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鍵教養(yǎng)報告》——全面顛覆你的教養(yǎng)認知

文/學峰


大多數家長,尤其是作為一個母親,都認為教育孩子的能力天生就會,這是一種本能。但是這種所謂的本能,不過是學到的反應罷了,事實上,這些反應里夾雜著各種因素,比如一廂情愿、盲目跟風、個人經驗,以及過時的心理學知識等等。有時自己錯的很離譜,但是自己卻不知道。

最近讀了一本書《關鍵教養(yǎng)報告》,副標題是“關于孩子的新思考”,這是一本顛覆了我很多教養(yǎng)認知的書。讀完這本書,讓我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是一個做了很多年教育的老師,讀了很多家庭教育書籍的人,但是,居然還有很多錯誤的認知和做法。


這本書風靡歐美,因為它很好的解釋了很多教養(yǎng)行為背后的科學依據。作者通過訪問頂尖科學家和結合多個科學試驗,對兒童自尊心、睡眠、說謊、智商、自控力、語言能力等多個關鍵問題重新定義,推翻了過去被不少育兒專家推崇的育兒方法,將嚴謹的科學研究、大量的實證案例和教學機構的經典測試帶給了讀者。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

下面就讓我們走近本書,去體會其中的教育智慧:

第一個關鍵詞

表揚

很多專家都告訴我們,夸獎孩子非常重要,可以讓孩子更自信。調查表明,85%的父母都認為表揚孩子聰明是非常好的。根據我的隨機調查,我接觸的幾乎所有的父母也都是這樣認為。

父母們心里都有這樣一個假設,如果孩子堅信自己很聰明,那么他們就能對學業(yè)上的挑戰(zhàn)無所畏懼,不斷的贊美就像天使一樣保護著孩子,使他們的天賦不被埋沒。


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基本都是以表揚夸贊為主,幾乎每天都會對孩子說:你很聰明,你很棒,你太厲害了。任何一個閃光點,我都不會放過,都會成為表揚孩子的機會。

但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很糟糕的問題,我的孩子拒絕嘗試她不擅長的事情,她會迅速的對某些事物產生興趣,但是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事情很難成功時,就會立刻放棄,并且說:這個我不會。只要看一眼,她就能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兩部分,她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比如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她想象一下可能會存在一定困難,她就不想去。

書中告訴我們,過度表揚、不恰當的表揚對孩子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洫労⒆勇斆魍m得其反,大人給孩子貼上聰明的標簽,并沒有讓他們表現(xiàn)得更好,實際上這可能是孩子表現(xiàn)不佳的罪魁禍首。

一、過度表揚的危害:

1、表揚毀掉孩子的自信。

夸孩子聰明時,等于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所以很多聰明的孩子,或者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zhàn),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丑的風險。過度的表揚會讓孩子失去信心,不敢嘗試,不敢挑戰(zhàn),懼怕失敗,不想失去聰明的光環(huán)。

2、表揚讓孩子懼怕努力。

過分的表揚孩子的天分和聰明,會讓孩子以為自己的成功都是靠天分而獲得的,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這樣會使孩子懼怕努力,不相信奮斗。

3、表揚讓孩子變得脆弱。

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獎聰明后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成績好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所以過分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4、表揚讓孩子愛面子。

父母們?yōu)榱吮Wo孩子自尊,而選擇表揚。但是高自尊并沒有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他們跨出校門后依舊表現(xiàn)平平,高自尊也不能減輕孩子的一些惡習,如不認真、酗酒、早戀等。實際上高自尊的孩子攻擊傾向更強,也比較自戀。


這種自尊運動之所以一直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因為父母把自己的榮辱和孩子的表現(xiàn)緊緊相連,他們夸獎孩子的時候,其實多半是在夸自己,家長的虛榮愚昧,蒙蔽了真相,遮掩的理性。

5、獎勵會消弭目標消解意義。

過分的表揚會扭曲孩子的行為動機,他們會為了得到表揚而去做一件事情,而在過程中沒有真正的享受,總被表揚的孩子會變得不愿意冒險,且缺乏主自主性。

更重要的就是,過分的獎勵和贊美,消解了他做這件事的真正意義。比如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習慣,讓孩子幫我們做家務,但是如果我們用金錢作為獎勵,這種有意義的活動,最后演變成了他們?yōu)榱俗分鸾疱X而去做,消弭了培養(yǎng)勞動習慣的這個真正的目的。

二、如何表揚孩子?

1、表揚必須真誠。

表揚很重要,但一定要是發(fā)自內心的表揚,如果孩子認為表揚很假,他們不僅不相信這種虛假的表揚,也會不再相信那些真誠的贊美。

2、表揚要具體而明確。

我們一般的表揚都是:你很棒,你很聰明,你很乖等,這些籠統(tǒng)的贊美對孩子的意義不是很大,反而會起到消極作用,所以如果要選擇表揚和贊美,就必須具體而明確。

比如,他畫了一幅畫,你要告訴他,這幅畫中這個小兔子的眼睛,畫的非常傳神而生動。他唱了一首好聽的歌,你要告訴他,在某一個地方你唱的特別到位,特別傳神,很投入。這種明確而具體的贊美,會產生指向性,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好了,哪些地方還需要繼續(xù)改進。


