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軒教授處方技巧 一、呼吸系統(tǒng)病證 (一)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kuò)張 主方:止嗽散加減 處方:百部10g 桔梗10g 紫菀10g 橘皮10g 前胡10g 白前10g 杏仁10g 枇杷葉10g 甘草5g (或加浙貝母10g) 加減:1 咽癢加細(xì)辛3g,配伍1~2味清熱藥; 參考:1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注意事項(xiàng): (二)哮喘 主方:三子養(yǎng)親湯、射干麻黃湯、過敏煎 處方: 10g(打) 射干10g 麻黃5g 杏仁10g 甘草5g 參考:1 現(xiàn)代藥理有平喘作用的中藥: (三)上感 主方:銀翹散,荊防解表湯加減 處方:銀花15g 連翹15g 板藍(lán)根12~15g 薄荷10g(后下) 荊芥10g 蘇葉10g 甘草5g 加減:1 咽痛加牛蒡子10g、桔梗10g; (四)咳血 處方:沙參10g 麥冬10g 百合10g 白芨10g 生地榆30g 仙鶴草30g 側(cè)柏炭10g 茜草12g 甘草5g 加減:1 肺熱加銀花、連翹、黃芩、生石膏等藥; 注意:需查明咳血原因配合西醫(yī)治療。 二、心血管系統(tǒng)病證 (一)冠心病 主方:冠心2號方,桃紅四物湯,加減瓜蔞薤白湯 處方:丹參30g 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枳殼10g(或香附10g) 加減:1 便溏去瓜蔞、桃仁、當(dāng)歸,加茯苓12g、炒苡仁10g; (二)高血壓病 處方:桑葉10g 菊花10g 薄荷10g(后下) 鉤藤10g 苦丁茶10g 牛膝10g 杜仲10g 黃芩10g 生地10g 磁石30g(打)甘草5g 加減:1 便秘加決明子12g(或代茶飲,單用本品30g/日)、首烏10g或酒軍5~10g(后下); 注意:1 血壓較高者需配合降壓西藥; (三)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心悸) 治則:養(yǎng)血安神。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熟地10g 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棗仁10~12g 五味子10g 甘草5g 珍珠母30g(打) 加減:1 失眠加合歡皮15g、柏子仁10g、首烏藤15g; 三、消化系統(tǒng)病證 (一)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脘痛)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良附丸,左金丸 處方: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茯苓10g 木香10g 砂仁3~5g(后下) 加減:1 疼痛明顯加延胡索10~12g、白芍15~30g; (二)慢性腹瀉 慢性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慢性痢疾 非炎癥性腹瀉 (三)便秘(習(xí)慣性便秘) 主方:麻子仁丸,增液湯,五仁丸方 處方:火麻仁30g(打) 生地10g 玄參12g 麥冬10g 當(dāng)歸10g 桃仁10g (打) 加減:必要時酌加肉蓯蓉10g、生首烏10g、鎖陽10g、瓜蔞仁10~12g(打) 中成藥:麻仁潤腸丸,清心寧片 注意:郁李仁易致腹痛,慎用。 (四)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呃逆 主方:二陳湯,旋覆代赭湯,丁香柿蒂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旋覆花10g(包煎) 代赭石12g 蘇梗10g 竹茹5g 柿蒂10g 甘草5g 生姜5片 加減:1 呃逆甚加公丁香3~5g,柿蒂加至15g,加白扁豆15g; (五)腹脹氣 治則:理氣為主,兼健脾。 處方:陳皮10g 木香10g 厚樸10g 枳殼15g(或枳實(shí)) 香附10g 烏藥10g 香櫞5g 佛手5g 白術(shù)10g 焦三仙各10g 甘草5g 加減:1 氣虛加黨參10g、茯苓10g; 中成藥:木香分氣丸,早晚各6g (六)慢性膽囊炎,膽石癥 治則:清熱利膽為主,兼疏肝理氣。 處方:金錢草30g 茵陳10g 公英30g 黃芩10g 黃柏10g 柴胡12g 加減:疼痛加元胡10~12g、白芍30g、香附10g 現(xiàn)代藥理研究:收縮膽囊作用由強(qiáng)到弱依次為金錢草、郁金、木香。 (七)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主方:逍遙散,小柴胡湯,補(bǔ)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等 處方:柴胡12g 白芍10g 白術(shù)10g 茯苓12g 當(dāng)歸10g 香附10g 黨參10g 甘草5g 加減:1 氣虛加黃芪30g、升麻5g; 中成藥:1 脾大用大黃蟄蟲丸; 附:乙肝病毒攜帶者試服方: (八)口腔潰瘍 治則:養(yǎng)陰清熱。 