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莊子》的難解,固然是由于其文字本身的“懸解”和“吊詭”,也多少反映了傳統(tǒng)學術本身的乏力。 筆者認為,莊子思想的終極依托是境界形態(tài)的本體論,而不是宇宙生成意義上的本源論。莊子認為,世界本真— “道”是遍在而恒定的,俗世的差別和是非緣于人的理智的表象和賦予。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的理智不斷開 顯、從“無分別”境界—“分別物我”境界—“分別外物”境界—“分別是非”境界不斷沉淪的歷史。從不辨是非— 齊同萬物—泯一物我—最后回歸“道”則是莊子給人類指點的修養(yǎng)之路。
一
《莊子》作為中國本土哲學的代表素稱難解。它 之難解,固然是由于其文字本身的“懸解”和“吊詭”, 也多少反映了傳統(tǒng)學術本身的乏力。近代以來,有關 《莊子》的學術累積了不少新說,但其中有意義的并不 多見。我們都知道,對一門哲學終極依托的把握成為 理解該哲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遺憾的是,對于《莊子》來 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探討仍然是撲朔迷離, 莫衷一是。本文擬作一嘗試,冀望能進步些許。
中國哲學關于世界萬物存在和發(fā)展的終極依托, 有本體論和本源論的區(qū)分,馮達文對此已有精到的見 解[1]。大致而言,本源論涉及事物與其本源的生成與 被生成的關系,具有自然哲學的意蘊,所以又叫做宇 宙生成論; 而本體論則涉及物象與其根本特性和結構 的依賴與被依賴的關系,更多形而上學的意蘊。本源 是實存性的,而本體是思維性的或境界性的。湯用彤 認為本源在時空之內,而本體超越時空[2]。本體論以 魏晉玄學為代表,本源論的代表則是漢代的宇宙生成 論[3]。我們要問的是,《莊子》的終極依托是什么呢?
《莊子·天地》有云: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 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
此段文字向來被認為是莊子思想本源論的經(jīng)典 表述?,F(xiàn)今流行的陳鼓應《莊子今譯今注》對此段的今譯是: “宇宙始原是'無’,沒有'有’,也沒有名稱; ( 道的活動) 呈現(xiàn)混一的狀態(tài),混一的狀態(tài)還沒有成形體。萬物得到道而生成,便是'德’。沒有形成形體時 卻有了陰陽之分,猶且流行無間稱之'命’; ( 元氣) 運 動稍時滯流便產生了物,萬物生成各具各別樣態(tài),就 稱為'形’; 形體保有精神,各有軌則,就稱為'性’。經(jīng) 修養(yǎng)再返于'德’,德就同于太初?!保?]311 莊子思想的終極依托果真是本源論傾向的嗎?
我們先來看看《莊子》中心文本《莊子·齊物論》中的幾段話語?!肚f子·齊物論》中說: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
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莊子》被自認為“無端崖之辭”、“叔詭謬悠”之 說( 《莊子·天下》) 。這段文字更是飄忽而難以捉摸。 歷來注家解說紛紜,莫衷一是[4]73 - 74 ,但大都從本源論 入思。陳鼓應的今譯是: “宇宙有一個'開始’,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更有一個未曾開始那'未曾開始’ 的'開 始’。宇宙最初的形態(tài)有它的'有’,有 它 的 '無’,更有未曾有'無’的'無’,更有未曾有那'未曾 有無’的'無’”[6]。陳氏的解釋雖然與原文一樣飄忽 而難以捉摸。很明顯它也是一種宇宙起源式的本源 論解說。對此段文字的本源論認定其來有自,源遠流 長。西漢的《淮南子》首先將它作了明確的本源論的詮釋:
所謂有’始'者,繁憤未發(fā),萌兆芽孽,未有形埒垠堮,馮馮蝡蝡,將欲生興而未成物類。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氣始下,地氣始上,陰陽錯合, ……欲與物接而未成兆朕。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合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虛無寂寞,蕭條霄雿,無有仿佛,氣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有’有’者,言萬物摻落,根莖枝葉,青蔥苓蘢,萑蔰炫煌,蠉飛蝡動,蚑行噲息,可切循把握而有數(shù)量。