3、要表揚孩子的努力和做事過程。

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每一次夸獎都具體而不空泛,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是因為做了什么而得到表揚。更重要的就是,我們要表揚孩子的努力和做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培養(yǎng)一種恒心和毅力。

比如看他完整的讀完一課,我們應該夸他,你做作業(yè)非常的專心。比如他踢了一場足球比賽,我們不要籠統(tǒng)的說一下:兒子,你真棒。而應該夸他:孩子,你那個球傳得非常好,射門也很準。這種聚焦式的表揚,會讓孩子很受用,也讓他看到努力的方向。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在表揚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如果需要表揚,必須真誠、具體而明確,表揚他們的努力和做事過程。把你的表揚,變成一種建設性的意見、努力的方向、前進的動力,這才是正確的表揚方式。

第二個關鍵詞

睡眠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自家孩子睡眠充足,而實際上父母經常高估子女的睡眠時長。事實上,半數的青少年每天都睡不足七小時。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子媒體的普及,現(xiàn)在一個被大家忽視的事實是,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比30年前少睡一小時,甚至搞不好,青少年在最近20年來少睡了整整兩個小時,不少研究都指出,減眠是一種國際趨勢。


但是,作者研究指出:孩子成績下降、壞情緒、肥胖的罪魁禍首就是睡眠不足。

一、睡眠不足的原因:

1、課外活動過多。

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常見原因就是,課外活動太多,家長們憂心忡忡,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就在課外和假期,為孩子安排了各種補習班及特長班,很多孩子在周末就奔波于各種班,比大人還要勞累。

2、作業(yè)過重。

作業(yè)過重,已經是現(xiàn)在教育的普遍趨勢,很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做作業(yè)到很晚。學校向老師要成績,老師于是就開始壓迫孩子,給孩子留大量的作業(yè)。


3、作息不規(guī)律。

很多孩子沒有固定的作息習慣,這都會嚴重影響到睡眠質量。

4、電子設備的影響。

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被電子設備包圍了,電視、電腦、手機、ipad,還有很多智能穿戴設備。更有很多孩子沉迷于各種電子產品中,玩游戲、聊天兒、追劇等,占用了孩子大量時間,從而影響了他們的睡眠時間。


5、家人的影響。

更多孩子的睡眠質量是受到家長的影響,作為父母,因為工作、應酬、生活習慣等各種原因而導致睡眠很晚,作息不規(guī)律,都會漸漸影響到孩子。尤其是年輕的父母,玩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習慣比孩子還要厲害,晚睡晚起成了規(guī)律,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

二、睡眠不足的危害是驚人的:

1、睡眠不足讓孩子喜怒無常甚至抑郁。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情緒的記憶是大腦不同區(qū)域被處理的,帶有負面情緒的內容由杏仁核加工,積極或中立的記憶則由海馬體加工,睡眠不足對海馬體的損害比對杏仁核更大,因此睡眠不足的人總是想不起愉快的記憶,卻很容易想起消極的記憶。這就導致了睡眠不足的孩子喜怒無常,情緒敗壞,甚至會抑郁。青少年情緒化,容易沖動,自由散漫,都是長期缺覺的表現(xiàn)。


2、睡眠不足傷害孩子的智力,影響孩子的成績。

世界級睡眠專家阿維博士做了一項研究,結果令人震驚,一個小時的睡眠差異給學生成績帶來的差距,遠遠大于一名普通六年級學生與四年級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一名犯困的六年級學生的成績,竟然與四年級學生并無多大差異。他解釋說,少睡一小時等于失去了兩年的認知成熟與發(fā)展。

多睡或少睡一點,孩子的成績會相差很多。每晚少睡一小時,智商測試結果就會下降七分。睡眠不足對孩子智力的傷害絕不亞于鉛中毒。

3、睡眠不足損害孩子的記憶力。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缺覺疲倦時,怎么也記不住剛學過的內容。這是因為,困倦使大腦神經細胞失去了可塑性,因此無法形成記憶所需的神經突觸。睡眠期間,大腦會將白天所學的內容轉移到一個更高效的記憶存儲區(qū)域,睡眠的每一個階段對記憶都有獨特的作用。

因此孩子白天學得越多,晚上就需要越多的睡眠,來鞏固白天所學。換句話說,白天大腦會加工整合一些記憶,但記憶的鞏固和加強,卻一定在夜間進行。這就是為何兒童的一夜好覺,對記憶和學習如此重要的原因。

4、睡眠不足是造成孩子肥胖癥的罪魁禍首。

睡眠不足會使胃部向大腦發(fā)出饑餓信號,從而會使孩子過量飲食。所以,睡眠不足導致了人體的脂肪堆積。睡眠不好的孩子會因為疲憊而很少運動,研究指出,孩子睡得越少,白天越少運動。


5、睡眠不足讓孩子自控力下降。

睡眠不足的一個重要惡果就是上課無法集中精力。因此疲倦時人們難以控制沖動,他們會選擇看電視,玩電腦游戲之類的娛樂消遣,而把學習做功課之類的抽象任務扔在一邊兒。我們成人,有時候下班很晚回家,很累的時候,幾乎都不會想做那些讀書學習思考的事情了,而只是想打會游戲,追會兒劇,玩會手機,洗洗睡了。換句話說,缺覺而導致的精力萎靡,會讓我們的自控力下降。

