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最具有詩意的立秋節(jié)氣快到了,暑氣將退,涼爽將至,讓我們跟隨時間的腳步,品讀古代經典詩詞中的自然節(jié)令變遷,品味古代經典名篇中的時空視野、情感思緒與豐富的精神內涵吧。
立秋節(jié)氣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笔翘拼娙藙⒀允贰读⑶铩吩娭械拿?,以質樸的語言,勾勒出了立秋節(jié)氣中氣候變化的動態(tài)漸進過程:暑氣,極盛而始衰;秋涼,待發(fā)而未盛;夏色漸收,秋聲漸起。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此時,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于每年公歷8月7或8日交節(jié)。
“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立秋與立春、立夏、立冬并稱“四立”,也是古時“四時八節(jié)”之一。
廿四節(jié)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墓?jié)點,也是萬物內斂,開始從繁茂生長趨向成熟結果的季節(jié)?!稜栄拧罚骸扒餅槭粘伞薄!对铝钇呤蚣狻罚骸捌咴鹿?jié),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說文解字》對“秋”解釋:“秋,禾谷熟也?!绷⑶锊恢槐砻魇顭崽鞖獾募磳⒔Y束,也預示著禾谷成熟、收獲季節(jié)的已經來臨。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p>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根據“候平均溫度”,當?shù)剡B續(xù)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真正的秋天。因此,嚴格來說,“立秋”并不是說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立秋”指的僅僅是天文學意義上秋季的開始。
宋代詩人王十朋《立秋》詩中的“涼微金尚伏,暑熾火初流。”寫的正是立秋節(jié)氣的這一氣候特征:代表秋天的“金”氣尚在蜇伏中,秋涼尚微;標志著清秋的“大火西流”才剛剛開始,暑氣仍熾。
事實上,立秋節(jié)氣并不代表著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不等于入秋。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僅次于大暑、小暑第三熱的節(jié)氣。在節(jié)氣排列順序上,處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節(jié)氣中有“三暑”(小暑、大暑、處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著高溫酷熱天氣,“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jié)氣。俗話說:“熱在三伏”,立秋往往還處在中伏,要真正感受到秋高氣爽,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要等到白露前后?!扒锖笠环?,這一段時間還是比較“難熬”的,但是對農作物來說也是寶貴的。
《立秋》
宋.王十朋
節(jié)物催吾老,天涯見立秋。
涼微金尚伏,暑熾火初流。
家遠思嘗稻,年衰怯戴楸。
歸耕期已近,河漢望牽牛。
立秋 | 葉落知秋
作為農耕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我國古代對“立秋”節(jié)氣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迎秋,是我國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應,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來。《禮記.月令》記載:“(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在古人的觀念中,梧桐是有靈性的樹木。古人認為,梧桐樹每枝有12片葉子,一邊6葉,象征一年12個月。如果當年有閏月,就會多出一片葉子。立秋之時,梧桐樹就會開始落葉,因此有"葉落知秋"之說(“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宋朝時,立秋這天皇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早秋客舍》
唐.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獨夜他鄉(xiāng)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立秋三候 |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立秋三候是古人對立秋節(jié)氣中氣候漸變過程的概括總結,也是對立秋節(jié)氣物候特征最準確的描述。
一候涼風至?!拔鞣狡嗲逯L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也就是說,不經意間,此時的風已經不再是暑天的熱風了,天氣開始呈現(xiàn)轉涼的趨勢。
《立秋》
南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點兒說,就是早晨大地上開始有霧氣了。
《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jié)》
唐朝·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指“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寒蟬開始鳴叫,說明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寒蟬之于秋天,就猶如布谷鳥之于夏天,都是一種信號。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