有’無’者,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捫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極也?!坪棋豢呻[儀揆度,而通光耀者。有’未始有有無'者,包裹天地,陶冶萬物,大通混冥。深宏廣大,不可為外; 析豪剖芒,不可為內。無環(huán)堵之宇,而生宇宙之根。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天地未剖,陰陽未判,四時未分,萬物未生,汪然平靜, 寂然清澄,莫見其形。( 《俶真訓》)
爾后,緯書《乾鑿度》和《列子·天瑞》進而把這種 宇宙發(fā)生論思想具體化為從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演進過程?!读凶印ぬ烊稹贩Q: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 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后來的莊 學研究者大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二
但是,仔細研讀《莊子》,特別是上述文字的上下 文,就可發(fā)現(xiàn),莊子的本意和著重點在于揭示人類理 智( 莊子的“知”包括名言概念,邏輯思維,典章制度, 禮儀習俗,統(tǒng)而言之,是以語言為代表的人類文化和 文明) 的演進及其導致的社會混亂。在莊子看來,人 類不斷知識化、理智化無異于人的本真的不斷戕斫, 人的本性的不斷喪失。在這段文字之上不遠處,莊子 說: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 有以為 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 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 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 《齊物論》)
在這里,莊子把人類理智區(qū)分為四種狀態(tài),分別 為: 一是未始有物狀態(tài); 二是有物而未始有封狀態(tài); 三 是有封而未始有是非狀態(tài); 四是有是非狀態(tài)。在莊子 看來,本 真 的 世 界 是“道”,是巴門尼德式的存在。 “道”是絕對的,充實而自在的,是感官和語言所無法 把握和表達的。最好是什么也不說,實在要說,也只 能比喻式,象征式地摹狀之。呈現(xiàn)在我們感官中的世 界是非本真的,相對而有待的。世界之所以是我們所 認為的樣子,是由于我們把它理解和解釋成這個樣 子,是我們的理智( 知性) 把它了別成、表象成這個樣 子。( 莊子被稱為主觀唯心主義,不為冤枉。) 這四種 狀態(tài)從社會進程來看,就是四種歷史階段; 從個人的 認知角度看,就是四種領悟境界。
第一,未始有物狀態(tài)。就是老莊所謂“道”的狀 態(tài)。至道曼衍,大化流行,昏昏噩噩,一片渾沌。這里 的“始”是“開始知道”、“開始分別”的意思,“未始有 物”也就是“還不知道有物存在”。這一狀態(tài)是沒有物 我分別,主客對待的,類似于黑格爾精神哲學中“靈 魂”狀態(tài)[6]20 。這可稱為“無分別”境界。
第二,有物而未始有封狀態(tài)。隨著理智的開顯, 文明推進,有了“我”和“物”的了別,有了主客對待,人 類理智進入類似黑格爾精神哲學中主觀精神的“意 識”狀態(tài)[6]50 。雖然有了物我的分別,但對外界世界的 認識尚處在初步的,整體性的模糊的把握中,不知道 客觀世界的分門別類,林林總總。所以說是“有物而 未始有封”,“封”即界限,疆域的意思。這可稱為“分 別物我”境界。
第三,有封而未始有是非狀態(tài)。到這里,人意識 到外界物類五光十色,千差萬別,有了對事實本身的 認知,但還沒有對錯、善惡、美丑等是非觀念,故說“有 封而未始有是非”。這可稱為“分別外物”境界。
第四,有是非的狀態(tài)。人類理智發(fā)展到最后,不 僅認識到了外界各種事物的差異,而且還賦予它們高 低貴賤、善惡美丑、好壞對錯等是非的價值,從事實判 斷進而進入價值判斷。這就是莊子所處的時代。這 可稱為“分別是非”境界。
莊子認為人類理智的愈益開顯,是非的愈益彰 明,社會也就愈益不堪。“未始有物”的無分別境界是 最理想的境界,“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睆摹拔词加?物狀態(tài)”—“有物而未始有封狀態(tài)”—“有封而未始有 是非狀態(tài)”—“有是非狀態(tài)”是一個從“無分別”—“分 別物我”—“分別外物”—“分別是非”的不斷分別的 下墜的過程,是一個沉淪的過程。所以說“其次…… 其次……”,所以說“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這 里的“道虧”是指的人的境界對道的偏離,不是指“道”本身有什么“虧欠”,莊子的“道”是完全自足的,不受 人和現(xiàn)象界影響的絕對的“大全”。