睡眠不足導致的危害是如此嚴重,所以,明智的家長,都應該盡可能的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讓孩子睡眠充足的方法。1、減少課外活動。2、合理安排時間。3、養(yǎng)成良好作息。4、遠離電子設備。5、適當體育鍛煉。6、父母以身作則。

總之,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影響是會累積的,這會嚴重影響到我們下一代的大腦發(fā)育,我們真的敢用孩子的一生冒險嘛。所以,我們要帶領孩子一起,提升睡眠質量,擁有幸福人生。

第三個關鍵詞

說謊

小孩子說謊,是讓好多家長都非常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夸口說,自己的孩子不會說謊。實際上到四歲時,幾乎所有孩子都開始說謊,有哥哥姐姐的孩子學說謊比其他孩子更早。研究發(fā)現(xiàn)四歲孩子平均每兩小時說謊一次,六歲孩子每小時說謊一次,研究指出,96%的孩子都會說謊。


一、孩子為何要說謊?

1、說謊一般都是為了避免懲罰。

孩子向家長說謊,大多都是為了掩蓋錯誤,孩子先是做了他認為不該做的事,于是為了避免懲罰就不承認自己做過。孩子們一開始也認為,所有的謊言和欺騙都是不對的,但是慢慢意識到,有些謊言會給他們帶來好處。于是,他們就會開始經常說謊。

2、說謊是孩子的高級社交技巧。

雖然我們認為誠實是孩子最重要的美德,但說謊卻是孩子最高級的社交技巧,因為說謊需要更高的認知能力和社會技巧。研究表明,那些兩三歲開始說謊的孩子,或者四五歲就能讓謊言毫無破綻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更好。第一次說謊都是為了免受懲罰,后來他們開始為了別人或其他事情說謊。他們可能是為了不傷朋友的感情,在小學階段保守秘密成了友誼的重要部分,孩子說謊主要是為了替朋友保守秘密。


3、說謊是孩子增強力量和控制感的一種方式。

孩子們可以用說謊來取笑朋友,也可以夸大其詞來維護自己的地位,上學后,很多孩子開始對同學說謊,他們用說謊來表達沮喪失望,引起別人的注意。說謊往往預示著孩子遇到更大更深層的問題,說謊是孩子的一種生存方式,是孩子增強力量和控制感的一種方式。

3、父母常在不知不覺中鼓勵撒謊。

造成孩子說謊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跟大人學的,家長應該好好反思自己是否誠實,很多時候父母的行讓孩子看到了誠實的反例。

比如家長很擅長于說白色謊言,就是無傷大雅,讓別人感覺很舒服的謊言,但是白色謊言也是謊言,孩子也逐漸的適應了虛偽和不真誠。孩子們知道了,誠實只會導致沖突,而說謊是避免沖突最簡單的方法,所以從心理上對父母說謊就變得很容易。

二、如何正確面對孩子撒謊?

1、中國故事與美國故事。

關于如何讓孩子誠實不說謊,中國家長擅長給孩子講的一個故事是《狼來了》,講的是一個男孩三番五次的說謊,最后男孩和羊都被狼吃掉的故事。

美國的家長給孩子講的是《華盛頓和櫻桃樹》,講述了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小時候的故事,故事里爸爸很生氣的問,誰把櫻桃樹砍了?喬治承認是自己砍的,結尾是爸爸對喬治說:好孩子,我很高興你承認砍了櫻桃樹,你的誠實對我來說比一千棵櫻桃樹都重要。


你猜猜哪個故事能讓孩子少說謊?實驗表明,《狼來了》這個故事并沒有讓孩子變得誠實,相反聽完這個故事之后,孩子甚至比平時更容易說謊。而聽完《華盛頓和櫻桃樹》之后,孩子會減少說謊,男孩減少了75%,女孩減少了50%。

這是因為,《狼來了》最終以放羊的孩子受到懲罰為結局,但是因為說謊而受罰,對孩子來說不新鮮。總是威脅孩子說謊會受罰,這只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付出的代價,反而忽視了謊言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換句話說,僅僅以免受懲罰來教育孩子誠實是遠遠不夠的。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們更想知道怎樣做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信任,這就是《華盛頓和櫻桃樹》這個故事很有效果的原因,小喬治不僅沒有受罰,而且因為說真話受到表揚。如果告訴孩子說真話會讓父母高興,孩子就會打消說謊的念頭。

2、告訴孩子怎么做。

很多研究都表明,經常說謊的六歲孩子能夠很快戒掉說謊,如果孩子到七歲仍在說謊,那么他們就很可能一直說謊下去,他們已經養(yǎng)成習慣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盡早去面對孩子說謊的問題,盡早告訴孩子說謊是錯誤的,孩子越早聽見就會越快銘記在心。


真正有效改掉孩子說謊的方式是告訴孩子,如果你說謊,我不會生你氣,如果你說實話,我真的會高興。這樣,既告訴孩子不會懲罰他,又給了孩子一個臺階,維護他們的面子。年幼的孩子說謊是想讓爸媽高興,試圖讓爸媽滿意,取悅家長,因此如果告訴孩子說真話,會讓父母高興,孩子就會打消說謊的念頭。

3、父母以身作則。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把不說謊成為家庭會議的主題,作為老師和父母交流的首要話題。當我們開始關注說謊,家里就會有改變。謊言再小也不要被忽視,當父母發(fā)現(xiàn)自己做錯了,說了哪怕是白色謊言,也要向孩子解釋和道歉,并承諾以后說話會更加準確,通過這樣的以身作則來教導孩子。

戒掉說謊,越早開始越好。

第四個關鍵詞

智商

一、智商測試對小孩來說沒有效果。

在美國,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孩子參加智商測試,這個考試非常重要,只有通過這個考試,才能進入優(yōu)質的私立學校,或公立學校的天才班和精英班。但是研究表明,在預測小孩的未來學業(yè)成就上,智商測試完全無效,也就是說,孩子在智商測試上的分數和他將來的學習成績無關,這些測試對孩子學業(yè)能力的預測率極低。


問題出在哪?

