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中國的疆域
一、偉大的祖國(位置)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qū),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二、遼闊的疆域:
1.領土的四端: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相交處( 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 多)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 附近)南北跨緯度近 ,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 多、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2.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
3.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
4.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三、眾多的鄰國
1、陸界線:2萬多千米
2、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3、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注意]我國已于2004年3月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
四、臨海:和大陸直接相臨的海域。我國的臨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太平洋、南海。這里應注意我國臺灣島的東部與太平洋直接相臨。(廣闊的太平洋給我國帶來了大量的水汽,對我國的工農業(yè)生產及海洋運輸、海洋資源開發(fā)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五、領海:國家領土在海中的延伸,屬于國家領土的一部分。領海的范圍是從大陸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國家對領海行使主權
六、島嶼:我國是世界上島嶼眾多的國家之一。我國90%的島嶼分布在東海和南海。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分別是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澎湖列島、南海諸島是我國的四大群島。浙江省是我國島嶼分布最多的省。
第二節(jié) 中國的行政區(qū)劃
二、 行政區(qū)劃
1、三級行政區(qū)劃:省、縣、鄉(xiāng)三級及特別行政區(qū)
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2、 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第三節(jié) 中國的人口
一、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1.總量: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占世界人口的1/5強,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遠大于俄、加、美、巴等國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國13億人口日”
2.省區(qū)分布:最多:河南?。蛔钌伲喊拈T。3.人口分布:(掌握騰沖-黑河一線):我國人口的空間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城鄉(xiāng)分布: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zhèn)人口比重小。我國約有三千多萬華僑和華人生活在國外。僑胞的原藉以廣東,福建(“僑鄉(xiāng)”)兩省最多。
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1、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2、 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呈直線上升。3、 東部地區(qū)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快的原因是人口遷移4、龐大的人口數量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國家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其主要內容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其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5、人口問題: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發(fā)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相適應,與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相協調。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2、農村、城鎮(zhèn)人口他布特點:農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43%,57%)(2005年)。2005年我國城鎮(zhèn)人口達到5.6億。
三、我國的人口政策:
1、 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2、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第四節(jié) 中國的民族
一、56個民族
1.中國共有56個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萬人。
2.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3.各民族的地區(qū)分狀況: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qū)。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臺灣與福建為高山族,福建省有畬族,。4.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三、獨特的民族風情:
彝族 ——火把節(jié);白族——三月三歌會;藏族——曬佛節(jié);傣族——潑水節(jié);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漢族——賽龍舟;朝鮮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蘆笙節(jié)。
【沙海拾貝】
1.我國陸地面積是960萬km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數為12.9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5以上。
2.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口最多的省區(qū)河南。 我國的內海有渤海和瓊洲海峽。
3.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基數大,增長快。每年新增人口為1200萬左右。我國被稱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薩。“聚寶盆”是指柴達木盆地。
4.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4人/平方km。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5.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收回的時間是1997.7.1.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收回的時間是1999.12.20.。我國的三級行政區(qū)劃是省、縣、鄉(xiāng)。江蘇省的簡稱是蘇。
6.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和資源、環(huán)境條件相協調,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qū)是云南。
7.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8.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_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9.當太陽直射23.50N緯線時,下列城市(廣州、哈爾濱、武漢、北京)的白晝時間由長到短的排列應是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
10.我國可以分為四類干濕地區(qū):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干旱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我國耕地的南北差異比較明顯:南方水田,北方旱田。
