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針 (一)取穴 主穴:眼、肝、腎。 配穴:內(nèi)分泌、交感、神門。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酌配1~2穴。采用埋針法。對耳廓常規(guī)消毒后,用鑷子夾住經(jīng)嚴格滅菌之圖釘形撳針,選準穴位刺入,約1毫米深。用膠布固定,并予按壓3~5分鐘,使患者感脹痛及耳廓發(fā)熱潮紅。每次貼1側(cè)耳,3~5日換貼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三)療效評價 共治233例,以與上述相同的標準評定,顯效123例(52.8%),有效79例(33.9%),無效31例(13.3%),總有效為86.7%。 體針加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睛明、球后、健明、承泣。 配穴:分2組。1、翳明、合谷、足三里、肝俞、腎俞、脾俞、光明;2、心、肝、腎、皮質(zhì)下、眼、目1、目2(耳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第1組為針刺,取2~3穴;第2組耳穴壓丸,取4~5穴。操作如下:眼區(qū)穴,針刺時囑病人閉目,以左手拇指固定眼球,針緩緩刺入0.5~1.0寸,得氣(針感擴散至眼球)為度,不作提插捻轉(zhuǎn)。配穴,得氣后用補法。留針20~30分鐘。取針后,在耳穴上以王不留行籽一粒置于0.7×0.7厘米2小方塊肌膚寧貼膏或普通膠布上,予以貼敷。并讓患者每日指壓2~3次,每次10分鐘。體針,每日或隔日1次,雙側(cè)均針,15次為一療程;耳穴壓丸,3日1換,5次為一療程,每次貼一側(cè)耳,雙側(cè)交換。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顯效:在原視力基礎(chǔ)上提高2行以上;有效:在原視力基礎(chǔ)上提高1~2行;無效:視力提高不足1行,無改變或減退。 共治270只眼,總有效率在73.3~98.2%之間。其中168只眼按上述標準評定:顯效為108只眼(64.3%),有效為55只眼(32.7%),無效5例(3.0%),總有效率為97.0%。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頸椎6、頸椎7、胸椎1、挑治點。 挑治點位置:上述3椎,以每椎棘突為1挑治點,其周圍0.5厘米處取6個挑治點。此7點(即棘突1點和周圍6點)成梅花形分布。3椎共21點。 (二)治法 器械:特制不銹鋼針1根(長5厘米,直徑1毫米)、手術(shù)刀1把、小火罐1個。 患者正坐,頭向前傾,充分暴露穴位。開始3次,分別挑治頸椎6、7和胸椎1棘突挑治點,第4至12次,分別在棘突周圍左右上下相對稱兩點挑治。選定挑治點,常規(guī)消毒,局麻后,挑破皮膚,挑出白色纖維物數(shù)十根,直至白色纖維挑凈為止。挑治后有少量出血,擦干并拔火罐,吸出少量血液,即起罐,再將血擦干,蓋以消毒敷料。第1~4日,每天挑治1次,第5次起,每周挑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三)療效評價 共治40例74只患眼,顯效16只(21.7%),有效34只(45.9%),無效24只(32.4%),總有效率為67.6%。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光明、三陰交、足三里、養(yǎng)老、曲池、內(nèi)關(guān)、合谷。 配穴:腎俞、肝俞、血海。 (二)治法 藥液:當歸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維生素B1注射液、維生素B12注射液。 以主穴為主,每次取1穴(雙側(cè)),體弱者可酌加配穴1穴(雙側(cè))。第一療程,用當歸注射液2毫升,加維生素C注射液500毫克混合:第二、三療程取維生素B1注射液50毫克、維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當歸注射液1毫升,三者混合。用5毫升注射器吸入藥液,在針管中臨時混勻,刺入選定穴位,獲得針感后,快速推入藥液,每穴注入1.5毫升。主穴輪流取用,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100例計200只眼,以類似上述標準評定,顯效115只(57.5%),有效70只(35.0%),無效15只(7.5%),總有效率為92.5%。 穴位電刺激 (一)取穴 主穴:睛明、攢竹、承泣、瞳子髎。 配穴:后溪、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鼻根部。 (二)治法 令患者取仰臥位,將直徑8毫米的圓形銅片貼于主穴,用鹽水紗布8層覆蓋并固定,再將信息治療儀的陰極置鼻根部,陽極置后溪穴。然后接通電源,輸出高頻電流脈沖信號,強度為10-7~10-10量級。每次治療1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3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32例共62只眼,結(jié)果43只眼視力提高>0.1,同時經(jīng)觀察治療后密度對應(yīng)值明顯降低。 核桃殼灸加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肝、腎、皮質(zhì)下、眼(均為耳穴)。 阿是穴位置:患眼。 (二)治法 藥液配制:黨參12克、川芎10克、黃芪10克、夜明砂10克、石斛10克、升麻6克、谷精草10克、枸杞12克、山萸肉10克、石菖蒲10克、白菊花10克、密蒙花10克,用紗布包在一起,放入藥鍋內(nèi),倒1000毫升溫開水浸泡1小時,過濾去渣。將核桃殼(殼須是完整的兩半,有裂痕者不用)在藥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 用細鐵絲制成一幅眼鏡形架子,鏡框外方分別用鐵絲彎一直角形的鉤,高和底長均約2厘米,其上插一1.5寸長之藥艾炷,點燃。在鏡框上套上浸泡過之核桃殼,戴在患眼前,病人取端坐位,每次灸30分鐘,灸時以眼前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畢囑患者自行按摩睛明、攢竹、太陽、四白等穴10分鐘。并眼球向上、向內(nèi)、向外旋轉(zhuǎn)16次。配穴酌取3~4個,以王不留行籽貼敷,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每穴按壓2~3分鐘。每次僅取一側(cè)耳,左右交替。隔核桃殼灸每日1次,耳穴壓丸每周換貼2次。灸1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52例計104只眼,結(jié)果顯效38例,有效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6.6%。 耳穴結(jié)扎 (一)取穴 主穴:降壓溝。 (二)治法 先以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用3×12醫(yī)用縫合針,沿所取穴位皮下穿過,打結(jié),外敷特制藥紗小敷料,加醫(yī)用膠布固定1周,1次生結(jié)扎治療以后不拆線。 (三)療效評價 上法共治療150例,有效142例,無效8例??傆行蕿?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