關鍵不在于如何測和測什么,關鍵是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fā)育完全,測什么都是不準的。換句話說,這些智商測試,不能夠真正選出聰明的孩子。

事實表明,越是聰明的孩子,其入學前智商測試成績與日后學習成績相關性越低。換句話說,大多數孩子都因早期智商測試被錯誤的歸類了。在幼兒園或小學一年級,判定孩子是不是天才兒童是不科學的。小學三年級才是智商測試變得有意義的時候,因為三年級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分水嶺,正是功課變難的時候。

所以,智商測試本身沒問題,問題在于孩子太小,什么測試都沒用。不應該在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錘定音,很小的時候一錘定音,就讓那些晚慧的孩子沒有翻身的機會。


二、情商測試也無效。

智力測驗沒有太大效果,那么情商測試是否有效果呢?學者們分析得出,情商與學業(yè)成績只有10%相關。有一項針對監(jiān)獄犯人的研究表明,囚犯普遍情商很高,這時候如果再說情商帶來更好的人生選擇,就站不住腳了。

在情商測試中,口頭表達能力越強的孩子得分越高。但是口頭表達能力越強的孩子,智力測試成績也越高。換句話說,高智商會帶來高情商。

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五歲時可能很多動、坐不住、調皮、搗亂,而反過來,一些五歲時表現(xiàn)很乖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成績平平。也就是說注意力與成績最多只有20%相關,行為表現(xiàn)更少,最多只有8%相關。

所以迄今為止,針對低幼年齡的孩子,無論是單獨測量還是綜合運用各種評估,都不能準確預測孩子未來的。有很多出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并不是贏家,越聰明的孩子智商變動幅度越大,到孩子十一二歲的時候,測智商才變得比較可靠。

第五個關鍵詞

社交能力

一、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人際交往哪個好?

很多家長都認為,獨生子女的交往能力比較差,所以這讓獨生子女的父母們憂心忡忡。

缺乏兄弟姐妹會阻礙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這聽起來很符合邏輯,和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的孩子,有更多機會學習與人相處。按這種推理,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應該比獨生子女更擅長人際交往,然而事實上并沒有。

兄弟姐妹之間的交往并不都是積極的,孩子在與兄弟姐妹的互動中學到的技巧好壞參半。觀察研究表明,3到7歲兄弟姐妹之間,平均每小時發(fā)生3.5次沖突。有些很短暫,有些時間就很長,加起來每小時有十分鐘時的爭吵,每八次沖突中只有一次是以妥協(xié)或和解收場,其他七次都是不歡而散,一般都是哥哥姐姐欺負弟弟妹妹。


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對弟弟妹妹口出惡言,或說出試圖控制的話,是對朋友的七倍。

跟朋友相比,孩子們不需要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表現(xiàn)出友好,因為無論怎樣,兄弟姐妹明天依然是兄弟姐妹。親緣關系使得人際互動的界限被推到極限,親兄妹之間,憤怒和怒火都不用壓抑,禮貌和寬容也可以忽略。這樣看來,孩子們還能在兄弟姐妹的互動中學到交往技能嗎?很多專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二、怎么面對孩子的沖突?

所以我們要讓兄弟姐妹們感受一起玩兒的樂趣,怎么與兄弟姐妹友好的享受玩樂的過程,以此減少兄弟姐妹之間的沖突頻率,這才能防患于未燃,而不是等到沖突發(fā)生后再去解決。研究指出,父母介入子女的沖突,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往往會把事情搞更糟。

父母總是把焦點放在強迫孩子分享彼此珍藏的玩具,或把其中一名孩子從矛盾中引開,這樣反而會傷害小孩,使孩子沒機會去學習彼此磋商,尊重對方的需求。

更糟的是父母常只拋出一句:夠了,我受不了你們兩個了。這樣結束爭吵,父母展現(xiàn)的正是孩子在意志角力中,想要獲取的那種“我開心就好”的單方面權利。

孩子們爭斗的最常見的原因,幾乎都是一樣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獲得城堡里的玩具,有78%的哥哥姐姐和75%的弟弟妹妹都表示,分配財產或獨占財產是造成兄弟姐妹打架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說,赤裸裸的占有欲才是手足沖突產生的根源。


三、怎么促進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實驗研究表明,朋友才是最好的社交老師。哥哥姐姐跟好朋友關系如何,決定了未來他與弟弟妹妹的關系啊。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都認為孩子從兄弟姐妹的互動中互相學習,然后把掌握的社交技巧再運用到與家庭以外的同伴交往中,而事實恰恰相反,哥哥姐姐從同伴交往中學習人際溝通技能,再把學到的東西用到弟弟妹妹身上。