主方:玉女煎加減 處方:生地10g 沙參10g 麥冬10g 知母5g 生石膏30g 牛膝10g 竹葉10g 川黃連3~5g 黃柏10g 甘草5g 加減:1 便秘加酒軍5~10g(后下); 附:1 含漱方: (九)胃下垂,脫肛 治則:升提中氣。 主方:補(bǔ)中益氣湯加味 處方:黃芪30g 黨參10g 蒼術(shù)10g 白術(shù)10g 升麻10g 柴胡10g 當(dāng)歸10g 陳皮10g 茯苓12~15g 枳殼30g 甘草5g (焦三仙各10) 四、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證 (一)慢性腎炎(蛋白尿,血尿,浮腫) 處方:黃芪30g 丹參30g 益母草30g 熟地10g 枸杞子10g 女貞子10g 加減:1 血尿加白茅根30g、旱蓮草12~15g、生地榆30g; (二)泌感 治則:通淋清熱解毒 處方:瞿麥15g 扁蓄15g 竹葉10g 野菊花30g 黃柏10g 敗醬草30g 加減:1 氣虛加黃芪30g、黨參10g; (三)泌尿道結(jié)石 治則:通淋利尿?yàn)橹鳌?/font> 處方:金錢草30g 瞿麥30g 扁蓄30g 冬葵子30g 海金沙30g(包煎) 黃柏10g 竹葉10g 通草5g 滑石15g(包煎) 甘草5g 加減:1 痛加元胡10g、白芍30g; 注意:多飲水,跳躍,腎結(jié)石或較大的輸尿管結(jié)石考慮西醫(yī)碎石治療。 (四)男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遺精) 主方:五子衍宗丸加減 處方:熟地10g 山萸肉10g 女貞子10g 枸杞子10g 沙苑子10g 澤瀉10g 甘草5g 菟絲子10g 車前子12g(包煎) 加減:1 陽痿加仙茅10g、仙靈脾10g、葫蘆巴10g、肉蓯蓉10g、丹皮10g; (五)慢性前列腺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兼益氣補(bǔ)腎,活血軟堅(jiān)。 處方:野菊花30g 黃柏10g 白頭翁15g 敗醬草30g 橘核10g 丹參30g (六)遺尿 治則:補(bǔ)腎止遺。 主方:桑螵蛸散加減 處方:桑螵蛸5~10g 白果10g(打) 補(bǔ)骨脂10g 益智仁5~10g 石菖蒲10g 注意:幼兒劑量酌減。 (七)副睪炎 治則:清熱解毒,疏肝活血,軟堅(jiān)。 處方:黃芩10g 黃柏10g 野菊花10g 連翹15g 橘核10g(打) 青皮10g (八)男性不育(精子數(shù)目減少或活動度下降) 主方:五子衍宗丸 處方:菟絲子10~15g 枸杞子10g 覆盆子10g 女貞子10g 沙苑子10g 注意:男方從其妻來經(jīng)之日起開始服藥,每日1劑,連服14天為1療程,服藥期間避免房事,療程結(jié)束后同房,未孕可繼續(xù)1~2個療程。 五、內(nèi)分泌疾病 (一)甲亢 主方:當(dāng)歸六黃湯 處方: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生地10g 川黃連3g 黃芩10g 黃柏10g 注意:需配合西藥治療。 (二)糖尿病 主方:增液湯,白虎加人參湯,玉女煎,補(bǔ)中益氣湯等。 處方:生地15~30g 玄參15g 麥冬10g 生石膏30g(包) 知母5g 川黃連5g 花粉12g 玉竹10g 石斛10g 黃芪30g 太子參10g 白術(shù)10g 注意:需配合西藥治療。 (三)甲狀腺功能減低 主方:金匱腎氣丸,補(bǔ)中益氣湯。 處方:熟地10g 炮附子10g 肉桂3g 山藥10g 茯苓12g 澤瀉10g 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升麻5g 柴胡5g 仙靈脾10g 甘草5g 六、免疫性疾病和骨關(guān)節(jié)病 (一)關(guān)節(jié)炎 處方:熟地10~15g 當(dāng)歸10g 白芍10g 防風(fēng)10g 威靈仙12~15g 加減:1 病在上肢加羌活10g; 附:肢端關(guān)節(jié)可用外洗方: (二)干燥綜合征 處方:生地10~20g 沙參10g 麥冬10g 玄參10g 花粉10g 太子參10g 加減:1 眼干明顯加青葙子10g、決明子10g、谷精草10g、桑椹子10g; (三)雷諾氏病 處方:桂枝10g 白芍30g 炮附子10g 丹參30g 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四)頸椎病 處方:生葛根30g 羌活10g 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加減:肢麻加豨薟草12g、地龍10g、雞血藤15~30g (五)腰痛,強(qiáng)直性脊柱炎 處方:骨碎補(bǔ)10g 川斷15g 寄生15g 鹿含草15g 楮實(shí)子12g 杜仲10g 加減:1 腎陰虛加女貞子、菟絲子、枸杞子、沙苑子等; 七、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證 (一)偏癱,面神經(jīng)麻痹 主方:補(bǔ)陽還五湯加減。 處方:黃芪30g 丹參30g 生葛根30g 桃仁10g 紅花10g 當(dāng)歸10g 加減:1 語言不利加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二)頭痛 主方:四物湯加味(重用川芎)。 