雖然用了“始”、 “未始”等話語,莊子并無意闡述宇宙演化的歷程①。 筆者認為,這段文字是莊子思想特別是齊物論思想的 核心表述,惜乎歷來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明白了這一段落的莊子原意,再來考查“有始也 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 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 無也者”這段莫名話語的真旨??梢钥闯鲆浴坝杏幸?者”為中心它呈現(xiàn)為一個開放的單向環(huán)路,并可展開 為前后兩個路向: 一是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 二是有有也 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 有無也者。把它們與前述莊子所確定的人類理智演 進的四個階段或四種境界進行對比,就可發(fā)現(xiàn)它們可 形成相互對應的關系( 圖 1) 。
圖 1 莊子境界與修養(yǎng)示意圖
或許莊子在這里正是想以他特有的“吊詭”之方 式向我們展示不同的人生路向。第一序列是修養(yǎng)回 歸的路向,第二序列是沉淪迷執(zhí)的路向。
先看第一序列。“有始也者”中的“始”是指“開 始”,“有”在這里是意動詞,“有始”的意思就是“使開 始得以成立”、“使開始成為可能”。所以“有始也者” 就是指現(xiàn)實或現(xiàn)今的階段或狀態(tài),指的是莊子所處的 時代,也就是“分別是非”境界。修養(yǎng)上就要求不辨是 非?!坝形词加惺家舱摺敝傅氖沁€未開始分別是非的 狀態(tài),即前述的“分別外物”境界。它是比“分別是非” 境界高一級的境界。修養(yǎng)上要求齊同萬物?!坝形词?有夫未始有始也者”即相當于“分別物我”境界,修養(yǎng) 上要求泯一物我。“有有也者”即是指的“未始有物狀 態(tài)”,也就是“道”的“無分別”境界。這里的“有有”中 的后一個“有”是指的外在現(xiàn)象世界,“有有”的字面含 義是“使現(xiàn)象世界得以成立”。所以“有有也者”即相 當于常態(tài)表達中的“無”。很明顯,第一路向是代表返 璞歸真、修養(yǎng)回歸的方向。莊子提倡的“坐忘”、“心 齋”的目標就是從“有始也者”回歸到“有有也者”,從 “是非紛紜”走向“物我兩忘”,“同于大順”。
再看第二序列?!坝袩o也者”是對“有有也者”的 背離,“有無”的字面義是“使'無’得以成立”,所以 “有無也者”即相當于常態(tài)表達中的“有”,指的是外部 世界?!坝袩o也者”是人從“大道”向世俗沉淪的開始, 表明已有了物我的分別,主客的對待,它相當于上述 的“分別物我”境界?!坝形词加袩o也者”對應于“分 別外物”境界,“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則對應于 “分別是非”境界。與第一路向相反,第二路向是世人 執(zhí)持理智、沉溺迷陷的方向。這正是人類歷史演進的 路向,是莊子所鄙棄的路向。
原來,這段文字是對“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道之所以虧也”更加形而上的“吊詭”式的表達,所以 莊子之前提醒說: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 其與是不類乎? 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 也?!币馑际? 我這里的說法雖與之前有所不同,用意 卻無大異。這之后莊子又說: “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 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 之其果有謂乎? 其果無謂乎?”莊子的意思是: 世界本 真———“道”是無始無終的,恒定不化的,“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 《荀子·天論》) ,無所謂“有”、“無”的,由 于人類理智對它的投射觀照,才有了“有”、“無”的分 別; 我們雖講了這么多“話 語”,從“道”的 角 度 看, “說”與“不說”實在是毫無區(qū)別的。這里的“俄而”兩 字用得很到位,莊子意在說明現(xiàn)象世界的“有”和“無” 完全是我們人類理智的“一念之發(fā)”使然。 莊子唯恐世人還不能理解他的本意,緊接著說: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 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住,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本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 典型的本源論命題,在這里卻被莊子作了天才式的本 體論的表達② ?!