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傳說中廣成子所居地,位于河南汝州、禹州地界;史載黃帝曾問道廣成子于崆峒之山。
據(jù)典籍記載,中國境內(nèi)山名為“崆峒”者有十余處;在這十處中,被認(rèn)為與黃帝問道廣成子有關(guān)的“崆峒山”有五處,分別是甘肅平?jīng)?、臨洮、高臺崆峒,以及河南臨汝、禹州崆峒。其中,認(rèn)為臨洮崆峒與高臺崆峒是黃帝崆峒者,是古人的看法,今天已鮮為人知,而認(rèn)為平?jīng)鲠轻?/strong>與汝州(或禹州)崆峒是黃帝崆峒的說法則不僅源自古人,而且至今仍然并存于世。
黃帝問道廣成子
河南有三處崆峒。
一曰汝州崆峒山。唐皇甫枚《三水小牘》云:“汝州臨汝縣南十八里,廣成坡之西垠,有小山。山曰崆峒,即黃帝訪道之地,廣成子所隱也。”
二曰禹州崆峒山,屬具茨山。明成化《河南總志·山川》云:“崆峒山,在鈞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遙觀。”《禹州志》云:“崆峒山,亦曰大仙山。”
三曰空桐,古地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虞城縣東北。《左傳》哀二十六年(前469):“(宋)公游于空澤,辛巳卒于連中。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 ,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宮。”注:“梁國虞縣東南有地名空桐。沃宮,宋都內(nèi)宮名。”其地有空桐澤,又名空澤(參閱《讀史方輿紀(jì)要》五十《歸德府· 虞城縣》)。《續(xù)漢書·郡國志》 梁國:“虞(縣)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此處乃是地名。
清英廉《欽定日下舊聞考》云:“《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游于空澤,卒于連中。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則汝州之山也。”英廉所述有誤,空澤在虞城,此“空桐”乃虞城地名,非山名。
排除第三個(gè)“空桐”地名,與黃帝問道廣成子有關(guān)的則是汝州崆峒山和禹州崆峒山。
《莊子·在宥》云:'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見之。'
崆峒山,位于汝州城西30公里處,臨汝鎮(zhèn)南2公里處,海拔320.1米,遠(yuǎn)觀猶如孤島。相傳此山為廣成子當(dāng)年修道之處,也是軒轅黃帝問道于廣成子的地方。山之東南曾經(jīng)是一大片水澤,稱為“廣成澤”,又因那里花草樹林和珍禽異獸俱多,漢時(shí)又稱廣成苑。據(jù)《正德汝州志》記載,此山上建有丹霞院及崆峒觀,且山下有洞;山上有“廣成廟”、“廣成殿”,幾經(jīng)興廢、至今猶存。
早期,以嵩山為中心的伊、洛、汝、穎河流域,是夏后氏的發(fā)源地和主要疆域。
汝州北靠箕山,南依外方山,中間是橫貫東西的槽形盆地。汝河自西北至東南在盆地中央流過。遠(yuǎn)古時(shí)期洪水泛濫,伊闕雍塞,伊河水在熊耳山和南部群山谷地中匯集,隨著水量的不斷增大,從箕山和外方山之間低矮的丘陵地帶漫溢,進(jìn)入汝河,逐漸匯聚成湖,形成“汝海”。
崆峒山,上古時(shí)期崆峒山是汝海西端的一座小島。大禹之時(shí),劈開伊闕龍門,將原本東流匯入汝海(當(dāng)時(shí)稱女海)的伊水導(dǎo)向北流,與洛水匯而注入黃河,汝海消退。后世贊曰:“汝舊號汝海,當(dāng)堯水時(shí),茫茫水浸烏觀汝墳哉,自禹鑿伊闕,決使入河,始成大陸。”
秦漢之時(shí),尚有廣成澤方圓百里,崆峒山、臨汝鎮(zhèn)、溫泉鎮(zhèn)以及與臨汝鎮(zhèn)毗鄰而居的汝陽縣大安、車坊,以及西至伊川縣一帶,都是廣成澤地域。據(jù)《漢書》、《后漢書》和新舊《唐書》記載,漢、唐兩代將廣成澤辟為狩獵游樂的“皇家禁地”,定名為“廣成苑”。班固在《東都賦》中寫道:“皇城之內(nèi),宮室光明,闕庭神麗;都城之外,因原野以作苑,順流泉而為沼?!薄霸贰奔粗笍V成苑,“沼”為汝州溫泉。
