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古籍數(shù)據(jù)21878條,凡宣統(tǒng)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錄之列。著錄項目有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內(nèi)容。本目錄后附書名筆畫索引。內(nèi)容豐富,對讀者了解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收藏情況有較大幫助。
《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三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復旦大學創(chuàng)立于1905年。建校初期,規(guī)模未宏。1918年,戊午級學生集議捐款購置圖書,成立戊午閱書社,出現(xiàn)圖書館雛形。至1920年,學校接收戊午閱書社,正式稱圖書館,自此遂有圖書館建制。未久,校董聶云臺捐贈《四部叢刊》一部,此為館藏古籍之始。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經(jīng)逐年添購并接受捐贈,本館藏書逐漸增加。至1936年底,館藏古籍已近4萬冊,除《四部叢刊》正續(xù)編、《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古今圖書集成》等影印古籍外,已入藏明萬歷刻《重刊并音連聲韻學集成》、《證治準繩》等,此為館藏善本之始。
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四庫系列叢書目錄·索引》
1937年,日本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復旦大學內(nèi)遷,圖書館先遷江西廬山,后輾轉(zhuǎn)入川,至重慶北碚黃桷鎮(zhèn)新校址開館。在川期間,曾征集蜀地各縣方志數(shù)十種,略增館藏??箲?zhàn)勝利,館藏古籍隨圖書館搬運回滬。往返數(shù)千里,歷盡艱辛。返滬后,圖書館曾購置明刻本《修辭指南》、《三才圖會》、朝鮮舊抄本《高麗史》等書。
復旦老建筑之登輝堂(北碚)
1949年9月,同濟大學文學院等并入復旦大學,該校1946年購入之吳興龐氏百柜樓藏書(1350種、28000冊)及抗戰(zhàn)后“駐滬圖書儀器接運清理處”配撥之“澤存書庫”藏書,隨之入藏本館。1951年,本館又接受華東教育部調(diào)入之原“中國國際圖書館”所藏古籍3080冊。自以上圖書并入,館藏古籍要籍粗備,善本盈櫥,初具大學圖書館規(guī)模。
1952年,隨高校院系調(diào)整,原震旦大學、滬江大學所藏古籍移藏本館,內(nèi)以震旦大學圖書館“李氏文庫”(李鴻章后人藏書)、“丁氏文庫”(丁福保藏書)為要。震旦兩“文庫”以外,又有胡道靜所贈其先人胡懷琛先生舊藏蒙學書多種。同年冬,“上海停辦高校辦事處”又將曾藏曁南大學圖書館之原“澤存書庫”遺書一批,撥交本館。
1953年至1957年間,本館藏書又獲大幅度增長:一、接受高一涵氏贈書若干,以碑帖為主。二、經(jīng)中文系王欣夫教授介紹,先后四次收購吳興劉承幹嘉業(yè)堂藏書:(1)1953年冬,獲嘉業(yè)堂所藏清人詩文集2000余種;(2)1954年,獲嘉業(yè)堂滬寓所存清刻本2000余種;(3)1956年,獲嘉業(yè)堂所存舊抄本及民國初自北京國史館抄得之《國史稿》、《清實錄》等巨帙;(4)1957年,獲嘉業(yè)堂滬寓所存元明刻本之半。嘉業(yè)堂為二十世紀前半期重要私家藏書樓,其收藏始于清末,匯聚清代盧氏抱經(jīng)樓、莫氏影山草堂、朱氏結一廬、丁氏持靜齋、繆氏東倉書庫等諸家藏書,縹緗充棟,淵源有自。劉氏藏書自四十年代開始流出,至五十年代,滬寓存書除零星售予京滬書業(yè)外,絕大部分歸于本館。
吳興劉承幹嘉業(yè)堂藏書樓