處方:川芎30g 當(dāng)歸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甘草5g 加減:1 前頭痛加白芷10g; (三)失眠,多夢,神經(jīng)衰弱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熟地10g 酸棗仁10g 加減:1 兼肝氣郁結(jié)者加柴胡10g、香附10g、青橘葉10g; (四)弱智 參考方:黨參10g 黃芪30g 生葛根30g 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首烏10g (五)癲癇 主方:二陳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天南星5g 天竺黃5g 石菖蒲10g (六)坐骨神經(jīng)痛,末梢神經(jīng)炎(下肢) 主方:補(bǔ)陽還五湯加散寒通絡(luò)藥,去川芎 處方: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地龍10g 獨(dú)活10g 牛膝12g 甘草5g 制川烏5g 制草烏5g 威靈仙20g 加減:1 肢涼加桂枝、白芍; (七)精神失常(含幻覺、多疑、癔病等) 主方:十味溫膽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竹茹5g 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加減:1 肝郁加香附、郁金、合歡皮、青橘葉、柴胡等; 八、外科病 (一)丹毒,癤腫,淋巴結(jié)炎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主方:五味消毒飲加減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銀花15~30g 連翹15~30g 公英30g (二)乳腺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兼散結(jié)通乳。 處方:公英30g 漏蘆15g 全瓜蔞15g 野菊花30g 黃芩10g 銀花15~30g 連翹15~30g 青皮10g 橘核10g 王不留行10g 甘草5g 路路通10g (三)乳腺增生(乳癖) 治則:軟堅(jiān)散結(jié),疏肝活血。 處方:柴胡10g 赤芍10g 當(dāng)歸10g 香附10g 昆布10g 橘核10g 玄參10g煅牡蠣30g 浙貝母30g 夏枯草10g 甘草5g 加減:1 疼痛加元胡10~12g; (四)良性甲狀腺腫(癭瘤) 治則:軟堅(jiān)散結(jié)為主。 主方:消癭五海丸 處方:昆布15g 海蛤30g 浙貝母10g 橘核10g 夏枯草10g 玄參10g 連翹12g 白頭翁10g 海浮石12g (五)靜脈炎 治則: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黃柏10g 銀花15~30g 忍冬藤15~30g 地丁15~30g 公英30g 桃仁10g 紅花10g 甘草5g 附:外用靜脈炎軟膏,1~2次/日。 (六)痔瘡 治則:清熱涼血 主方:《血證論》槐角丸加減。 處方:黃芩10g 川黃連3g 黃柏10g 生地榆30g 槐角10g 側(cè)柏炭10g 附:外洗方:魚腥草(或敗醬草)30g 芒硝30g 大黃15g 黃柏15g (七)闌尾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 處方:黃芩10g 川黃連5g 黃柏10g 丹皮10g 野菊花30g 敗醬草30g 加減:日久紅花10g、赤芍10g、當(dāng)歸10g、川芎10g。 (八)疝氣 主方:天臺烏藥散加減。 處方:小茴香5g 橘核10g 烏藥10g 枳殼15g 厚樸12g 木香10g 香附10g 青皮10g 高良姜3g 甘草5g 元胡10~12g 白芍15~30g 加減:亦可隨癥加入荔枝核、吳茱萸、肉桂。 九、婦科病 (一)閉經(jīng),月經(jīng)后期 主方:膠艾四物湯加味。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熟地10g 益母草30g 加減:1 血瘀加桃仁10g、紅花10g; (二)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jīng)過多 治則:止血為主,兼益氣補(bǔ)血。 處方:當(dāng)歸10g 白芍10g 生地10g 黃芪30g 生地榆10g 仙鶴草30g 加減:1 日久氣虛加黨參10g、白術(shù)10g、升麻5g、柴胡5g; (三)痛經(jīng) 主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香附10g 元胡10~12g 烏藥10g 柴胡10g 益母草30g 艾葉10g 甘草5g 加減:偏寒加吳茱萸3g、肉桂3g。 (四)更年期綜合征 主方:芩連四物湯、二仙湯。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10g 黃芩10g 黃連3g 香附10g 仙靈脾10g 石菖蒲10g 遠(yuǎn)志10g 酸棗仁10g 五味子10g 甘草5g 加減:1 汗多加煅龍牡、浮小麥、山萸肉,必要時加麻黃根; 注意:1 偏肝血(陰)虛者,以芩連四物湯為主方; (五)慢性盆腔炎 主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處方: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香附10g 丹參30g 野菊花30g 黃柏10g 元胡10g 青皮10g 甘草5g (六)子宮脫垂 主方:補(bǔ)中益氣湯加減,重用枳殼。 