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問壽,二不言俗事,三不拉家常籍貫。
因?yàn)樽怨乓詠矸鸬栏饔兄v究,佛家言名不言姓,道家言姓不言壽,故有“佛不言姓,道不言壽”之說。道教出家道士下穿云鞋白襪,上著青藍(lán)道袍,滿發(fā)大領(lǐng)是繼承了大漢民族漢唐之遺風(fēng);佛家禪宗弟子皆姓釋,道教出家弟子僅改名號(hào)不改姓,與佛家相反。道家本來是看淡生死,修行的目的是求得解脫,超脫生死,認(rèn)為生與死僅是生命在瞬間的轉(zhuǎn)換,小小的輪回。修道者不在乎年紀(jì)的大小,故忌問壽。出家之人因?yàn)榭赐阜N種繁雜之事對(duì)人產(chǎn)生的煩惱,令人智昏,故出家以求清靜,若再問俗家六親鎖事,重提煩惱,犯了出家人的忌諱。世俗之人一見面就問:“你多大年紀(jì)了?結(jié)婚了嗎?出家父母同意嗎?家里還有什么人?”等,一聽是老鄉(xiāng)就趕緊套近乎,稱兄道弟而道俗不分。
二、道院最講清靜,忌諱喧嘩妄為,道觀乃十方修真之士;聚會(huì)之地,地秀物靈,仙氣濃郁,羽士出入,仙圣來往,道范宣行;眾生聞經(jīng)悟道,故以清靜、虔誠(chéng)、淡泊為心志而出入道觀,不可妄為喧嘩。凡是道院設(shè)置之鐘鼓鑼鈴諸般法器,各有妙用;尤其是大鐘大鼓乃壯大道觀之威儀,增強(qiáng)道觀之氣勢(shì),感召百靈;敲打念唱,自有法度,動(dòng)靜行為很有講究。如若,非其時(shí)敲擊諸般法器,打破清靜,驚擾微靈,陰陽之氣紊亂,致使鬼神不安,人事不和,魔障四起,是非叢生;擊打之人身負(fù)罪過,亦難逃災(zāi)厄之困,因而道院非常重視,凡是常住道士還是游人香客,以清靜心入觀,用恭敬心面圣,文明游覽,以祈家安人和,四時(shí)順?biāo)欤T事和諧。
三、道教三寶
什么叫做三寶?這在道教有三層含義:(1)稱道、經(jīng)、師為三寶。所謂“道寶”是指太上三清之尊;所謂“經(jīng)寶”是指三洞四輔真經(jīng)也;所謂“師寶”是指十方得道神仙。(2)道教開山祖師老子以道家思想講:“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精神領(lǐng)域的三寶。(3)道教修煉大道的修煉家認(rèn)為:“精、氣、神為人身三寶。”
道言 仙語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
老子曰:“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老子曰:“兵佳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老子曰:“曲則全,枉則直,窊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曰:“希言自然”。
老子曰:“ 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zhǎng),其於道也曰:馀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太上曰:“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 視惡、行惡,一日有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夫心起善念,善雖未為,吉神已相隨,或心生惡念,惡雖未為,兇神已相跟隨,善惡之報(bào)如影隨行。”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 ——《人世間》
“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
莊子 ——《秋 水》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莊子 ——《齊物論》
“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陳者,法也; 遠(yuǎn)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jié)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
莊子——《在 宥》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紅塵誰肯修;浮生事,苦海舟,飄來蕩去不自由;無邊無岸難收救,常在魚龍險(xiǎn)處游,早回頭,是岸口,莫待風(fēng)波壞了舟。”
張三豐——《無根樹》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時(shí)渡此身!
——呂洞賓
(一)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fù)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只貪利祿求榮顯,不覺形容喑瘁枯;試問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
(二)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yù)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nèi)已眠尸;妻財(cái)拋下非君有,罪業(yè)將行難自欺;大藥不求爭(zhēng)得遇,遇之不練是癡遇。
張伯端——《悟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