三、1956年春,獲上元宗惟恭癖泉書室舊藏古錢幣書兩批150余種。四、1956年,獲金山高燮吹萬樓藏《詩經(jīng)》類圖書750種(約3000冊)。五、1957年,獲近代學人王同愈栩栩盦藏書數(shù)十箱。經(jīng)高校院系調(diào)整撥入各校古籍,及五十年代之專項購置,至1958年,館藏古籍總量已達30萬冊。在此基礎上,開始選提善本,設立善本書庫。1958年后,本館雖陸續(xù)從上海古籍書店及外地舊書店零星購入古籍,但無大宗入藏。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本館藏書又獲增長機會。1973年6月,已故中文系教授王欣夫先生蛾術軒篋存遺書4180冊,低價讓售本館。蛾術軒藏書中之批校本、傳抄稿本,此后大部分選為善本。1975年3月,本館從上海古籍書店購得該店自譚正璧先生處收購之彈詞唱本一批,都1608冊。1977年,已故中文系教授劉大杰先生家屬,將劉氏遺書一批捐贈本館,內(nèi)有部分線裝古籍。1979年,陳望道校長逝世,家屬遵遺囑將陳氏遺書全部捐贈本館,內(nèi)有部分線裝古籍。1986年,已故中文系教授趙景深先生家屬,將趙氏遺書全部捐贈本館,其中線裝古籍約2000種。內(nèi)多戲曲、曲藝及明清小說,有不少屬罕見珍本。
1982年,本館以館藏《清實錄》(偽滿本)之復本,同上海古籍書店進行圖書交換,換得該店所藏清丁顯稿本數(shù)種、嘉業(yè)堂主人劉承幹身后遺稿數(shù)種,及不同版本之《淮南子》十余部。1986年底至1989年,本館利用館藏古籍復本,與北京中國書店進行三次圖書交換,共換得缺藏古籍936種、2054冊。其中方志100余種、清代及民國初詩文集約500種,又其他有裨實用之書約300種,乃屬凈增長。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古籍采購渠道日漸萎縮,上海、蘇州、杭州、揚州古籍書店存書減少,本館古籍采購受到影響。自2000年以來,本館每年仍從蘇州文學山房古籍書店及其他渠道,購入少量線裝古籍,以增補館藏品種。
綜上所述,成長于二十世紀之復旦大學圖書館,自建館以來,涓滴以求,至于江海,百年積累,終成規(guī)模。目前,館藏線裝古籍約四十萬冊、四萬種。其內(nèi)容匯合各家藏書精華,具有諸多特色。
館藏四十萬冊古籍中,現(xiàn)有善本6萬余冊、7000余部,集龐氏百柜樓、丁氏疇隱廬、高氏吹萬樓、劉氏嘉業(yè)堂、王氏蛾術軒等諸家藏書精華,堪稱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
館藏古籍善本,以版刻時代分,宋元刻本近40部,明刻本約1000部,清刻本約3000部,明清以來稿抄本2000余部。以版本形態(tài)分,有以下各類:一為刻本(清嘉道以上具學術資料性、歷史文物性或藝術代表性而又流傳較少者),二為清代以來學人之校訂、評點、批注或題跋本,三為清代以來學人之稿抄本(約2000余部,細別之又可分為(1)稿本,(2)明抄本,(3)清抄本,(4)晚近藏書家傳抄稿本或稀見本),四為域外古籍(高麗刻本70余部,和刻本85部),五為石刻舊拓本(約160部/件,含石經(jīng)、碑銘、墓志、造像及法帖等),六為特種資料(約100余部/件,含輿圖、魚鱗冊、明代鬮書及明清人書畫卷冊等)。以上7000余部善本書,據(jù)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市入選善本書統(tǒng)計表》記載,入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者為2969部,于全國高校圖書館中位居第二。
由于吸收諸家藏書精華,館藏古籍現(xiàn)具有以下內(nèi)容特色:
01
《詩經(jīng)》類圖書收藏甚富,歷代各家評注及其各種版本,叢書本以外單行者計有720種,其中230余種珍貴稀見者已入館藏善本?!对娊?jīng)》類書大多得自高氏吹萬樓,是高吹萬先生竭畢生精力辛勤收集之成果。
02
清人詩文集藏量可觀,計有3000余種。此類詩文集大多得自劉氏嘉業(yè)堂,部分得自北京中國書店(濟寧孫氏蘭枝館舊藏),多為清干嘉以上稿本、舊抄本及精刻本,有近900種列入館藏善本。
03
各地方志約2000種,列入館藏善本者約170種,多來自劉氏嘉業(yè)堂舊藏。其中有宋志4種,元志2種,明志11種。清代方志中(乾?。斗可娇h志》等十種為海內(nèi)孤本。
04