東漢廣成聚
東漢永初二年(公元108年),漢安帝下詔把廣成游獵地借給貧民墾種度荒,后又下令將廣成澤能墾之地給貧民;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大文學(xué)家馬融獻(xiàn)《廣成頌》與漢安帝,盛贊廣成澤的山、水、林、竹、鳥、獸、蟲、魚,堪稱天然獵場;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十一月,漢順帝赴廣成苑打獵;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和六年,漢桓帝兩次赴廣成澤狩獵;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漢靈帝狩獵廣成苑。隋初修黃坡大型水利工程于廣成澤;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十一月三日,太宗狩獵沐浴廣成澤,后唐高宗、唐玄宗等都幾番駕臨,并先后來此游樂洗浴。
南北朝樂資《九州要記》載:“廣成城:廣成子為黃帝之師,始居此城。后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猶有廟像存焉。”按:故城在今河南省臨汝縣西南,崆峒山距城30公里。
南北朝范曄《郡國志》載:“梁:故國,伯翳后,有霍陽山,有注城。 新城:有高都城,廣成聚。有鄤聚,古鄤氏,今蠻中。”廣成聚位置如下圖所示。
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載:“汝水又東與廣成澤水合,水出狼臯山北澤中,安帝永初元年,以廣成游獵地假與貧民。元初二年,……馬融以文武之道,圣賢不墜,五材之用,無或可廢,作《廣成頌》云:大漢之初基也,揆厥靈囿,營于南郊,右矕三涂,左枕嵩獄,面據(jù)衡陰,背箕王屋,浸以波、溠,演以滎、洛,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神泉側(cè)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耀焜于其陂?;傅垩屿湓辏+C廣成,遂幸函谷關(guān)。其水自澤東南流,逕溫泉南,與溫泉水合。溫水?dāng)?shù)源,揚(yáng)波于川左泉上,華宇連蔭,茨甍交拒,方塘石沼,錯落其間,頤道者多歸之。其水東南流注廣成澤水,澤水又東南入于汝水。”
廣成澤源頭在“夏秋草營湖”(草營),水會向東南流入汝水,《水經(jīng)注 汝水》中,記載“廣成澤水”:“汝水又東,與廣成澤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澤中...其水自澤東南流,徑溫泉南,與溫泉水合。其水東南流,注廣成澤水。澤水又東南入于汝水。”廣成澤水,今稱牛家河,發(fā)源于“廣成澤”(草營湖),此處修建的澗山口水庫,初名也叫廣成澤水庫。
廣成澤水庫
唐時(shí)汝州刺史盧《廣成宮碑記》云:“按《爾雅》‘北戴斗極為崆峒’,其地絕遠(yuǎn),華夏之君所以不至。禹跡之內(nèi),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一在臨洮,秦筑長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山皆高大,可取材用,彼人亦各于其處為廣成子立廟。而莊生述黃帝問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訪大隗,皆與此山接壤。則臨洮、安定,非問道之所明矣?!庇衷疲骸按松街掠卸囱?,其戶上出。耆舊相傳云‘洞中白犬,往往外游’,故號山冢為‘玉狗峰’。昔之守宰,以為神居閟潔,懼樵牧者褻弄,因積壤封之。今升踐其頂,響通于下甚深遠(yuǎn),亦焉知非靈人所舍乎?尋崆峒之言,以中含洞壑,不顯于外,則安在于崇岫連峰、凌霄蔽影,然后稱名山也哉?”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載:“汝州臨汝縣南十八里,廣成坡之西垠,有小山。山曰崆峒,即黃帝訪道之地,廣成子所隱也。”