換句話說,從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東西是很容易的,但是一個孩子從朋友那里得到她想要的并不容易,而這種愿望會促進孩子去學習社交技能。

正確的做法就是,父母不要橫加干涉孩子們的相處,而要做正確的引導與教育,跟孩子在游戲中,啟發(fā)孩子相處的藝術。


有一種游戲最能提升社交技巧,就是角色扮演游戲,比如孩子過家家,扮演醫(yī)生或病人,老師教學生,警察抓小偷等等,角色扮演游戲是孩子社交技能的最佳體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從而提升了自己的社交技能。

第六個關鍵詞

叛逆

孩子一到青春期,讓好多家長崩潰的就是孩子的叛逆,說謊、抽煙、喝酒、成績下降、早戀,甚至早孕和私奔,都讓家長們頭疼不已。

孩子為何會叛逆?


1、家長的大撒把。

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說出真相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對他們寬容,而不是完全遵循定下的規(guī)則。但是寬容的父母并沒有更了解孩子的生活,那些經常惹是生非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對他們大撒把的父母。

很多家長認為,制定太多的規(guī)則會把孩子推向叛逆,這完全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那些制定一大堆規(guī)則的家長,實際上并沒有執(zhí)行,因為執(zhí)行規(guī)則需要太多的精力,執(zhí)行一個規(guī)則比制定20個規(guī)則要困難得多。

2、孩子自主的需求。

96%的青少年對父母說謊,即使是優(yōu)秀學生這一比率也不低。孩子欺騙家長最常見的原因是:我想維護與父母的關系,我不想讓他們對我感到失望。

青少年為了避免沖突,而選擇偷偷的瞞著父母。有78%的家長都相信孩子跟自己無話不談,然而孩子可不這么想。從孩子的角度看,尋求父母的幫助,等于默認自己不夠成熟。孩子認為某些事情就是不關你的事兒。

青少年的這種自主權需求,對父母權威的叛逆,在15歲左右達到頂峰。青少年把生活分成多種控制領域,有些爸媽有權管,有些事應該自己做主。親子之間關系緊張,都是因為哪件事歸哪一領域,由誰管,雙方看法不一。


研究表明,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其實比青春期晚期更不想被管,有些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因而他們給孩子帶來了一大堆心理侵擾,但這些孩子并不反抗,他們很聽話,只是不快樂。

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規(guī)則的制定與執(zhí)行最一致的父母們跟孩子關系最近,與孩子對話最多,他們在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方面設定一些規(guī)則,他們會向孩子解釋,為什么這些規(guī)則必須存在,為什么要遵守。在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們積極支持孩子的自主權,允許他自己做決定,這些家長的孩子是最少說謊的。

3、孩子無聊更容易叛逆。

孩子叛逆和早戀等問題,是因為他們在空閑時間感到很無聊。研究發(fā)現(xiàn),不止那些有空的孩子感到無聊,很忙的孩子可能也感到無聊,因為他們只是因為父母的意志而參加活動,自己并不情愿,他們習慣了父母為他們安排時間,自己不知道如何自主安排,換句話說,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性越強,孩子越有可能感到無聊。

4、和孩子爭吵并不是壞事。

研究顯示,與父母爭吵的孩子,更加信任父母。

孩子說真話的真正動機,是指望父母能讓他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通常情況下,孩子說真話就意味著一場爭吵隨之而來,但如果父母最終讓步,爭吵也是值得的。

所以父母要冷靜理性的面對爭吵,爭吵也許是好事,爭吵說明孩子至少誠實。父母卻往往不明白這一點,爭吵讓他們感到很崩潰。

爭吵的頻率與長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爭吵如何結束,孩子需要自己的心聲被父母聽到。父母需要適當讓步,在某些爭吵中,孩子需要吵贏,媽媽應該做出小小的讓步。


那些和孩子協(xié)商解決沖突的父母是明智的,而頑固不化家長制的父母,會教導孩子為尋找出路而繞道而行。明智的父母,被欺騙的最少,他們都會定規(guī)矩,并嚴格執(zhí)行,同時他們又很靈活,即使定規(guī)矩,仍然讓孩子感到被尊重。

比如一個孩子,平時到家時間是晚上11點,但有一天,因為特別的事情要晚歸,這類家長會說:好,今天可以凌晨一點回來,下不為例。這樣可以鼓勵孩子不說謊,并繼續(xù)遵守規(guī)則,這樣的做法可以保住父母的權威。

當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反叛是很正常的,缺乏沖突反而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如果孩子不會爭吵,也不叛逆,那他一定有問題。

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性的面對叛逆,面對爭吵,這些沖突能夠改善親子關系,不要灌輸沖突有害關系的觀念。

第七個關鍵詞

自控力

很多父母經常很頭疼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除了看電視、玩手機,他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安靜的坐著?他什么時候才能做一件事堅持半個小時呢?什么時候能學會控制自己?

