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泥料是不是越細越好呢?
有很多新手壺友在剛接觸紫砂壺時,往往會對紫砂泥料有一個誤區(qū),他們會覺得紫砂泥料越細膩越好。
到底是不是紫砂的泥料越細就越好呢?
首先我們要對紫砂的泥料粗細有一個認識,那就是泥料的目數(shù)。紫砂原本是礦石,在一系列工序后成為泥,而其中有一步便是將礦石研磨過篩。
而篩網的目數(shù),即是后來我們講的紫砂泥料的目數(shù),也就是紫砂顆粒的大小,常見的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
目數(shù)越小,泥料顆粒就越粗,反之,目數(shù)越大,泥料顆粒就越細。
目數(shù)也體現(xiàn)在紫砂燒成后表面的砂質感,目數(shù)低的紫砂泥,做出來的紫砂壺,一定相對顆粒更粗些,砂的質感更為突出,目數(shù)高的紫砂泥,泥料就較為細膩,砂質感少。
砂太粗和太細在制作難度上都非常高,我們常見的紫砂壺多為40目與60目的,這類的泥料既細膩又有砂質感,且制作燒成率最高,燒成后泡養(yǎng)包漿光澤度也好。
泥料越細越好實際上是對紫砂認識的一個誤區(qū)。
紫砂之名,其“砂”字便表現(xiàn)了其特點,泥料太細沒有砂感反而是不美的,砂本就是古拙雅趣不同于瓷器的質感。
同樣的一塊紫砂礦石,碾磨后一定會同時有細顆粒和粗顆粒的,經過不同目數(shù)的篩網進行泥料過篩之后,把不同目數(shù)的泥料分類出來。
同一個工藝師用粗料和細料分別做兩把同樣款式的壺,并不能說泥料細的那把壺就更好。
有人認為粗顆粒做出的紫砂壺粗獷和古樸,有人認為細顆粒的紫砂壺細膩而又韻味。這些完全是按個人的愛好來選擇的,兩者各有特點,只看如何取舍。
而且要注意的是,紫砂壺的透氣性與泥料本身性質有關,在目數(shù)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其對透氣性的影響也是不大的。
文章內容源于網絡,僅供參考與學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