宋《太平寰宇記·河南道·汝州·梁縣》:“崆峒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有廣成子廟,即黃帝問道于廣成子之所也。按唐開元三年,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盧貞立碑,其略云:《爾雅》曰北戴斗極為崆峒,其地絕遠(yuǎn),華夏之君所不至。禹跡之內(nèi),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一在臨洮,秦筑長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二山高大,可取財(cái)用。彼人亦各于其處為廣成子立廟。而莊生述黃帝問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訪大騩,皆與此山接壤。則臨洮安定,非問道之所明矣。”
宋朝地圖
宋代羅泌《路史·黃帝紀(jì)上》載:“登空桐而問廣成?!弊ⅲ骸啊肚f子》黃帝為天下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空桐之上,往見之??胀┥皆谌曛嚎h西南四十。有廣成澤及廟,近南陽雉衡山。故馬融《廣成贊》云,面據(jù)衡陰?!票R貞碑亦詳。”宋沈遘《真宗皇帝忌日醮文》曰:“真宗皇帝伏愿登御崆峒,從游汗漫,錫羨上靈之福,延洪后嗣之休。”說的即是今日臨汝崆峒山。
宋,劉攽,《崆峒山賦》: “臨汝西有崆峒山,其下即廣成澤。按,《莊子》黃帝聞廣成子居于崆峒之上,故往見之。莊子雖多寓言無實(shí),然此崆峒、廣成適皆同處,意其真有,所謂廣成子者也。又,大隗居具茨之山,黃帝至襄城之野而迷,皆與崆峒相近,事未必皆虛也。予因作《崆峒山賦》。 ”
宋濂作《空同外史傳》,言心中之崆峒。文中云:“空同外史者,倏然物外人也,故以‘空同’自號。 “或者疑之,曰:‘空同,山名。在禹跡內(nèi)有三,曰臨汝,曰臨洮,曰安定。雖其名相符,而其實(shí)則異。外史為人,善養(yǎng)生。昔軒轅氏問廣成子養(yǎng)生之道于汝之空同。外史之所志,豈謂是耶?’”
宋王存等《元豐九域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明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清穆彰阿《大清一統(tǒng)志》、清王士俊《河南通志》等,均以汝州崆峒山為黃帝問道廣成子之所。
明正德《汝州志·山川》記載:“崆峒山在州西六十里,上有丹霞院,即廣成子修道之處,今有墓存。山下有洞,舊時(shí)傳洞中白犬往往外游,故號小塚為玉狗峰。上有廣成廟及崆峒觀,下鸛山有廣成城。”
明朝地圖
清代以后,“黃帝問道崆峒”在臨汝的說法更加明確。如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載:“崆峒山:今山上有廣成廟,下有廣成城。漢廣成苑,蓋亦因山以名也。”
《河南通志·汝州》載:“崆峒山在州城西六十里,廣成子隱此,有墓存焉。按《地理志》崆峒有四:一在安定,一在臨洮,一在平?jīng)?。莊周述黃帝問道于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訪大隗,皆與此山接壤。”另云:“鸞駕山,在州城西五十里。軒轅問道經(jīng)此”;“升仙石,在州城西六十里,崆峒山丹霞院內(nèi),廣成子飛升處,石上有雙足跡”;“鈞臺,在郟縣西四十五里。相傳黃帝問道廣成子,于此聞鈞天之樂,故名”。
清朝地圖
歷史上,崆峒山建有丹霞院和崆峒觀,山上廣成殿、山門和鐘樓頗具規(guī)模,向南有升仙石、道士塔,東側(cè)有戲房八間,山半腰有塌陷的洞口。山下東南方有道士井,井旁臥一石龜。
