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在春秋時期,老子定義的一種學術,當然是向老子問。我們虔誠的一起來向老子問一問“道”
那老子是怎么說“道”的呢?
老子的《道德經》有兩個章節(jié),對“道”有詳細的描述。
第二十五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獨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強 字 之 曰 道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以本人的拙見來解釋一下這段話的意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宇宙空間里,生成了一種由無數元素組成的物質,處于混沌狀態(tài)。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整個宇宙都是空虛、寂靜,清靜到極點,毫無一點聲色;遵循自己的規(guī)律,不受任何外力的影響。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地母”:按照規(guī)律一直運行,永運不會消失,這種物質及規(guī)律就是生出天地的母親。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給它安上一個字,叫“道”,勉強給它安上一個名,叫“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你說它大呢,但它已經成為了過去,并且過去了很久很久,無法用數量來計算離現在有多遠,遠到了極點,現在人類只能通過觀察天和地,反著去探尋了。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因而證明“道”很大、天很大、地很大、人也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中有這四大,而人也是相當大的,甚至可以說人是排在第一大。因為人既是一種“道”的載體,同時“道”是要通過人來轉化成“德”,所以人可以排在第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人類只能在土地上才能生存,“地”要依靠天才能養(yǎng)育人類及其它物種,“天”是遵循“道”而運行,“道”是表現在大自然身上。所以人又排在四個大當中的,最小的一個。
這一章是告訴我們,什么是“道”及整個宇宙是由天地人組成,還很全面的介紹了“道”和天地人與大自然的關系。
《道德經》的開篇第一章,介紹了人類應怎樣去學這個“道”,原文是: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故 常 無 ,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觀 其 徼 。
此 兩 者 ,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拿來說清楚、說明白的,但它不是平平常常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你也可以給它安上名字,但不是像我們平平常常的名字,指某物就是某物。
“無名天地之始”:“道”沒有名字之前,是天地的開始,是沒有天地之前。
“有名萬物之母”:給它安上名字,叫“道”。這個“道”是指伴隨天地形成并伴隨萬事萬物的“道”,萬事萬物都存有“道”的基因。
“故常無”:因此我們平常找不到天地形成之前的“道”。
“欲以觀其妙”:于是人類只能把它設為一門深奧的學問,慢慢的去觀察,去探索。
“常有”:萬事萬物都有“道”的基因,所以“道”無處不在。
“欲以觀其徼”: 人類只能以萬事萬物,錯綜復雜的變化規(guī)律中,去求取它永恒不變的定律。
“此兩者”:指天地形成之前的“道”,與天地形成之后的“道”。
“同出而異名”:指天地形成之后的“道”,是天地形成之前的“道”的延伸,是同出于天地之始,而又分為天地之前與天地之后的兩種“道”。
“同謂之玄”都是兩種非常深奧的學問。
“玄之又玄”:這兩種學問,都是深奧無比。
“眾妙之門 ”但觀察這兩種“道”的運行規(guī)律,是打開各門學術的必經之門。
那在哪里能觀察到“道”呢?在二十五章已經講過“道”是表現在大自然身上,所以不管是什么學問都是先從觀察大自然開始,還要反復去對照大自然。
老子表述了這個“道”后,又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是怎么生成萬物的呢?以本人的拙見來推理一下:
首先分析一下大自然,因為老子說道法自然,例一個公式:
老子寫《道德經》是根據《易經》的理論來的,《易經》是講陰陽的,陰陽有一個規(guī)律,叫陰陽互動,生生不息。是怎樣互動的呢?
