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yōu)榱吮磉_對去世長輩的敬意與孝道,也為了方便后人去墳上祭奠和緬懷,往往會選址立碑,并在上面刻上標識死者身份的碑文。
關于祭碑文,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講究,它與我們平時的日常用語、書寫格式都不一樣,祭碑文的書寫遵循的是“合生老”規(guī)則,那么,立碑時怎么寫祭碑文呢?
從墓碑形式上,墓碑分為豎式和橫式兩種,其碑文刻寫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格式。豎式墓碑的碑文是自右往左、自上而下直寫。橫式墓碑的碑文則自左向右、先上后下進行刻寫。一般豎式墓碑較為常見,其碑文主要包括包括主體碑文、立碑時間、生卒年月、子孫名稱等。
一、主體碑文的寫法
01要遵循“合生老”的規(guī)則
寫碑文最講究的是行數(shù)和字數(shù)達到“合生老”的要求,列數(shù)一般不作要求,因為不容易做到。
所謂“合生老”,是以“生老病死苦”作為一個循環(huán),結尾的字數(shù)要落在“生”與“老”這兩個字上。比如按“1、2、3、4、5”去對應“生、老、病、死、苦”,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個字必須要落在“生”或“老”這個字上。
舉個例子: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
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可以看出,五個數(shù)中“生老”寓意很好,但“病死苦”寓意就不吉利,因此,以五個數(shù)為一輪,凡是尾數(shù)帶1、2、6、7的數(shù)字都符合“合生老”要求,而不帶1、2、6、7的數(shù)字就不符合“合生老”要求。
那么,墓碑文刻寫時,行數(shù)和字數(shù)一定要保持6,7,11,12,16,17,21,22……等這樣規(guī)律的字數(shù)才行。
02死者姓名的書寫
由于祭碑文是死者身份的標志,所以一定要用大號字體將死者姓名寫在墓碑最正中、最顯著的位置,讓人一眼望過去,便知道死者是誰。
比如:(祖父)祖考某公某某墓 ;(祖母)祖妣某母某氏墓 ;(父親)顯考某公某某墓;(母親)顯妣某母某氏墓;(岳父)岳考某公某某墓;(岳母)岳妣某母某氏墓等 。
如果死者是女性,也可以將姓名直接寫上,比如將母親寫成“顯妣某某某墓”;如果死者是單名,就要在“墓”字的前面加上一個“之”字,比如“顯妣某某之墓”。
如果是夫妻合葬墓,就要按照男右女左來并排刻寫,然后共用最下邊的“墓”或“之墓”,并將其寫在兩列的正中間。
碑文的行數(shù)要符合“合生老”規(guī)范!如果寫了“之墓”后,字數(shù)多了一個,就要及時去掉那個“之”字;如果字數(shù)少了,則可以在“之墓”上邊增加“老人”、“老大人”(對于男性)、“老太君”(對于女性)等字進行調整。同時,也可以在姓之后名之前加一個“諱”字進行調整。
03關于祭碑文的文字禁忌
避免白話。在古代,墓碑文有著嚴格的要求,對于死去的父母,一定要用考和妣來尊稱,而不能用慈母,慈父這種稱呼。因為按照民間的說法,只有那些想和父母在地下團圓的人,才會這樣稱呼。所以,寫祭碑文時,要盡量避免用到此類白話詞匯。
避免忌諱的文字,比如奢、橫、兇、邪等都屬于祭碑文忌諱的文字。按照風水說,墓地屬陰,若碑文中再出現(xiàn)這些字,就會引發(fā)兇煞之氣,導致后人不利,也會讓逝者難以安息。
二、立碑時間的寫法
立碑時間要用小號字體寫在墓碑的右邊,無論公歷或農歷都可以,但不管用那種歷法,陰陽歷絕對不能混用。
比如:公元××××年 ×月 × 日(11字); 農歷歲次 ××年 ××月 ×日(12字); 公元×× 歲次 ×× 年月×× 日立(17字)。
寫完之后,我們先要數(shù)一下字數(shù),達到“合生老”要求。如果是用公歷所寫,字數(shù)不符合時,可以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時立”等字。
如果是用農歷所寫,一旦字數(shù)多了,可以把十一月寫為“冬月”,十二月寫為“臘月”;字數(shù)少了,可以在月份上增加字數(shù),比如將三月寫為“暮春月”,四月寫為“孟夏月”等進行調整。
三、生卒年月的寫法
這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日子,也是死者在世間生存過的痕跡的記錄,通常單墓寫成一列,雙墓寫成兩列,字數(shù)也是按照“合生老”的要求。比如: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22字)。
如果寫完后發(fā)現(xiàn)字數(shù)沒有達到“合生老”,就要進行調整,比如增加“公元”兩字,或加上出生、死亡地點等,也可以省略具體日期,比如只寫到年月就可以,總之,一切要達到“合生老”要求。
四、子孫名稱的書寫
一般要用小號字體寫在墓碑的左邊,但最好不要超過20個名字,要不然就顯得太過擁擠。
第一行先寫一個“孝”字,第二行寫一個“男”字,第三行寫兒子所屬的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的名稱。然后按照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
寫完兒子輩名稱后再在下一行寫孫子輩,先寫一個“孫”字,再在下一行寫孫子的字輩,然后再寫名稱,依然是按照年齡大小自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
如果是曾孫,就先寫“曾孫”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寫曾孫的字輩,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只寫名不寫姓。
如果死者兒孫較多,就不寫死者女兒和孫女的名字。如果需要寫的,就寫在右邊立碑時間與主體碑文之間的空格處。
也是先寫一個“孝”字,但第二行是寫一個“女”字,第三行就寫女兒們的名稱,仍然是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
孫女名稱寫在女兒名稱的下一行,先寫“孫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邊一行寫孫女名稱,仍然是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只寫名不寫姓。
寫完這些后,還需要在下一行寫一個“祀”字,然后再計算一下子孫內容的行數(shù),要達到“合生老”才行。因此,要么是6行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等,如果行數(shù)不夠,就需要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
結語:
由于各地民俗的不同,也使得各地墓碑碑文的寫法也各有不同,但無論怎樣,人們書寫祭碑文的初衷和目的都相同,通過記錄和留存逝者生存過的痕跡,也是后人對逝者的紀念和緬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