膩微黃,脈弦滑。溫膽湯原為唐代醫(yī)家王燾《外臺秘要》引《集驗方》的處方,藥物組成以溫性為主,試圖通過“溫膽”而達到治療“膽寒”的目的,故而名之。宋代醫(yī)家陳無擇將其進行了變通,收入其著作《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雖然仍用“溫膽”之名,而藥物組分則由溫性向寒涼發(fā)生了改變,治療方向也就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對此,羅天益評議說,此方中“和即溫也,溫之者,實涼之也”(《衛(wèi)生寶鑒》)。因此,使用時一定要鑒別清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