人類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保持注意力和制定目標,就是負責認知的控制能力。認知控制,不只是管理信息,它也有助于克服沮喪和憤怒,抑制沖動的反應。前額葉皮層發(fā)達,認知控制能力強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較強,相反就比較低。


如果認知控制能力較低,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比如在考試中,每道題總有一個看似正確答案的錯誤選項,那些認知控制不足的孩子就會上當受騙,選了它而被扣分,但其實他們非常聰明,閱讀水平也很好,只因為控制不了沖動。

注意力跟數學能力和閱讀能力,甚至智商一樣重要。而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就是缺乏自控力。

自控力都有什么作用?研究表明,許多情況下,自控力比智商更能預測未來的學業(yè)表現(xiàn),可以說一個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比頭腦聰明更為重要,即聰明又自律的小孩,表現(xiàn)一定相當的出色。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認為從小孩的自控力入手,對學業(yè)成績和學習動機是大有幫助的。


一、怎樣提升自控力?

1.自己做計劃。

讓孩子們每天早上寫下一天或者接下來兩個小時的計劃,教他們學會事先思考和計劃,當孩子們分心時,提醒他們回到自己的計劃上去。做計劃并執(zhí)行,這會極大的提升孩子對自我控制的能力。

2.教育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

我們不再指出孩子們作業(yè)中的錯誤,而是要求孩子們自己找出錯誤,讓他們能更批判性的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機械的完成任務而已。

3.進行同伴學習。

同學之間、親子之間或兄弟姐妹之間,都可以進行同伴學習。如同伴互讀,一個讀,一個聽,完事之后換過來,然后互相評價。在班級中可以兩個人一組寫字,寫完交換,幫著把對方寫的最好的字圈出來。


4.做角色扮演游戲。

角色扮演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俄羅斯有個著名的實驗,研究者讓第一組孩子們站著不動,結果孩子們只堅持了兩分鐘就站不住了。研究者讓第二組的孩子當哨兵,堅守自己的崗位,保衛(wèi)國家財產,而這種孩子可以保持11分鐘紋絲不動。

專家們都認為,游戲時間對孩子非常重要,絕對不能忽略。小孩在游戲中學到的東西,對將來的學業(yè)發(fā)展非常重要,而且孩子在游戲中發(fā)展這些能力,比在傳統(tǒng)課堂上更事半功倍。

在美國的一個學校里的就開發(fā)出了一個叫“心智工具”的游戲項目,參加這個項目的孩子,他們的平均分要比其他班級的孩子高出20分,各個方面就表現(xiàn)得極其突出。他們做的就是角色扮演,其中兩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手寫的游戲計劃和較長的游戲時間。


參加這個項目的孩子,訓練了孩子的專注力,控制了他們的沖動。比如當老師開始播放清場音樂,孩子們必須留意時間到哪里了,以確保能在音樂結束前清理完畢。老師說,課堂違紀行為從每月40次降低到零。

總之,自控力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們要精心設計各種游戲活動,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

第八個關鍵詞

問題小孩

當今時代,問題小孩頻出,主要體現(xiàn)在攻擊行為上。

這種攻擊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身體攻擊,關系攻擊和言語攻擊。身體攻擊,包括從其他孩子手中搶玩具,推人,拉扯和任何形式的敲打;關系攻擊包括,說出“不準你跟我們一起玩兒”這樣的話,故意不理那些想加入游戲的孩子,或者說另一個孩子的壞話,這些都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攻擊;語言攻擊包括給其他小朋友起難聽的綽號,或者說“閉嘴,你笨死了”這樣的話,它常常伴隨著身體攻擊。


為何具有攻擊行為的問題小孩頻頻出現(xiàn)?美國教養(yǎng)實驗室展開了多年的調查研究,得出了幾條讓人大跌眼鏡的結論。

1.小孩子看教育性節(jié)目越多,關系攻擊行為越嚴重。

家長們都認為讓孩子看教育類的電視節(jié)目對孩子有益,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教育類節(jié)目與關系攻擊行為之間的相關度很高,它比暴力性節(jié)目與孩子身體攻擊行為之間的相關度還要高。

因為很多教育性節(jié)目有一多半時間在描述誰和誰發(fā)生了沖突,為什么發(fā)生沖突,沖突雖然最后都解決了,但都是在最后的幾分鐘里。小孩子看節(jié)目并不能像大人那樣,領悟到故事帶來的啟示,他們只是看到了節(jié)目中角色的行為。


2.看海綿寶寶等動畫片的孩子攻擊行為更多。

研究發(fā)現(xiàn)啊,96%以上的兒童節(jié)目或者動畫片,都有語言侮辱和貶損行為,半個小時的節(jié)目中平均就有7.7次貶損他人的行為。

如海綿寶寶里的臺詞:知道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你怎么還能睡得著呢?在研究人員所記錄的2682個侮辱行為中,只有50次口出惡言的人受到了譴責和糾正,而在教育性節(jié)目中一次也沒有,在84%的時間里,可能只回饋以笑聲或沒有任何反應。

3.背著孩子吵架更傷孩子。

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將其歸咎于惡劣的家庭環(huán)境。每個人都覺得看見父母打架,尤其是充滿仇恨的爭吵,會對孩子有消極影響。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關系對孩子心情好壞、是否有安全的影響,比親子關系的影響還要大。


但有4%的孩子在看到父母吵架之后,攻擊行為反而減少,因為這些孩子不僅看見了爭吵的過程,也看見了爭吵如何解決。如果不讓孩子把整個過程看完,影響就會非常負面。相當激烈的爭吵,只要最后得到圓滿解決,孩子就會平靜的接受,大多數孩子看到父母言歸于好,都會很高興,就跟平時看到父母和睦相處一樣。