疤斓嘏c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就是 物我未分的“有有也者”,是“未始有物狀態(tài)”。此狀態(tài) 是絕對排斥語言的“一”的狀態(tài),所以說“既已為一矣, 且得有言乎?”但既然已經(jīng)用“一”來稱謂描述這種狀 態(tài),說明我們已經(jīng)用上了語言這個理智工具,故說“既 已謂之為一矣,且得無言乎?”本來的“一”( 即“道”) 與語言構成二,再加上“一”這個文字就成了三?,F(xiàn)象 世界就是這樣被語言等人類理智一步一步構成的。 老子的“道”創(chuàng)生萬物的過程變成了人類理智割裂“道”而凸現(xiàn)萬物的過程。 莊子思想的本體論取向至此昭然若揭。
三
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本文開頭所引《莊 子·天地》那段文字。粗看起來,它儼然是一段描述 宇宙起源的論文。我們知道,《莊子·天地》等外篇被 認為是莊子后學所出,比莊子本人的年代為晚,作者 的語境有了變化,遣詞用句似乎已受宇宙生成論的影 響,與莊子內篇已有相當?shù)牟罹?。不過仔細推敲,仍 能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與《莊子》的主旨是吻合的,它仍然 是在闡述人的理智的不同狀態(tài)或境界。
( 1)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指的是我們理智未開 顯的“道”的狀態(tài)。物我不分,一片渾沌,不可言說,故 曰“無”,所以既沒有現(xiàn)象世界,也沒有語言( 無有無 名) 。這里的“泰初”是從邏輯上說的,是指意識之初、 理智之初。把“泰初”理解為宇宙的起始是對“莊子為 莊”者莫大的誤解。這可稱之為“初”的境界。
( 2) “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 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指的是人的理智剛張 顯時的狀態(tài)。這里的“一”指意識剛從物我不分的原 初中覺醒,有了主客的對峙,但對外界的認識還只能 有模糊、整體的把握,故稱為“一”。它類似于薩特的 “自在的存在”③ 。“自在的存在”充實而不透明,“存 在存在,存 在 是 自 在 的,存 在 是 其 所 是”[7] 這 樣 的 “一”———“自在的存在”尚未被意識“虛無化”而成為 具體的物象,尚未呈現(xiàn)外界萬物的各別性和差異性, 故“有一而未形”?!拔葱握哂蟹?,且然無間”是指人的 意識對外界物象之分判將顯未顯之摹狀④。馮友蘭在 解讀這段文字時說: “命和德是一個東西,從人和物這 方面說,這個東西是它們所得于道的,所以稱為'德’; 從道那方面說,這個東西是道所給予人和物的,所以 叫做'命’,好象是給它們一個命令?!保?]此話很有見 地。但這里的“命”似乎更應該理解為人“命名”物,人 的理智的覺醒使外部世界呈現(xiàn)的意思。這 可 稱 為 “德”的境界。
( 3) “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是理智的進 一步開顯的狀態(tài)。“留動而生物”的“留動”常被人誤 解為“流動”,一字之差,謬之千里。鐘泰說: “此文 '留’字最為要義?;蛞浴夺屛摹酚?#39;留或作流’之言, 因謂'留’借為'流’,以流行生物作解,誤之甚也。”[9] 留動而生物的“留”字這里應作留滯、截取意。柏格森 認為,物質的存在是不真實的,世界本真是“綿延”之 流。由于我們的理智和知性對“綿延”的截取,于是形 成了我們思想語言中的現(xiàn)象世界。本真的東西于是 就被割裂成界線分明、靜止的東西[10] ?!爸钥偸菑?不動性出發(fā),仿佛這個不動性是最高實體?!薄爸杂?于自然的稟賦,只關注不變的事物,知性只能形成不 動性的觀念”[11] 。“留動而生物”很契合柏格森的上 述意思。自在的存在自足而完滿,難以言表,摹狀而 言之則可謂“綿延之流”,人的意識留滯、截取之就成 了我們理智中的世界萬物。世界萬物各有自己的條 理,自己的特征。所以說“物成生理謂之形?!雹?這可稱 之為“形”的境界。