我們看這個公式里的“陰”實現“陽”時,是很容易理解的,舉個例子,一粒植物種子,種在土里,經過大自然的養(yǎng)育,自然會發(fā)芽、開花、結果。再舉個例子,我們按正確或錯誤的道理,去做某件事情,自然會得出好或壞的結果。那陽怎么影響陰的呢?我們就得在陰實現陽的過程中尋找答案了,當陰實現陽時,一定會留下一些線索,信息及數據。比如說:種子生長時,什么時間應該澆水、澆肥、澆多少量等等,這些數據與方法,我們通過觀察都可以得到。這些數據與方法,古人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字叫“術”,是“術數”的簡化?,F今中國把所存的技能數據也都叫術,比如:技術、算術、藝術、武術、戰(zhàn)術、醫(yī)術等等。于是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是通過觀察陽來學習“術”,再通過“術”來掌握一種,人為的大自然演化規(guī)律。比如我們通過術來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就能掌握它的生長規(guī)律。就可以對植物優(yōu)化種植,人類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食物。用人為的大自然演化規(guī)律,改良出優(yōu)質的品種。從而改造大自然。
再如警察破案,是經過分析作案現場,“象”來尋找犯罪份子,稱為偵破術。
至此我們就可以解釋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一”為大自然,一生二、“二”為陰和陽,二生三、“三”為陰術陽、(陰術陽)換成(理術象);(理術象)三者生萬物。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由(象術理)三者組成。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人世間所有的學問都是“術”。因為(象術理)三者,只有“術”是人類能有所掌控的范圍。
“象”:人類只能通過“術”來掌控部分的“象”。
“理”呢:人類是完完全全通過“術”來掌控。
例二個公式來說明“術”及“道”
我們暫且把這兩個公式命名為,“大自然的道”和“人為的道”。用老子的兩句話來解釋這兩個公式。同時這兩個公式可以解釋老子的這兩句話?!兜赖陆洝返谒氖碌脑涫恰胺凑叩乐畡?,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生于無”。
先看這個箭頭,這里面有很大的學問,這兩個公式就是用這個箭頭方向不同而區(qū)分的。
“大自然的道”是逆時針轉的
“人為的道”是順時針轉的
“大自然的道”是:根據自然的演化規(guī)律從而實現“象”,這個“術”呢它始終在那里,只待人類去觀察轉化成“術”。
“人為的道”是:人類通過觀察“象”來求“術”記錄一種人為的大自然演化規(guī)律,再經過大自然的培育實現“象”,而生萬物。
“弱者道之用”:“弱者”指的是除了人類以外的所有大自然物種。“道之用”是指受用“大自然的道”而生存,遵循生于自然,歸于自然,弱肉強食的規(guī)律。
“天下萬物生于有”:是指大自然形成時就有的東西,不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東西。
“反者道之動”:“反者”是指人類,只有人類才有高等智慧,動用自然界的資源及掌握大自然?!?/span>反”是指逆行于“大自然的道”,通過觀察“象”求“術”而生萬物。“道之動”是指在“大自然的道”動的情況下,觀察“象”的成形過程,而掌握“術”來制造一種人為的大自然演化規(guī)律,經過大自然的培育而生萬物。簡單的說就是,“道”動之又動。
“有生于無”:“有”是指人類通過智慧生產出的萬事萬物?!?/span>生于無”是指生于天然的大自然沒有的情況下。
但是這個“反者”不全是代表人類的,老子是人類有史以來具有最高智慧的一個人。他為什么不寫“人之道之用”呢?因為具有低等智慧的動物,也會利用自然的資源創(chuàng)造的生存條件的。所以為什么老子只用五千字就能說出《易經》的靈魂。《易經》具有高智慧,他還智高一籌。他的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把世上的萬事萬物都說全了。而我卻要寫這么多字才能解釋清楚。而我們全人類呢,經春秋到現在兩千多年,都活在這句話的框框里。卻還不能完全明白,就算明白以后呢,也一定還活在這個框框里。他才是如來佛嗎,我們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
那“弱者道之用”里的“弱者”,也不完全是指除了人類以外的所有大自然物種。因為人剛出生的幼兒時期也是沒有能力生存的,還有天生就有智障的人士,都是弱者。
那為什么不命名為“弱者的道”及“強者的道”呢?因為要以人為本去分析這個“道”
但“道”是要動的,不動“道”就沒有產生作用,就不能生萬物。
人類是用“人為的道”依附在大自然的條件下動,才能萬生物。所以人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道”,不能違背自然,不然就自取滅亡。
“大自然的道”也是要動的,它是根據一年四季及年份而動,物種才會生老病死,繁衍出新的萬事萬物。
所以它們每時每刻都是同時在動,也就是在轉,才能革舊更新產生萬物。
從這兩個公式可以分析出,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有兩種解釋;
道=自然;是指“大自然的道”。
1.
