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摘自《中華道學百問》。
本文僅作用于弘揚道教文化,不做商業(yè)用途,文章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
導語
今日是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龍門派創(chuàng)始人長春祖師丘處機祖師的圣誕。祖師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yǎng)生學家和醫(y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tǒng)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里)。祖師倡導內丹心性說理論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別于傳統(tǒng)道教多為“飛升煉丹之術,祭醮禳禁之科”,不重視文化修養(yǎng)的風習,力主文以載道、文道并重,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以便更好地宣傳本門教義。祖師遺著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蹯溪集》和《鳴道集》等。其詩詞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編《元詩別裁》、《詞林紀事》都選有他的作品。
丘祖在《垂訓文》中說:
吾教門人,后輩知悉,爾等悟士,既投玄門之大道,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證今生之善果,二修來劫之不墮。實有出世之真心,當遵太上之法律。常閱門人,只知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有禁戒。粒米文錢,俱皆有所關系,此乃世人之膏脂,農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難消,豈無功而可受。汝等后代門人,不自揣量,不肯專修。只說此門無功,便生外境。有意或奸盜邪淫,損人利己;或吃喝賭錢,違師敗教;或燒煉假術,騙哄迷人;或皈依旁門,毀謗正道。似這等種種不仁,豈是出家所為之事!且不言吾門后學之過,況天仙有過則遷其位,地祗有過則降其職,神仙有過則墜其塵,鬼魅有過則滅其跡,君王有過則失其國,臣宰有過則加其戮,士人有過則削其名,庶人有過則掠其福。一切過惡,各有所歸。何況汝等作孽者,豈無有報!吾勸后學門人,自當閉處揣心,出家者所為何耳?只為看破塵緣,輪回生死之苦,方才進道,豈可反造愆尤,重增孽債。若能尋思改過,還依初心而行,起意而守,立志進道,下苦而修。
法有三乘,各乘前根所積,量力而行,方是出家之正道也。
夫上乘者,修真養(yǎng)性,苦志參玄,證虛無之妙道,悟金丹之大理,發(fā)天地之正氣。出塵世之冤愆,廣施恩義,多行方便。只候三千功滿,八百行圓。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琨[鶴而朝金闕,乘云霧而赴瓊筵。千真恭敬,萬圣贊嘆,魔王伏匿,鬼神欽仰。與天地同體,日月同光,豈不為出世之大丈夫哉。
中乘者,禮懺誦經,秉心演教。諷太上之玄科,拜天尊之寶號。志心懇禱于圣前,虔誠齋戒于廟中。清靜身心,闡揚大道。一念純真,常存正法。運應滅度之時,自有善神擁護。或送轉皇宮,或投生宰府?;蜃飨喽涣腥_,或為君而名登九五,那時萬民敬仰,四海歸服,人中殊勝,豈不尊乎。
下乘者,修宮建廟,印經造像,修橋補路,施茶奉湯,戒殺放生。存慈悲之心,舍藥施財,絕慳貪之妄?;蜃饚熅从眩哟鶃??;驉劾蠎z貧,周濟窮困?;虮鼱T誦經,或焚香禮圣。以待功行圓滿,數(shù)盡壽終,即有仙童接引,轉化為人,生于富貴之家,一生享福無窮,那時豈不快哉!
此為三乘修為,各有福果相證。若學道門人,汝難禁酒色財氣四景之好,只可回家還俗染苦為樂。任你所為,隨心所作,豈不灑脫。何必久戀玄門,迷而不醒,造下無端之罪,果報難逃,過世之時,看待推誰!有志誠者,可以深入。無夙緣者,可以速退。不然造罪加倍,吾甚憐憫。為此訓焉。
倘有見訓者回心,聞訓者轉念,從發(fā)丈夫之剛志,速改前愆,勇猛精進,承辦道業(yè)。聞者省悟,見者開發(fā)。省悟者回光之心也,開發(fā)者返照之意也。如不早覺,必定永失輪回,常沉苦海,一墮冥途,化為異類。到此之時,悔之何及,只恐今生錯過,萬劫沉輪,大道難遇也。
邱祖,通過磻溪六年,龍門七載的苦功苦行,道功備而名聞時主,成吉思汗聞道頓悟而呼之為“神仙”。道教以邱祖功德,再度興顯于世,故有“道不分南北,教不分宗派”,皆以邱大真人之《垂訓文》為修道、立德及宮觀、教派之大綱。
當前,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諸如宗教、民風、民俗、藝術乃至文字、服飾等等,都在受到外部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毋庸置疑,閉門造車,墨守成規(guī)必然被時代所淘汰。道教講“立俗施事,應物變化”,現(xiàn)代講“與時俱進”、“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都說明了一個“繼承、適應、發(fā)展、弘揚”的道理。但值得深思的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提高與旅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宗教活動場所內(注:包括道教和佛教),也正經歷著一場傳統(tǒng)與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碰撞。有的將廟宇私有化,有的則承包出去;有的為了當官,跑上跑下,請客送禮;有的靠著政治光環(huán),欺上瞞下,拉幫結派,排除異己;有的則內外勾結,打著宗教旗號,借廟斂財……
發(fā)展,意味著前進,前進就必然有所取舍。本人認為:“末”可以舍,但“本”不可以丟。如果形象不要了,信仰也不要了,不燒香也不磕頭了,不信罪福、不明因果;信仰淡化、道風不正;趨炎附勢、假公濟私。這還是道教嗎?自己還是道教徒嗎?
當代道教徒應該日行的功課是,依太上所示:“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也如《垂訓文》所說:“粒米文錢,俱皆有所關系,乃世人之膏脂,農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難消,豈無功而可受”。做到:秉心演教,禮懺誦經。信心懇禱于圣前,虔誠齋戒于廟中。清靜身心,闡揚大道。一念純真,常存正法;其次,修宮建廟,印經造像。推慈悲之本,絕慳貪之妄。周濟貧苦,濟世利人;再者,道心不退,勇猛精進。專心潛修,精研諸藝。廣結社會之賢達,解疑釋惑于善信。維護社會之安寧,樹立良好之教譽。
摘自《中華道學百問》
作者單位:北京白云觀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daomen123
道門網-正統(tǒng)道教網站
希望我們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道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