崆峒山風(fēng)光迤邐,每天到天快亮的時(shí)候,總是云氣叆叇,如煙雨雜織在一起。每隔數(shù)十年,山上便會出現(xiàn)一次煙霧籠罩、云騰霧涌的奇觀,煙云過后,崆峒山與五龍山腰呈現(xiàn)一座彩虹,橫跨廣成澤上空;這種幻景,與“海市蜃樓”非常相似。因此,“崆峒煙雨”成為古代汝州八景之一。
元代汝州籍詩人張政《崆峒煙雨》詩云:
一片空朦曉欲流,許多嵐翠擁峰頭。
尚留王氣瞻鑾駕,無數(shù)仙城幻石樓。
縹渺渾疑蓬萊景,蕭疏恍入洞庭秋。
山中誰系蒼生望,愿作甘霖遍九州。
從唐代汝州刺史盧貞所作《廣成宮碑記》推論,至遲在9 世紀(jì)初這里已建有廣成宮。現(xiàn)廟中有明萬歷年間,清康熙、 乾隆年間重修廣成廟的幾通殘碑尚依稀可辨。廣成子修道汝州崆峒山之說,被代代傳頌,亦成為當(dāng)?shù)夭豢苫蛉钡拿麆僦弧?/p>
在古代典籍中,除了“黃帝問道廣成子于崆峒之山”在汝州一說,另有一說在禹州。
明,成化年間《河南通志》:“崆峒山,在鈞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遙觀。”
禹州崆峒山所在的馬溝村風(fēng)光
清《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載:“崆峒山,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觀,名逍遙,盤旋而上,懸崖絕壑,石洞瀑布淙淙有聲,為一郡之勝。舊志云,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處。按《史記》:‘黃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渖皆陉兾?,今據(jù)莊周所云,命駕于襄城之野,禹州近襄城,或即在此地歟。”
禹州崆峒山
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山川》載:“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觀,名逍遙。舊志云: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處。”
清,光緒二十八年田文鏡《河南通志·山川》載:“崆峒山,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觀名逍遙。舊志云,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處。”
清,張?jiān)健缎》綁佚S輿地叢鈔》:“崆峒山在州西南,漢司馬遷嘗西游至此。相傳崆峒山有三:一在安定,一在臨洮。莊周述黃帝問道崆峒山,遂游襄城,登新鄭之具茨而訪大隗諸山,皆于此山相接壤,禹州之崆峒當(dāng)為近。”
另有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中云:“崆峒山在汝、禹二州境,上有大仙觀。盤旋以上,懸崖有瀑布,水正下石澗,淙淙振林木。崖巔有石洞,中有白犬,常游洞外,因號其冢為玉狗。峰上有廣成子廟及崆峒觀,下有廣成墓及城,即黃帝問道處。平?jīng)?、臨洮各有崆峒山,各云廣成子隱地。莊子言黃帝問道崆峒,遂言見大隗,迷于襄城之野,其為此山無疑。”這里是把汝州、禹州兩處崆峒山合在一起說了,大仙觀以及懸崖瀑布是禹州崆峒山的景觀;石洞、玉狗冢、廣成子廟、崆峒觀、廣成墓及廣成城則是汝州崆峒山的景觀。
也有學(xué)者單主一說,如李學(xué)勤、張豈之總主編,羅琨主編《炎黃匯典·方志卷》引《(民國)禹縣志》:“按黃帝都于有熊,為今新鄭。空同、具茨在禹、密、新三縣之交,近于有熊,當(dāng)即此山,而非陜西之崆峒明矣。”
禹州崆峒山,在鈞州(古禹州之稱)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遙觀。
禹州崆峒山位置
逍遙觀位于禹州市淺井鄉(xiāng)馬溝村,坐落于崆峒山之上;崆峒山是我國的道教名山,相傳為廣成子修煉之地,亦是黃帝得道之處。
