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之名史籍首見于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最早提到者是西漢劉歆所撰的《七略》。
《素問》書名,最早見載于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靈樞》名稱,最早見于王冰的《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敘》
公元六世紀,南朝齊梁間人 全元起 對《素問》進行了全面注釋
明代馬馬蒔編《靈樞注證發(fā)微》,是歷史上全注《靈樞》的第一人
1. 為什么說《內(nèi)經(jīng)》匯總成編的時間是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中后期?簡要說明之?
答:上為《史記》還沒提過《內(nèi)經(jīng)》;下為 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西漢劉歆的《七略》最早提到。如此推算,匯編成書時間當在《史記》之后、《七略》之前的西漢中后期。
2. 列舉歷代三位對《內(nèi)經(jīng)》分類注釋的醫(yī)家?
答:楊上善《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李念莪《內(nèi)經(jīng)知要》、張介賓《類經(jīng)》;
《內(nèi)經(jīng)》主要內(nèi)容: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yīng)、五運六氣、臟腑經(jīng)絡(luò)、病機、診法、治則、針灸等方面,結(jié)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y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shù)學、生態(tài)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
重要注家:最早注家—全元起;貢獻最大—王冰;
分類注釋:隋,楊上善《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明,李念莪《內(nèi)經(jīng)知要》;明,張介賓《類經(jīng)》;
通注:明,馬蒔《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注證發(fā)微》、《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注證發(fā)微》;清,張志聰《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集注》、《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集注》;清,高世栻《黃帝素問直解》
次注:唐,王冰《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
《內(nèi)經(jīng)》學術(shù)體系的方法論特點主要側(cè)重從 功能角度、整體角度、變化角度 把握生命規(guī)律。
壯火、少火 歷代解釋:1.壯火指藥食中氣厚性烈之品的性能作用,少火指藥食氣味溫和者的性能作用;2.少火指正常生理之火,人體陽氣的陽和、溫煦作用,壯火指亢烈為害之火,為陽氣亢旺而化的火邪。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說明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體內(nèi)部產(chǎn)生的病理變化或病變類型。如“風勝則動”不是指直接感受風邪,指肝陽化風、血虛生風、熱極生風等所致;“寒勝則浮”即使感受寒邪也要寒邪傷人陽氣,陽虛里寒才會出現(xiàn)。
氣厚為陽之陽;味厚為陰之陰。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xùn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chēn)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 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冬傷于寒,春必溫??;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疾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積陽為天,積陰為地)也;陰陽者,血氣之(和、與)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taī(胎)始也。
故曰: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作用)也。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水谷充實)而不滿(精氣盈滿),滿而不實也。
魄門亦為五藏使:魄通粕。魄門,指肛門,使,使役、使用。1、指魄門受五臟支配而啟閉;2、肛門能正常排出糟粕與濁氣,有利于五臟氣機的升降出入。亦體現(xiàn)了肺與大腸相表里的臟腑經(jīng)絡(luò)整體觀。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藏取決于膽也。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yǎng)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郁乃痤。
煎厥:(病名,指過度煩勞,陽氣過度亢盛,火炎則水干,陰精虛衰,又逢盛夏陽熱之氣,兩熱相合,如煎如熬,以致陰氣竭絕而昏厥的病證)
薄厥:病名,指大怒而氣血上逆所致的昏厥病癥。張介賓注:“相迫曰薄,氣逆曰厥,氣血俱亂,故為薄厥。”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于時也。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nèi)。故陽道實,陰道虛[陰陽的基本特點]。
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衛(wèi)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陽氣的病理: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郁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fā)為風瘧。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nèi)熱 為什么?
