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收錄了自2006年至2017年9月中國知網收錄的所有論文數據,時間跨度長達10年。從報告中,我們既能了解到文章影響力最大的學者,也能窺見10年來各領域的研究熱點,同時也能看到不同學者的學術影響力分布。需要說明的是,本報告統(tǒng)計時均以第一作者為統(tǒng)計標準。
按照綜合指數排名,排名前10名都是各領域耳熟能詳的知名學者。例如,排名第一的王利明教授,是著名的法學家,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常務副校長。排名第二的陳力丹教授,是傳播學領域的知名專家,被新聞傳播學界尊為“離馬列最近的人”、 “一流的大師”,又被門下弟子親昵地稱作“丹爺”。
知名學者的學術影響力來自多方面,文章發(fā)表數量和質量是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從學校看,中國人民大學表現搶眼,前10席中有4個席位,而且占據了前四席。其中,王利明和楊立新來自法學領域,陳力丹和喻國明(喻國明教授目前已經到北京師范大學任職)來自傳播學領域。這兩個領域也是中國人民大學非常強勢的兩個學科,在最新一輪學科評估中,都得到了A+的評估結果。
從學科分布看,除了第9名的王成山是非社會科學,其余9位均來自社會科學領域。此外,法學學科是表現最為突出的,有3位作者均來自法學領域。這說明中國10多年來法學專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從被引頻次看,引用數最高的是王利明,高達7240次。王成山、張明楷、楊立新的論文被引頻次也超過了6000次。
從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數量看,陳力丹排名第一,共發(fā)表論文405篇?!暗敗笨胺Q最能寫的學術大腕。發(fā)文數量超過100篇的作者有67個。對任何一名學者而言,旺盛的學術產出都是維持其影響力的重要保證。在這一點上,研究做得好,發(fā)表數量少的學者是比較“吃虧”的。
從篇均被引看,則呈現很大不同。其中,張金磊的篇均被引次數最高,為1259.25次。該作者引用最高的一篇論文叫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發(fā)表于《遠程教育雜志》,2012年8月。翻轉課堂是近年來流行的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理念,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該篇論文的被引次數高達4580次,就是很好的例證。我們也能看到,論文發(fā)表的時間節(jié)點對于論文的被引次數是有很大影響的。知網收錄的論文中,以翻轉課堂為主題的論文恰好是最早出現于2012年。其后,這一領域的論文發(fā)表出現了井噴現象。2016年和2017年達到了峰值期,每年發(fā)表8000多篇文章。
篇均被引第二高的,依然出現在教育領域。作者梁樂明發(fā)表的論文總數并不多,但是其中一篇文章《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被引高達1571次,這也提升了該作者的整體的篇均被引,數值為922.5次。也是因為作者較早關注了微課程設計主題,并較早發(fā)表了相關論文。看來時間性是論文能否成為高被引論文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當然,從高被引文章相關主題年度發(fā)表文章的走勢曲線,我們也能看到該篇論文的學術生命周期。有的主題,屬于大干快上型,幾年之內大家都來關注,發(fā)文無數,但是發(fā)表曲線隨著時間推移迅速下行。有的主題,屬于穩(wěn)健型,可能10年20年之后,依然有人在引用,顯示了長久的學術生命力。
我們也可以從篇均被引前10的論文管窺10多年來不同領域的研究熱點,分別是翻轉課堂、微課程、碳排放、股權治理、云計算、上市公司、大數據、政治治理。
從篇均被引只能說明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問題,但是從作者h指數,我們更能均衡評價一個作者的學術影響力。h指數是200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提出的。通俗的說,就是一個學者有h篇文章至少被引用h次以上。例如,h指數排名第一的王成山,指數為51,這說明該作者至少有51篇論文每一篇被引次數都在51次以上。相比篇均被引有可能造成的“一枝獨秀”,h指數表明的是某學者在某領域的“百花齊放”,代表了一個學者在該學科內廣泛而均衡的學術傳播影響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