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飲子(地黃飲)
《圣濟總錄》
[組成] 1、熟干地黃焙(12g) 2、3、4、5、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石斛去根 肉蓯蓉酒浸,切焙 6、附子炮裂,去皮臍 7、、8、9、10、11、12、五味子炒 官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麥門冬去心,焙 菖蒲 遠志去心,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9-15g),水一盞,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現(xiàn)代用法:加姜棗水煎服)。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 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干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方解] “喑痱”是由于下元虛衰,陰陽兩虧,虛陽上浮,痰濁隨之上泛,堵塞竅道所致。“喑”是指舌強不能言語,“痱”是指足廢不能行走。
腎藏精主骨,下元虛衰,包括腎之陰陽兩虛,致使筋骨失養(yǎng),故見筋骨痿軟無力,甚則足廢不能用;足少陰腎脈夾舌本,腎虛則精氣不能上承,痰濁隨虛陽上泛堵塞竅道,故舌強而不能言;陰虛內(nèi)熱,故口干不欲飲,虛陽上浮,故面赤;腎陽虧虛,不能溫煦于下,故足冷;脈沉細數(shù)是陰陽兩虛之象。此類病證常見年老及重病之后。
治宜補養(yǎng)下元為主,攝納浮陽,佐以開竅化痰。
君藥熟地黃、山茱萸、肉蓯蓉、巴戟天,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腎陰,肉蓯蓉、巴戟天溫壯腎陽。
臣藥附子、肉桂、石斛、麥冬、五味子,附子、肉桂之辛熱,以助溫養(yǎng)下元,攝納浮陽,引火歸原;石斛、麥冬、五味子滋養(yǎng)肺腎,金水相生,壯水以濟火。
佐藥石菖蒲、遠志、茯苓,石菖蒲與遠志、茯苓合用,是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的常用組合。
佐使藥姜、棗和中調(diào)藥。
綜觀全方,標本兼治;陰陽并補,滋陰藥與溫陽藥的藥味及用量相當,補陰與補陽并重,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為主。諸藥合用,使下元得以補養(yǎng),浮陽得以攝納,水火既濟,痰化竅開則“喑痱”可愈。
本方原名地黃飲,《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少許薄荷,名“地黃飲子”,薄荷疏郁而輕清上行,清利咽喉竅道,對痰阻竅道更為適合。
[運用]
1.辨證要點 地黃飲子為治療腎虛喑痱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舌喑不語,足廢不用,足冷面赤,脈沉細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屬痱而無喑,減去石菖蒲、遠志等宣通開竅之品;
喑痱以陰虛為主,痰火偏盛,去附、桂,酌加川貝母、竹瀝、膽南星、天竺黃等以清化痰熱;
兼有氣虛,酌加黃芪、人參以益氣。
3.現(xiàn)代運用 地黃飲子常用于晚期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中風后遺癥、脊髓炎等慢性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陰陽兩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溫補,故對氣火上升,肝陽偏亢而陽熱之象明顯者,不宜應(yīng)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圣濟總錄》卷51:“腎氣虛厥,語聲不出,足廢不用。”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夫中風一證,有真中,有類中。真中者,真為風邪所中也。類中者,不離陰虛、陽虛兩條。如腎中真陽虛者,多痰多濕;真陰虛者,多火多熱。陽虛者,多暴脫之證;陰虛者,多火盛之證。其神昏不語,擊仆偏枯等證,與真中風似是而實非,學(xué)者不得不詳審而施治也。此方所云少陰氣厥不至,氣者,陽也,其為腎臟陽虛無疑矣。故方中熟地、巴戟、山萸、蓯蓉之類,大補腎臟之不足,而以桂、附之辛熱,協(xié)四味以溫養(yǎng)真陽;但真陽下虛,必有浮陽上僭,故以石斛、麥冬清之;火載痰升,故以茯苓滲之;然痰火上浮,必多堵塞竅道,菖蒲、遠志能交通上下而宣竅辟邪;五味以收其耗散之氣,使正有所歸;薄荷以搜其不盡之邪,使風無留著;用姜、棗者,和其營衛(wèi),匡正除邪耳。”
[臨床報道]
用地黃飲子加減治療腦卒中恢復(fù)期肢體癱瘓46例,每日1劑,配合靜脈點滴脈絡(luò)寧20ml,每日1次,14日為1療程。結(jié)果:基本治愈(肌力達Ⅳ~Ⅴ級,生活自理)11例;顯效(偏癱明顯恢復(fù),肌力提高2級以上,生活基本自理)22例;好轉(zhuǎn)(肌力提高1級,生活不能自理)11例;無效(治療前后病情無明顯改善)2例。其中有效患者多在1個療程后出現(xiàn)療效。[任向毅。地黃飲子治療腦卒中恢復(fù)期肢體癱瘓46例。河北中醫(yī) 1999;21(1):36]
[實驗研究]
以氯化鋁誘導(dǎo)癡呆小鼠模型,觀察地黃飲子對小鼠在跳臺實驗、水迷宮實驗中學(xué)習(xí)記憶能力及腦組織中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地黃飲子可減少小鼠跳臺錯誤反應(yīng)次數(shù)、延長測驗期跳臺潛伏期、縮短小鼠尋找平臺潛伏期、增加測驗期跨越平臺次數(shù)、降低乙酰膽堿酶活性。提示地黃飲子可以提高癡呆小鼠學(xué)習(xí)記憶能力,其作用機理可能與降低小鼠腦組織中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有關(guān)。[封銀曼,等。地黃飲子對癡呆小鼠腦功能及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2;29(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