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的傳奇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相傳,后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及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xiàn),之后又逐漸演變成戲劇。1980年,電影《白蛇傳》搬上了熒屏,一時萬人空巷,人們都在爭相談?wù)撝咨叩墓适隆?/span>1992年,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更是風(fēng)靡大江南北,成為人們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經(jīng)典版本。
“小青妹且慢舉龍泉寶劍,叫官人莫要怕細(xì)聽忠言”,在戲曲舞臺上,白蛇的故事一直在上演著,而《白蛇傳》也成為了一部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劇目。清末以來,《白蛇傳》成為許多京劇大家如余玉琴、李世芳及梅蘭芳等名家的拿手好戲,一代又一代的京劇名旦都將白蛇這一舞臺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早期的白娘子
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而有關(guān)白娘子的傳說更是源遠(yuǎn)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早在唐傳奇《白蛇記》中,就講了兩個白蛇的故事,只不過唐傳奇中的白蛇還只是吃人的妖精。第一個故事講唐憲宗元和年間,一位名叫李黃的年輕人從隴西來到了長安,在長安東市見到了一位“綽約有絕代之色”的白衣女子,李黃被其美色所迷惑,便借機和仆人來到了白衣女子的家里。他整冠而入,“見青服老女郎立于庭”,寒暄之后得知這位“青服老女郎”便是白衣女子的姨母。沒過多久,白衣女子出來相見,她“素裙粲然,凝質(zhì)皎若,辭氣閑雅,神仙不殊”。一番交談之后,白衣女子便說“郎君倘不棄,則愿侍左右矣”,于是李黃就在白衣女子家里住了三日。到了第四日,李黃才回到家里。然而,回家之后,李黃就一病不起,以致掀開被子后,只剩下了頭顱。家人十分驚怕,就詢問仆人緣由,在仆人的指引下李黃家人來到了白衣女子的住處,可這里卻是一座空園子。家人又問了在這里居住的人,人們都說這里“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更無別物”。
第二個故事與第一個故事相似,講元和年間鳳翔節(jié)度使李聽的侄子與一女子相遇后,夜宿其家,第二天回到家時“腦裂而卒”。家人找到了他昨夜所宿之地,“但見枯槐樹中,有大蛇蟠曲之跡”,于是家人便砍伐此樹,可是“已失大蛇”,“但見小蛇數(shù)條,盡白色,皆殺之而歸”??梢姡苽髌嬷杏涊d的這兩個故事如出一轍,此時的白蛇只是迷惑人心的妖精,而非善類。
到了南宋時期,出現(xiàn)了話本《西湖三塔記》,故事講的是臨安有位名叫奚宣贊的公子在清明時節(jié)遇到了在西湖迷路的女孩白卯奴,奚宣贊將她送回家后,卻被白卯奴的母親白衣娘子扣留在家做了夫妻。不久,白衣娘子又得到了新的男子,她喜新厭舊,就想要奚宣贊的心肝下酒吃,可兩次都被白卯奴救出。后來,奚宣贊的叔叔奚真人使用法術(shù)將白衣娘子和白卯奴現(xiàn)了原形,原來白衣娘子是條大白蛇,白卯奴是只烏鴉,最后白氏母女均被鎮(zhèn)壓在了西湖三塔之下。
到了明末,蘇州的小說大家馮夢龍寫下了三部有名的擬話本小說,這便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被稱為“三言”。在《警世通言》中,馮夢龍講了一個“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的故事,而這也是最早成型的白蛇故事。傳說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美麗女子白素貞,及其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與許宣相遇,同舟避雨,通過幾次借傘和還傘后,最終結(jié)為夫妻?;楹?,二人經(jīng)歷了許多是非,白娘子卻頻頻出現(xiàn)怪狀,許宣總是不明白其中緣由。尋妖而來的鎮(zhèn)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贈給許宣一個缽盂,讓他用這個缽盂罩住他的妻子。白娘子和小青被罩住之后,顯露原形,化成千年成道白蛇和青魚。法海于是帶著缽盂,放在雷寺峰前,讓人在上面砌成七級寶塔,名曰雷峰塔,永遠(yuǎn)將白蛇和青魚鎮(zhèn)于塔中。從此,白娘子和許宣的故事便廣為流傳。