清史史料相當豐富。如《大清穆宗毅皇帝本紀》五十四卷、清國史館《國史稿》抄本、清實錄館大紅綾本《實錄》傳鈔本等,均為規(guī)模巨大之清史史料淵藪。
05
館藏彈詞有400余種,若計入同版本則數(shù)量可達500余種。此類書多半系譚正璧、趙景深二氏舊藏,除江南蘇錫地區(qū)彈詞外,還有廣西、云貴、四川、廣東等地彈詞,內(nèi)多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未載者。
06
古錢幣書約150種,其中53種列入館藏善本。此類書絕大部分系上元宗惟恭癖泉書室舊藏,內(nèi)含清馮登府稿本《馮氏錢譜》等海內(nèi)孤本。
07
《淮南子》版本齊備,各家校注本有40余種,其中列入館藏善本者23種。
以上所述,僅復旦館藏古籍特色之犖犖大者,擁有諸多專藏,堪稱難能可貴。
本館古籍編目,原由編目部承擔,隨古籍入藏而隨時編目,基本無積壓。1986年以后,古籍部獨立建置,館藏古籍之庋藏利用、編目整理,均歸古籍部承擔。秉持精益求精之理念,并堅持以編目實踐為古籍館員培養(yǎng)手段,迄未停止館藏古籍目錄之校核修訂。自五十年代以降,已有三代編目人員先后接力,從事館藏古籍書目編纂。目前,館藏古籍書、目基本相符,公務目錄及讀者目錄(卡片式)齊備,近年來,已據(jù)館藏目錄建立電子檢索系統(tǒng)。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本館即已據(jù)卡片目錄,編成《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簡目初稿》六冊(1956-1959)。1960年,增編《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簡目初稿補編》一冊。至1966年3月,又編成《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簡目續(xù)稿》二冊(覆蓋此前所編《初稿補編》)。兩目相加,大致反映六十年代以前館藏古籍面貌。普通古籍以外,1959年已編成《復旦大學圖書館善本書目》一冊,著錄館藏善本3804部(收書至1958年止)。以上諸種書目,均為打字油印本,用于讀者服務及同行交流,當年印數(shù)不多,現(xiàn)已鮮有留存。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本館先后參與《中國叢書綜錄》、《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國古籍總目》、《CALIS高校古籍聯(lián)合目錄》等大型聯(lián)合目錄編纂,與海內(nèi)外同行多所合作,于古籍著錄、鑒定、分類及編排等,積累經(jīng)驗,形成隊伍。本館古籍藏書信息,及依據(jù)藏書信息編制之專題古籍數(shù)據(jù)庫,雖已提供網(wǎng)上檢索服務,并大多匯入全國性古籍聯(lián)合目錄,但館藏目錄,仍有單獨編纂之必要。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本館參與全國古籍普查工作,經(jīng)清點核查,規(guī)范著錄,修訂謬誤,重新排次,編成《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依據(jù)“古籍普查”收書范圍(版本截止于1911年),入錄者近19萬冊、2.1萬余部,雖非館藏線裝書之全部,管窺一豹,復旦圖書館之古籍收藏大致可見。
館藏目錄之編制成型,時間跨度,將近百年,參與人手,難以備述。其中既有復旦圖書館歷任編目人員,亦有各時期臨時加入支持編目之專家學者,還包含并入復旦圖書館以前各校(如同濟、滬江、震旦等)圖書館之前輩。一目之成,經(jīng)歷百年,反復磨勘,凝聚眾力。因此之故,本書目在合于普查著錄規(guī)范同時,仍保留本館古籍著錄之原有特色。
本目合成階段,本館數(shù)據(jù)庫專家及出版社責任編輯,運用計算器技術,聚合數(shù)據(jù),檢測修訂,彌補缺失,尤著勞績。然而書囊無底,識見有限,著錄精準,訖無止境,書目中瑕疵尤未掃盡,深盼同行及讀者不吝指正,俾便繼續(xù)修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