其依山靠水而建,傍峽谷而坐,境地險(xiǎn)峻,景色壯觀。崆峒山,山清水秀,別有洞天。道觀核心區(qū)周圍群山環(huán)抱,奇峰競秀,古樹參天,古橋流水四季潺潺,可謂人間仙境,法道自然,是道家修身養(yǎng)性的絕好之處。黃帝得道庵的西崖,峭壁陡險(xiǎn),每逢雨季,飛瀑數(shù)丈,聲傳數(shù)十里,景色甚為壯觀。東崖根處,有泉水涌出,為逍遙正源。流水貫于青竹園,向崖下飛去。整個(gè)逍遙觀景區(qū)植被較好,河流秀俊,具有極佳的自然環(huán)境。
歷史淵源:
逍遙觀始建于何年已無法考證,根據(jù)該觀殘存的明代碑刻記載,它至少在明代之時(shí)就已經(jīng)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聲名遠(yuǎn)播的道教活動中心了,素有“上觀到下觀,七十二座殿”之稱;至今這里還留有黃帝“問道處”、“得道庵”,“廣成子廟”和黃帝暮年與廣成子在此修道的“大仙觀”。
《禹州志》載:“崆峒山,亦曰大仙山”,乃傳說中的道家72神仙洞府之一。
《神仙傳》載:“三皇之時(shí),玄中尺法師,全闕帝君,郁花子,九昊老子布疲乏于仙山。”軒轅黃帝時(shí)有廣成子真人修道于此?!肚f子》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今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往見之。”注言:“廣成子學(xué)道于崆峒山,黃帝問道于廣成子。”
禹州崆峒山
逍遙觀依山靠水而建,傍峽谷而坐,境地險(xiǎn)峻,景色壯觀。今有廣子圣母殿、老祖母殿、盤古殿、倉頡殿、玄武殿、聚將臺等景觀。殿宇和原來的軒轅黃帝殿,三皇殿等相輔相成,構(gòu)成了“上觀下觀七十二大殿”雄偉的整體建筑群。
“崆峒”者,山高峻貌之意;原為“空同”也,本意為虛無渾茫的石穴,后借指仙山?!蹲髠鳌贰ⅰ稜栄拧穼懽鳌?strong>空桐”,《莊子》寫作“空同”,《史記》寫作“空桐”、“空峒”、“崆峒”,《漢書》寫作“空同”,晉以后,逐漸多寫為“崆峒”。
禹州崆峒逍遙觀風(fēng)景
《爾雅》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古人認(rèn)為北極星居天之中,斗極之下是空桐(崆峒)。
在古代星象分野中,“柳、七星(即星宿)、張”為河南之分。
后晉·劉昫《舊唐書·天文志》載:
“柳、七星(即星宿)、張,鶉火也。初,柳七度,余四百六十四秒七少。中,七星七度,終,張十四度。北自滎澤、滎陽,并京、索,暨山南,得新鄭、密縣,至外方山東隅。斜至方城(裕州),抵桐柏,北自宛、葉,南暨漢東,盡漢南陽之地。又自洛邑負(fù)北河之南,西至函谷,逾南紀(jì),達(dá)武當(dāng),漢水之陰,盡宏農(nóng)郡,以淮源、桐柏、東陽為限,而申州屬壽星,古成周、虢、鄭、管、鄶、東虢、密、滑、焦、唐、隨、申、鄧及祝融氏之都。新鄭為軒轅、祝融之墟,其東鄙則入壽星。柳,在輿鬼東,又接漢源,當(dāng)商、洛之陽,接南河上流。七星系軒轅,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張直南陽,漢東與鶉尾同占?!?/p>
七星,即星宿,南方朱雀七宿之一,也稱星日馬,共有七顆星,位于朱雀頸部?!抖Y記·月令》稱:“孟春之月,旦七星中”,指的便是它。《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史記·索隱》:“頸,朱鳥頸也。員官,喉也。物在喉嚨,終不久留,故主急事。”星宿位于長蛇的心臟,其中最亮的是星宿一(長蛇alpha),是二等星?!恫教旄琛罚骸?strong>七星如鉤柳下生,星上十七軒轅形”,指出了星宿的相對位置。
