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5歲。10月17日初診。主訴:面部起痘伴瘢痕近5年?,F(xiàn)病史:患者4~5年來面部時時出現(xiàn)赤豆大小皮疹,逐漸增多,且互相融合,擠破后流出豆渣樣物,自覺腫脹不適,愈后留有瘢痕。平時夜寐較遲,大便欠暢。查體:面頰部可見白頭、黑頭粉刺,毛囊性炎性丘疹,膿皰,囊腫及表淺瘢痕,以下頜部為著,舌紅、舌邊尖齒印,苔薄根膩,脈滑數(shù)。
西醫(yī)診斷:囊腫型痤瘡。
中醫(yī)診斷:肺風(fēng)粉刺。
證屬痰凝濕聚證,脾失健運,聚濕釀痰,上蒸于肺,發(fā)于顏面。
治以健脾除濕,軟堅化痰。
處方:蒼術(shù)、豬苓、萆薢、牡丹皮各12g,黃柏、陳皮、姜半夏、澤瀉、澤蘭各9g,車前草、薏苡仁各30g,敗醬草、紅藤、虎杖、地骨皮、生地黃、夏枯草各15g,甘草3g。14劑,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
克痤隱酮凝膠外用。囑其溫水洗臉,硫磺皂去脂,少食甜膩、油炸、辛辣之物。
二診:自覺面部硬結(jié)變軟,已無明顯腫脹,大便轉(zhuǎn)調(diào)。繼守原方14劑。
三診:下頜皮疹色澤稍淡,部分囊腫消退,舌紅、苔薄,脈弦。
治療前方去虎杖、澤瀉、澤蘭、生地黃,加梔子、黃芩各9g,山藥、千里光、山楂各15g,14劑。
四診:面部未見新疹,囊腫平伏,納便均調(diào),再守原方28劑以資鞏固。
五診:面部皮疹基本消退,僅見淺表瘢痕,癥情趨愈。繼以克痤隱酮凝膠外用。囑其調(diào)整睡眠習(xí)慣,避免辛辣、刺激、甜膩食品,多食蔬菜、水果、清淡等食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