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育智慧”,就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用靈敏的耳朵聆聽和敏銳的眼睛洞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言行并快速地作出判斷的一種能力。在大力提倡學生張揚個性、尊重學生發(fā)表獨特感受的大背景下,課堂中必定會出現(xiàn)學生認知的偏差、觀點的分歧,這些教師都不可預設。因此,教師必須發(fā)揮教育智慧,讓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成為促進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教學資源,讓教育智慧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氛圍,釋放智慧
于永正說:“有情有趣真教學。”沒有情感,就沒有教學可言。教師應擁有人文情懷,努力營造一種民主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暢想、暢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任想象馳騁,任思路縱橫,自然會釋放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支玉恒老師教學《歡樂的潑水節(jié)》最后一自然段時,許多學生都陶醉在潑水節(jié)所營造的歡樂氣氛中。突然,一位學生問:“老師,現(xiàn)在地球上的水資源越來越少,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要潑掉許多水,這不是在浪費水資源嗎?”這一問題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課堂氣氛和教學節(jié)奏立刻被這“不和諧”的聲音打亂了。就在全班學生和臺下聽課老師為之瞠目時,支老師卻大加稱贊這位學生,并讓同學們再讀全文,思考:潑水節(jié)這一天人們?yōu)槭裁刺貏e高興?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義?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經(jīng)過一番激烈討論,最后明白了這清潔的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資源,還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它象征著尊敬、友愛和祝福。學生相信,雖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熱帶雨林地區(qū)——西雙版納,但愛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貴。
值得肯定的是,案例中那位學生的思維很活躍,面對他的疑問,支老師并沒有輕易否定,而是利用教育智慧,對此“意外”生成順藤摸瓜,既保持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又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個性解讀,閃耀智慧
漢語特別具有靈性,一個詞、一句話都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能夠準確地表達出細微的差別和復雜的思想,如用得巧妙,還能達到言近旨遠、言此意彼的效果。因此,學習漢語宜于模糊中求準確,不宜依賴分析,更不能強求一個理解,得到一個答案,而應該進行個性的感悟和解讀。因此,一個智慧型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由過去的封閉式轉(zhuǎn)換為開放式、靈活式,組織學生進行個性解讀。
下面是一節(jié)作文課的一個對話片段:
生:我的父親四十出頭,兩道濃眉下嵌著兩只眼睛,挺著一個高高的鼻梁。我覺得這句話寫得挺好。
師:是好,用詞很生動,但未抓住人物的個性特征。
生:老師,我不同意您的觀點。我的父親確實是這樣的。
師:你說的要表現(xiàn)父親什么樣的個性特征呢?
生(明白過來):是啊,個性不夠鮮明。那怎么改呢?
師:我們的父母為兒女、為建設新農(nóng)村奉獻了青春,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一定會在相貌上表現(xiàn)出來。
生(思索了一會):濃濃的眉毛下面嵌著一雙含笑的眼睛,雖不大,但挺有精神;薄薄的嘴唇躺在高高的鼻梁下,經(jīng)常開著,不是說就是笑。
師:有新意,有個性。
生(突然提出請求):老師,讓我們在您批語的基礎上自改一次吧,我們一定會改得很好。
(全班學生投入修改。)
這一對話,激發(fā)了學生改作文的熱情,學生很快領(lǐng)悟了作文要領(lǐng)。學生這一需求的生成,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生命對話,生成智慧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富有鮮活生命的個體,因此,我們的課堂必定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思維靈動的課堂。正因為有了動態(tài)生成,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生命氣息,才會擁有憾人心魄的感動,才會迸發(fā)不曾預料的精彩。
例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上課時,幾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于漪老師是這樣處理的:她首先讓學生把蝴蝶趕走,然后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讓學生猜一詞牌名。學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于漪老師給出了答案:“‘蝶戀花’啊,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呀!”在學生會意的笑聲中,于漪老師又開始了她的講課。這一問一笑,使學生獲得了一份意外的驚喜和收獲,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藝術(shù)的神奇。由此可見,教師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往往緣于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了一份份意料之外的大禮,緣于教師一次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教育智慧。
四、質(zhì)疑交流,發(fā)展智慧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筆者以為會提問的學生一定會思考,會表達??梢恍┙處熣J為課上時間很寶貴,根本沒有時間給學生提問。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經(jīng)過多年實踐,我發(fā)現(xiàn)學習一篇新課文之前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自由提問,其實是一種非常經(jīng)濟有效的教學方法。
例如,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時,學生初讀課文后,我便引導學生提問,并且鼓勵他們試著自己解決問題。在全班交流之前,我讓學生先將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再將那些小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問題在班上提出來。就這樣,全班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大小小還有十幾個,其中有許多很有價值的提問,足以看出學生的智慧。如:“老人的笑聲怎么會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呢?”“為什么要寫老人的笑聲驚動了一對宿鳥?宿鳥飛走了怎么又會飛回來?”“老人怎么肯定自己一定能活到100歲?”“為什么說熱茶把我倆的心靈溝通了?”……從學生的提問中,我了解了他們理解上的困難,于是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設計,抓住這些難點進行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應是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應適時提供良性語言刺激,讓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智慧火花,從而使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
“因智慧而精彩”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們每位教師都應充分發(fā)揮教育智慧,讓課堂因教育智慧而釋放無窮的魅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