道依法自然;是指“人為的道”。
2.
“人為的道”要依法“大自然的道”。你可以效法我生萬物,但我(大自然的道)同時也是一部法律,違反了是要量罪定刑的。我們縱觀人類歷史,人類出現過多少種文化及文明,文化與文明的區(qū)別是什么呢?文明可以有很多種解釋,但說白了,文化加上政治就是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狀況,人類可以去體會一下。為什么中國的華夏文明能經久不衰呢?就是中國歷朝以來,不管統治者或領導者是誰,都是用漢文化(華夏文化)治理國家。
3.
還有很多不著名的文明,只有用考古才能去認識了。人類的法律懲治一個人,頂多就是一輩子而已,可“大自然”這部法律懲治文明的過程,是需要漫長的時間,我們人類是看不見的。所以有的人敢說,我可以“主宰大自然,人定勝天”。說這個話的人也不會被抓去坐牢,但老天還是看得見的,所以中國人常說老天有“眼”,讓老天來收拾你。像那些消失的文明,肯定是嚴重違返了這部(大自然)法律,甚至可能是想主宰大自然。而被大自然判了“死刑”槍決了,但是它的“骨頭”還在地下,所以我們要去考古,最后把它的“墳墓”都挖掉了,讓它灰飛煙滅。當然考古最主要的任務是尋找文化的“種子”,那些好的文化及文明經過考古發(fā)掘出來,人類是把它好好的保存,并讓它重新“開花結果”,而不是讓它灰飛煙滅。
4.
5.
我們用先天八卦布圓圖來證明這個箭頭的方向是否合理。
先天八卦的順序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那布圓圖時乾、兌、離、震、是陽,逆方向布在圓圖上。巽、坎、艮、坤是陰,順方向布在圓圖上。64卦也是如此,叫“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次第鋪”。八卦是以初爻定陰陽,左邊是陽,右邊是陰。
6.
我們來論一下這兩個“道”的陰陽,因為《易經》講的就是陰陽嗎,那就用陰陽來解陰陽,通過這兩圖,可以探索到伏羲當時創(chuàng)造八卦圖時的依據。
7.
請看 “大自然的道”是天生就有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它是“陽”;和八卦里的陽卦轉的方向相同。
8.
“人為的道”是要人類去摸索才可以得到;所以我們可以說 它是“陰”;和八卦里的陰卦轉的方向相同。
9.
因此我命名的這兩個公式,與先天八卦圖是可以相互印證的。“而伏羲氏創(chuàng)造先天八卦”與“老子的道”也是可以相互印證的。如果這兩個公式成立的話,我們可能找出了伏羲當時創(chuàng)作先天八卦及老子寫《道德經》的一點點“足跡”,就可能問出了一點點“道”了…… 我們再來理解老子說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號稱天下第一,我們還是多相信他的一些話做為參考應該是不會錯的。
13.
“天下萬物生于有”就不用更多的解說了,因為大自然經過人類世世代代的探索,已經掌握的比較成熟了。
14.
