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打掃樓梯,一般都是從上往下,由里到外,這樣省時省力,不必重復(fù)勞動。
被天庭、佛、道三方公認(rèn)推選出來的西天取經(jīng)團(tuán)隊負(fù)責(zé)人唐僧,卻做了一件有違常規(guī)的事。
他在祭賽國打掃金光寶塔時,卻是從下向上掃。這一掃,還掃出了兩個小妖,拯救了祭賽國許多僧人的性命。
唐僧師徒遇阻酷熱無比的八百里火焰山,孫悟空三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好不容易過了火焰山,進(jìn)入了祭賽國境內(nèi)。
古人說: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不遠(yuǎn)處,孫悟空望著一處城防,對師父說道,前方是一處帝王之所。這讓唐僧非常地詫異不已,天下城池那么多,徒弟你為啥就斷定是一處帝王之居?
孫悟空有火眼之睛,當(dāng)然懂得望氣之仙術(shù),也能識破真假妖魔鬼怪。但此次他依據(jù)的并非這些神通本領(lǐng),而是他平時所積累起來的觀察學(xué)問。
“師父您看四面有十?dāng)?shù)座門,周圍百余十里,樓臺高聳,云霧繽紛,不是邦國帝王所居,哪會有如此宏觀壯麗?”
唐僧聞聽,不覺豎起大拇指,為聰明智慧的徒弟點了個贊!
繼續(xù)行走,唐僧師徒知道這個國家叫祭寒國。但眼前看到的一幕幕,讓他們這些出家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熱鬧的大街上,要么是和尚們身披枷戴鎖,沿門乞討化緣;要么是寺廟中的僧人被吊起來打……
天下僧人是一家。唐僧師徒詢問后得知,這些僧人大多是祭寒國金光寺中的和尚。
3年前的一天,祭賽國金光寺內(nèi)寶塔頂上的一顆夜明珠,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血雨之后,失去了往日的祥瑞之氣和滿天霞光。
這是令祭賽國上下引以為之驕傲的一顆夜明珠,成為國寶的祥瑞之物,此國被稱作“天府神京”。也正因這顆寶珠,博得了周圍月陀國、高昌國、西梁國和本缽國的年年朝貢。
可是這個驕傲的資本,突然消失不見了,周圍夷國也不來進(jìn)貢了。祭賽國王大怒之際,懷疑是僧人盜了塔頂上的“寶貝”。
來到傳說中的置放夜明珠的寶塔前,已近黃昏時分。滿天星輝下,唐僧對徒弟們說,自己要趁著月色掃塔。
當(dāng)年,朱自清乘著荷塘的月色賞荷,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荷塘月色》。孫悟空卻發(fā)現(xiàn)師父在掃塔時的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打塔的程序,是從下向上!
西天取經(jīng)途中,唐僧是第一次掃塔,不知道大掃除的方式嗎?并非如此!
四大名著《西游記》第62回,“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一章節(jié)中談到:唐僧對悟空說,當(dāng)時曾立下一個宏愿,遇廟燒香,見佛拜佛,遇塔掃塔,這一次,他也不能例外!
唐僧在佛塔下許了個心愿:路遇金光寺寶塔被盜,國王疑僧盜寶,僧人含冤受屈,上下難明,弟子竭誠掃塔,望我佛赫赫威靈,早示污塔之因,早雪僧人之冤……
許過心愿后,唐僧與孫悟空師徒二人,各拿著一個掃把,各端著一盞琉璃燈,打開塔門,從第1層,一直掃到了第12層,此時已近三更時分。
金光寺中的這個寶塔一共高達(dá)13層,孫悟空掃到12層時,忽聽到最頂端的塔樓上,有人在說話,頓覺好奇。
夜半三更時分,對話的二人正是碧波潭萬圣龍王派來巡塔的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兩個小妖。
兩個小妖一邊猜拳喝酒,一邊透露了夜明珠被盜的機(jī)密:乃是萬圣龍王的發(fā)婿——九頭蟲怪,將夜明珠盜后,養(yǎng)在了碧波潭底下。
就這樣,唐僧師徒通過掃塔,幫助祭賽國王找回了夜明珠,也救下了國王要?dú)⒑Φ倪@些僧人們。
網(wǎng)絡(luò)中,有讀者提出一個疑問,常人掃除都是從上到下、從內(nèi)向外打掃,為何唐僧卻是從下往上掃,他掃過的塔豈不是白費(fèi)功夫,最后還會再臟?
其實,并非唐僧無知,只會誦經(jīng),不懂勞動的方法,而是他通過掃塔暗藏了高深的智慧和境界。
趙玉平老師在揭示唐僧從下向上掃塔的奧秘時,用了12個字:起點低,當(dāng)下凈,回頭臟,平常道。
是何意思呢?
所謂的“起點低”,是告訴我們要從基層做起,從腳下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所謂的“當(dāng)下凈”,是告訴我們,要活在當(dāng)下,不念過往,珍愛眼前,愛之能愛,愛之所愛;
所謂的“回頭臟”,是每個人要吾日三省,回顧下不同年齡階段的成敗得失,特別是當(dāng)初與人處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如果能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的幼稚和不足,說明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提升了,如果沒有,說明自己沒有什么大的進(jìn)步,處于停步或倒退階段。
所謂的“平常道”,就是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之道,就藏在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就在生活的瑣碎點滴之中,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修得一顆平常心,保持平常道,日積月累,就會有質(zhì)的提升,水到渠成之日,功德自會圓滿。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凈地?!?/strong>
當(dāng)年,唐僧立下“遇塔掃塔”的大愿,與其說他為了佛塔的潔凈衛(wèi)生,不如說他為的是掃除內(nèi)心的雜塵。
心底的垃圾掃干凈,心底自然也就清凈了!
當(dāng)年,如來佛祖也曾對忘性最大的弟子——周利槃特迦說:用慚愧、懺悔、返照、覺察、覺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覺察、念念覺照,這樣,就能把心中的灰塵掃掉了。
佛經(jīng)《清靜經(jīng)》中說:寂無所寂。透過唐僧看似有違常規(guī)掃搭的方法,您看唐僧的境界和智慧有多高深,難怪他最后修成了“旃檀功德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