( 4) “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是理智的最張 顯的狀態(tài)。前一狀態(tài),外界萬物在理智的觀照下雖千 差萬別,森羅萬象,但仍停留在存在與否的事實判斷 階段,事物本身并沒有價值和是非的分別。只有到了 這一階段,人的理智才將人所特有的價值觀賦予萬事 萬物,使事物有了高低貴賤,好壞美丑的是非分別。 這里的“神”( 精神) 指的就是人類的理智?!痘?南 子·精神訓》說: “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而骨骸者, 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門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列子·天瑞》也有類似的表述。莊子這里的思想與 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人之為人就在于“精神”( 理智) 和“形體”的結合。人生實則不過是精神( 理智) 執(zhí)持 某一形體( 形體保神) 為“我”,人死則“神”、“形”分 離,所以說“我尚何存”?!白晕乙庾R”一旦形成,便總 是以自我為中心,人人各具自我的評判標準( 各有儀 則) ,于是就“厚此薄彼”,是非紛紜,爭辨不休。這些 都是有“生”的必然,也是俗世的“本性”??煞Q之為 “性”的境界。
不難看出,這里的“初”—“德”—“形”—“性”四 種境界可與前述“無分別”—“分別物我”—“分別外 物”—“分別是非”四種境界一一對應。從泰初境界到 性的境界是人沉淪的路向,也是莊子所深為憂慮的。 莊子在揭示了人類沉淪的各個階段后,隨即告誡人們 不要迷執(zhí)于岐途,應逆向沉溺之路,回溯修養(yǎng),復歸本 真。“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 此話對我們正確把握 莊子本旨也很關鍵。它從一個側面表明,該段文字只 能作本體論式的理解。如用宇宙生成論來解釋,則上 下文明顯缺乏上邏輯的緊密性)
這段文字似應用這樣的現(xiàn)代話語表述: 世界的本 真只是道,無所謂物象也無所謂語言。意識理智出 現(xiàn),有了物我的分別和主客的對待。但人對自在的存 在的認識還很籠統(tǒng)、模糊。世界如沒有形象似的茫然 一片,渾沌綿延,將分未分??陀^存在的存在依據(jù)在 于“道”,所以稱為“德”,客觀存在又因為人、因人類理 智和意識的張顯而呈現(xiàn),所以又叫做“命”。進一步,人類理智和語言通過截取、留滯存在的“綿延之流”, 于是就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理智的觀照下,萬 事萬物呈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條理和樣式,各有自己的形 態(tài)和形狀。再進一步,人類理智把是非的價值賦予外 界事物,使事物呈現(xiàn)出善惡、美丑、好壞的各樣品性 ( 這是一條理智的沉淪之路) 。逆沉淪之路向回溯修 養(yǎng),才能從“性”經(jīng)“形”、“德”返回“泰初”。
在《莊子·至樂》中,我們也看到莊子當其妻死, 不顯悲情反而箕踞鼓盆而歌,遭人指責。莊子辯解說:
察其始也,而本無生; 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 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這段文字表面上看也極似本源論式的表達,似乎在講人從生到死的自然過程。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則 明顯失去“莊之為莊”的旨趣。雖然通篇在講“生”和 “變”,但莊子的宗旨無疑是說,之所以有“氣”、“形”、 “生”、“死”各樣的變化,是由于不同的理智境界所呈 現(xiàn)的不同表象。本真之“道”則永恒不變,自在而自 足。從世俗的“分別是非”境界看,才有人的生死( 有 生則有“我”,有“自我意識”就有“是非”,見前述) ; 從 “分別外物”境界看,世界僅有形變; 從“分別物我”境 界看,世界僅有氣化; 當我們從道的“無分別”境界看, 世界就是連“氣”都無法形容的狀態(tài),是無法言說的 “有 有 也 者”———“道”。這里也可區(qū)分出“無 氣”、 “氣”、“形”、“生”四種狀態(tài),這四種狀態(tài)仍然指的是 四種理智境界,而非實然性的人生自然歷程。它可分 別對應于《莊子·天地》中的“初”、“德”、“形”、“性” 四種境界。
莊子持歷史倒退的觀點,《莊子·天運》稱:
黃帝之治天下矣,使民心一。民有其親死 不哭而民不非也。堯之治天下,使民心親,民有 為其親殺其殺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 心竟,孕婦十月而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 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也。禹之治天下,使民 心變,人有心而心有順,殺盜非殺人,自為種而 天下也。是以天下大駭,儒墨皆起。名曰治之, 而亂莫甚焉。