也就是說,父母為了不傷害孩子,避開孩子關門吵,這對孩子來說反而更糟糕。就算孩子看不到,他們也能感覺得到。孩子可以從中學習沖突的解決之道,學習如何妥協(xié)及和解。如果避開孩子爭吵,孩子就失去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4.體罰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體罰頻率與孩子攻擊行為存在相關性。不服管教的孩子會得到更多的巴掌,而孩子得到的巴掌越多,他的攻擊性就越強。

問題的關鍵在于爸媽打孩子的態(tài)度,還有挨打時給小孩貼上什么標簽,如果挨打意味著他不再是傳統(tǒng)社會標準所認為的好孩子了,就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


5.對欺負零容忍未必是好事。

現(xiàn)在因為出了幾起校園霸凌事件,于是社會各界以及家長都把欺負行為看的很嚴重,完全是制止和零容忍的態(tài)度。

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欺負事件的肇事者只是判斷失誤,而判斷失誤對兒童來說是很正常的,是腦神經發(fā)育尚未成熟的結果,也就是說孩子還小,犯錯誤是正常的。

他們指出孩子一犯錯誤就被嚴懲,只會讓他們對權威人物的信任消失殆盡。孩子們會變得小心翼翼,不是害怕其他孩子,而是害怕規(guī)則,因為他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違反規(guī)則,在零容忍的新時代,在校學生的焦慮水平反而升高了。

6.人緣最好的孩子更易欺負人。

研究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學校中大部分的惡意欺負和戲弄的行為,并不是那些“惡霸”或“壞孩子”,相飯,最常欺負同學的,往往是人緣最好的那些,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

研究結論是,孩子的攻擊行為不過是為了能統(tǒng)治其他孩子的手段,攻擊行為不是單純的社交技巧出了問題或有缺陷,恰恰相反,許多攻擊行為需要高超的社會技能才能完成,甚至身體攻擊也往往出自于“社交精明”的孩子,而不是社交失常的表現(xiàn)。


有攻擊性的孩子一點也不遲鈍,恰恰相反,善于運用關系攻擊的孩子,超級懂得別人的感受,才能找對策略。尤其是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在發(fā)現(xiàn)自我,此時他們正在學習如何???,如何能吸引他人,攻擊行為就這樣產生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班級里只知道學習的人,長大以后未必有大出息,卻是好多在班級里極其不老實,拉幫結伙打架,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中反而如魚得水,混的很好。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在學生時代就習得了在這個社會中生存的最重要技能。

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去對待問題孩子?

1.正確的看待孩子的攻擊行為。

有些東西未必是壞事,這可能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必要太大驚小怪,孩子也在這里獲得一定的成長和技能。

2.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不可以過分的保護,這樣就等于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成為了溫室里的小幼苗。一到社會中去的時候,就一籌莫展了。所以,要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挫折或打擊。

3.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之所以有攻擊行為,是因為對父母的不信任和父母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和師長的,要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有教育原則,能前后一致、理性的處理家庭矛盾,成為孩子的榜樣。

第九個關鍵詞

語言能力

眾所周知,語言能力對兒童的發(fā)展與成長至關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在發(fā)展兒童語言能力上,卻走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qū)。

第一,看電視無益于孩子語言發(fā)展。

家長們認為給孩子看電視,尤其是看一些教育類、語言類的電視節(jié)目,會讓孩子語言能力發(fā)展。很多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庭,會讓孩子更多的坐在電視機或電腦前。但是,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看越多節(jié)目的孩子,語言能力越糟糕。


嬰兒的語言能力是不可能從電視節(jié)目中學會的。因為電視里更多的是毫無關系的旁白和圖像,并且無法對嬰兒的反應作出反饋和互動,而嬰兒學說話是需要互動的。

第二,跟嬰兒的互動頻率決定孩子的語言發(fā)展。

調查發(fā)現(xiàn),低收入家庭的嬰兒每小時聽到大人講600個單詞,一般家庭的嬰兒每小時接觸900個單詞,而高收入家庭的嬰兒每小時平均接觸1500個單詞。等到這些孩子長到三歲時,就發(fā)現(xiàn)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掌握1100個單詞,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掌握的單詞還不到一半。

好多家長也知道,應該多和孩子互動說話。但是嬰兒特別小的時候,家長很快就精疲力盡了,因為一個人長時間自言自語是很困難的,寶寶沒有任何話語反映,構不成交談。實際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這怎么辦呢?

第三,及時迅速的回應是嬰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

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的作用并不是把海量的語言信息灌進孩子的大腦,而是接收并注意孩子發(fā)出的信息。如用嘴巴、眼睛和手勢給寶寶回應。事實上,幫寶寶學說話的機制,不是父母說多少,也不是寶寶聽到多少,而是父母在寶寶努力發(fā)聲時,適時地給她一個回應,比如一個愛的抱抱或親親。那些得到過回應的寶寶比很少得到回應的寶寶早六個月學會說話。


嬰兒語言能力的強弱,并不取決于父母主動與他們說多少話,而取決于當他們發(fā)出聲音后是否得到父母的回應。

只要十分鐘,就能改變嬰兒的說話的方式。在這十分鐘之內,你要快速的對嬰兒的情緒、動作作出回應,或擁抱、或撫摸、或親親、或抱抱。如果父母輪流發(fā)聲,會促進嬰兒發(fā)展出更復雜的聲音。