“陽虛則外寒”寒邪侵犯人體,阻遏衛(wèi)氣不能宣達肌表,致寒邪獨留于體表而產(chǎn)生外寒。指外感表證中惡寒癥狀產(chǎn)生的機理。
“陰虛則內(nèi)熱”因勞倦太過,損傷脾氣,使脾的運化升清功能失調(diào),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谷氣留而不行,郁而化熱,熏蒸于胸中,產(chǎn)生內(nèi)熱。指脾氣虛發(fā)熱。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瘈,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zhuǎn)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diào)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jié)者散之,留者政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fā)之,適事為故。
熱因熱用,寒因寒用,以熱藥治療真寒假熱證,以寒藥治療真熱假寒證。
塞因塞用[如小便不通用金匱腎氣丸;大便不通用濟川煎,補中益氣丸],
通因通用[病本是實,如大承氣治療泄瀉清水;婦女崩漏,用活血法]
治法逆從 用來治療“至虛有盛侯”的假實證、“大實有羸狀”的假虛證。
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nèi)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于經(jīng)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jīng)隧焉
外感熱病皆屬于傷寒: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于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論陰陽交的癥狀、病機與預后: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脈不因汗出而衰)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經(jīng)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寒氣入經(jīng)而稽(停留)遲。泣(she凝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侵入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為什么?
答:[1、肺主治節(jié),治節(jié)全身氣血營衛(wèi);2、肺朝百脈,百脈之病五臟六腑之病都可以通過經(jīng)脈影響到肺]
此皆聚于胃關(guān)于肺,使人多涕唾而 面浮腫氣逆也。 為什么?
答:1、肺之經(jīng)脈“起于中焦,下絡(luò)大腸,還循胃口”胃失和降可通過經(jīng)脈使邪氣上傳于肺;2、氣血化生乏源可致土不生金,又可致衛(wèi)氣不充,外邪侵犯皮毛內(nèi)舍于肺;3、脾胃失健運,聚痰成飲,上逆于肺。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著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五臟皆有合(肝合筋,肺合皮毛等),病久而不去者,內(nèi)舍于其合也
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guān)也。沖脈者,經(jīng)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肌肉、骨節(jié)之間的縫隙小者為谿,大者為谷),與陽明合于宗筋(前陰),陰陽(扌忽zhǒng)宗筋之會,合于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于帶脈,而絡(luò)于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jīng)脈未盛,絡(luò)脈調(diào)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五臟者中之守也(五臟藏陰精而守護精神)
夫精明五色者,氣(五臟之氣)之華也。
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yīng)中規(guī),夏應(yīng)中矩,秋應(yīng)中衡,冬應(yīng)中權(quán)。
知內(nèi)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diào)病人,醫(y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diào)之為法。
各方地域病之不同?
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
西方者,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nèi),其治宜毒藥;
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
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病有標本:標本是病程中相對的概念(在本段中,先病的叫本,后發(fā)之病叫標)
刺有逆從:針刺有逆治和從治的不同(病在本而治標,病在標而治本叫逆,病在本治本,病在標治標叫從)
標本相移:本病或標病那個先治不是固定不變的,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視具體情況而定。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xiāng)。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導引之。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于內(nèi),氣耗于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于內(nèi)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權(quán)衡,去宛yù陳莝,微動四極(四肢),溫衣繆剌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汗孔,發(fā)汗法,宣肺),潔凈府(膀胱,利尿法),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去宛陳莝:宛,積也,通郁結(jié);陳,久也。宛陳,指血脈中的郁滯。陳莝,是陳舊的鍘碎的草,
指驅(qū)除體內(nèi)蓄積的水液、血脈中的郁滯;活血化瘀。也可解為“宛陳則除之”治則的另一種表述,針對皮部血絡(luò)病變治則。
古代人養(yǎng)生原則是什么?
皆謂之虛邪賊風(泛指六淫邪氣),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春,發(fā)陳(啟發(fā)故舊,推陳出新);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
夏,蕃秀(茂盛而美麗);夜臥早起,無厭(倦怠)于日,
秋,容平(萬物容態(tài)形容,平靜平定);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冬,閉藏(陽氣潛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什么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是《四氣調(diào)神大論》提出的養(yǎng)生原則,指春夏順應(yīng)生長之氣以養(yǎng)陽;秋冬順應(yīng)收藏之氣以養(yǎng)陰。
歷代注家有三種不同認識:1、王冰,陰陽互制論;2、張介賓,陰陽互根論;3、張志聰,內(nèi)外陰陽虛勝論。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幾個脹(水脹,膚脹,鼓脹)的區(qū)別?黃帝問于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xùn、石瘕、石水,何以別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于皮膚之間,(上“鼓”下“空”)(鼓空)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yǎo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沉濁為內(nèi),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于心,以知往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