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后,我變成了小三” | 作為媽寶男的妻子,該如何自救?
她來咨詢,是因為婆婆的介入,讓她和老公的關系越來越差。她現在非常痛苦,很想離婚。以前戀愛的時候,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因為老公細心溫柔體貼,生活精致愛干凈,脾氣好,會哄人,讓他做什么都行,對我言聽計從。那個時候,他也經常提起婆婆,做事情拿主意經常給婆婆打電話,聽婆婆的意見。我當時只是覺得他和媽媽感情好,也不算什么壞事。婆婆經常在晚上十點多,甚至我們熄燈后,還要進我們的房間,其實也沒有事,就說找東西。后來我鎖門,她就跟老公說,剛娶了媳婦,媽媽就是外人了。因此老公責怪我不懂事。老公的工資,要交一半給她管理,說是怕年輕人花錢沒計劃。我跟老公說,我們自己管理。他說,你怎么還防著我媽啊。有一些菜我不喜歡吃,她就非要說那個菜怎么有營養(yǎng),我只要不吃,她就一直勸,勸很久。我和老公說,我不喜歡婆婆這樣,他嘲笑我不知好歹。老公總是站在婆婆那邊,覺得我不對。我要是說婆婆做錯了,他就對我發(fā)脾氣,說我不懂體諒老人。我在咨詢室里聽過很多相似的痛苦經歷,但與其一起痛罵對方,我更想邀請你一起來看看其中發(fā)生了什么。媽寶男一直被很多人詬病,更是讓很多嫁給媽寶的女同胞們叫苦不迭。我們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里,兼具有雄性和雌性的兩個部分:一部分來自父親,一部分來自母親。當一個孩子出生在一個父母親功能都很好的家庭里,孩子就能形成雌雄同體的健康人格。但是媽寶男因為長期和母親生活,父親的角色是缺失的,沒有第三股力量介入,他就和母親處于不能分化的狀態(tài),所以他身上會具有更多的女性特質,比如溫柔、體貼、聽話。長期和媽媽在一起,也讓他更了解女人心思,他知道怎么讓女人開心而同時,因為長期聽話、缺乏主見,他們比那些獨立有想法的男人,更好控制。和媽寶在一起,我們會覺得他好相處,好控制,他很少會違背我們的意愿。而當我們總喜歡上這樣的人,往往表明,我們尋找的不是一種對等的關系,而是一種可以掌控的關系。我們希望掌控一段關系,而他長期在母親的控制之下,對有主見的人更容易傾慕,所以互相吸引。如果總是喜歡媽寶男,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關系中渴求掌控。不過媽寶男給人帶來的困境,往往在婚前不太看得出來,婚后更明顯。媽寶男為什么在婚后會容易變得不再溫柔體貼,甚至變得脾氣很糟糕?在我們小的時候,如果和母親能正常相處,我們會逐漸意識到,媽媽和我是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是我,她是她,我們不一樣。同時媽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我有時喜歡她,有時也有點討厭她。一個內心穩(wěn)定、愛孩子的母親,可以接受孩子和自己不一樣,可以接受孩子沒有那么聽話。媽寶男經常生長在一個父親缺位的家庭里。在這個家庭中,母親原本應該得到父親的愛,但是她沒有得到。和伴侶的關系陷入失控,所以母親變得沒有安全感,從而把兒子當成了填補情感空洞和獲得控制感的替代品。本質上,此時母親沒有愛孩子的能力,她對孩子的需求是漠視的。她對孩子的方式是:你要聽我的認可我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要滿足我,否則我就受不了。她會采取一些的措施,來捆綁孩子,例如糾正、管控、指責,最常見的,是用溺愛和犧牲來誘發(fā)孩子的內疚。有一部分孩子,會因此變得十分難以管教,甚至出現一些精神疾病。更多的一部分孩子,會害怕母親難受、責怪、拋棄自己。所以,他會變得順從,放棄主見,放棄獨立,以獲得母親的愛。同時,壓抑著對母親的憤怒。他意識上會認為,媽媽是全好的,媽媽都是對的,這樣才能壓住怒火,維持表面的和平。后來他在渴求一段親密關系時,也會那樣去對待愛人,言聽計從、高度關注。直到結婚后,當他感覺這份關系安全,他的底層情感會松動,此時被壓抑的憤怒就會尋求表達。他開始變得很有攻擊性,但依舊不敢攻擊母親,所以會把對母親的恨意放在“可能控制他”的妻子身上,讓妻子去充當那個“壞媽媽”。感覺老公總是幫婆婆,因為妻子就是那個“壞媽媽”,而婆婆是那個“好媽媽”。因為在母親眼中,兒子才是她理想中的丈夫。她把所有對丈夫的期待,都安放在兒子身上。因為兒子充當老公的角色太久了,她想和兒子一直處于“二人世界”。而兒子夫妻小兩口柔情蜜意,她會有被拋棄的感覺。站在道德倫理層面,她又告訴自己,兒子遲早要和另一個女人在一起,看到他幸福我應該高興。失落是因為兒子的疏遠,敵意是因為兒媳對兒子的侵占。比如說要一起住,比如事事都要幫兒子拿主意。管錢,帶孩子,都要沖在兒媳婦前面,她要告訴媳婦,她才是這個家的 “女主人”。改變媽寶男最難的問題是,他們在心理層面不能和媽媽實現分離,不能走向人格獨立。不管媽媽多需要我,我都要離開,我的人生不能任她擺布。這很難,因為會被內疚感吞沒。媽媽不是全部是“好”的,也有壞的部分。這里面既有恨意需要去表達,還要完成認清現實,失去一個全好媽媽的過程,也很痛苦。所以在巨大的痛苦和內疚面前,他更愿意和母親維持共生,也愿意去充當母親心中好丈夫的角色。而只有他更想和你一起好好生活,他想成長,才有可能和你一起去做一些改變。例如你們可以先完成和婆婆物理上的分開。同時尋求專業(yè)的幫助,幫他去完成這個艱難的心理分離。好消息是,有人能借助各種方法和途徑,逐漸脫離母親的控制,走向自己做抉擇的人生。但記?。?/section>這不是光靠任何一個人推動能完成的,必須是自己愿意,因為過程之難,沒有意愿是難以堅持的。即使很多媽寶男不會改變,即使和他的婚姻讓人痛苦,但是很多婚姻還是會繼續(xù)。畢竟離婚這個決策要考慮的后果很多,有不少人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各方面需要,而選擇留在其中。很多女人因為對媽寶男絕望,她們會把感情的需要,寄托在孩子身上,通過牢牢掌控孩子讓自己覺得重要,覺得被需要,覺得被愛。尤其當這個孩子是個男孩子。或者兒子覺醒,要成長,這個循環(huán)才能打破。說到底,媽寶男也是一個女人不幸婚姻中的產物,并影響了下一代人的幸福。自己痛苦的婚姻是自己去面對、去負責、去想辦法解決;還是把孩子拉到這個不幸當中,讓他的一生和未來的家庭為這個不幸買單。作者:劉純婷,心理咨詢師,自由撰稿人。基礎教育行業(yè)從業(yè)十年,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成長。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