七星之上為軒轅,又稱權(quán)星,為軒轅黃帝之象征?!妒酚洝ぬ旃贂罚骸?strong>權(quán),軒轅。軒轅,黃龍?bào)w。”《晉書·天文志》:“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軒轅,黃帝之神,黃龍之體也;后妃之主,土職也。一曰東陵,一曰權(quán)星,主雷雨之神。”《云笈七簽》:“黃帝居代總百一十一年,在位一百年。自上仙后,升天為太一君,其神為軒轅之宿,在南宮。黃龍之體象火體,祭天神,軒轅星一也。”
而軒轅之上,則時(shí)北斗七星,為帝車之象。
《史記·天官書》言:“斗為帝車,運(yùn)于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shí),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記,皆系于斗。”汝州、禹州所在的嵩山周邊“勢據(jù)地中”,在星象上為七星(星宿)的天象分野,七星對應(yīng)軒轅和北斗七星,故以崆峒代之。
新鄭位于嵩山東南,即是傳說中的有熊所在,也黃帝的建都之地。
在五方五帝中“中央為土”,黃帝因有“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中央之土”在九州中的對應(yīng),則是中州、中土;對應(yīng)五岳則是中岳嵩山;對應(yīng)天象分野,則是“柳、七星、張與鶉火”,而“七星系軒轅,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都可以與黃帝有熊在新鄭的說法相對應(yīng);而《爾雅》所載“北戴斗極為崆峒”,與汝州、禹州所在的嵩山周邊星象分野同樣相合。
先秦《世本》載:“(空同氏)子姓,蓋因空同山也。”空同山即崆峒山,在今河南臨汝縣西南六十里。見《鄭通志·氏族略》 亦作(空桐)。契為子姓,其后分封,以國為氏,有空桐氏,見《史記·趙世家》。空桐,故城在今河南虞城南。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中國遠(yuǎn)古時(shí)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jù)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有熊國,為黃帝時(shí)期的方國,位于新鄭姬水(今河南新鄭),是上古時(shí)期居住在有熊地區(qū)(今河南新鄭)的華夏集團(tuán)建立的氏族部落,后世稱有熊國。有熊開國始于少典,傳至黃帝,相繼打敗蚩尤與炎帝,遂成為華夏共祖,史載黃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根據(jù)戰(zhàn)國以來的文獻(xiàn)記載,特別是漢晉以來的相關(guān)史志,都有記載新鄭為有熊之墟(即故有熊國),而又與新鄭境內(nèi)的有關(guān)傳說和考古資料相印證,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新鄭周邊有很多關(guān)于黃帝的傳說。新鄭市境內(nèi)有傳說的黃帝口、風(fēng)后嶺、風(fēng)后城、常先口、力牧峰、天心石、嫘祖洞、嫫母祠、天壽宮、風(fēng)后兵書亭、馴獸溝等;新密市境內(nèi)有傳說的黃帝宮、力牧臺、武定崗、大隗鎮(zhèn)、大隗山、岐伯山、講武山、講武樓、黃帝嶺、倉王莊、天爺洞、養(yǎng)馬莊、草場溝、馬驥嶺等。禹州市境內(nèi)有傳說的方山鎮(zhèn)、方山、雍氏城、風(fēng)王寨、大鴻寨、大鴻山、崆峒山、逍遙觀、廣成子廟等。再南則有襄城的首山、西平的西陵氏傳說;再西則有汝州的鈞天臺、崆峒山,洛陽的平逢山、青要山、西泰山,靈寶的荊山等等,這些共同構(gòu)成嵩山周邊完整且眾多的黃帝及其近臣的遺跡傳說。
參考資料
《莊子·在宥》
《爾雅》
《世本》
《史記·天官書》
《九州要記》
《郡國志》
《水經(jīng)注》
《廣成宮碑記》
《舊唐書》
《路史·黃帝紀(jì)》
《太平寰宇記》
《汝州志·山川》
《河南通志》
《古今圖書集成》
《天下郡國利病書》
《炎黃匯典·方志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