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抱石先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抱石先生(1904-1965)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畫派的主帥,是中國山水畫推陳出新、借古開今的一代宗師。在他數(shù)十年的勤奮實踐中,開創(chuàng)了灑落自由的新形式和新筆墨。
《飛流直下三千尺》是抱石先生1963年(癸卯)秋在南京所作的妙品。六十年代,是抱石先生藝術(shù)最為成熟的時期,他的自我面目和筆墨功底,皆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圖中一高士獨坐懸崖,作撫琴狀,其情悠悠然,應(yīng)即是春秋時人伯牙,他與鐘子期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藝術(shù)知音的典范。崖上林木蔭濃,蒼翠欲滴(此處尤顯水墨之妙,至今淋漓猶濕也?。?。背景為聳天削壁,飛瀑直瀉,下承以急流碎石。泉聲伴著琴韻,浮蕩于畫里畫外,抒寫著高山流水的磊落情懷。
畫家運筆迅疾,有氣吞山河之勢。當你面對他的畫作時,便會自然想到前賢的一些名句――“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坐失聲看不及”(唐?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蘇軾《王維、吳道子畫》)、“醉墨淋漓興未闌,滿堂煙藹坐未寒”(沈周《竹巖新霽圖》)。東坡居士評王維,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語,這應(yīng)是中國畫的至高境界,抱石先生的這幅作品,雖未題詩卻詩意盎然,真可謂畫中有詩,令人玩味不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