11.黃河的河段劃分是:上游、中游的劃分是河口,在內蒙古省區(qū);中游、下游的劃分是孟津,在河南省區(qū)。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長江。
12.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原因是海拔高。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我國的科學家號稱“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13.黃河的發(fā)源地是巴顏卡拉山,長度5464km。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長江的發(fā)源地是岡底斯山,長度6300km。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漠河鎮(zhèn),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
14. 我國的河流自北向南汛期變化的特點是由短到長。 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總的說來,東部地區(qū)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qū)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是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
15.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原因是水量最大、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我國耕地面積1.3億公頃,承受著以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世界21%的人口。
16.從我國氣候條件和農業(yè)生產的差異來看,南北方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
17.我國的京杭大運河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于江蘇、浙江。黃河下游支流比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地上河”。
18.南方夏季高溫,并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我國現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的原始森林和東南部山區(qū)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號稱“天府之國”的是地形區(qū)成都平原。西藏牧區(qū)的主要畜種是牦牛。
19.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漢江。東北平原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大豆、甜菜。太行山脈走向是東北西南走向。黃土高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高粱、谷子。
20. 我國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我國治理水土流失的重點地區(qū)是黃土高原。
21.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的旅游勝地為香港。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致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第二章 第一節(jié) 中國的地形
一、地勢西高東低
1、 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2、 三級地勢階梯的概況:【階梯名稱、平均海拔、地形類型、分界線】
第一階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1000—2000米、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500米以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3、 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陸形成降水;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二、山脈縱橫交錯
1、 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山脈縱橫交錯,把全國分成若干地形區(qū);
山脈成為地形區(qū)的界線見P27表格
2、 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三列東西向的山脈;三列東北—西南向的山脈;西北—東南向的山脈;南北向的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3、 中華五岳: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
三、地形復雜多樣
1、 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山區(qū)面積廣大。(五種地形比例圖)。
2、 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 主要地形區(qū)特征: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大江大河發(fā)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內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和聚寶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林業(yè)和牧業(yè)。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最大,黑土廣布;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 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
一、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1、 氣候復雜多樣
氣溫分布與溫度帶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與干濕地區(qū)
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數漸少,總量漸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際變化漸大)
我國的干濕地區(qū):
2、 季風氣候顯著
什么是季風:夏季——偏南風;冬季——偏北風。夏季風影響降水和時空分布。
夏季風影響雨帶推移及帶來的旱澇災害,P36第二段。 冬季風幾乎不帶來降水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3、 大陸性特征強烈: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它地區(qū)相比,氣溫冬季明顯偏低,夏季明顯偏高。
二、特殊天氣
1、 寒潮:概念、侵入路徑和影響范圍(青藏高原海南省、臺灣、云貴高原等不易受影響)
危害:農作物受凍等。
2、 梅雨與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與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區(qū)。
3、 臺風:夏秋季節(jié) 沙塵暴:在干燥的春季多發(fā)生。
三、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旱澇災害
1.洪澇:夏秋季節(jié) 2.干旱:影響最大、最常見、范圍最廣。
第三節(jié) 中國的河流
一、外流區(qū)為主
1、 流域與水系、外流河與內流河、外流區(qū)與內流區(qū)的概念。
2、 內外流區(qū)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3、 外流區(qū)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見表格。
4、 內流區(qū)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內流河的水文特征:見表格
5、 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
6、 我國的主要湖泊
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最大的湖泊。
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二、滾滾長江
1、 長江的源流概況
(1)發(fā)源地、流經的省區(qū)和主要地形區(qū)、注入海洋;(2)長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積;
(3)上、中、下游的劃分;(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長江的水能開發(fā)
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源頭至宜賓段?三峽段;原因:落差大,降水豐富。