“有生于無”我們就要打開想象去幻想一翻,意思是不管人類,到了多么發(fā)達的程度,總是會有新的東西出現,永遠不會停止。甚至包括新的“地球”。按這條思路就可以推翻如今的“世界末日”、“人類滅亡”的言論了。人類是依賴地球才得以生存。那地球和宇宙比起來,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算地球真的到了哪一天,不能為人類所用了,我們也許可以找到同樣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有生于無嗎,這個想象是可以成立的。但千萬不要認為人類可以找到新的生存空間,就可以隨意破壞現在居住的地球了。我們一定要遵守老子所說的“道”的規(guī)律,好好愛惜我們的地球,不然還沒等到人類找到合適的生存空間時,地球就真的不行了,那人類就真的要滅亡了?;颥F在居住的地球,經人類破壞的非常嚴重,成為人類下一個“地球”的累贅,因為太空是一體的,星球是互相關聯的,要是現在的地球爆炸了,把我們找到的下一個“地球”也引爆了,那人類不是更要滅亡。
15.
按照老子《道德經》對道的解說,人類是可以無限繁衍的,我們不必恐慌什么“世界末日”、“人類滅亡”的學說。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人類自己,只要全人類的思想能夠統一。人人都勤儉節(jié)約、和平共處,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家園,不管遇到什么災難都是會有出路的。
16.
但要說明一點,人類無限繁衍并不是不要計劃生育了,我的學術論文里說過,人來到世上的任務有兩個:“一、繁衍,二、讓大家更好的繁衍”。人來到世上如果每個人都不生育,那人類不是很快就消滅了嗎?那“讓大家更好的繁衍”,就是要按指標生育啦,不能就光你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生,而別人想生都不敢生啦。因為大自然的資源都被你占有了。我們需要生物多樣性,人類才能健康。同時“讓大家更好的繁衍”也是為人類服務的意思。
17.
這一段分析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明了的詮釋
18.
19.
我總結出一個大的公式來說明二件事:
一、易道的關系 公式最前面的這個大于大自然的“道”,就是天地形成之前的“道”,等于大自然的“道”,就是天地形成之后的“道”。
“道”,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其實“道”就是一種規(guī)律,一種定律?!暗馈笔怯钪骈g最大的一個定律。
“道”我們現在知道了,那《易經》是什么呢?
我們知道《易經》表述的內容是大自然,《易經》是講述天和地,運行規(guī)律的學問。所以證明《易經》也是一種“術”,是人類最大的“術”。
《易經》中演示天道、地道、人道(物道)、事道的一種術。是教育人類思想的一種學問。《易經》對各種身份的人及各種事件的運行規(guī)律都有演示與指引。是教人類如何做人做事的學問,比如身為男人、女人、兒女、長輩、平民百姓、商人、軍人、領導者等等,視自己在不同的身份,及待事的狀況不同時,應該怎樣去做人、做事。就是人類生存及相處的學問技術。
因此證明易道的關系是一種定律與一種術的關系。可以比喻:“道”是海,《易經》是船;“道”是舵,《易經》是槳;無海無以行船,無船無以渡海;無舵無以方向,無槳無以動力。
二、太極圖的來歷
太極圖是先賢圣者,用最簡單的一幅雙魚圖,來演示“道”與“術”的轉換過程。這個公式里的“大自然的道”與“人為的道”,就是太極圖里的兩條魚,一陰一陽,一個正轉,一個反轉。隨時隨刻都是同時在轉。
我們再把第一個公式拿來,把陰陽放到《易經》里去。分成兩個公式,來論證《易經》與大自然的關系,及一陰一陽之謂道。
以上兩個公式可以看出《易經》是大自然的陰,大自然是易經的陽。從而證明我們生存的地球、大自然、宇宙都是應遵循《易經》的道理。陰陽分別可以代表很多東西,陰包含陽,陽包含陰。萬事萬物有時可為陰,有時可為陽,陰陽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兑捉洝放c大自然是最大的一陰一陽,從而有了老子所說的“道”。
1.
經過以上問述:如果是帶著虔誠心問的人,一定會有所明“道”。但“道”太大了,有太高的智慧,不是幾個人就能定奪,要天下所有的有識之士一起來問。
曾昭材
2017年5月26日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