父母及時給嬰兒回應,嬰兒大腦就會注意到,發(fā)出這些聲音可以得到親親和抱抱,這樣會鼓勵孩子更快的發(fā)聲和學習語言。光是親親抱抱的這些反應,對嬰兒的發(fā)聲頻率和成熟度就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第四,回應也要正確而適度。

當然要注意避免過度刺激,因為寶寶的大腦也是需要休息的,才能消化和鞏固所學到的東西。有時候寶寶需要的是玩耍、獨處和自言自語,所以父母不要給予過多的刺激。


家長們都會犯兩種錯誤,一是強行打擾,而不讓孩子自己表現(xiàn)出好奇和興趣;二是忽視孩子的所見,自以為是的推測。

科學研究表明,語言發(fā)展,嬰幼兒并不是唯一的關鍵期,每個時期都會出現(xiàn)大量的新技能,而且詞匯量在不斷擴大。所以,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要注意他的語言發(fā)展,通過多種途徑,去鍛煉孩子的語言。

第十個關鍵詞。

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力,無論是對于國家、公司、個人,都至關重要。

但是現(xiàn)在,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正在不斷的下降。目前還沒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但有一個現(xiàn)象顯而易見,現(xiàn)在的孩子大量時間被電視、電腦、手機和網絡游戲占據,沒有時間進行創(chuàng)造力活動。在學校,創(chuàng)造力活動也是少之又少,我們并沒有積極主動的去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


研究表明,教育對創(chuàng)造力至關重要,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

那些創(chuàng)造力很強的人啊,并不是他們多么擅長奇思妙想,而是他們善于在發(fā)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之間切換,然后整合這兩種思維模式下的成果。越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人,就越善于這種雙重思維模式??桃饩毩暱梢约涌烊藗儗煞N思維模式的切換速度,從而增強創(chuàng)造力。

具體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進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一、學校教育方面。

可以進行適當的教學嘗試和改革,改變教學方式。

比如美國的一所中學,讓學生進行一次教學嘗試:該校圖書館的窗戶正好面對操場,噪音很大,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在四周之內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學生們組成的工作小組,首先研究聲波是怎么工作和傳遞的,然后研究什么物質可以阻止聲波,然后找到解決方案。在這個任務中,同學們很好的詮釋了創(chuàng)造力是什么,他們需要不斷在發(fā)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中切換,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和能力。

這種成功的嘗試提示我們,只要創(chuàng)新,學校的課程完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應該從教育方式、課程設置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途徑中,老師起了關鍵作用,如果老師不拘泥于常規(guī),鼓勵學生勇于打破傳統(tǒng),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將會繼續(xù)發(fā)展,反之如果沒有老師的鼓勵,學生在學校的進步就只限于課本知識了。

二、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不要讓孩子再去死記硬背,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辦法找到答案。比如給孩子設計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讓他去解決。

學齡兒童平均每天提出一百個以上的問題,“為什么”三個字,總是在家長的耳邊轉個不停,很多家長煩死了,草草應付。后來,孩子們終于變得安靜了,他們不提問,并不代表他們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他們對那些問題失去興趣了,創(chuàng)造力就這樣被泯滅了。

那些不拘一格,喜歡讓孩子面對挑戰(zhàn)的家長,更有可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研究還發(fā)現(xiàn),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也能幫孩子提高創(chuàng)造力。


三、角色扮演游戲提升創(chuàng)造力。

兒童時代,很多游戲都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角色扮演游戲就是其中之一。在游戲中,孩子需要模仿角色的行為舉止和音容笑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可以模仿出角色的各種情緒。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大腦發(fā)育的成熟,很多孩子都具備了參與假想世界游戲的能力。所謂假想世界就是完全虛構出一個世界,它有自己的歷史、物種和規(guī)則,有的孩子在游戲中甚至嘗試創(chuàng)造語言,孩子在9到10歲期間是玩假想世界游戲的高峰期。孩子在這個游戲中的表現(xiàn),對日后的創(chuàng)造力有著極強的預示作用,很多文學家、藝術家、導演都是這方面的高手。


結語

父母教育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有人說需要父母本能的愛,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現(xiàn)實中鮮活的例子讓我們看懂,有時候父母的愛并沒有呵護孩子更加陽光的成長,反而讓孩子陷入無底的深淵,因此光有愛是不夠的。


教育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父母教育孩子需要的是一種素質,而這并非天生就有,也不是光靠經驗就能獲得,必須靠父母的學習來積累,這是一科學的智慧。

本書用科學的眼光審視了十多年來教養(yǎng)領域的科學研究結果,批判了社會上流行的某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并提出有科學研究作為支撐的觀點,書中幾乎每個觀念的提出,都有堅實的神經生理學等學科的論證。

真心的希望,這本書能引導父母們更加科學地看待孩子的成長,走出各種教育孩子的誤區(qū),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更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養(yǎng)育孩子的十大關鍵,讓你走出教養(yǎng)的十大誤區(qū)
如何成為一個受孩子喜歡的媽媽
斯坦福教授:為什么有些孩子,越夸表現(xiàn)越差?
如何做創(chuàng)意父母
智商管理 | 想讓孩子脫穎而出,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下)
教育家盧勤坦言:“超常兒童”都具備這3個特點,家長要用心觀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