(2)長江三峽:由矍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fā)電、航運、水產養(yǎng)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3)葛洲壩、二灘、龔嘴、丹江口等
1、 “黃金水道”
有利條件:降水豐富,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長約7萬千米。
運輸價值:水運成本低;流域經濟發(fā)達,資歷源豐富;與南北向的鐵路線相交,聯系廣泛。
貨運量占全國的60%。
2、長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澇災害:上游地區(qū)植樹造林;中下游地區(qū)興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黃河
1、 黃河的源概況
2、 黃河的水能開發(fā)(1)水能集中上、中游(2)主要水電站: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2)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qū)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與黃河的對比:(導學案)
【沙海拾貝】
1.我國最大的鹽場是長蘆鹽場,最大的漁場是舟山漁場。
2..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800mm年等降水量線和一月0℃等溫線一致。又是我國干濕地區(qū)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溫度帶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河流長江和黃河的分水線。
3.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治黃的關鍵是治沙。 治黃的根本是加強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保持工作。
4.我國最大的商業(yè)中心是上海。東北的“三寶”是人參、鹿茸、貂皮
5.黃土高原生態(tài)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人多地少。
6.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西雙版納著名的熱帶雨林的奇觀有望天樹、板狀根、獨木成林、絞殺植物。
7.臺灣海峽屬于東海的范圍。臺灣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8.我國的“黃土地”是指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黃土地是我國主要農作物冬小麥、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qū)。
9.我國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與“黑土地”。“黑土地”上的主要農作物有春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10.我國的五個經濟特區(qū)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是我國主要的牧區(qū)。南方夏季高溫,并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11.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我國盛產蘋果的兩個半島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號稱“天府之國”的是成都平原。
12.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四川盆地的土壤顏色屬于紫色土。因此又叫“紫色盆地”。
13.北回歸線從我國南部四省區(qū)穿過,從東到西省區(qū)排列應是臺灣、廣東、廣西、云南。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是青藏地區(qū) 。
14.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居第二,且又是地勢最平坦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15.我國少數民族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東北地區(qū)。我國的四大高原中,地形呈“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形區(qū)是黃土高原。
16.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重山小”說的是我國著名山泰山。“黑土地”是指我國的東北平原。 太行山 的走向是東北--西南。
17.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正在建設中的三峽樞紐工程位于三峽的西陵峽。我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
18.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qū)是青海、四川。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9.“三北”防護林提到的“三北”是指西北、華北、東北。海洋生物資源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石油。我國南方地區(qū)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水田,北方地區(qū)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旱田。
20.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可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1.新疆的地形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其中新疆的地形特點是天山將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準噶爾盆地,南部為塔里木盆地。
22.新疆位于我國西部邊陲,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降水稀少、氣候干旱,該省的省會城市是烏魯木齊,位于準噶爾盆地。
23.我國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致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4.我國現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東南三大地區(qū)。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qū)是東北林區(qū)。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頭地區(qū)中的“三江”指的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
25.世人矚目的“西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在輪南,終點在上海。從我國氣候條件和農業(yè)生產的差異來看,南北方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6.我國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區(qū)是海南省。我國的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于江蘇、浙江兩省境內。
27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水能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率還比較低。
28.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我國的京杭運河,全長1800千米,自北向南溝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29.美麗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分布在石灰?guī)r地區(q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是指內蒙古高原 。巫山以西的地形區(qū)是四川盆地。
30.四川盆地的土壤顏色屬于紫色。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居第二,且又是地勢最平坦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省區(qū)是青海、西藏。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jié) 自然資源概況
1、自然資源
①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和能量??煞譃榭稍偕Y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②自然資源的特點: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在各個地區(qū)是有差異的。自然資源由于受某些成因的限制,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它們在地區(qū)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勻的。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