莊子認為人類歷史過程就是人的理智開顯的過 程,理智開顯的過程也就是世道沉淪的過程。人類的 知性化、理智化是社會敗壞的罪魁禍首。莊子的主旨 是揭示這一沉重的主題,并倡導人們拋棄理智,“忘仁 義……忘禮樂……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 通”( 《莊子·大宗師》) ,“性 修 返 德,德 至 同 于 初, ……與天地為合?!诖箜?。”莊子認為他的時 代已是混亂不堪,水深火熱,但他又無法改變現(xiàn)實,于 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從思想境界上超越現(xiàn)實,走向精 神上的絕對自由,走向泯一物我、齊同萬物、不辨是非 的“逍遙”之中。莊子思想的終極依托只能是境界形 態(tài)的本體論。從邏輯上講,莊子認為宇宙本真( 道) 是 遍在的,所謂“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 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萬古而不為老?!? 《莊 子·大宗師》) “道無終始”、“道無處不在”( 《莊子· 知北游》) ,“道”就其本身而言又是永恒不化的,人所 感覺的世界的差別和變化是人的理智表象成的。莊 子的思想中不可能有宇宙起源和生成的概念⑥。
總之,莊子思想的終極依托應是建基于境界論之 上的本體論,至少“莊之為莊”者應是如此。
注 釋:
① 陳鼓應對此段落也做了本源論式的解釋,殊為可嘆。參見陳鼓應: 《莊子今譯今注》,第 70 頁,中華書局,1983 年。 ② 馮達文說: “老子的'道生一,……’之論題本是本源論命題,但莊 子卻把它轉換成知識論命題,并借斥知識論來成就本體論?!眳⒁?馮達文,《早期中國哲學略論》,第 330 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年。 ③ 薩特的“自在的存在”是相對于“反思前的我思”這樣的純粹意識 而言的。參見余源培、夏耕: 《一個孤獨者對自由的探索》,第 57 ~ 58 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④ “且然無間”按鐘泰解: “且然猶云然且。且然無間,然有分而尚未 分,則猶保其無間之本然?!辩娞? 《莊子發(fā)微》,第261 頁,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1 年。 ⑤ 徐復觀說: “物成生理就是成就物后各有生命、條理?!毙鞆陀^: 《中 國人性論史》,第 332 頁,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 ⑥ 崔大華說: “在老子看來,萬物由道產生,世界萬物當然有開始,而 且唯一地由道開始。然而從莊子那種溶入、涵蓋一切事物和狀態(tài) 的總體的'道’的立場觀察,世界的存在既無開始,也無終結?!贝?大華: 《莊學研究》第 398 頁,人民出版社,1992 年。
參考文獻:
[1] 馮達文. 中國哲學的本源———本體論[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 社,2001. [2] 湯用彤. 湯用彤學術論文集[M]. 北京: 中華書局,1983: 249. [3] 馮達文. 早期中國哲學略論[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4] 陳鼓應. 莊子今譯今注[M]. 北京: 中華書局,1983. [5] 陳玖葆. 老莊學新探[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34. [6] 張世英. 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 薩 特. 存在與虛無[M]. 陳宜良,譯. 上海: 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7: 27. [8]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 中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8: 421. [9] 鐘 泰. 莊子發(fā)微[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62. [10] 李文閣,王金寶. 重讀柏格森[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7. [11] 柏格森. 創(chuàng)造進化論[M]. 王麗珍,等,譯.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122.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