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詩一詞。
在馬鞍山,我們有詩有詞:詩有李白,長眠青山腳下,詞有李之儀,安睡藏云山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豹q如《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里說的一樣,共飲長江水的我們,而今循著古人詞句,想象著歷史長河的另一頭,這位多情才子的內(nèi)心世界,追尋著他的腳步,在當涂,在姑溪河畔,再現(xiàn)北宋才俊李之儀晚年創(chuàng)作佳作的情景。
尋找李之儀
初識李之儀,多數(shù)讀者都是從中學課本上的那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開始。其擅長作詞,詞以小令見長,其“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關(guān)于李之儀詩詞,《四庫全書總目》這樣評價:“與秦觀不相上下,神鋒俊逸,往往具蘇軾之體?!?
由此可見,李之儀與蘇軾相交甚密。據(jù)史料記載,李之儀于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午)生于山東無棣縣,比蘇軾小11歲,算是同時代人,與黃庭堅、秦觀等蘇門四學士常有詩詞唱和。
李之儀自號“姑溪居士”,可以看出其對當涂的喜愛。近查史料,李之儀晚年在當涂度過,共生活了15年。當涂人民的善良和寬厚,撫平了他晚年受傷的心靈,是當涂的青山綠水,孕育了他文學的靈氣。他在當涂創(chuàng)作了《姑溪詞》五卷,在姑溪河釣魚臺吟出了千古絕唱《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尋找李之儀,尋找更多他與當涂之間的萬縷情緣?!?月18日傍晚,時隔6年,再次回憶尋找李之儀之旅,李之儀研究會重要成員吉太耘感慨萬千。那是2006年的冬天,吉太耘和幾位朋友一起驅(qū)車前往距離當涂東門七里之處的藏云山,山頭不高,舒緩俊朗,山谷不深,修長秀麗。山中,林木環(huán)抱清潭,路邊生長野竹,懸?guī)r倒掛老藤,黃花點綴草地,鐘情山水的李之儀選擇長眠于此,吉太耘猜測,除了當涂人的熱情善良,多半是留戀這里如詩如畫的風景。
“幾株參天大樹下,我們一共找到七座墳塋。墳頭低矮,沒有墓碑,沒有磚砌石壘?!奔呕貞洠瑢ふ依钪畠x一行人在由藏云峰、致雨峰、將軍峰、雞籠峰四峰圍出的一塊盆地中發(fā)現(xiàn)了疑似李之儀之墓,兩棵合歡樹下有兩座荒墳相連,也許里面葬著的正是李之儀夫妻,與史料記載相吻合。
姑溪河畔,吟千古絕唱
眾所周知,李之儀鐘情于當涂,先將自己雙親之墳從楚州山陽移葬于當涂縣藏云山中的致雨峰下,在愛妻逝世之后,他又將其葬于雙親墓旁。他說,先葬先人,再葬自己,于是,當涂藏云山就成了他的終老之地。
李之儀怎樣來到當涂?在當涂,他遇到了誰?先后遭遇子逝妻亡的挫折后,他如何渡過那些艱難歲月?“這要從他的坎坷命運說起?!奔沛告傅纴?。
據(jù)史料記載,李之儀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任祭奠高麗國使書狀官。35歲,當了那樣大的官,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墒牵瑒傊钡谋?,犯顏直諫的厚道,使他得罪了朝中大臣,終被罷免。此后,他作為蘇軾的同黨,隨著蘇軾的命運幾上幾下,幾起幾落。宋徽宗崇寧2年,55歲的李之儀因為范仲淹的兒子、宰相范純?nèi)蚀荨哆z表》及《行狀》,說了幾句真話,得罪了當朝奸相蔡京,蒙冤下獄,隨后又被編管太平州(當涂縣)。所謂“編管”,就是革除官職,保留“公務(wù)員”身份,下放地方,接受管制。關(guān)于他如何攜家?guī)Э谇Ю锾鎏鰜淼疆斖?,又是如何謀生?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從他的愛子到達當涂的第一年就生重病,因無錢醫(yī)治,第二年夏天病逝,他的妻子到達當涂后的第二年秋季患病,第三年就撒手人寰的情況看,其窮困潦倒可見一斑。
喪妻失子,特別是妻子胡文柔的病逝,讓李之儀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因為她是伴隨李之儀走過坎坷歲月的忠實伴侶,因為她是通于經(jīng)史、精于算數(shù),連北宋著名學者、科學家沈括每每遇到數(shù)學難題都要向她請教的才女,妻子死了,李之儀的精神垮了。但是,蒼天有眼,偏偏不讓他就此消沉。就在這個時期,一位名叫楊姝的當涂絕色歌妓闖入了他的生活。對詩詞共同的愛好,對時局共同的看法,使他們心心相印,互為知己,他攜楊姝游青山、游藏云山、游凌云山、游姑溪河,相互唱和,互贈詩文,“以詩文自娛”。新的愛情之光,照亮了他的生命,給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但是,這樣的愛情能夠長遠嗎?他可是一個戴罪之臣??!一個晚風輕拂的黃昏,他獨自來到釣魚臺,近看春水如藍的姑溪河,遠眺暮色蒼茫的長江,一股酸楚襲上心頭,又—股詩情萌動胸中。一吐為快,他吟出了《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這是具有當涂民歌風味的經(jīng)典愛情詩詞,這是對亡妻的悼念,對新愛的企盼,這是在極度痛苦中對愛情的真實呼喚?!奔鸥锌ルy出詩人?。?/p>
思君從未斷
教室里,孩子們手捧課本,“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朗誦聲聲入耳;馬鞍山這座城市里,中國詩歌節(jié)上,文人墨客傳唱該詞,成立李之儀文化研究會,編寫有關(guān)李之儀詩詞的論文集……
這些年,無論幼兒長者,還是國內(nèi)國外,亦或官方民間,人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思、祭奠李之儀,思君從未斷!
在馬鞍山舉辦的首屆中國詩歌節(jié)上,舉辦了公祭李之儀活動。據(jù)吉太耘回憶,當年金秋十月,時任山東慶云縣政協(xié)副主席李保坤和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張海鷗等國內(nèi)30余名專家學者,來到馬鞍山市當涂縣藏云山,公祭李之儀。
吉太耘仍清晰地記得,李保坤帶著家鄉(xiāng)的美酒“渤海春”、家鄉(xiāng)的花椒種子和一捧家鄉(xiāng)的泥土,來到了藏云山祭拜李之儀。在致雨峰下,藏云寺遺址前,李保坤等人發(fā)現(xiàn)了舊時的青磚小瓦,還有明代的斷碑。簡單但飽含真情的祭奠儀式就選擇在這里進行。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海鷗現(xiàn)場作詩舒懷:“當涂縣古久藏云,造化從來許異人。無量光明山寺迥,姑溪居士好棲身?!?
“李之儀是馬鞍山的一張重要名片,開發(fā)好了,能給當涂的旅游文化,文史文化帶來眾多利好影響?!奔畔M嚓P(guān)部門能像重視李白文化開發(fā)一樣,重視李之儀相關(guān)文化開發(fā),為馬鞍山的詩詞文化及旅游文化增新添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