2、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3、自然資源的特征
科學技術進步不斷拓展資源開發(fā)和保護的空間:空氣、風景;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質量的差異;自然資源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不均勻性;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第二節(jié) 中國的土地資源
①我國主要利用的土地類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②特點:a我國土地資源豐富,類型齊全;b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總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積較廣,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對偏小。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27%)。我國耕地面積1.3億公頃,承受著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世界21%的人口。
③我國土地資源空間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濕潤、半濕潤平原、盆地地區(qū),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山區(qū)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草地主要分布在內陸干旱、半干旱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④我國各地土地資源的質量差別很大。東部季風區(qū),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西北內陸光照充足,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為主。青藏地區(qū)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土地生產力較低。
⑤珍惜每一寸土地
我國人均耕地少,可開墾的后備土地資源不多,工業(yè)、交通和城鎮(zhèn)的發(fā)展占用了一部分土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亂占耕地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因此,一方面必須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水平,變低產田為高產田,高產田更高產;另一方面要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穩(wěn)定耕地的總量。
目前我國對林地的管理與利用不盡合理,濫砍濫伐森林的問題仍然嚴重。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加快國土綠化,要切實執(zhí)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的林業(yè)方針,嚴禁濫伐盜伐森林。
由于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在牧區(qū)要劃區(qū)輪牧,做好防災工作,提高草地的生產力。
土地資源質量的區(qū)域差異:
第三節(jié) 中國的水資源
1、 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1)水資源: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總量不足,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衡。
(2)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西北干旱地區(qū)缺水尤為重要。黃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國的38%以上,水資源僅占全國的6%,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廣大,工農業(yè)生產用水量大。從時間變化看,我國水資源季節(jié)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3)解決水資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的地區(qū)分布不平衡。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②興修水庫,解決水資源季節(jié)季節(jié)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的問題。如規(guī)模宏大的長江三峽工程和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完成后,都將在防洪、灌溉及水資源調配方面發(fā)揮重大作用;③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是緩解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水污染和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用水緊張的狀況。今后我們要加大污水處理力度,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開展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減少或杜絕水的浪費。
2、水能資源:圖中的主要水電站。
第四節(jié) 中國的海洋資源
一、多樣的生物資源
1、 漁場形成有利條件:第一,寬淺大陸架,水溫適宜;第二,河流注入帶來豐富有機質、營養(yǎng)鹽類;第三,寒暖流交匯,也使營養(yǎng)鹽類豐富。這樣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餌料。
2、 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
3、 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
4、 水產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迅速。
一、豐富的礦產資源
1、 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
2、 海濱砂礦資源:16億噸,60多種。
三、巨量的化學資源
1、 開發(fā)利用化學資源的途徑: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2、 海鹽生產及主要鹽場:海鹽總量世界第一,各省區(qū)都有鹽場。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海鹽生產國,長蘆鹽場是我國最大的鹽場。北方是長蘆鹽場,南方是海南的鶯歌海鹽場。
二、保護“藍色國土”
1、 海洋有豐富的能源;2、 海洋蘊藏著巨大可開發(fā)空間;3、 海洋污染及其它問題:石油污染最為嚴重。赤潮時有發(fā)生。4、 保護
第五節(jié) 中國的礦產資源
1、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1)礦產資源總量大,種類多;(2)分布廣泛,相對集中。例如:煤、鐵、石油產區(qū)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屬礦則南方居多。(3)伴生礦多、某些重要礦種(例如鐵礦)貧礦多、富礦少,增加了開采運輸和分選冶煉的難度。(4)礦產資源形勢嚴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棄貧,濫采濫挖,破壞環(huán)境、破壞礦山,浪費嚴重,利用率低。
2、我國能源礦產的分布:我國能源的儲量和產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為石油、天然氣。
我國的煤60%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貴州等少數地區(qū)外,煤炭資源較少。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陽泉、西山;河北:開灤、峰峰;山東兗州、陜西:神府;河南:平頂山;江蘇: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內蒙古:東勝、準格爾、霍林河;遼寧、阜新;黑龍江:雞西、鶴崗;貴州:六盤水等。
我國著名的油田有:東北黑龍江的大慶,遼寧的遼河。河北的華北油田、山東的勝利以及河南與山東之間的中原油田、甘肅的玉門、新疆的克拉瑪依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之一。我國天然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qū)的蒙陜高原、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及東部淺海大陸架地區(qū)。
3、我國金屬礦的分布:
(1)鐵礦:鐵礦是重要的礦產,因為鋼鐵工業(yè)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特征。我國鐵礦資源豐富(居世界第三),但貧礦多,優(yōu)質富鐵礦少。我國鐵礦分布廣泛,其中從河北、遼寧、四川最多。著名的鐵礦有:河北遷安、內蒙古白云鄂博、遼寧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馬鞍山、海南石碌等。
(2)有色金屬礦:我國是世界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稀土、錫、鎢、鈦、銻、鋰、菱鎂礦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礦產地有:銅礦:江西德興;鎢:江西大余;錫:云南個舊;銻礦:湖南錫礦山;汞礦:貴州銅仁;鎳礦:甘肅金昌;稀土礦:內蒙古白云鄂博;金礦:山東招遠;鋁土礦:廣西平果;鉛鋅礦:湖南水口山等。
【沙海拾貝】
1.我國主要的油田有黑龍江大慶、遼寧的遼河、河北的華北油田、山東的勝利油田、山東和河南之間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瑪依油田。
2.西藏牧區(qū)的主要畜種是 牦牛、藏綿羊、藏山羊。內蒙古牧區(qū)的主要畜種是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qū)的主要畜種是細毛羊。寧夏的是灘羊。
3.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4.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區(qū)是青藏高原湖區(qū)。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qū)是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正在建設中的三峽樞紐工程位于西陵峽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5.我國牧區(qū)與農耕區(qū)的分界線是400mm年等降水量線 。
6.我國盛產蘋果的兩個半島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我國自然資源的總特征是總量大、人均少。
7.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海南省和云南的西雙版納。
8. 臺灣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其中最高峰是玉山。
9.長江沿江地帶有色金屬礦產等資源豐富,江西大余的鎢礦,湖南冷水江的銻礦,湖南冷水口山的鉛鋅礦,江西德興的銅礦。鐵礦主要在:湖北大冶、安徽馬鞍山、四川攀枝花,煤主要產在:四川攀枝花、貴州六盤水,四川自貢的天然氣。
10.黃河沖積成的兩個平原寧夏平原(銀川平原)、河套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火燒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11."地上河"是指黃河的下游河段。蘭州位于黃河的上游。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
12. 我國地形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丘陵 為主。
20.根據土地資源的用途和利用情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 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四種。
13.“黑土地”上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我國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以下城市的工業(yè)部門是:沈陽機械、鞍山鋼鐵;大連化工和船舶。
第三章 中國的區(qū)域差異
三江自然保護區(qū):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鐵路:青藏鐵路(北段:西寧—格爾木,南段:格爾木—拉薩);航空:以拉薩為中心
礦產資源:稀土礦—白云鄂博;鎳—金昌;
煤—石嘴山、石炭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瑪依、南韁
1.我國南方地區(qū)的主要農作物是甘蔗、油菜、水稻;北方地區(qū)的是小麥、花生、棉花。傳統民居特點是南方墻體高、坡度陡,北方墻體厚、坡度小。
2.青藏地區(qū)的兩個農業(yè)區(qū)是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
3.四大地理分區(qū)中的西北地區(qū)是我國跨經度最廣的地區(qū)。青藏地區(qū)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牦牛。
4.西北地區(qū)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當地的河流稀少,多為內流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5.我國西北地區(qū)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6.西北地區(qū)的農業(yè)屬于灌溉農業(yè),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屬于河谷農業(yè)。新疆的農業(yè)屬于綠洲農業(yè)。
青藏地區(qū)的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
6.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山西省 。我國最大的煤礦是 山西大同。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緯度因素。
7.北方地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我國牧區(qū)與農耕區(qū)的分界線是400mm年等降水量線 。
8.西北地區(qū)的地表景觀表現為四個方面:①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風蝕作用顯著。②地表景觀自東向西表現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變化。③河流稀少,多內流河。④農田、村鎮(zhèn)、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帶狀或點狀分布。
9.(1)、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省會城市有鄭州、南京、上海。
(2)、西氣東輸工程對東西部的好處:
①能夠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②可使天然氣產品大量輸送到東部市場。③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④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⑤能夠緩解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短缺問題。⑥天然氣是潔凈能源,對于東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改善十分有益。
①對起點的意義:開發(fā)西部地區(qū)的油氣資源,發(fā)展那里的經濟建設,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②對終點的作用:緩和東部地區(qū)的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改善能源消費結構;③對沿線的影響:帶動沿線省區(qū)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10.西北地區(qū)是全國東西跨經度最廣的地區(qū)。
11.干旱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的關鍵是:適度利用水資源,選擇合適的農作物種類。
12.黃土高原黃土物質是由風作用形成的。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
(1)、西北的河套地區(qū),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灌溉農業(yè)(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2)、青藏地區(qū)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河谷農業(yè)。
(3)、新疆:綠洲農業(yè)。
13.我國的四大地理區(qū)域: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
①南方和北方地區(qū)劃分的依據是:氣候條件(秦嶺-淮河一線)。②北方和西北地區(qū):降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③青藏地區(qū)和南方、西北、北方地區(qū)的劃分的依據:地形因素(海拔高)。
14. 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太行山山以東的地形區(qū)是華北平原。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季風區(qū)降水多,非季風區(qū)降水少。
15.我國北方地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