清乾隆三年(1738年),上海的劇作大家黃圖珌寫了一部《看山閣樂府雷峰塔》劇本,這也是白蛇故事的最早戲曲劇本,內(nèi)容上與馮夢龍所寫的“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大致相同,只寫到白蛇被鎮(zhèn)壓在雷峰塔下,并沒有產(chǎn)子和祭塔的情節(jié)。黃圖珌曾在雍正和乾隆時期于杭州任職,因而收集了許多有關(guān)白蛇的故事,最終將其編為了戲劇。到了乾隆中葉,還出現(xiàn)了梨園舊抄本《雷峰塔》和徽州的戲曲大家方成培所編撰的《雷峰塔傳奇》。這兩個版本一出,各個地方劇種競相改編上演。一些折子如《斷橋》《盜草》和《水斗》等至今還經(jīng)常活躍在昆曲舞臺上。梨園舊抄本是廣為流傳的本子,其中有白蛇生子的情節(jié)。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傳奇》,共分為四卷,第一卷從《初山》到《訂盟》,第二卷是《端陽》和《求草》,第三卷有《謁禪》和《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至此,《白蛇傳》故事的主線框架大體完成。乾隆皇帝在南巡時,此本被獻(xiàn)上,深得乾隆帝的贊賞,從此白蛇故事流傳更廣了。嘉慶年間,又出現(xiàn)了小說《雷峰塔奇?zhèn)鳌泛蛷椩~《義妖傳》,故事情節(jié)更為豐富。從此,白蛇的故事可謂人盡皆知。
京劇中的白娘子
白娘子的故事經(jīng)過了近千年的演變,除了故事情節(jié)不斷豐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漸地演變。而許仙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在明清小說中均稱之為“許宣”,直到民國時期,才被改名為“許仙”。清末,民間的戲曲家們根據(jù)之前流傳的劇本和小說第一次以《白蛇傳》之名,將白蛇故事搬上了戲曲的舞臺,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經(jīng)典劇目。隨著京劇的興起和流行,《白蛇傳》也走進(jìn)北京,成為京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劇目。
京劇《白蛇傳》講許仙路過西湖遇雨,與白蛇和青蛇幻化的白素貞、小青同舟。白素貞和許仙互生愛慕,許仙將雨傘借給白素貞,訂期拜訪,不久二人成婚。金山寺僧法海暗地告訴許仙白素貞是蛇妖所變,唆使許仙于端陽節(jié)勸白素貞飲雄黃酒。白素貞現(xiàn)出原形,許仙被嚇?biāo)馈0姿刎懹谑菨撊肜錾?,盜取靈芝仙草,與鶴、鹿二童格斗,幸得南極仙翁垂憐,贈以靈芝,這才救活了許仙。許仙上金山寺進(jìn)香,多日不還。白素貞偕小青到金山寺,懇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不允。白素貞于是水漫金山,法海也召來天兵天將。白素貞因有孕,體力不支,敗退下來,行至斷橋,腹痛難行。許仙趕來,小青怨恨許仙負(fù)心,拔劍要斬。白素貞因夫妻情深,極力為許仙解脫,許仙一再謝罪,三人和好如初,同投許仙姐丈家安身。白素貞生一子,法海于嬰兒滿月之期,將白素貞攝入金缽,壓入雷峰塔下。
清代中期以后,《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只不過當(dāng)時演出的《白蛇傳》是京劇和昆曲雜糅,主要以昆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許士林祭塔的情節(jié)產(chǎn)生的時代較晚。這出戲的最大特色便是文武開打和唱做并重,在最初的戲劇《白蛇傳》中,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和昆曲同臺合演。這時的青蛇是雄性,而白蛇是雌性,青蛇想要和白蛇成婚,但白蛇不同意,因而雙蛇斗法,最后白蛇戰(zhàn)勝了青蛇,青蛇甘愿化為侍女,以姐妹相稱,而后下山。這出戲曾是清末著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曾被人們稱道。余玉琴是擅演武凈的著名演員余順成的幼子,是有名的京劇花旦,14歲就登臺演出,被人們譽為“小鳳凰”,曾與譚鑫培、王九齡以及孫菊仙等京劇名家同臺演出。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余玉琴逃至上海避難,后來八國聯(lián)軍撤走后,余玉琴不遠(yuǎn)千里,前往河南迎接圣駕,因而深得光緒帝的賞識,隨后進(jìn)宮成了“內(nèi)廷供奉”。余玉琴主演的這出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道具和簡單布景,并配以火彩,然而此劇如今已經(jīng)失傳了,只留下了余玉琴昔日的精彩劇照。
民國時期,有不少著名的旦角都曾演過全本《白蛇傳》。1926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這是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xiàn)的《白蛇傳》題材故事,也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傳》影視版本。1936年,北平的《立言報》曾主持選舉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和宋德珠當(dāng)選后,曾在長安戲院合演了一場《四白蛇傳》。其中,毛世來主演《游湖》《結(jié)親》和《酒變》,宋德珠主演《盜銀》《盜草》和《水斗》,李世芳主演《斷橋》,張君秋主演《祭塔》,一時轟動北京。