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畫末日說,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屢次被人提起,這個話題實際并不新鮮,也沒有什么營養(yǎng)。
油畫醬也曾因眾多不堪入目的當代國畫,發(fā)出過這個疑問。但畢竟不是專業(yè)人士,只能在表象上尋求一二??幢榻鼛啄甑膰嬚梗冀K沒有找到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和畫家。
樹還是那個樹,山還是那個山,與前人相比更少了意境,多了浮夸。
而提出“國畫末日說”的藝術評論家李小山,就對國畫的將來指出了很多意見,油畫醬覺得李小山先生對于國畫的評論非常意思,摘錄幾段和大家分享。
最早,在1985年7月《江蘇畫刊》就刊登了李小山文章《當代中國畫之我見》,開篇第一句就是“中國畫已到了窮途末日的時候”。
到現(xiàn)在30多年過去了,新的東西多了,畫家多了,作品多了,價格更是30年前的幾十倍,幾百倍。但真正讓人熟知的國畫家?guī)缀鯖]有,就連那位號稱要超過畢加索,蟬聯(lián)拍賣市場的崔如琢,別說大眾有沒有聽說過,就連搞藝術的人也不見得都知道他。
制造垃圾,用新概念賺取利益,這似乎就是當前國畫的現(xiàn)狀,一小撮人聚在一起玩的游戲。美,早就沒了。
李小山先生說,當代中國畫處在一個危機與新生、破壞和創(chuàng)造的轉折點;當代中國畫家所經歷的苦惱、惶惑、反省和深思折射出了歷史演變的特點。再也沒有比在我們時代當一個中國畫家更困難了,客觀上的壓力和主觀上的不滿這種雙重負擔,大大限制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才能。
兩千多年的歷史,深深制約著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藝術的發(fā)展。無論從形式或從內容上看,中國畫從形成、發(fā)展到沒落的過程,基本上保持著與社會平衡的進程,幾乎沒有出現(xiàn)什么突變與飛躍。
傳統(tǒng)中國畫發(fā)展到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的時代,已進人了它的尾聲階段(人物、花鳥、山水均有了其集大成者)。
傳統(tǒng)中國畫已老態(tài)龍鐘、氣喘吁吁地跟在時代生活的后面,中國繪畫理論在我們今天的歷史條件下,不是修正和補充的問題,而要來一個根本的改觀。
這就是李小山先生在《當代中國畫之我見》中提出來的看法,在近段時間,又有人問起中國畫是不是發(fā)展的好了起來,李小山先生表示:“對這個話題我已深感厭倦了,翻來覆去沒有意義,現(xiàn)在的文化生態(tài)簡直一團糟,離繁榮豈止萬里之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