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暖暖去了芬蘭的學校當插班生,近距離的體驗了芬蘭教育的氛圍,不得不說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連暖姥姥也感嘆說:“你看國外的孩子跟國內(nèi)的孩子就是狀態(tài)不同,都說三歲看老,外國人很多地方就是值得我們借鑒。”
聽到暖姥姥這么說,我心里第一反應特別不服,怎么國外的孩子就比國內(nèi)的孩子狀態(tài)好了啊,現(xiàn)在咱國內(nèi)優(yōu)秀的娃多了去了,可能有時候一個學校的牛娃比一個鎮(zhèn)子的娃都多。
當然仔細想想,暖姥姥并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覺得芬蘭的教育氛圍很值得我們學習,可能表達上有些偏差。
不過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在不久前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還特地關注過這個課題,那就暖姥姥說的“三歲看老”。
“三歲看老”或者“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
我曾經(jīng)對它抱有極大的懷疑。
怎么可以在一個人剛滿三歲,或七歲時,就判定他終身呢?
三歲時,有一些小脾氣,不愿分享,生氣會控制不住打人或咬人,長大后就注定是個自私且暴力的人嗎?
七歲時,說一些小謊話,做事拖沓,害怕競爭遇到困難容易放棄,長大后就注定是個一事無成的loser嗎?
人的一生短則幾十年,長則過百,在生命剛開始時,就被一句話“拍死”,這未免太過武斷。
我不喜歡“注定”這個詞,同樣,我也不喜歡“三歲看老”這句話。
不過在我學習心理學之后,發(fā)現(xiàn)這句民間俗語卻能在現(xiàn)代心理學以及腦科學的研究結論中找到一些印證。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腦部大小的確就已經(jīng)接近于成年人了。大腦生理學的研究,人出生后的前三年,大腦發(fā)育速度最快。新生兒腦重量約390克,1歲時可達900克左右,3歲時增加到1000g,7歲時兒童腦重量約1280克,而成年人腦重平均值為1400克。
同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對近千名兒童展開了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jīng)獲得了50%的智力,7歲時達到80%,剩下的20%則是7到17歲間獲得的。
也就是說,7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并且可以達到成人水平的80%。
然而,這就足矣定性一個7歲孩子嗎?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相關理論的時候,我還是很懷疑。
智力水平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這點我相信大家都認同。
就算孩子在7歲時大腦發(fā)展已和成人無異,這也只是生理上,而孩子在心理和認知上,都還處于學習階段。
雖然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都處在爆發(fā)式學習階段,但掌管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等智力發(fā)展的前額皮質(zhì),是要直到成年之后才完全成熟。
為了在課題里反駁這個觀點,我特地收集了一些被公認會成為“三歲看老”的壞習慣或細節(jié)。
比如愛發(fā)脾氣、自私不分享、愛打人、沒禮貌、說謊,不愿承擔責任、做事拖沓,沒有時間觀念等等。
越看越覺得有問題,這些被大家忌憚的壞習慣,如果放在特定的年齡階段,以特定的方式表現(xiàn),不是正好和孩子成長的各個敏感期相符合嗎?
