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已進入數(shù)九季節(jié),今日是二九的第六天,將近三九。
古人有云“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小寒節(jié),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
小寒正值三九前后,俗話說“冷在三九”,小寒也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最冷的時節(jié)也是陰邪最旺盛的時期,而“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這階段重在防寒?。?!
第一處:護頭頸
中醫(yī)認為“血遇寒則凝”,小寒時節(jié),進入一年中最冷的階段,寒冷會促使血管收縮,易使血壓升高。
保護好頭頸很重要,一定記得外出戴帽子、戴好圍脖等,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不能讓頭部受涼。
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中醫(yī)又稱頭部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于頭部。
此外,洗頭時一定要用溫水,避免涼水刺激腦血管,誘發(fā)頭痛、頭暈,甚至突發(fā)腦血管疾病。洗頭后,盡快將頭發(fā)吹干,避免頭發(fā)沒干就出門。
第二處:護腳部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雙腳離心臟最遠,容易出現(xiàn)供血不足的情況,這樣很容易使寒氣從腳底侵入,所以,小寒時節(jié),保護好腳部,御寒保暖很重要。
腳部,還有很多穴位,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雙腳與我們的五臟六腑有很大關系。保暖腳部,穿厚鞋、厚襪子外,最好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用力揉搓腳底的涌泉穴,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第三處:護腰背
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而“腎喜溫惡寒”。從五行學說上講“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所以,小寒時節(jié),保護好腰部,避免著涼,利于養(yǎng)腎。
后背,是人體督脈的循行指出,而督脈被稱為“陽脈之?!保姓{節(jié)陽經氣血作用。
這個時節(jié),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是曬太陽,背對太陽而曬,利于養(yǎng)人體之陽氣。
此外,保護好腰部,日常可按摩腰眼,此穴為補腎穴位,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一:吃
小寒時節(jié),是“進補”最佳時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季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jié),是保養(yǎng)和繼續(xù)能量的時機,適時進補,增加營養(yǎng),祛除寒氣。
可適量吃些羊肉、牛肉、芹菜、白蘿卜、土豆、大白菜、蘋果、桂圓等。
也可適量用紅參、紅棗、白術、當歸、黃芪等補氣血的藥材熬湯喝。
二:飲
小寒進補,但不可盲目,否則也會增加腸胃負擔,使脾胃失調。
小寒時節(jié),愛喝茶的朋友,可選擇一些茶性溫和的花草茶,有健脾、祛濕作用。
木丹陳皮茶:健脾、祛寒濕
配方:取蒲公英0.5克, 薏苡仁和梔子各0.3克, 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及百合各0.2克, 干姜、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及荷葉各0.1克, 人參、金銀花、菊花及紫蘇葉各0.05克,全部碾碎,制成茶包,每天一包,熱水沖泡。
木丹,苦、寒,能燥濕,寒能清熱,并且善于清利下焦肝膽濕熱,可治療肝膽濕熱所引起的濕熱黃疸癥狀。
陳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捎糜跐褡柚薪埂㈦涓蛊γ?、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癥。
薏苡仁,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之功效。與赤小豆搭配,祛濕效果更佳。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將令太多,津液滲泄,有健脾利濕之功效。
馬齒莧,有利水祛濕的作用,同時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C、谷胱甘肽等成分,利于抗衰老。
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等功效,用于治療寒熱虛實各種水腫。
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除濕,與人參、甘草等溫性植物搭配,調和茶性,不溫不燥,有很好的健脾、祛寒濕功效。
三:動
民間有句話“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p>
三九天里,陽氣虛弱,心肺負擔比較大,運動最好選擇中午時段,太陽高照,陽氣充足,適宜進行戶外運動,如慢跑。
切記,冬季天氣寒冷,避免出太多汗,以免寒、濕、風侵入體內。
四:睡
《黃帝內經》中記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寒時節(jié),要“早睡晚起”,不要熬夜,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階段,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yǎng)陰,睡眠質量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冬季,晝短夜長,睡覺時,蓋好被子,避免著涼,少生病。
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謝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