處方: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升麻10g 柴胡10g 當(dāng)歸10g 枳殼30g 甘草5g 附:外用方:枳殼60g 五倍子30g 烏梅30g (七)妊娠嘔吐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處方:黨參10g 白術(shù)10g 茯苓12g 陳皮10g 半夏10g 焦三仙各10g (八)先兆流產(chǎn) 治則:益氣補(bǔ)腎安胎。 處方: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杜仲10g 川斷15g黃芩10g 甘草5g 加減:少量出血加炭類止血藥(艾葉炭、地榆炭等)。 附:亦可選用阿膠、艾葉、大薊。 十、皮科、五官科病 (一)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癥 治則:清熱涼血,祛風(fēng)除濕。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當(dāng)歸10g 白鮮皮20~30g 防風(fēng)10g 加減:1 偏熱加連翹15g、苦參10g、黃芩10g; (二)帶狀皰疹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為主。 處方:龍膽草3~5g 黃芩10g 板藍(lán)根15g 銀花15g 連翹15g 生地10g 注意:1 后期或后遺癥用桃紅四物湯加味; (三)痤瘡 治則: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處方:生地10g 當(dāng)歸10g 赤芍10g 丹皮10g 銀花15g 公英30g 連翹15g 丹參30g 野菊花30g 黃芩30g 白芷10g 甘草5g 加減:有感染加地丁30g。 (四)過敏性鼻炎 主方:蒼耳子散合過敏煎加味。 處方:蒼耳子10g 辛夷5~10g 白芷10g 防風(fēng)10g 烏梅10g 五味子10g (五)美尼氏病 主方:二陳湯加味。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20g 桑葉10g 菊花10g 薄荷10g(后下) 加減:1 眩暈明顯加天麻5~10g、鉤藤10g; 附:仙鶴草為治療本病的經(jīng)驗(yàn)單方。 (六)慢性咽炎,咽神經(jīng)官能癥(梅核氣) 主方:二陳湯或半夏厚樸湯加味。 處方:桔梗10g 蘇梗10g 厚樸10g 半夏10g 茯苓12g 薄荷10g(后下) 加減:1 咽炎加清熱解毒藥,如黃芩10g、銀花15g、連翹15g、板藍(lán)根12g; (七)禿發(fā),脫發(fā) 治則:涼血活血補(bǔ)腎為主。 處方:當(dāng)歸10g 生地10g 熟地10g 赤芍10g 白芍10g 川芎10g 首烏10g 女貞子10g 枸杞子10g 沙苑子10g 旱蓮草10g 丹皮10g 甘草5g 加減:失眠加遠(yuǎn)志、酸棗仁。 十一、其他病證 (一)低燒 治則:益氣養(yǎng)陰。 主方:青蒿鱉甲煎、補(bǔ)中益氣湯加減。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地骨皮12g 銀柴胡12g 青蒿10g 知母5g 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加減:對懷疑有炎癥者加清熱解毒藥。 (二)盜汗 主方:當(dāng)歸六黃湯加減 處方:當(dāng)歸10g 生地10g 黃柏10g 黃芩10g 山萸肉10g 五味子10g 川黃連3g 煅龍牡各30g 甘草5g 加減:兼自汗加黃芪30g、白術(shù)10g、防風(fēng)10g。 (三)自汗 主方:玉屏風(fēng)散 處方:黃芪30g 白術(shù)10g 防風(fēng)10g 黨參10g 山萸肉10g 五味子10g 煅龍牡各30g 麻黃根12g 甘草5g (四)浮腫 主方:五苓散加減 處方:黃芪30g 茯苓15~20g 豬苓12~15g 澤瀉12~15g 白術(shù)10g 車前草30g 漢防己10g 桂枝3~5g (五)乏力 主方:補(bǔ)中益氣湯 處方:黃芪30g 黨參10g 白術(shù)10g 升麻10g 柴胡5g 當(dāng)歸10g 枸杞子10g 黃精10g 仙鶴草30g (六)過敏性紫癜 治則:清熱涼血止血為主。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黃芪30g 槐花10g 茜草10g 生地榆30g 仙鶴草30g 黃芩10g 加減:尿內(nèi)有紅細(xì)胞加白茅根30g。 (七)貧血 治則:益腎為主,兼補(bǔ)氣血。 處方: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熟地10g 阿膠10g(烊兌) 枸杞子10g 首烏10g 女貞子10g 菟絲子10g 加減:1 缺鐵性貧血加代赭石10~15g;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