一天到晚把“不”、“不要”放在口邊的兩歲孩子,“不聽話”是他到了自我意識發(fā)展的敏感期;
說什么都不愿分享,不惜打人也要把玩具搶回來的孩子,“自私”是他在經(jīng)歷物權形成的敏感期;
滿嘴“屎、尿、屁”,動不動就“我要打死你”、“你個臭媽媽”的孩子,“沒禮貌”正好符合詛咒敏感期的特征;
不按他的方式和順序來做事,就哭鬧甚至滿地打滾的孩子,“愛發(fā)脾氣”是他執(zhí)拗敏感期到了的表現(xiàn)……
我寫過《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也寫過《寶寶罵臟話就變壞了?比terrible two更傷人的“詛咒敏感期”,你誤會了孩子多少次?》,當然也寫過說謊、打人、做事拖沓。
回想自己的這些文章,無論是暖暖身上的實例,還是專家學者的理論,都指向兩點:首先,這些讓人頭痛的行為,不過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jīng)階段,甚至是正常發(fā)育的標志之一;其次,雖說家長不用過分焦慮,但卻不能放任不理或強行打壓,找到正確的引導方法才是關鍵。
想到這里,我隱約發(fā)覺自己可能誤解了“三歲看老”的真意。
或許,“三歲看老”不是在判定孩子,而是在提醒身為家長的我們。
記得一次坐高鐵去上海出差。我同排的過道那側落座著一對母子。男孩大約三四歲,媽媽挺年輕。
像極了我和暖暖去旅行的樣子,所以多看了幾眼,也有特別的好感。
不想發(fā)車沒多久,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開始哭鬧,媽媽抱過來小聲地安撫。但效果不佳,男孩哭鬧聲越來越大。周圍投去了不少異樣的目光。
男孩在掙脫媽媽懷抱的時候,動作過大,一腳踢到了鄰座的小桌板,把半杯水打翻了。
這下可把原本忍著沒出聲的鄰座惹火了:“做什么呢!這孩子怎么搞的!”
年輕媽媽連連道歉,幫忙整理了下,便抱著男孩離開座位往車廂外走,還向周圍人道歉。
兩人離開后,我旁座的阿姨開口了:“熊孩子啊!這媽媽也不好好管教下,大了還得了?!彼南乱灿幸恍└胶偷穆曇?。
我卻不這么認為。這年輕媽媽處理得很得當。不在情緒失控的當下說教或責備孩子,不繼續(xù)影響他人而把孩子帶離現(xiàn)場。
果然,大約二十分鐘之后,這對母子回來了。從兩人的表情就能看出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
走到座位前時,男孩還有點小扭捏,但轉過頭來看到媽媽微笑著沖他點頭,便大聲說:“叔叔,對不起。踢翻你的水,我錯了?!?/strong>
之后的行程,男孩都很安靜,對周圍人也很禮貌。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句對《哪吒》的影評:被這樣養(yǎng)大的孩子,永遠不會“黑化”。
三歲時孩子的一些小習慣,或表露出的細節(jié),能不能決定一生,關鍵其實在于家長如此的態(tài)度和如何引導。
西方近代心理學對早期經(jīng)歷如何影響人的一生做了很多研究,結論也一樣。
孤獨型人格表現(xiàn)出的冷漠冷酷,缺乏生活興趣和追求,源自幼兒時對拒絕的恐懼。他們常常從小就被認為是很獨立的“好孩子”、“乖孩子”,很少被擁抱,或常被打罵;
追求型人格表現(xiàn)出的取悅和討好,源自幼兒時對失去的恐懼。他們從小常聽的話是“沒看見我在忙嗎?”、“你是大孩子了,別老纏著我?!?,所以習慣于使用一切手段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古板型人格表現(xiàn)出的固執(zhí),過分自我控制,源自幼兒時對羞辱的恐懼。他們從小必須符合父母的期待和要求,如果不就會被批評、拒絕和懲罰,這讓他們努力控制自己;
順從型人格表現(xiàn)出的無主見無自我,源自幼兒時對被忽視的恐懼。他們從小做的事情被認為幼稚可笑,很少得到肯定;
強迫性競爭型人格表現(xiàn)出的為追求成功藐視道德,缺乏同情心,源自幼兒時對失敗的恐懼。他們從小不易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贊揚,即使考到99分回家還會被說“你怎么不跟得100分的比”;所以那些需要千萬警惕的,可能導致“三歲看老”成真的小習慣,指的不是孩子身上的,而是我們自己的。
對孩子情感的忽視和拒絕,對孩子過分的控制和打壓,總拿孩子做比較或羞辱,總是批評和指責孩子,不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甚至打罵或放棄孩子,這些才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該改掉的壞習慣。
每個孩子出生都如一張空白的紙,他的人生畫卷要如何展開,很大程度取決于如何起筆。
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是這個最初的執(zhí)筆人。而我們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影子勾勒進去。
所以孩子的問題,或許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我想也許我們最著急做的不是教訓孩子,而是,先改變我們自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