京劇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該劇,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劇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劇。梅蘭芳以昆曲演《金山寺》和《斷橋》兩折,他先在北京向喬蕙蘭、陳德霖等戲曲界老先生學(xué)習(xí),遷居上海后,又向昆曲前輩丁蘭蓀學(xué)身段,與俞振飛等研究唱腔,梅蘭芳在唱腔、身段、化裝等各方面注入許多新的因素,使之成為“梅派”藝術(shù)的精品。尚小云以《雷峰塔》為重點,有大段“反二黃”唱腔,優(yōu)美動聽,情感動人。程硯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斷橋》,而張君秋將《金山寺》《斷橋》和《雷峰塔》連演,成為“張派”常演劇目之一。
西湖間的白娘子
1950年,劇作家田漢將《白蛇傳》改編為二十五場京劇,名為《金缽記》。1953年再度修改劇本,刪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一折,中間舍去了青蛇的《盜庫銀》,后面舍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恢復(fù)原劇名《白蛇傳》。如今,常演的京劇《白蛇傳》都是按田漢的劇本演出。這出戲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素貞和許仙團圓為止。
田漢改編的《白蛇傳》,最初由中國戲校的劉秀榮和謝銳青首演,之后又有杜近芳、趙燕俠的演出本。杜近芳的白蛇綣綣深情,濃郁感人。而《斷橋》中“小青妹且慢舉龍泉寶劍”的唱段,最為膾炙人口。許仙由京劇大師李少春和葉盛蘭輪演,李少春還創(chuàng)造了大嗓許仙的唱法,別具韻味。趙燕俠的白蛇柔婉多情,細(xì)膩傳神,感情奔放。田漢還專門為趙燕俠寫了一段“徽調(diào)三眼”的唱詞,在第十場“合缽”中,為趙燕俠增加了“親兒的臉吻兒的腮”這一徽調(diào)二黃唱段,由著名琴師李慕良按趙燕俠的風(fēng)格制譜,唱詞流暢優(yōu)美,平易近人,充滿生活氣息,與趙燕俠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之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張君秋和昆曲表演藝術(shù)家白云生等都將《雷峰塔》及《白蛇與許仙》等劇目作為自己的代表作。
1961年,上海青年京昆劇團的演員李炳淑、華文漪和楊春霞等人,以京昆同臺的形式上演了全本的《白蛇傳》。198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電影,影片運用了大量特技和實景鏡頭,上映后轟動異常。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李勝素、魏海敏、刁麗、陳淑芳等都曾演出此劇全本,而《斷橋》一折更為眾多演員所常演。京劇演員張火丁曾按“程派”路數(shù)演出了田漢改編的《白蛇傳》,深受人們喜愛。近幾年,京劇研究生班的匯報演出多次出演全折的《白蛇傳》,并被央視多次轉(zhuǎn)播。
“蘇堤楊柳漫搖風(fēng),水色山光春意濃。同舟結(jié)侶真疑夢,照影相依果若鴻。人間情愛撩心處,都在西湖煙雨中”。京劇《白蛇傳》將緊湊而扣人心弦的故事、人物細(xì)膩的心理活動與清麗美妙的唱腔唱詞相結(jié)合,使整部《白蛇傳》婉轉(zhuǎn)靈動,故事也娓娓道來。在《游園》一折中,許仙與白娘子和小青在西湖上的同一艘小船上最初相遇,一同避雨,看到許仙,白娘子便說“好一似洛陽道巧遇潘安”。雨過天晴后,白娘子不禁喜悅地輕吟:“雨過天晴,湖山如洗,春風(fēng)暖暖拂羅衣?!痹S仙馬上接道:“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倍四暎ド鷲勰街?。然而,白娘子卻并不直接表達(dá)自己的情感,而是害羞地跟小青竊竊說:“問君子家住哪里,改日登門叩謝伊?!毙∏嘌杆兕I(lǐng)會到白娘子的意思,湊上前去詢問許仙。許仙嘴里雖然說著不敢當(dāng),卻緊接著回答說:“寒舍住在清波門外,錢王祠畔小橋西”。又趁著這美景和天賜良辰,白娘子坦言:“這君子老誠令人喜,有答無問把頭低”,下句卻是讓青兒去請許仙得暇之時來拜訪。從此,二人“風(fēng)雨同舟便一家”。端陽節(jié)時,許仙勸白素貞飲下雄黃酒,現(xiàn)出原形,嚇?biāo)懒嗽S仙。白素貞接著盜仙草、斗法海,為了許仙而不惜水漫金山。
在整出《白蛇傳》中,《斷橋》一折最為經(jīng)典。在《斷橋》這場戲中,白娘子“殺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想到許仙薄情寡義,白娘子便唱道:“西子湖依舊是當(dāng)時一樣,看斷橋橋未斷卻寸斷了柔腸。魚水情、山海誓他全然不想,不由人咬銀牙埋怨許郎”。許仙趕上后,說明緣由,并唱著“許仙再把心腸變,三尺青鋒尸不全”,而白娘子所唱的“叫青妹慢舉龍泉寶劍,妻把真情對你言。你妻不是凡間女,妻本是峨嵋一蛇仙”也成為了經(jīng)典唱段。整出《白蛇傳》引人入勝,是京劇舞臺上長演不衰的傳統(tǒng)名劇,令人回味無窮。
“妻本是峨嵋一蛇仙,只為思凡把山下。與吾妹來到圣湖邊,風(fēng)雨湖中識郎面”,聽著京劇《白蛇傳》,似乎能感受到那溫婉貞靜的白娘子在西湖煙雨之中的脈脈柔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